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1-08-26赵丽苹

课外语文·下 2021年7期
关键词:初中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摘要】在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全新理念的提出,使学生的知识学习向着更高的方向发展。新课改背景下,核心素养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内容,初中阶段语文教育工作,需要遵循新课改的要求,注重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效果,才能够完善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本文基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现状,分析核心素养导向下,学生学习的最佳开展模式,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找到合理的课堂教育工作开展策略,以此优化阅读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21-095-02

【本文著录格式】赵丽苹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21,20(21):95-96.

前言

初中时期语文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主要就是因为语文学科所包含的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能够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有效的改善和优化。所以本文也在核心素养这一全新教育背景导向下,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育工作具体的开展策略,目的就是真正地发挥出教育所具有的特色,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掌握众多知识内容的同时,融入阅读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分析文章的核心思想,优化和完善自身的核心素养,以便于保证学生得到健康的成长和进步。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初中阶段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想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就需要教师能够真正地意识到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点核心内容,以此掌握正确的课堂方法,提高学生的素质。

在这其中,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学生所需要具备的良好的品格,学生能力角度出发,使学生的个人修养、家国情怀、创新实践、合作参与意识得到提升,这样才能够实现个人终身的良好发展。在初中阶段,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还需要结合相关阅读的材料,以及课程讲解的需求,从终身适应的角度出发,突出学生个人的修养、社会的关爱,以及自主发展的能力等各方面的水平,这些都能够在一个全新的视角,实现学生个人素养的有效提升,为学生日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除此之外,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工作在实施和构建的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也需要以学生为视角,开展综合性多元化、长远性的教学模式,把最新课程的思想理念融入到阅读课堂之中,这样才能够对初中生的未来发展,起到全方位、多层次的推动性效果。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

在我国教育的大环境和背景下,素质教育已经被提出了多年时间,但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所采取的依然是传统应试教育的模式,沿用的也是填鸭式教学的方法,只能够把语文学科的知识内容强行灌输和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被动地在语文课堂上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也阻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难以在语文阅读中感受到语文这门学科的魅力。

最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地提出,语文课堂并不是单单地把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更主要的就是引导学生能够体会和感悟文章中所包含的核心思想,在学生能够形成丰富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所以也能够看出,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初中阶段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实施,还需要向着全新的方向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更新教师的思想意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保证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堂上,能够真正地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够为学生呈现出一个崭新的课堂教学环境,以便于给学生更好的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采用恰当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工作开展的方法是教学最终效果直接影响的一个因素,良好教学方法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能够真正地实现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初中课堂上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提高阅读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教师可以采取探究式、合作式、自主学习等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出科学合理的课堂学习方案,组织引导学生通过恰当有效的学习方法,在真正的文章阅读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内容,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保证语文学科的知识点能够全方面地传递和渗透给学生,也能够让学生以動手动脑的方式,自主地获取语文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于语文问题发现解决和分析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唐诗五首》这一部分知识时,教师就需要把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善,让学生首先对古诗内容有所了解,在阅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出一篇古诗自行地进行赏析。其中很大一部分学生都选择了《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教师询问其中的原因,学生普遍都认为这首古诗所包含的内容能够带给自己美好的感受,其中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象,使人心情愉悦。然后教师再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探讨古诗中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学生积极踊跃地回答这一问题,通过小组的激烈探讨,最终得出答案“几处早莺争暖树”这句话,仿佛看到了树枝上有几只黄莺鸟在嬉闹的场景。黄莺都想占据有利的位置晒太阳,这是一个非常欢快的春景图。还有学生提出“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句话,能看出小草刚刚发芽,只能浅浅地把马蹄遮住。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师有效地对课堂教学环境进行把控,也能够在合理的引导下,提高学生古诗鉴赏的能力,以此锻炼学生的思维水平,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效果的提升。

(三)师生互动保障语文阅读教育有效性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让学生积极、民主地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有自学的过程和渠道。比如在作业布置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拟定题目:如何有效阅读,并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将自己平时的阅读经验写下来,越多越好。教师用这样的过程不仅可以获得很多有效的阅读思路,同时也能够发现学生的阅读问题,了解学生的阅读经验。

在语文教育中,师生互动是很重要的部分。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阅读,需要体现师生双向互动的特点,让二者一同参与,协调交流、协调沟通,完成信息传递。过去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并不能适应与满足现代教育发展需求。教师需要让学生走出课堂,才能够形成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学习意识。教师需要打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在感受到自学语文甜头以后,学生不仅能够主动阅读、自主学习,甚至会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帮手。教师不能简单完全按照传统教学方法和自己的思维组织学生学习知识。

教师也不应该抽象性、直接地将答案告诉给学生,这样的方法无法落实教学任务实际,无法引导学生完成知识学习。教师使用传统方法会让学生表现出对教师的强烈依赖,无法提高学生的创新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所以阅读课堂教学的时候,首要任务就是摒弃传统阅读教学方法和观念,创造和谐、民主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展现教育的民主性。

三、结论

综上所述,结合初中校园内部教育工作开展的情况可以看出,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影响深厚,课堂上所关注到的仅仅是学生考试的成绩,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完全忽略了学生素质的培养,这也不符合最新课改理念所提出的要求,导致初中语文教育工作效果无法得以提升。所以本文结合以上内容,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育工作在核心素养背景支持下的具体开展策略,主要目的就是真正地发挥出新课改的优势,使学生能够在掌握语文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综合素质得以改善,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多方面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琳.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

[2]余群伟.核心素养视域下,农村學校开展课外自主阅读的方法[J].华夏教师,2020(16).

[3]高翔宇.基于核心素养要求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20(11).

[4]张沥文.基于部编教材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文学教育(下),2020(3).

[5]江萱.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6).

作者简介:赵丽苹,女,1978年生,北京人,本科 ,一级 ,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猜你喜欢

初中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