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生理论视角下岭南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路径研究

2021-08-26傅芳香胡永红

体育学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共生民族传统

傅芳香 胡永红

摘 要: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实施文化自信战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韶关学院体育学院以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和传承为主线,积极开展岭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基于共生理论视角,从共生系统构成的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4个基本要素出发,探讨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与学校教育的融合共生路径,包括建立民族体育教学、竞赛和科研等共生互促的发展机制,组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科研、服务社会的共生团队,构建“课堂教学+网络课程+体育社团+课后训练+运动竞赛+服务社会”的六维民族体育共生教育模式,形成 “教、学、练、赛、服”课内外一体化共生课程体系;提出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的共生策略,较好实现岭南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

关 键 词:体育文化;传统体育文化;校园文化;共生理论;岭南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1)04-0081-05

Abstract: Excellent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lso the production of all peoples wisdom from every ethic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promoting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the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t Shaoguan University actively conducts the teaching of Lingnan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with the aims of protecting and transmitting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ymbiosis theory, this study has explored a harmonious symbiotic path of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and school education from four basic symbiotic elements, including symbiotic unit, symbiotic interface, symbiotic mode and symbiotic environment. It has established a symbiotic and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national sports teaching, competi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et up a symbiotic team to do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teaching, training, organizing competi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erving for the society, constructed a symbiotic education model of six-dimensional ethnic sports of “classroom teaching + network course + sports association + extracurricular training + sports competition + serving for the society”, and formed an integrated in-and-after the class symbiotic curriculum system of “teaching, learning, training, competition, service”. The thesis puts forward symbiotic strategy about excellent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entering the campu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Lingnan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on campus with more prosperity.

Key words: sports culture;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campus culture;symbiosis theory;Lingnan

黨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的全会报告、相关职能部门的施政方略中,都明确提出要振兴优秀传统文化。为贯彻落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教育部研究制订《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对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整体设计[1]。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也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特别提出要构建贯穿国民教育体系始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2]。

高校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创造与实践的重要场所,当代大学生肩负历史重任,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要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必须抓住学校体育这块重要的根据地[3]。随着近年来传统文化的回归,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始走进校园,武术、舞龙、舞狮等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体育课程之中[4]。正是在这种大背景和新时代要求下,2004年至今,韶关学院体育学院大力推进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本研究基于共生理论,以韶关学院为例,探索17年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的共生路径,并提出今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校园传承策略,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1 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的共生理论阐释

“共生”原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安通·德贝里(Anton de Bary)于1879年提出,是指不同种属按某种物质联系生活在一起[5],此后被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新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覆盖了经济学、社会学、组织学、生态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共生系统主要包括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共生理论提出“互惠”“双赢”“共存”的共生理念。共生理论认为,共生密度越高,也就是共生单元的数量越多,共生单元所生产的能量就越大,共生主体共生发展的物质基础越坚实,共生关系就越紧密。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就是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育的共生,是共生的主体,二者相互联系,存在较高的共生密度。课堂教学、网络课程、体育社团、课后训练、运动竞赛、社会服务、领导决策、体育设施等,既是共生单元,也是共生界面。校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由课程教学、社团活动、教材开发、训练与竞赛、学术研究等载体进行传播,形成课内“教、学、练”,课外“研、赛、服”的课内外一体化共生模式。利用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进校园等的政策支持,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优化共生环境, 促进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与学校教育的融合、共生、互利、双赢。

2 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与学校教育共生的意义

2.1 可以拓展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的广度与深度

共生理论强调,共生体系演化进程应遵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生进化的基本原则。因此,共生理论的引入为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的融合、创新、发展提供全新的理论视角、研究方法、实施路径和共生策略,拓展了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的广度与深度,它们之间是一种共生、共利、共赢的关系,形成强大的共生合力,为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提供沃土,促使它扎根生长,开花结果。

2.2 可以弥补体育课程对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缺位的问题

多年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的内容绝大部分來自西方[6]。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虽丰富多彩,种类繁多,但多数高校缺乏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对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培养缺位,导致学生没有机会接触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并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将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弥补体育课程长期对学生体育文化自信培养的缺位。

2.3 能够缓解体育课程文化传承不力的问题

高校体育课程以奥林匹克运动项目为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却备受冷落,因为高校缺乏以体育课堂为平台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和引导。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能够缓解体育课程对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不力的问题,也能增强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和认知,还能大大增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受众群体和培养潜在的传承主体,加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力度和传承效果。

2.4 可以补充体育课程相应作用发挥不足的问题

长期以来,对学生身体素质、体质健康、运动技能等物质层面的教学是高校体育课程关注的重点,对学生进行文化修养、品德陶冶、思想升华等精神层面的教育却被忽视。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纳入教学体系,积极践行“思政育人”“以体育人”“以德育人”等理念,通过增设集文化认知、技术技能、娱乐健身、育人育心、生活生存于一体的教学内容,充分结合体育文化自信教育,使体育课程、体育教学的教育作用效果最大化,既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内容和课堂教学,又发展了学生身心。

3 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的共生路径

3.1 开设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体育课程

韶关学院自2004年开始民族体育教学,将民族体育教学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制定课程标准,规定学分和学时。舞龙、舞狮、中华养生学等课程进入2010级以来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龙狮运动、咏春拳等课程进入2016级以来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南拳、养生健身功等项目进入2016~2017学年以来的大学体育选修课程。从专业课程到公共课的开设,使岭南民族体育项目在全校得到较好普及。同时,全校选拔运动员开展瑶刀、龙狮运动、高脚马、板鞋竞速、珍珠球、抢花炮等项目训练,参加各种竞赛和演出,促进岭南民族体育项目向更高水平、更广范围发展。建立健全民族体育教学、竞赛和科研的激励制度,通过机制激励和风向引领,民族体育在教学、训练、竞赛和科研方面连续取得较好成效,在全省乃至全国高校中都具有较强引领性和示范性。

3.2 构建“六维”优秀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

树立和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高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其传承方法和途径可以多样化。构建“课堂教学+网络课程+体育社团+课后训练+运动竞赛+服务社会”的六维优秀民族传统体育共生教育模式,其核心就是把课堂教学、课后体育活动和竞赛、课外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学、练、赛、服”课内外一体化的共生课程体系。该体系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各种体育活动、体育社团、体育协会和网络课程为补充,以参加比赛为拓展提高,以服务社会为实践延伸,通过比赛促进教学、课外活动夯实教学、网络课程提高教学、服务社会提升教学、“六维”之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相互关联、相互发展、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系统校园传承与创新,让学生在接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习和锻炼、训练和竞赛等实践环节中耳濡目染,深度感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增强对民族体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较好传承民族文化。

3.3 融入校园文化、社团并积极服务社会

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的助推器,它与校园文化在育人功能上有着高度契合。体育学院将传统体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体活动、体育社团活动和民族传统体育竞赛活动,开设武术、龙狮、民族传统舞蹈等社团、协会10余个,历年参与学生逾20 000人,大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常年组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参赛代表队,开展课余训练、竞赛和展演服务,以此全面提升了社会服务水平、教学效果和学生民族体育文化素养,也带动校园文化向着健康、乐观、拼搏、进取等方向发展。

3.4 厚植传统文化,课程、科研、竞赛共生化

通过建立前后连贯、互为驱动的教学、比赛和科研共同发展体系,构建了岭南民族体育教学、竞赛和科研互动共生机制,厚植了传统体育文化底蕴,彰显传统体育文化特色。通过教学竞赛,为科研提供选题素材。通过将部省级课题、专著教材、奥运会科学大会论文、核心期刊论文等研究成果纳入教学内容,实现了岭南民族特色体育课程的“日日新、又日新”,助推岭南民族特色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竞赛成绩斐然,获全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省少数民族运动会、省大学生武术锦标赛、省大学生运动会、健身气功比赛近20项冠军,30余项亚军,为教学提供了内容素材,为科研提供了选题依据,共同构建了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运动竞赛一体化格局并相互促进,共生互利。

3.5 开展传统体育文化课题研究和教材编写

承担国家社科、教育部、教育厅、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近20项,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香港青年中华体育文化认同的驱动机制与路径研究》,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平台及科研项目《城镇化背景下廣东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机制创新》等。出版包含龙狮、武术、珍珠球、咏春拳等岭南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的《大学体育选项教程》等教材和《韶关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通览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等学术专著。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2篇,参加奥运会科学大会等国际学术交流,指导多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科研成果丰富多样,为教学、竞赛等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积极推进作用,加快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校园传承创新的步伐。

4 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与学校教育共生效果

4.1 校内推广人多面广,受益者众

自2004年起,在体育专业和大学体育教学中开设传统武术、珍珠球、南拳、咏春拳、舞龙舞狮、瑶拳、健身气功、板鞋竞速、高脚马、抢花炮等10余项民族体育项目的教学和训练。至今已有3 000多体育专业学生和1万多非体育专业全日制学生直接接受过教学和训练。另外,向500多名学历提升学员实施教学。学生普遍反映学习效果较好,对岭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名称、项目的技术要领和规格、项目的竞赛方法、项目的社会功能和锻炼价值、项目的未来发展趋势等有较为全面的认知。同时,学生对从事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信心和愿望也得到较大增强。

4.2 校外传播立体多维,质佳效优

1)国际交流学艺并举,声名远播。

首先,以学术交流增强国际影响。项目组成员撰写的两篇论文入选奥运会体育科学大会并做专题报告,向全球学者展示广东省、岭南地区的民族体育文化,为世界了解岭南、了解广东文化产生了积极作用。其次,以技艺展演提升国际形象。近几年,在韶关市、韶关学院和港澳学生、海外华裔学生、国外留学生的文化交流中,舞龙舞狮被作为重要项目,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积极宣传效果。如2013年新西兰和印尼师生、2016年香港师生及2017年泰国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之韶关市岭南文化体验营等文化交流活动中,舞龙舞狮均深受来访者好评,在“一带一路”沿线亚洲国家中产生深厚影响。此外,在2014年香港国际武术比赛中,获得三金一银的佳绩,有力地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象和魅力及我校民族体育文化课程化效果。

2)服务社会美誉度高,好评不断。

首先,积极帮助中小学校创建文化品牌。近几年,教育部大力推广“一校一品”活动,即每校在体育课中单独设立某个专项体育教学内容并延伸到大课间活动,体育学院帮助韶关市南雄二中、广州市黄埔中学、惠州市光正实验学校、佛山市南庄三中、顺德养正学校、李介甫小学等中小学校创建以龙狮运动为主打的“一校一品”活动,效果突出,反响强烈,引起教育部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其次,踊跃投入省市节庆优秀传统文化展演。龙狮项目多次参加省、市大型活动展演,如2008年韶关市纪念张九龄诞辰1 330周年纪念大会、2010年广东省第4届少数民族运动会、2011年广东省国际旅游文化节、2016年韶关市国庆文化展出开幕式等。具有岭南民族特色的龙狮展演,得到观众的一致称赞,社会口碑极佳。

5 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的共生策略

5.1 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传统体育技能传承融合共生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集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和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一体,是一种大生命教育[7],是集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之大成的一个复杂的体系[8],对其进行传承,不能局限于技术文化的学习,还要重视其文化内涵的传授和民族精神的涵养[9]。将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不能只对学生的动作技能、动作技术以及模仿能力等静态方面的传统体育文化表象进行传承,应同时对这些表象之后活态、动态的精髓和内核进行传授,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通过学校体育教育促使两者的高度融合和互惠共生,既重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知识和技术的教学,也重视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相关的生活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文化、历史文化等的传授,两者互补互促、通力合作、共生共荣。只有形成传统体育文化和体育运动技能和谐共生的最佳状态,才能实现“文化促技能”与“技能促文化”的和谐共生关系,才能保证学生能够在相对广阔的文化情境内学习运动技能,才能更好培养大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继而产生文化自觉,既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增强大学生的健康体魄。

5.2 注重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专业师资培训

共生理论认为,共生主体“能量”的生产和交换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育之间“能量”的生产和交换,必须依赖于高素质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师资队伍。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师资较为匮乏,是制约我国高校全面深入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要问题。要解决这一主要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高校要高度关注民族传统体育教师的进修、交流、培训和再教育问题,制定相应的进修与培训制度,提供一定的财力支持,采取一定的保障措施,使体育教师有时间、有精力、有动力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使其成为愿教、能教、能研究的高水平、高素质的专职教师。第二,高校必须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聘请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老艺人来校对教师进行指导,共同参与授课。同时,结合“送出去”的方式,让体育教师深入传统体育文化发祥地做长期周密的田野调查,通过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挖掘体育项目背后的文化含义,习得最纯粹、最质朴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第三,在引进师资时,要高度重视引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方面的专业师资,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为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提供师资保障。

5.3 加强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校园传承基地建设

传承基地是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普及、教育、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平台,可以多形式多渠道地宣传弘扬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传承与创新有重要意义。设施完善、功能完备的校园传承基地是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育互惠共生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建立传统体育文化校园传承基地,至少具有以下作用:第一,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教学、展示、展演、训练、竞赛和理论研讨提供平台。第二,为地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得以完整、活态保护提供场所。通过实物、图片、录音和录像等资料,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各种物化形式进行陈列展示和学习研究,提高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效果。第三,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教师和学生提供校内授课、指导、探讨、沟通、交流、学习、实习和创新的综合实训场地。第四,为科研工作提供平台。第五,可发挥辐射功能,积极带动当地中小学、社区等建立试点传承基地,多形式多渠道地宣传、弘扬、保护和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5.4 强化中华体育文化认同教育,实现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的共生互促

通过继承与弘扬民族文化,能够增强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使之发扬光大。而人们对各民族文化的相互认同、互学互鉴、彼此包容又会促进各民族文化的继承、弘扬与保护,两者之间共生互促,是一种共生关系。那么,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认同,是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核心价值观的承认,是对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共享,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体[10]的意识与担当。当前,大学生已全面进入“00后”时代,受多元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他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表现出新的特点,即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对西方文化的认同感增强[11]。因此,高校必须对学生进行持续、有效文化认同教育。对体育文化而言,可从以下方面展开:第一,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作的体育文化认同培育新格局,形成教育合力。第二,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传统文化主题讲座等形式,将中华优秀体育文化融入到体育专业理论课、大学体育选修课、体育类通识教育课等教学过程中。第三,通过微信、微博、APP、网站等新媒体,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推送,构建培育新时代大学生体育文化认同的网络平台。第四,对高校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文化认同的培养。只有教师自身对本民族体育文化产生深刻认同,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把这种认同传递给所教的学生。第五,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传播好中国体育文化。只有普遍理解、接受和掌握了中华体育文化,才会认同中华体育文化。且这种认同一旦形成,便会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促使他们产生强烈归属感和自豪感,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奉行,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主动承担中华体育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创新和传播的历史使命,实现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的共生互促。

韶关学院体育学院围绕“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突出岭南区域特色”的课程目标,按照“以课堂教学为基本途徑,以体育专业先行先试、带动非体育专业并行发展,最终实现民族体育教学全覆盖”的改革思路,着力加强岭南特色体育课程建设,建成集课堂教学、课后训练、课余竞赛、科研项目、服务社会、国内外交流于一体的民族体育课程体系。在国家日益重视文化自信的当下,将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建构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育互惠共生的良好生态,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育共存共赢,提升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的效果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20-12-28]. http://old.moe.gov.cn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1/201404/166543.html.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 [2020-11-30]. 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 _5163472.htm.

[3] 陈捷,谢松林.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策略研究述评[J]. 体育学刊,2017,24(1):42-46.

[4] 崔乐泉,孙喜和. 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解读[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1):126-132.

[5] 柯宇晨,曾镜霏,陈玉娇. 共生理论发展研究与方法论评述[J]. 市场论坛,2014(5):14-16.

[6] 杨彩虹. 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精髓与文化自信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38(2):61-63.

[7] 李翠含,吕韶钧. 生命教育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构——以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例[J]. 体育学刊,2019,26(3):19-24.

[8] 李柱,赖静.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认同[J]. 体育学刊,2007,14(3):53-56.

[9] 秦立凯,黎小龙,赵先卿. 文化传承视域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反思与建构[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3):113-117.

[10] 孙晨晨,邓星华,宋宗佩. 全球化与民族化: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认同[J]. 体育学刊,2018,25(5):30-34.

[11] 刘思言. 多元文化思潮下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研究[J]. 知识经济,2013 (18):145.

猜你喜欢

共生民族传统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