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性分析
2021-08-26莫崇勋燕柳斌孙桂凯
莫崇勋 燕柳斌 孙桂凯
【摘 要】本文从学校发展定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毕业生表现、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以及新工科教育理念要求等五个方面对广西大学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现行2017版广西大学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合理的,与学校发展定位相符性;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符;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相符,满足现阶段专业办学发展需要。
【关键词】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 合理性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 广西大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1-0124-03
广西大学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培养计划2017版(目前为最新版)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和一定国际视野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毕业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毕业后能在水利水电工程和相关领域从事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途径不断拓展知识和提升能力。学生毕业后五年左右,具备工程师或与之相当的专业技术能力,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和相关领域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或者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
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专业办学明确方向,其合理性关乎专业办学成败,因此评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性是十分必要的。广西大学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有近90年的办学发展历程,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水利类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从与学校发展定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毕业生表现、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等四个方面的相符性或契合性,对广西大学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进行探讨和分析,为下一阶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与服务。
一、与学校发展定位相符性分析
2016年以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和自治区主席陈武等多位领导先后考察广西大学,提出“广西大学要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打造广西高校改革发展的排头兵,科学研究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排头兵,高端人才培养成长的排头兵”。2017年6月,自治区印发了《广西大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和《广西大学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标示着广西大学进入了由“211工程”大學到“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明确了“建设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广西大学人才培养总目标是“立足广西,服务全国,辐射东盟,面向世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领军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是广西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和重点发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密围绕学校“建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定位和“高水平、有特色”的办学要求,根据广西地方和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确定。专业以培养广西水利行业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为己任,坚持立足广西、服务全国、辐射东盟、面向世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宽厚的科学基础理论和扎实的水利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毕业后能在水利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设计、施工、管理、监理和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可见,广西大学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学校发展定位,能体现学校强调的“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五有”领军人才核心能力,也明确了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职业特征、职业定位和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强调“掌握宽厚的科学基础理论”,与学校“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定位对应。
二、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符性分析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和生态之基,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高效运行是国家能源战略和公共安全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利水电事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伴随着对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才的巨大需求。
广西是中国重要的十大水电能源基地之一,水力水能资源丰富,水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同时由于地处亚热带特有的气候环境,导致洪水和干旱灾害频发。因此,广西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管理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需求保持持续旺盛态势。东盟国家与中国广西毗邻,地理与气候环境相似,相关的水问题也比较突出,本专业培养的高级技术人才也符合东盟国家的需求。
中国经济社会正处高速发展阶段,相关的水问题越来越突出,水利工作正在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对水利水电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从偏重工程技术教育为主,向既要懂建设,又要会管理,还应具备工程安全及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知识的新要求转变。国际范围内,作为利用效率高、开发经济和调度灵活的传统能源,水力发电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大部分待开发的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非洲、南美、南亚和东南亚等地,这也对水利水电人才的国际视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广西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人才培养立足广西水利水电建设和发展要求,结合中国和相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力培养具有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技能以及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广西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三、与毕业生表现契合性分析
毕业生2016—2018年一次就业率均值为97.3%,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在广西大学一直是用人单位需求较为旺盛的专业。水利是广西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广西重点打造的名片,强大的水力资源基地成为本专业培养多元化水利类人才的沃土,同时也为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
学生毕业后能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途径不断拓展知识和提升能力,2016—2018年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情况见表1。由表1可知,毕业生主要在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就业,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占比分别为65.52%、68.42%和50.77%。同时,2016年、2017年和2018年毕业生升学占比分别为6.90%、21.05%和20.00%,表明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和获取新知识的欲望日趋旺盛。
表2是2016—2018年毕业生在广西区内和广西区外就业情况。由表2可知,2016年、2017年和2018年毕业生在广西区内就业比例分别为90.57%、73.33%和82.98%,表明本专业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一大批符合社会需求的水利人才,符合专业办学立足广西的定位要求。毕业生广西区外就业范围覆盖了广东、福建、海南、湖北、河北、北京、贵州、湖南和江西等省市,专业人才培养的服务全国效应得到印证。
四、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相符性分析
2009年9月,国家开始实施卓越拔尖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也称为“卓越—拔尖”计划1.0),旨在培养有创新精神和能力,有着强烈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和鲜明荣辱观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保障。自“卓越—拔尖”计划1.0启动以来,中央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并由国务院颁发了相应的指导意见。
本专业提出了水利特色鲜明的实践和创新教育体系,建立了专门为本科实验教学服务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水利水电实验研究基地,构建了本硕博互学互动、共同创新的联动机制,有力促进了水利水电人才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桂中治旱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以及百色水利枢纽工程、老口水利枢纽工程、邕宁水利枢纽工程等广西重点工程的业主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或教学实践实习基地,这些条件保证了毕业生不仅具有扎实的工程和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2016—2018年学生在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38项,省部级奖项42项;在各类科技创新项目中,获得国家级立项11项,省部级立项20项。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达350人次,在人次上达到了全覆盖。同时,毕业生在工作4~5年后,普遍表现出良好的职业发展态势,部分已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或管理骨干,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预期成效。根据用人单位反馈,普遍认为本专业毕业生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突出,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富有创新意識和团队协作精神。这些都构成了本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同时印证了本专业培养目标中强调“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要求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广西大学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2017版培养计划制订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学校发展定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毕业生表现、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等相符,满足现阶段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下一阶段建议根据新工科教育理念并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酌情调整,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工作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广西大学本科专业培养计划(2017版)[G].广西大学,2017.
[2]广西大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桂政办发〔2017〕74号)[EB].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2017.
[3]广西大学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桂发改社会〔2017〕770号)[EB].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教育厅、财政厅联合印发,2017.
[4]广西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西大规划〔2017〕8号)[EB].广西大学,2017.
【作者简介】莫崇勋(1974 — ),男,壮族,广西忻城人,博士,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水利工程专业及学科教学;燕柳斌(1955— ),男,汉族,河北唐山人,博士,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水利工程专业及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孙桂凯(1974— ),女,汉族,广西贵港人,硕士,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水利工程专业及学科教学。
(责编 黄桂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