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2021-08-26杨蓉
杨蓉
摘 要: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是培养学生认识世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的重要学科。教师应该重视对这门学科的教学,应该真正认识到这门学科所开设的意义和重要目标,使学生在这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三观”。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负面信息和不良人事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道德与法治课堂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不断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件以及教师所传授的正向的理论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索,形成正向的思维以及丰富的思想体系。文章介绍了现今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3-0045-02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这门课程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三观”,使学生在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正向的思想观念做基础和支撑。初中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世界的认识还不充分,也没有形成完善的道德观念。因此,在初中阶段,学生十分需要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引导。这门课程能够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思想,但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这门课程的落实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是因为大多数的教师与学生没有足够重视这门学科,认为这门学科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没有任何帮助,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只是为了考试而进行教学,这便从根本上脱离了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方面,改变过去不完善、不正确的教学观念,使学生明白开设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
一、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完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的这种教学观念其实是有问题的,在课堂上,教师忽略对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学生无法明确其学习目标,更无从得知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意义及其对生活的重要作用。如果教师教学的方向出现错误,就会导致教学效果不高,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对学生的成长无法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多从外界获取大量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相关信息,对教学目标进行不断改善和创新,使学生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教师不重视道德与法治科目的教学
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大部分教师只注重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这些“重点”科目的教学。教师的这种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便会认为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没有任何作用,就导致学生对这门科目的学习十分敷衍,有的学生认为只需要在考试前对相关的知识进行记忆和背诵,便可达到学习要求,甚至有的学生会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学习其他科目的知识,而教师也默认这种做法。这是现今比较普遍的情况。这种现象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在面对自身的学习以及生活时投机取巧。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应付式学习,往往会放纵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同时,学生和教师的这种不重视的态度,会导致学生无法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使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也造成了很大程度的负面影响。
(三)道德与法治教学形式化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大部分的教师没有深刻认识这门学科的主要内涵,认为在课堂上只需要向学生讲述正向的、积极的教学内容便能够实现教学目标,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不相符,过于理想化、形式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都不深刻,教学实践经验较少,没有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开展教学。学生不重视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会认为这门学科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距太远。并且,过于理想化的言论会导致学生认为这门科目的教学目标是不可能完成的,认为它脱离实际。因此,教师应该紧随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真正理解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内涵。
二、实施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教学的相关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教学,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渐被融入我国的教育中,为了使道德与法治课堂不再死板、枯燥,教师需要改变过去单一的、只传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将教材中的文字转变为图片或视频等,使学生产生更加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例如,在讲解《敬畏生命》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上网搜寻、筛选相关的视频内容,或者在课下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电影,比如《入殓师》等,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在课下也对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述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使学生对生命这一概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视频时,教师应该选择时长较短、内容丰富的视频,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理解能力,同时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重视起来。
(二)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
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时更加顺利,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前提前了解教师所要讲述的内容,使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的思考和探究。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生很少在课前对道德与法治这门科目进行预习。为了使学生有更多的兴趣主动地去学习这门学科,教师可以采取新颖的手段,如微课,微课可以使学生在不花费过多时间的情况下对教师所要讲述的内容进行思考和理解。在录制微课时,教師需要录制一些有趣的内容,使学生通过视频中的内容对即将开展的课程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讲解《青春的心弦》这节课之前,教师可以上网寻找一些有关青春期男生女生心理变化的漫画或图片,并对漫画或图片进行配音,使学生对教师所录制的视频产生兴趣,并且对接下来的课程产生期待。
(三)在课堂上引用案例
为了使学生体会到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与我们社会中所发生的事件联系起来进行教学,这样能够使学生进一步地理解教材内容,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引出热点事件,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热点事件一般都具有争议性,学生能够通过争辩使自己的思想逐渐得到完善,并且学生还能通过其他学生的观点和态度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通过不断地思考,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三观”,并且拥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初中阶段的学生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是十分丰富的,而如今,无法保证信息真实,大量的虚假信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三观”的形成。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举出一些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四)将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生活化
为了使学生真正地认识、理解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教师有必要将生活化教学应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这种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将課堂中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并且锻炼联想能力,对理论知识产生新的理解,从自身的角度对道德与法治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例如,教师在讲解《亲情之爱》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与家人发生过的令人感动的事情。通过对事情的回顾和阐述,学生会受到更深刻的触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讨论的方式表达出自己从其他同学的故事中受到的触动。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故事撰写下来,撰写的过程可以产生新的想法。这种方式可以不断促进学生思考和回忆,进而有效地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教学。
(五)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
为了将道德与法治相关理论知识落实到实际生活,教师可以在课外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和感悟。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为学生安排合适的任务。并且,教师要设立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积极、认真地参与。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相关的社会活动,使学生在做志愿者的过程中体会到为他人奉献及帮助他人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在初中阶段便接触到社会上的相关事项,可以为学生未来进入社会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
结语
本文一开始主要讲述了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在目前的教学中,其教学目标不够完善,并且教师不够注重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而且这门学科的教学过于形式化。之后,本文又提出了实施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教学的相关策略,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提供一些帮助,使学生在教师的不断引导和帮助下以更大的热情去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
[参考文献]
[1]许学春.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7):62.
[2]陈勇财.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J].考试周刊,2020(59):111-112.
[3]张新园.基于项目教学的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2):84-85.
[4]吴阳权,李孝玉.怎样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的高效课堂[EB/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刊),2020(1):153.
作者简介:杨 蓉(1988— ),女,江苏盐城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中学政治高效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