基于民俗仪式的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2021-08-27张卓源魏秦
张卓源 魏秦
关键词:民俗仪式 空间需求 乡村公共空间 设计策略 环境行为
引言
在城镇化建设浪潮及当代文化的冲击之下,乡村的公共空间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许多民俗仪式也濒临消失。一方面,乡村民俗仪式行为如何延续并适应时代的变化,民俗行为与乡村的现代生活如何共存;另一方面,乡村中的仪式行为逐渐衰落、公共空间活力低下,民俗仪式所发生的空间也逐渐衰落。现有乡村公共空间无法承载变化中的乡村生活。村民的民俗行为及日常生活缺乏发生的空间,乡村公共空间利用率低下、缺乏地域性等特点,形成了乡村活力衰败的恶性循环[1] 。
一、民俗仪式内涵及种类
(一)民俗仪式的定义
“民俗”一词指留存于城市或乡村的民间风俗,曾被定义为一个国家或民族中,被人民群众所创造、享用并加以传承的文化[2] 。“仪式”最早为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涂尔干为代表的人类学家将仪式视为宗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观念类似于一种认知与想法,而民俗仪式就是来源于信仰观念的行为模式与外在表现 [3] 。因而将民俗仪式界定为用于表达祭祖、日常、生产及仪式庆典类民俗中,用以投射精神寄托与需求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模式与标准,民俗仪式还会基于一定地人群进行仪式的组织筹备与举行,并形成一定的民间组织[4] 。
(二)民俗仪式的类型
民俗仪式广泛的存在于乡村及城市中,因为乡村是传统民俗的原生土壤,其留存的民俗既具有原真性的特点,也有适应时代改变、多方协调下的发展性的特点,因而文章探讨的民俗仪式聚焦于在乡土社会中广泛存在的乡村民俗仪式[5] 。乡村民俗包含以下四种类型:第一是围绕宗祠祭祖展开的祭祖型民俗;第二是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含有祈福作用的日常型民俗活动,例如除夕时进行的“守岁”;第三是与祈求风调雨顺、与作物丰收相关的生产型民俗;第四是祈求平安、祛病消灾,主要依托于等迎神等仪式活动的仪式型民俗活动[6] 。
二、民俗的存续与行为空间
(一)民俗的存续
民俗观念是指民俗仪式、民俗实体空间及相关社会组织形成的内核因素,往往来源于某一信仰观念或是实际需求。民俗观念是民俗仪式保持生命力的最根本因素,受到村民精神或实际需求变化的影响。民俗仪式是民俗观念的外显行为,当一民俗观念新生、转化或消亡,民俗仪式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仪式空间是指承载民俗仪式发生的空间,包括建筑物空间、自然景观等外部空间。以祭祖型民俗中的祖先祭拜为例,亲缘关系较近的祖先牌位及画像、照片会放置在住宅的堂屋之中,堂屋承载了日常的祭拜活动,是位于民居内部的仪式空间 [7] 。
组织民俗仪式及诸多事宜的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可根据规模分为家族内部、聚落内部及跨聚落这三个层级。家族内部的社会组织即为宗族,多处理家族内部事宜,如祭祖、添丁等单一姓氏家族内部的人生礼俗或是家族间的婚礼事宜。单一姓氏的聚落中,宗族即为最高的社会组织,兼具定夺是非、确立奖惩等职能。而多姓氏聚落内部的社会组织则会与当地的公共活动有关。如在浙南山区的香菇种植区,社会组织与生产上的产业协会有很大的重合,往往由低到高分为数个等级 [8] 。
(二)民俗仪式的变化趋势
民俗仪式的变化紧随民俗观念的发展而有所改变,通过对民俗观念及仪式的梳理可以发现民俗仪式变化主要包括消亡、转化、新生三个主要类别。
民俗仪式的消亡往往因为民俗观念的消亡、仪式行为的落伍及参与者的缺失等原因而产生。民俗观念会因为参与者的精神需求及现实功用的衰弱而逐渐消失。民俗仪式的转化往往来自于民俗观念的转变,而民俗观念的转变则受到时代发展的影响。其转化形式包括形式转化、观念转化等不同形式,形式与观念的转化往往会共同体现在以民俗仪式之上。民俗仪式的新生则来自于随着现代化建设而产生的新的经济、社会、文化需求,而且组织者不仅有民间社会组织也会有政府机构。
(三)民俗仪式的空间需求
民俗仪式的空间需求直接受到仪式行为的影响,同时由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的限制。可以根据仪式种类及变化趋势的不同而针对性地提出其空间需求,并从需求出发,探讨民俗行为视角下的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策略[9] 。
1.不同民俗仪式类型的空间需求:首先是祭祖型民俗仪式,祭祖型民俗仪式的围绕着血缘为联系的亲缘关系而展开,其仪式的核心有体现祖先崇拜等,其仪式活动包括在民居内部的日常祭拜、家族祭拜及团圆、祭扫活动。根据其仪式核心及活动可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空间需求:首先,应当注重对于传统民居“明堂”这一空间中会客功能以外的祭祖行为发生的转译。其次,对于宗祠空间的转化则应当也关注对于正殿的围合关系,如图1。
其次是日常型民俗仪式,此类民俗仪式的数量最多、发生频次最高,因此在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关注原有或预期使用者的行为特征,并将之转译到建筑的整体设计之中。并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应当在建筑设计中预留使用者及管理者对于空間再设计的余地,便于增加当下建成空间再生长的可能性。
然后是生产型民俗仪式,它包括传统劳作、现代化的生产加工以及围绕产品的销售、创作等仪式活动。应该将生产活动与公共活动同时考虑,产生一种兼具社交等公共活动空间的产业建筑。同时对于生产建筑、构筑物的遗存,因其实际使用功能的丧失,可以强化其社会功能,以公共活动空间或景观节点的身份再次参与到现代乡村生活中。
最后是仪式型民俗仪式,通常发生在庙宇或重要景观节点等特定的场所之中,需要与所纪念、崇拜的人或事件进行情感上的联系,因而对于仪式空间的需求除了进行纪念活动之外,还强调空间塑造的特殊氛围,以期调动观众的情绪变化,自然形成观众向仪式参与者的转化过程[10] 。
2.不同变化趋势民俗仪式的空间需求:首先是新生型民俗仪式,它来源于时代变化下新的民俗需求,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其仪式活动的具体空间使用方式,借鉴已有的类似空间形式,并进行优化。其次是转化型民俗仪式,这类民俗仪式包括形式的转化与观念的转化,通常二者兼有。仪式行为的变化最直接地提出了对空间需求的改变,这一需求包括扩空间形式、内部装饰等,同时空间形式的改变也作用于人们的民俗生活[11] 。最后是消亡型民俗仪式,我们可以通过提取原有仪式空间的原型,以现代的建筑语汇加以转译,便能塑造出连贯的场所精神。
三、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一)功能定位:节庆与日常的融合
1.提升日常生活品质:日常生活是乡村民俗生活的基调,对于日常生活空间品质的提升最直接地反哺于村民的生活品质,乡村日常活动包括居住、休闲及劳作等多个方面 [12] 。而居住是最为常见的日常型民俗活动,随着物质生活的提升,乡村传统居住空间为主的人居环境提升迫在眉睫。
乡村居住空间往往存在通风采光不足、阴暗潮湿等问题。且随着村民公共生活的日渐丰富,传统居住空间的会客空间品质低,并且厨卫空间缺乏,给村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以上问题在诸如窑洞、夯土房等传统民居中更加严重,如何以针灸的疗法来解决以上问题,hyperSity建筑设计事务所在陕西渭南的窑洞民居改造设计则进行了尝试。首先,增加窑洞必要的生活空间:通过置入木构梁架结构的外部空间来提供厨卫等基础设施,并且功能空间外置、增加客厅等社交空间,有效完成传统窑洞的空间分区。其次,通过增加内院、天窗及玻璃幕墙的应用,提升了传统窑洞民居的通风与采光效果,改善了原有物理环境。最后,通过消解体量、活化传统夯土材料、转译传统窑洞空间形态,延续了村落的文脉。并且保留了使用者的旧有家具等物品,从室内装饰层面,延续了空间使用上的熟悉感,也体现了对于村民居住行为的尊重。在以上三点的共同作用下,提高了居住为主的日常型民俗活动空间品质,而随着仪式空间的改变,诸如集会等新的日常活动也时有发生,在激活原有衰败的居住空间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丰富村民的公共生活,如图2。
2.延续节庆主题,兼容现代乡村生活:节庆活动及民俗生活也是乡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属于仪式型民俗活动,是村民乐于参与、维系乡间情谊的重要庆典。因此应当在延续节庆主体的同时,关注乡村生活现代化转变的需求,提升乡村公共空间日常性与节庆性的复合度,优化节庆等民俗仪式空间,关注现代乡村生活的多样化需求[13] 。
在当代社会中,传统的祭祖型仪式发生了适应现代化乡村生活的转变,仪式从祭拜洒扫变为庆典、祭拜多种仪式复合的民俗活动,因此空间需求主要以多功能灵活复合为主,既能满足日常性活动,也能满足周期发生的祭拜、庆典活动,如DnA建筑事务所创作的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的王景纪念馆,见图3。首先,纪念馆将展览空间设置在角落,保证室内空间完整,可以作为社交集会空间承载村里的公共活动,满足了节庆空间的功能可变性需求。其次,实现村落文脉的延续:使用夯土这一乡土材料,并用剪力墙结构作为主体结构,使得较为现代化的聚落中展现新时代的场所精神。设计关注到乡村公共空间体现出的公共性的多元化与功能复合性,也在现代乡村之中延续传统文脉。
(二)服务对象:村民与游客的兼顾
1.村民为主体的空间品质提升:乡村公共空间为村民进行生产、交流、休闲等重要社会公共活动的场所。基于民俗仪式的乡村公共空间应该切实关注村民的现有民俗仪式并激发新的、有利于乡村活力提升的民俗仪式的产生。应当从功能复合、空间优化等方面来提升乡村公共空间的品质。
以生产型民俗为例,当下此类民俗逐渐发展成为以产品生产为核心的、包括产品销售、展示、交流、体验等一体化的民俗链条。但传统的生产条件简陋、生产过程不规范,因此空间需求主要以规范生产活动空间、新增体验及展销空间为主,如DnA建筑事务所的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的红糖工坊,如图4。首先,红糖工坊内部满足红糖现代化生产流程,实现了村民生产等活动的专业化,并且形成了吃、住、游一体的红糖旅游经济,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其次,以红糖的制售为契机,通过对体验区、甘蔗堆放区和传统红糖加工区的展示流线设计,串联起村民的生产民俗活动与游客的观览活动,围绕体验活动,增加了游客与村民的交流。最后,传统的生产活动、技艺、产品与文化是围绕产业建村的村落的内核,红糖工坊起到了展示村庄内核文化的作用。工坊内发生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最具生命力的乡村文化,其视线渗透、流线交织的空间设计使传统生产空间成为了村落文化内核的活态展示馆。
2.游客为主体的游览空间设计:越来越多的乡村选择通过以特色精品旅游为先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乡村公共空间的服务对象除了传统的使用者村民之外,游客也是重要的空间体验者。以游客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游览空间除了承载一定民俗活动的作用之外,更是作为一个乡村文化的对外展示窗口。
仪式型民俗是最具有地域特色的仪式活动之一,其独特的文化内核吸引游客的前来,其空间需求是浓缩原有的仪式型民俗空间,并且将其转化为便于游客体验的展览或参与性空间。如启迪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的江苏省苏州市的冯梦龙村山歌文化馆项目。首先,传统戏台空间的框景效果以及文化内涵被运用在景观中,以“戏台故梦,竹廊新曲”的概念,通过现代材料与施工方法创造了一个四面开敞的邻水景框空间,进行了传统空间形式的转译与应用,如图5。其框景作用既起到向游客展示当地建筑特色的作用,又为村民营造了熟悉的场所感。其次,将山歌文化的记录、表演等民俗活动被轉化为易于游客感受的展览、表演空间,并被命名为来源于冯梦龙编纂的文集名,即广笑府,完成了民俗仪式的文化内核的提炼。
(三)设计主题:现代与传统的交织
1. 延续、转译传统文化主题:民俗仪式的传承依托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民俗文化内核,因此对于民俗仪式视角下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的提出,对于传统民俗文化主题的转译与延续则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传统文化主题的提取可以来自于其思想观念、外显符号等,提取元素的组织逻辑也可以选择基于当代的组织关系或是原有的逻辑内核[14] 。
仪式型民俗活动也来源于传统信仰,当下乡村民间信仰活动凋零,信仰空间老旧,对于老旧仪式活动的引导以及空间品质的提升是当务之急。如傅英斌创作的安徽省太阳乡财神庙,如图6。设计通过现代化空间的塑造,对民俗仪式进行引导,使之适应当下的时代要求。首先提取传统文化及空间,如对于当地文化中水通财这一含义的引申,以及对于排水空间进行细节设计,延续传统文化信仰。其次是本土化运用现代材料,建筑师使用手编竹席作为混凝土模板内衬,赋予了竹席的肌理。同时砌体采用红色空心砖,并将孔洞面外露,达到渗透景色、模糊空间边界的作用。最后进行了民俗仪式的引导,庙宇的空心砖墙成为了新的祈福设施,形成了人们将写有祈福语句的红纸卷起塞入砖墙孔洞中的新民俗,杜绝传统仪式中焚烧活动。
2. 引入现代空间、结构与材料:乡村民俗生活也已经不可避免地向城市化的方向发展,但乡村独具的地域化特征也应保留发扬,因而我们应当通过引入现代化的结构、材料以塑造出新的空间形式,来满足当下乡村发展所需要的公共空间。
新产生的民俗活动种类多样,如大型集会,也越来越多地发生在乡村中。集会属于仪式型民俗,规模较大的会展空间是新兴仪式型民俗的空间需求,因而当代结构与材料也是必须的。如江苏省南京市石塘村的互联网会议中心便是依托于工业化快速建造体系在短时间完成的大跨建筑。首先引入现代空间与结构体系,使用张拉整体的力学原理于结构体系中,并引入预应力细柱结构技术,实现建筑的结构基础。其次乡土化运用现代材料,将金属细柱外表面进行木材的包裹,形成了木色细柱森林,呼应周边场地中的山林,并且木材柔和温暖的色调减少了现代材料对乡村的强冲击力。
(四)设计手段:新建或改造的选择
1.改造聚落品质低下空间:对于历史价值较高、保存程度较好,但现有空间难以满足功能需求的建筑空间可以选择改造为主的设计方式。应当在关注传统民居或公共空间的物理环境低下、功能不足等问题的同时,较大程度地保留原有建筑的空间、结构与立面[15] 。
日常型民俗的变化提出了空间品质提升及功能丰富的要求,因而民居的改造设计既能满足居住生活,也要承载其中发生的游览、商业活动,如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的虹关村留耕堂修复与改造项目,如图7。首先,贯彻修旧如旧的理念对民居进行修复,在改造过程中尊重原有建筑空间。其次,置入新功能空间:将公共服务空间和住宿空间进行分区,提升空间品质。一层开放度高则作为服务与共享空间并且与院落相连,并在庭院树下置入一屋顶可上人的弧形玻璃幕墙咖啡馆,在满足住客需求的同时也能接待游客。最后,进行新旧弥合:对于保留部分,采用克制的设计态度,保留古宅的空间精神,同时使用现代化的材料、置入亟需的功能,既完成空间的激活,又促进空间的对话。
2.新建聚落急需功能空间:随着乡村现代化建设,聚落中对于新的功能空间需求急切,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与村民生产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生产与商业空间。与传统的小农经济不同,当下现代化农业要求集约化、规范化以及规模化的生产,而且科技研发的比重不断上升,形成了新的生产型民俗仪式。
生产型民俗由原来的祈求丰收等仪式转向了现代化农业生产及展销活动的举行,传统的生产空间无法满足以上新兴民俗仪式。当下智慧农业空间更强调研发、展销及体验空间,这就体现了新建生产型仪式空间的紧迫性,如安道设计的浙江省嘉兴市的嘉兴喜悦公社,如图8。首先,空间新建的迫切性来源于乡村发展的亟需功能:将传统的农业大棚变为集现代农业加工、体验、展销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空间,并采用模数制的建造方法,与可动遮阳屋面、墙面绿植,共同塑造了智慧农业空间的现代感。其次,新建空间反哺乡土经济、文化发展,通过农业产品展销、体验集合体的设计,满足了现代农业的需求,还以期实现城乡“消费置换”的实现,进一步带动城郊乡村的发展。
结语
乡村活力很大程度上依靠于乡村公共空间与村民民俗生活匹配度的高低,因此研究基于民俗仪式的公共空间设计策略有重要意义。根据民俗仪式不同发展趋势、功能类型的空间需求进行分析,分别从乡村公共空间的功能定位、服务主体、设计主题与手段这四个方面探讨民俗仪式视角的公共空间设计策略,为未来的乡村规划建设能提供具有借鉴价值的理论依据。也通过分析民俗行为和其文化内核影响下的公共空间特色,使用现代的建筑轉译方式,坚持本土材料及建造方法,以提高乡村公共空间的地域特色与利用率,并且能较好承载甚至激发民俗活动的发生,进一步提升乡村的活力、保持完整的乡村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