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群理论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探索

2021-08-26谢伟张矛矛曹洪军

体育学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项群体育项目德育

谢伟 张矛矛 曹洪军

摘 要:基于当前体育教育理论研究的二元体系构建,即宏观理论与微观实践断层的现象,提出采用项群理论构建体育课程思政框架的设想。采用文献、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从项群理论应用于不同体育项目思政元素分类指导思想、项群潜意识思维为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理论提供方法指导、项群理论对加强体育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的联系3个角度,论证项群理论应用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在项群理论启示下将不同体育项目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行了具体的归类分析,从设计、实践和反馈3个层面勾勒出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框架;在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教学反馈3个维度提出体育课程思政推进路径。

关 键 词:高校体育;体育课程;课程思政;项群理论;思政元素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1)04-0086-08

Abstract: Based on the dual-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ent theory research with physical education, namely the phenomenon of fault between macro theory and micro practi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using item group theory to constru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framework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expert interview,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item group theory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from three angles: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applying item group theory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different physical education events, the methodological guidance provided by the subconscious mind of item group theory for the teaching theor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for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by item group theory. Under the enlightenment of "item group theory", this paper specifically classifies and analyz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lements contained in different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s, outline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of physical education from the design level, practical level and feedback level, and suggests the way of promoting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from three dimensions with teaching design, teaching practice, and teaching feedback.

Key words: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item group theor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馬克思认为教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手段,而教育的最高目的就在于培养有道德的人。任何知识,不管是科学知识、社会知识,还是人文知识,都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都蕴含着特定的思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1]。易而言之,所有的学科教育,都具有思想启发和价值导向功能。当前,在以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育格局背景下,如何回归教育初心,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进而培养“完整”的人,应成为每位教育者孜孜以求的命题。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2]。体育课作为一项身体力行的教育活动,其本身所具有的德育属性优势,是实现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开展体育课程思政,是对实现青少年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教育目标的有益尝试。目前,高校体育课程项目丰富多彩,一些新兴体育项目也不断被引入高校。面对复杂、繁多的教学内容,在开展体育课程思政中如何有效把握不同体育项目所具有的思政元素,在思政与体育之间架起桥梁,使思政主题贴合项目特征规律,是开展高质量课程思政的关键所在。项群认知的产生,为体育学领域研究的开展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项群训练理论中所提出的主流分类体系在体育学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3]。在项群理论启示下,以德育属性为依据将体育课程进行科学分类,可以有效把握不同项群的思政主题,为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1 项群理论视角下体育课程思政构建研究的缘起

当前,我国体育教育理论是以二元体系为架构,即宏观上的一般体育教育理论和微观上的专项体育教学理论,宏观视角揭示了体育教育的普遍规律,微观视角则立足于某一具体的体育课程,解释了单项体育课程的个体差异及项目教学方法。通过对当前体育课程思政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发现该理论亦呈现二元体系架构,诸如在宏观层面上,主要对体育课程思政开展的内涵、意义、路径等展开研究。常益等[4]在《健体育魄:大学体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向研究》中指出,体育课程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充实思政教育内容的重要方式,是传播教育理念的重要手段,要实现大学体育课程的思政教育转向,应在大学体育课程目标上传达思政教育理念,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思政教育要求,在课程评价上确立思政教育标准。赵富学等[5]在《“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阐释及践行诉求》中指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体育课程与教学领域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理念、任务、方法和过程的总和,是体育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重要路径。在微观层面上,则更多通过对某一具体课程或某一教育主体展开研究。王钰等[6]在《自我决定理论视域下运动心理学课程思政改革创新研究》一文中,通过对运动心理学开展课程思政,从自我决定理论出发,立足于对学生个体特征和不同学习需求的分析,紧紧围绕如何满足其自主性、能力感和归属感,设计并实践激发和内化学生协同吸收专业知识和思政资源的动机环境。赵富学等[7]在《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生成特征、核心构成与培育路径研究》中,重点关注到了体育教师这一教育主体,对体育教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意义及如何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综上所述,目前,学者对于体育课程作为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已普遍达成共识,关于体育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已成为当下一个热点,其理论的研究视角也愈加全面。

课程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基本单位,高校体育课程项目种类繁多,不同的体育项目具有不同的运动特征和竞赛规则,而不同的体育项目又具有不同的德育属性。因此,不同的体育项目在开展课程思政时,其教学任务、目标等也不尽相同。在当前二元结构理论体系下审视课程思政的研究,宏观层面上强调了体育课程思政理论的完整性和全面性,束缚了理论探索的触角,使得体育课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不具有针对性,而微观视角虽对某一具体课程或教育主体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囿于个案教学的专业性及视野的狭窄性,其在教育实践中不具有跨课程的借鑒性。理论和实践证明,以一般教学理论和单项教学理论构成的二元体育教育理论体系,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足。因此,亟需在宏观与微观之间建立可以起到过渡作用的中观理论层面,以弥补二元结构理论体系指导实践教学的不足,为体育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提供新的学理支撑,更好揭示同类体育项目之间的共性思政元素和不同体育项目组之间的德育属性差异,进而有效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开展的科学性及可操作性,为实践教学提供指导。

项群理论为构建体育课程思政中观理论提供了可能。项群理论是我国著名学者田麦久教授以及他的同事在运动训练学领域所建立的重要基础理论,其意主要为:“以不同项目的本质属性所引起的项目之间的异同点为依据,将一组具有相似竞技特征及训练要求的运动项目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探求项目的共同特点和发展规律。”[8]该理论鲜明地概括了同一项群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以及不同项群之间的群组差异。项群理论自创建以来,众多学者针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论证和研究,使其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该理论被广泛的移植和借鉴,其应用范围已超出运动训练学领域。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是两个较为相似的专业学科,本质上都有“以体育人”的属性,而运动训练学本身也有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因此,采用项群理论以解决体育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是最容易移植和接受的。在项群理论的启示下,由不同体育项目具有的思政教育元素所引起的项目之间的异同点,是划分项目类属的基本依据,将具有同一德育元素的体育项目归属到同一项群,各个项群不断甄别分化,最终使得具有同一思政元素的体育课程得以“聚类”,在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等模块时能依据项群思政元素特征进行构建,使得不同体育课在开展课程思政时更具有针对性。该理论介于一般教育理论和单项教育理论之间,以中观视角探索同类项群和异类项群之间的课程思政教学规律,体育教育中的这种中观视角的确立,为项群理论成果引入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构建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指导。

2 项群理论应用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2.1 项群理论的分类方式为体育课程发掘德育元素提供指导思想

项群理论由中国人在体育运动实践中总结凝练而成,从理论到实践都渗透着本土化元素。在理论上,项群理论源自于一个朴素的分类构想,即“物以类聚”,它构建起来简洁的思维体系,这一体系体现着传统文化中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9]。在运动训练学领域,项群理论有力地推动着竞技体育的科学发展,并为不同竞技体育项目的科学训练提供了分类指导,它将具有同一竞技特征的项目进行聚合分类,在此理论基础上,归纳出了快速力量性、速度性、耐力性、表现难美性、表现准确性、隔网对抗性、同场对抗性、格斗对抗性等类目的项群,并以项群为单位,探讨其竞技特点,总结训练规律。该理论避开了宏观层面训练理论的泛泛而谈,表现出更加准确深入的观点,同时也超越了微观层面单项训练理论视野上的狭窄性、教学情感的导向性和以及教学理念的主观性,在一个较高层次上揭示了同类项群的竞技运动规律,归纳出了同类运动项目的共同属性特征。运动训练学领域内的体育项目,几乎涵盖了所有体育教育学范畴内的体育项目,这也为项群理论引入到体育教育学领域提供了可能性。

项群理论的这种分类归纳的思想为学校体育课开展课程思政带来了良好的启示。体育课程思政,其意是在体育课堂中依据不同运动项目特征,充分发掘德育元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使体育课程的教学更有温度,内容更富内涵。在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往往会比教练员担任更多体育项目的教学,“一专多能”是对体育教师基本的要求,在体育课程的教学探讨时,教师在总结众多学校体育课程的共同教学规律的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在许多方面常常难以甚至不可能将不同项目所具有的多种风格和特点简单地做出单一的归纳和概括。而如果在众多体育课程中将某几个具有相似特征的课程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类比较,它们之间的许多共同的运动特点及教学规律便会立即清晰显现出来。基于此,为了充分发掘不同体育课程的思政元素,把握不同项目的德育技巧,依据项群理论的分类指导思想,将具有相似德育元素的体育课程进行归纳总结,可以分类出体育课程思政德育元素项群大致为:体现团队精神锻炼融入能力的团体项目课程群;弘扬民族传统精神的民传体育课程群;超越自我、坚韧不拔的耐力类课程群;不畏强敌、以刚制刚的竞技对抗项目课程群;勇于超越、善于创新的表现难美项目课程群;审时度势、辩证思维的智力项目课程群等。通过课程项群分类,可鲜明概括出同一课程群不同课程项目德育属性的共同规律。

2.2 项群理论潜意识思维为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理论提供方法指导

在体育课程思政概念表述上,目前学界尚未形成统一,但在大体含义理解上还是可以通约的。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文件精神以及相关文献概念的描述,认为体育课程思政可表述为: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掘德育教育元素,并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及方法,将提炼出的德育元素融入到体育课程的思政教育活动过程,其根本目的是实现体育课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哲学角度讲,实现体育课程德育教育目标的过程实质上是教育主体(教师)通过客体(体育课程)完善受教育主体(学生)人格的过程。作为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如何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制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并能有效实施,依赖于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活动本质规律的认识,而开展的效果及质量则依赖于教师对教学技术与方法的运用。体育课程思政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目前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研究体系及教学框架,没有现成的经验及蓝本可供借鉴,深刻认识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进而逐步掌握其教学方法及规律,是当下体育教师亟需解决的课题。

项群理论的建立,使得理论概括面收缩,加之覆盖项目的相似,必然使抽象出来的理论更能准确反映同项群项目训练实践的内在规律,便于对运动训练实践实施有效指导,这种建立在甄别、凝练、归纳基础上的理论与方法,在国际体育学术界树立了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流”[10]。在项群理论视角下,可以更加清晰地辨识出不同体育课程的特征,进而把握教学规律。当接受这种知识模块集合或项群“潜意识”后,就能够将这种意识根植于自己的专业思维之中,并广泛应用于体育实践活动中,项群“潜意识”提供的是一种方法学指导[9],当运用这种方法学去审视体育课程思政的具体教学活动时,会获得全新的感知。例如,在进行团队体育项群教学时,会观察到学生注重对自我水平的发挥对团队胜负的影响,融入、接纳、团结、奉献、默契等德育元素自然会成为思政教育的主题。在进行耐力体育项群教学时,学生会关注到对自我成绩的不断突破与提高,坚韧不拔、百折不屈、不言放弃、突破自我等德育元素就成为思政教育的主题。这一过程就是利用项群的潜意识作用到体育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的具体运用,项群理论的这种中层视角的方法论,是以项群为基本单位去概括和归纳同类体育课程项目的教学规律,该理论超越了单门体育课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视野,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把握了几个甚至几十个具有同类德育元素的课程项群,同时比宏观层面的课程思政理论表现的更加深入、准确。项群理论所体现出来的这种方法学优势为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理论提供了一种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

2.3 项群理论加强了体育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项群理论自创立以来,众多学者对其进行理论的探讨和研究,并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由项群训练理论向项群理论拓展,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在体育学科庞大的体系以及内容丰富的体育实践活动中,项群认知、项群分类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具有广泛的普适价值[3]。项群理论启示下开展体育课程思政不仅是理论层面的概括,更为体育课程思政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价值遵循。在学校体育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活动中,项群理论用科学分类的方式展现不同体育课程的特征及规律,为解析课程特征规律提供了方法指导。为了验证这种分类方式的科学有效性,编制了“不同课程项群对德育目标实现情况”调查表,经过问卷信效度检验,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经整理后尝试构建了“不同体育课程项群德育元素量化表”(见表1),不同的课程项群可以根据所蕴含的德育元素比重开展相应的思政教育主题活动,同时为体育教师制定课程德育目标提供量化依据。

3 项群理论启示下体育课程思政框架构建

3.1 项群理论视角下不同体育项目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归类分析

为了有效探求不同竞技体育项目的运动特征与运动规律,掌握科学训练的方法,项群理论以项目主导因素、项目动作结构、技术确定性特点、人与器材关系、比赛场地特征、参赛人数多少、竞赛成绩的判定方式等为择类标准,对众多竞技运动项目予以科学的分类,按照这种择类标准建立的项群体系,各具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及理论与实践价值。项群理论的这种凝练归纳思想,为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发掘学校众多体育项目所蕴含的不同思政教育元素帶来了科学的方法指导。在项群理论启示下,以学校体育课程所具有的不同德育元素为选择分类标准,将具有相同德育元素的体育课程划分为一个项群,揭示横向同一项群体育课程之间与纵向不同项群体育课程之间的德育属性特征,为构建这种理论框架,编制“学校体育课程德育元素功能分析调查表”,针对学校体育教师、体育教练员、思政课教师、学生等进行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经过数据统计分析,尝试构建了“项群理论下的思政教育元素归类分析”(见表2)。通过分类,可以清晰发现各体育项目所具有的德育属性。表中所列出的体育项目,基本为现阶段各高校主流体育课程,依据该表思想,可将更多体育项目纳入并分类。

对照项群分类,更容易把握课程思政教学规律。民传类德育项群,其价值导向更多是家国情怀的教育。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采用“显性教育”的方式,通过对各体育项目的历史、起源、文化背景等内容的讲解融入思政教育,提升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及归属感。

团体类德育项群主要以增强学生团队精神,促进学生社会融入能力为教育主题。在教学手段上可以采用“显隐”相结合的方式,在隐性教育中可以通过对技术的讲解与练习,将竞赛规则、比赛战术等运用到分组比赛对抗中,使学生在运动实践中感悟配合、默契、融入、接纳、团结等要素对比赛胜负影响。在显性教育中可以设置思政教育内容模块,采用讲解团队实战案例及讲解体育故事等方式,诸如中国女排,中国女足等都是很好的体育故事思政案例。通过“显隐结合”,推动“讲道理”与“讲故事”相结合,“讲体育”与“讲德育”相结合,使学生从体育学习的参与者向冠军精神的传播者及向具有大局观意识和爱国主义的践行者转变。

对抗类项群,主要以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提升强大心理素质为思政教育主题。对抗类项目的运动特征在实战中表现为直接的身体接触,属于高风险易受伤类体育运动,要求学生具有克服身体伤害的恐慌和有面对不同竞赛对手的自信与勇气。在显性教育中,多采用鼓励和表扬的方式,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学生技术亮点,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技术风格,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自信并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在“隐性教育”中,可以采用分组对抗实战演练的形式,让学生在运动实践中体会失败和勝利,提升抗挫折能力,磨砺学生强大心理素质,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体育精神。

表现难美类项群,主要以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突破、善于创新为教育主题。在显性教育中可以通过欣赏和讲解经典比赛案例的形式,通过视觉冲击,提升学生对难美类表演项目的身体表现审美能力。在隐性教育中,通过改变体育考核方式,改变以往固定动作套路演练考核,将动作创编权交于学生,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教授已有的动作技术上大胆创新,善于改编、创编考核作品,以此来提升学生对难美类项目的积极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欲。

耐力类项群主要以坚定信念、不言放弃、超越自我等元素为教育主题。一直以来,在以田径类为主的耐力性项群中,学生主动性参与较低,有些学校甚至因为选修人数较少而暂停开课,原因在于耐力类项目较为枯燥乏味,对体能要求较高,是对学生意志力与体力的双重考验,耐力性项群的这种项目特征令很多学生望而却步,如何激发学生课堂训练的积极性,是当下耐力类项群教师亟需解决的课题。在隐性教育中,教师可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大周期、小周期训练计划,训练强度由弱到强合理过渡,课堂训练中多以激励为主,通过定期举办小组比赛,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逐渐进步,提升成就感,坚定训练信念。在显性教育中,设置思政专题教育模块,明确耐力训练的价值意义,树立以战胜自我为目标的运动理念,通过讲解和欣赏“马家军”“阿甘正传”等系列题材励志体育故事,在融入思政教育的同时,逐步提升学生参与课堂训练的主观能动性。

智力类德育项群,主要以棋牌类项目为构成,教学中多以沉着冷静、辩证思维、大局观意识等为教育主题。在显性教育中,通过讲解智力类体育项目对于平和心态、舒缓压力、开发智力、愉悦身心、减缓脑力退化等方面的价值意义,提升学生对智力类体育项目的认知。在隐性教育中通过技战术讲解及经典案例讲解,有意识的将审时度势、辩证思维、随机应变等思维意识融入到学生实战对弈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人格。

3.2 项群理论视角下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框架设计

“项群”认知不仅适用于竞技运动训练领域,凡有运动项目的地方,就有项群的存在。无论是运动训练,还是体育教学,处处都表现着项群特征,处处都可以进行项群分析[3]。大量的案例证明,项群理论被广泛运用在体育教学领域并科学有效的指导着其实践教学的发展。在项群理论启示下,将不同体育课程按照思政教育主题进行了项群分类,按照体育教育的逻辑进路,勾勒出实现体育课程思政的3层步骤(见表3),分别为设计层面、实践层面和反馈层面,通过这样一个框架体系,体育课程思政的推进工作就有了具体的实施路径,既把握了教师这一关键因素,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又聚焦了学生这一主体,引导学生在体育课堂严谨对待,把体育“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落到实处,切实实现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4 项群理论启示下体育课程思政推进路径

4.1 教学设计层面

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是实现体育教育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是根据不同体育课程项目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思政元素合理融入并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和设想,是有效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前提保障。第一,在教育目标的制定上,需明确不同体育项目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注意各体育项群的共性元素和个体差异,教育目标的制定要与项目特点相契合,充分突出不同体育项目的思政主题。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应包含体育项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体育课堂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学生成才课程思政教育目标3个方面,分别对应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教育目标的3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第二,在教学任务的规划上,要针对教育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任务要求。教学任务的制定要体现周期性,大到每一学年或每一学期,小到每一单元或每一堂课,都要有相对应的教学任务。教学任务的提出要具有可操作性,充分考虑到主客观因素,即考虑到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可接受程度以及器材设施和教学环境,在教学实践中定期检验每一阶段教学任务的完成效果并做及时调整,切实把思想启发和价值观引导落实到每一阶段,真正发挥出体育的德育功能,最终将课程思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三,在教学设计中要体现教学的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是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融会贯通的核心教育主题,教学重点的制定要根据课程项群特征,思政教育主题要鲜明,充分贴近项群特色。教学难点的分析,是提前预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困难,以便及时解决,保证课堂教学的流畅性。在教学难点中要分析落差的距离并提出对策,搭建合适的台阶,逐步打通体育教育和思政教育之间的桥梁。整个教学设计把握以学生为主体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课程体验度,要体现出分散重点,解决难点,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强,这正是教学艺术的体现。

4.2 教学实践层面

教学实践是开展课程思政的最终执行环节,是对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第一,在思政内容的具体实施中,要有序融入,合理安排。一堂完整的体育课程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针对上述3个部分的授课内容,分别对应融入课程思政具体教学内容的导入、实施与总结3个部分,3个环节之间的思政教育主线要前后呼应,逻辑清晰。课程思政的内容要涵盖知识、能力与素质3个方面。以一堂舞龙课程为例,舞龙课程兼具民传类和团队类项群属性,对照项群德育元素,课程思政可以重点突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感悟团队协作精神的教育主题。在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舞龙运动的历史起源与发展,了解舞龙运动的人数构成,每个位置上的特点与作用。在能力方面,通过了解不同区域、不同种类的传统舞龙特征,能够对我国各民族的人文风情、活动方式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知与理解;能够区分理解个人运动项目与团队运动项目的特点。在素质方面,通过舞龙基本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提升文化自信;在学习舞龙运动的技术过程中,学生能表现出融入、协作、奉献、接纳、默契等团队元素和团队精神。

第二,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要明确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种主要教学手段。显性教育的教育目标明确,教育手段直接,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外显教育形式,表现为旗帜鲜明、内容明确的教育活动,在实践教学中通过设置思政专题模块,使受教育者接受相关教育主题。隐性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中,教育者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手段、载体,通过有意识地隐藏教育目的,将意识形态、价值引领的教育性因素渗透、融入进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和教育过程中,让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者的预先安排与设计,最终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境界”[11]。两种教学手段相比较,显性教育教学手段直接,教学设计相对简单。隐性教育则通过间接的、内隐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形成内隐认知,在教学效果上更容易激发学生认知。在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中,应坚持“显隐”教学手段相统一,针对不同体育项目,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贯穿于体育教育的各方面各环节,着力提升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需注意课程思政的教学技巧。将“思政之盐”溶于“教育之汤”,会使体育课程更具“滋味”,火候的把握取决于教学技巧的使用,因此,一堂高质量、有温度的体育课,取决于教师对教学技巧的掌握。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苦练基本功,掌握思政内容知识,具有驾驭课程思政的能力与技巧。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程思政的开展,并非要遵循某种固定的模式,但也非根据教师的主观思想随意而为,而是需要教师针对不同的体育项目,合理地运用教学技巧,灵活地融入思政内容,避免生硬式的说教,切不可将思政教育生搬硬套进课堂,如此,不仅起不到思政教育的效果,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开展课程思政,需要教育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极开拓,大胆尝试,逐步摸索经验,总结技巧,形成一套科学的课程体系。在体育课程中实现德育功能,就要做到体育与德育的协调同步、相得益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4.3 教学反馈层面

教学反馈是对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反思和认识,是对课程思政开展质量的综合评价,是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学反馈主要包括评价体系(依据)、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等,通过教学反馈,形成评价结果,最终依据评价结果形成持续改进的常态化机制。第一,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质量,需要形成一套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学过程进行督导和考量,评价体系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没有评价体系的指挥棒,课程思政工作就没有系统性、目标性,呈现出碎片化、随意化的情形”[12]。课程思政的开展,要在评价体系的指引下向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基于体育课程的教育特征,其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一是思政教育主题目标是否明确;二是思政教育内容是否与体育项目相适应;三是课程思政教学技巧的把握;四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运用是否合理;五是是否对当代社会思潮的错误思想有评判和抵制;六是学生课后反馈情况等。

第二,体育课程思政的评价主体是指具备一定评价知识技能,能够参与到课程思政教育评价活动并依据评价体系对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效进行价值评判的个人或团体。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主体的构成,应引入多方评价人员,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邀请体育教师、思政教师、教学督导、学生代表等,通过多个角度层面,对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课堂效果等展开评测,要充分关注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师生多方面的体会和感受,真正让课程评价成为体育教师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的一种手段,通过评价,逐步对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反馈形成持续改进的机制。

第三,体育课程思政的评价形式,可分为3个步骤。首先,通过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督导小组,依据评价体系对学期课程思政的开展情况持续进行听评课活动,定期反馈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及时查缺补漏,提升教学质量。其次,通过在评教系统中的领导考核、学生评教、教师自评、同行互评等平台设置课程思政评价模块,对学期课程思政开展质量客观评测、量化评分,强化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责任意识。再次,通过定期举办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教学大纲,教学案例的评优比赛,逐步修改、补充、扩展和凝练课程思政教学元素,着力形成一批有代表性的优秀体育课程思政示范案例库,以点带面,将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活动全面推广落地。

教学实践是推动教育理论发展的基石,而教育理论的最终意义和价值是能为教学实践提供指导与帮助。在项群理论视角下探讨体育课程思政的开展,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其理论概念、逻辑进路及研究范式与范围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扩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课程思政目前尚无成功经验和案例可供借鉴,诸多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解决,诸如体育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是否要改变原有的课程框架体系?思政教育在体育授课中的占比多少才合理?课程思政如何在体育考核中量化?如何丰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进而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社会现象和运动中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体育科学的跨学科性和综合性,这就需要体育教师直面问题,跳出固有的体育教育思维模式,敢于在思政与体育的学科交叉融合视域下落实体育课程思政的实践教学,创造出富有成效的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范例。从这个意义上讲,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董博. 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课程思政”进路研究[J]. 江苏高教,2020(12):95-99.

[2] 中国政府网,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20-06-06)[2021-01-10]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3] 田麦久. 项群训练理论向项群理论的拓展[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19,27(1):3-7.

[4] 常益,张姝. 健体育魂:大学体育课程的思政教育转向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8(6):136-141.

[5] 赵富学,黄桂昇,李程示英,等. “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释析及践行诉求[J]. 体育学研究,2020,34(5):48-54.

[6] 王钰,孙延林,戴群,等. 自我决定理论视域下运动心理学课程思政改革创新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0,35(1):17-22.

[7] 赵富学,陈慧芳,李攀飞,等. 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生成特征、核心构成与培育路径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39(6):27-34.

[8] 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9] 徐正旭,蔺新茂. 构建项群教學理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100-105.

[10] 曹景伟,席翼,袁守龙,等. 中国运动训练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2):43-50.

[11] 巩茹敏,林铁松. 课程思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J]. 教学与研究,2019(6):45-51.

[12] 肖香龙,朱珠. “大思政”格局下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0):133-135.

猜你喜欢

项群体育项目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项群训练理论的广泛应用
运动员知识能力培养的项群特点
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技战能主导类轮换攻防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