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圆融认知,夯实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教学根基

2021-08-26钟丽玲

求知导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统编教材

摘 要:“语文教材是选择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是教学的基本资源,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要坚持‘以文本为先的原则。”陈先云老师的这句话揭示了语文教材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紧扣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语文要素,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先要用心研读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充分了解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切实做好思想、理论上的准备。文章重点阐述“明了教材编写理念”“明了教材编排特点”“明了教学用书内容构架与使用要点”三个方面的圆融认知,为教师把握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夯实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教学根基提供参考。

关键词:统编教材;编写理念;编排特点;教学用书;圆融认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3-0053-02

在语文教材全面改版的今天,我们更要高度重视语文教材,用心研读语文教材,充分了解语文教材。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可谓语文教材的大成之作,理念新、优势大,但也确实具有一定的教学难度。鉴于此,我们更要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亲密接触”,以扎实有效的举措实现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圆融认知,做好思想、理论上的充分准备,夯实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根基。

一、明了教材编写理念

崔峦老师在《理念比方法更重要——谈谈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理念》一文中指出:“一线教师往往比较务实,习惯于埋头扎进一篇篇课文中进行精心细致的教学设计而容易忽略思想观念对于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实效的指导作用。”事实的确是这样。笔者在观察调研中发现,不少的一线教师几乎从来没有系统研读过课标,揣摩过小学语文整套教材,只是按照册次、按照教材的编排逐课教学,甚至鲜少思考课与课之间教学的联系。教学如此零散、破碎,怎能帮助学生建起语文的大厦?我们要在课标观照下研读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把握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只有这样,才能高屋建瓴,精准教学。

综合解读各方论述,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理念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立德树人居首位,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规划,有机渗透。第二,纠偏克弊,改进一线教学。比如,着力解决温儒敏教授指出的语文教学“两多一少”(精读精讲太多,反复操练太多,学生读书太少)的问题。第三,提高教材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实行“编研结合”,凸显语文学习规律。第四,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第五,重视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三位一体”(精读、略读、课外阅读圆融并进),扩大学生阅读面,促进学生阅读积累。第六,读写并进,推动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同步发展。第七,加强语用,加强学生语文学习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第八,彰显时代性,在语文学习中增强学生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

思想指引行动,理念烛照前行。把握以上几点,有益于我们进一步明确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教学方向,领悟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教学要旨,改进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策略。教学中,我们不能让烦琐的事务蒙蔽了心,遮住了眼。加强理论学习,明了教材编写理念,方能让我们心明眼亮,抬头巧干,提质增效。

二、明了教材编排特点

遵循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理念,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如何编排?相比以往的小学语文教材有哪些编排特色?我们要特别注意什么?把握什么?思考、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很重要。只有明确了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全局,才能更好地利用教材资源,才能高效有序地开展教学。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编排有很多亮点,比如说先学汉字后学拼音,增加古诗文篇目,开设阅读策略单元、习作单元、“快乐读书吧”,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等。诸多亮点之中,笔者觉得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双线组织单元。教材将“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的语文要素作为教学主线,清晰体现课程内容目标,体现学段、年级、单元教学要点,构建语文教学知识体系与符合语文学习规律、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能力发展训练体系。把握了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这一突出亮点,我们能更好地把握教学方向,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我们要在利用教材育人的同时,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做到“育人和教学同步,知识与能力共长”。

三、明了教学用书内容构架与使用要点

教学用书全称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统编小学语文教学用书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配套,是用好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抓手。在教师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还不够熟悉的今天,用好教学用书尤为必要。但据笔者观察,教学用书远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教师关注度、重视度不够;二是使用方法不恰当。虽然有的教师时常翻阅,但只将 此书作为普通的教学拐杖,选择性地瞅瞅、抄抄、用用。它的内容构架如何?各个部分有何效用?前后如何对应勾连,协同发力?这些问题鲜有细致深入、全面系统的思考,而这是用好教学用书不能缺失的。

每册教学用书的内容构架一致,都包含“编写说明”“单元教学指导”与“附录”三大部分。教師最重视、阅读最多的,是“单元教学指导”。“编写说明”理论色彩较强,往往遭到忽视。这是非常遗憾的。教师使用教学用书时要树立整体研读观,不寻章摘句、机械割裂,要全面细读,融会贯通。

“编写说明”含“教科书编写思路”“教科书主要内容”“教学目标”“使用教科书要注意的问题”“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和编写意图”五个板块,篇幅并不是很长,可里边的字字句句,都是编者智慧和心血的结晶。不仅要读,而且要字字入眼、句句入心。

阅读“教科书编写思路”,要把握的不仅仅是这一册教科书的编写理念,还要琢磨它如何承接、凸显整套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循此理念又要落实怎样的教学策略。“加强单元整合”“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重视方法指导”“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就是编者提示、导引的宏观策略。

“教科书主要内容”呈现课本框架,剖析课本结构,阐述板块教学要旨。细读揣摩,能帮助我们认清全局,立足整体,在搞好板块教学的基础上形成合力,实现整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编者依据课标所做的学段、学期目标细化分解,是教学的方向和准绳。熟读把握,教师对于整册的教学就不会偏离轨迹。

“使用教科书要注意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教学指导,强调注意事项,力保教学不走样。比如它指出针对高年级学生的教学要让他们初步了解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同时要避免“深挖洞”“细解剖”,不能加重学生认知负担;阅读策略单元、习作单元的课文不能等同于常规单元的课文教学,各自要指向核心目标的实现等。

“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和编写意图”帮助我们快速把握教学用书的编排体例,明确它的目的和宗旨,鞭策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设计教学。

通读、细品“编写说明”的过程,就是梳理教材脈络,构建教学图式,夯实教学基础的过程。编者以其开篇,足见其“纲要”地位。用好教学用书,“编写说明”是极大助力。

“单元教学指导”是一个大家族。“单元说明”“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单元各课教学指导”“快乐读书吧”“语文园地”等都是家族成员。“单元说明”揭示单元主题,介绍选文特点,指明单元训练重点(语文要素),提示单元教学注意事项,指导单元整体教学。“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帮助教师正确选择教学内容,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现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单元各课教学指导”一般包括“教材解析”“教学目标”“教学建议”“教学资源”“教学设计举例”等内容,是教学用书叙述最为具体的部分。

“教材解析”一般有课文的整体介绍,段落的大意分析,文本的表达精华,插图的内容说明,有助于教师厘清课文脉络,把握课文主旨,明了课文表达。“教学目标”指引教学方向,提示教学“往哪里去”。“教学建议”则就实现教学目标提供策略指导,实用性很强。但我们必须明确教学用书面向的是全国不同区域的教师,提供的只能是常规性教学思路,使用时切忌生搬硬套。“教学资源”“教学设计举例”提供的内容也要结合所需,适当选用。“附录”部分一般包含“识字音序表”“写字音序表”和“《同步解析与测评》听力材料”(中高年段)。它的使用简单明了,不必赘言。

有必要再指出的是,研读“编写说明”“单元教学指导”的时候,要注意前后勾连,系统思考。勾连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内部勾连,比如,把“编写说明”中的“教科书编写思路”“教科书主要内容”“教学目标”“使用教科书要注意的问题”四部分内容对应起来思考:“教科书编写思路”如何体现在“教科书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中,它和“使用教科书要注意的问题”之间如何呼应?比如,中高年段教学用书的“教科书主要内容”与“使用教科书要注意的问题”里头,都有“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教学指导,阅读时要将它们关联起来,梳理整合。另一种是外部勾连,比如,“教科书编写说明”与“单元说明”之间有何联系,各单元教材如何承载、体现“教科书编写思路”,各单元语文要素如何渐次推进、承接发展等。明了结构,细读精思,整体观照,综合思维,是用好教学用书的诀窍。

实现以上三个“明了”,我们能较好达成“教材编写理念、教材编排特点、教学用书内容构架与使用要点”三个方面的圆融认知,夯实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根基。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七个创新点[J]. 小学语文,2016(9):80-81.

[2]崔 峦.理念比方法更重要——谈谈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理念[J]. 小学语文教师,2020(3):9-11.

[3]陈先云.语文教学应当轻装前行——统编教科书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小学语文,2020(3):4-12.

[4]陈先云,林孝杰,向 瑞.部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亮点及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主编答本刊记者问[J].小学语文,2017(10):4-8.

[5]武翠萍.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教学对策 [J].小学语文,2020(Z1):69-72.

作者简介:钟丽玲(1972— ),女,广东梅州人,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
把握好教材,创造性地用好教材
脱离“拼音”拐杖,突破识字难关
“分角色朗读”的七大策略
基于统编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
谈统编教材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的亮点
用德滋润儿童心灵,用法护佑儿童成长
统编教材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初探
从最新初一语文统编教材得到的教学启示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