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思维导图,落实高段阅读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

2021-08-26洪艺琴

课外语文·下 2021年7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阅读教学

【摘要】根据新课标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语文课堂理应成为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在阅读教学课堂中,抓住阅读教材中的留白点、争论点和教材的文体特点,巧妙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有序性、创造性,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演說能力,将口语交际训练落到实处。

【关键词】口语交际训练;思维导图;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21-078-03

【本文著录格式】洪艺琴.巧用思维导图,落实高段阅读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J].课外语文,2021,20(21):78-80.

口语交际是人类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强化了口语交际学习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新课标强调:“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每一堂优秀的语文课,一定是一堂扎实的口语交际训练课。

小学高段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时由于生活经历少,表达能力不强,口语能力较弱,仍存在着以下问题 :1.无从说起,开口难。对于老师提出的口语交际话题,学生不知道从哪个角度进行交流,不着边际,没有主题,或经常跑题,存在无法拓宽思路,话题片面、单一等问题。2.无话可说,乱说话。学生不知道该怎么说,表达不清晰,词不达意,常用口头禅,语言啰唆,卡壳,久而久之,对交流失去信心。

思维导图的特点是“从一个中心点开始,每个词语或图像自身都成为一个中心或者联想,整个合起来以一种无穷无尽的分支链的形式从中心向四周发展,或者归于一个共同的中心”。可以联想成它是一个向四处伸出无数触手的球体。大脑由一个中心,发散出很多个点,这就是发散思维,思维导图就是把人脑的这种发散思维变成可视化的一种工具,使大脑释放出无限潜能。在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思维导图已被广泛运用和使用,并逐渐扩展到了教育领域。本文主要探索巧用思维导图,将高段阅读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落到实处。

一、巧用思维导图,抓住教材中的留白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有序性和创造性

有序表达的基础是学生具备清晰的思路和有条理的知识框架,怎样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并有条理呢?思维导图的线性结构特点,不仅能拓宽学生思路,并能将各种想法有序组合,让学生在口语表达时更有条理,内容更丰富。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是“民间故事”,故事内容都比较长,情节比较复杂。故事中有很多的情节留白。以《猎人海力布》一课为例,课文中讲到“海力布经常帮助乡亲”,他是怎么帮助乡亲们的?龙王把宝石交给海力布时,他可能在想什么?他会和海力布交代什么?宝石给海力布带来了哪些方便……这些留白都是非常好的口语交际训练点。

本课中“海力布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乡亲们”,是一处培养学生概括性复述的训练点。概括性复述又称“简要复述”,简要复述的要点是抓住重点内容,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地讲述。这就要求学生能抓住关键词,按情节顺序,主次分明地进行概述。巧用思维导图就能帮助学生达到此项要求。文中“一五一十”比喻叙述从头到尾,原原本本,没有遗漏。就是指海力布如何得到宝石,如何听到鸟儿议论等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就是对前面情节的一个梳理,教师在此处设计一个口语表达训练问题:“假如你是海力布,你要如何向乡亲们讲述?”教师同时提醒学生“情况紧急,海力布要以简短的语言将事情来龙去脉讲述清楚”。由此,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以“事情来龙去脉”为中心词,将提示故事来龙去脉的关键词用层级结构按顺序标示出来,如“救白蛇”“得宝石”“听鸟语”“知灾难”,再在每一层级分支记下讲述时的提示语,如在第二分支“救白蛇”下标示提示语“白蛇身份”和“酬谢报恩”;在“得宝石”分支下标示提示语“宝石作用”和“使用禁忌”;在“听鸟语”分支下标示提示语“打猎方便”和“众鸟议论”;在“知灾难”分支下标示提示语“大山崩塌”和“水淹大地”等,一份简易的思维导图就出来了(如图1)。这份思维导图包含情节要点,发展顺序。它就像一张导航图,呈现出完整清晰的大脑思维。 学生依据这份思维导图进行复述,就能讲得条理清楚,情节完整。

创造性复述,是高段口语交际的训练重点,也是难点。思维导图的发散性特点能够使学习者进入无穷尽的多维能量空间,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多维度进行创造性思维。

仍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猎人海力布》为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本课中“海力布劝乡亲们搬家”写得很简略,此处留白很适合训练学生创造性复述的能力,在学生开始口语交流之前,启发学生以“劝搬家”为中心,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思考海力布和乡亲们的不同表现。再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理清思路,把思考的过程可视化。教师先引导学生以“劝搬家”作为主题词写在白纸上,再从中心用红色笔画出两条粗线分支(代表重要的强链接),分别写上“海力布”和“乡亲”,或是贴上海力布和乡亲的图片,作为第二分支;接着用蓝色笔画出较细的线条(代表下一级的弱链接),以“神态”“语言”“动作”“心理”作为第三分支,最后用紫色笔画出更细的线,作为第四分支(内容留空)。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继续完成思维导图的创作,用关键词将自己想象的情节标示出来。此时,思维导图通过头脑风暴和联想技巧,帮助学生实现从线性一维到横向二维,再到发散性或者多维思考,释放非凡的大脑能量。在这场头脑风暴中,学生不仅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心理活动进行想象,还想到了“老人”“小孩”等不同人物的表现,甚至还用景物来衬托出此时情况的危急。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便能栩栩如生地再现“海力布劝乡亲搬家”的故事情节,讲得生动有趣 ,能做到说话规范,表达有条理,内容丰富。

二、巧用思维导图,抓住教材中的争论点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口语交际的互动过程需要运用多种器官,有赖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还涉及复杂的心理过程。”辩论是训练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方法,统编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学习里也安排了“辩论”的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教材中的争论点,也是教师训练学生思辨能力的最佳时机。教师善于捕捉教材中的争论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辩论,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学习客观全面地看待事物。此时,思维导图就是很好的辅助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观点,明辨是非,有理有据地进行表达,提高思辨能力。

笔者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自然之道》一课时,课文学习结束后,学生都有一个疑惑:向导到底该不该救这只小龟?学生的回答又杂乱无章,各说各的道理,甚至引起激烈的争执。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围绕分歧的问题“救”或“不救”,展开辩论,提醒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和课外知识,摆事实,讲道理。教师先将学生分为正方“救”和反方“不救”两组,再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分组讨论“救”和“不救”的理由。讨论结束后派代表进行集体汇报。正方学生依据思维导图阐述观点并列出三条理由,教师板书:1.小龟身处险境;2.众人呼“救”聲高;3.借此教育众人。反方学生按思维导图也说出了三条理由:1.自然规律不可违背;2.作为向导该有自己的判断;3.救了一只,害了一群,得不偿失。学生各执一词,都认为自己说的有道理。此时,教师在“救 ”的三个理由上用大括号标示,并归纳概要“该做的事”,在“不救”的三个理由上同样用大括号标示,并归纳概要“正确的事”,引导学生总结出此时“该做的事”——“救”与“正确的事”——“不救”发生矛盾,并板书关键词“矛盾”。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举例生活中有哪些“该做的事”和“正确的事”,有哪些是“正确的事”和“该做的事”发生矛盾,标示在关键词“矛盾”的左边分支上(如图2)。根据这份思维导图,学生之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学生举例:当对面交通指示灯变成绿色,而此时却有一队羊群从斑马线上经过,司机此时是做“正确的事”:红灯停,绿灯行;还是做“该做的事”:停车让行?经过一番唇枪舌剑,学生经历了一场道德洗礼,将彼此的思想进一步延伸,促进思辨能力的提高。

三、巧用思维导图,借助教材的文体特点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演说能力

表演是更高级别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要求表演者能根据角色,设计对白,进行口语表达,还要合理运用各种身体语言,以求达到最佳表达效果。思维导图是有效表达放射性思维的图示,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故事逻辑框架和整体走向,高效地传达信息,调动观众情绪,增强表演的感染力。

统编版五下教材《草船借箭》,故事性强,情节生动,适合安排课本剧表演。在本单元口语交际中,也安排了《我们都来演一演》的活动。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组织学生演一演精彩情节,为单元口语交际活动作铺垫。

在表演前,教师组织学生四人小组合作,从“立军令状”“借箭准备”“草船借箭”等情节中,选择感兴趣的情节,运用思维导图,分好角色,设计人物台词、动作、表情,把提示性词语记在思维导图的分支里。“因为思维导图中所有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它能帮助大脑通过联想更好地进行理解和想象。”小组里根据思维导图分角色进行排练,学生就可快速厘清角色及故事情节发展,并能根据情节分支,合理地创编故事,为学生的表演提供基础。

思维导图同时可用于演讲、即兴发言、介绍事物等情境中,如统编五下教材《威尼斯的小艇》中,教师可创设情境:假设你是一名船夫,将如何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小艇?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从小艇的外形、构造、行动和船夫的驾驶技术等四个分支进行介绍,在每个分支上写出介绍时的关键词。学生上台介绍时,只带思维导图,遇到卡壳的地方,看一眼导图上的关键词,学生便能继续顺畅地进行介绍。

统编版六下第三单元安排了“即兴发言”的口语交际训练。即兴发言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特点,有意识地加强训练。如本单元第十三课《金色的鱼钩》一文,学完课文,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假如你是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的讲解员,你会如何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解这枚鱼钩的故事?”通过这一情境的设置,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发言。快速打腹稿是即兴发言的重要方法,通过快速打腹稿学生能清楚发言的重点内容及先后顺序,使发言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思维导图在帮助学生快速打腹稿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本例中,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向游客介绍时,可以讲些什么内容?哪些内容先讲?哪些内容后讲?哪些内容重点讲?接着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把这些内容的先后顺序按照层级结构列出来。然后,让小组成员各自展示即兴发言,并进行评议。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坚持以思维导图为辅助手段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必能从中受益,学生的演说能力也将不断得到提高。

思维导图运用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帮助学生梳理脉络,拓展思路,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无从说起”的问题,将口语交际训练落到了实处。我们还将不断探索,拓展出更多有效的方法,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强大功能,切实让口语交际训练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东尼·博赞,巴利·博赞.思维导图[M].卜煜婷,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3]李丽.口语交际学习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3.

附  注

本文系2019年度漳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ZPKTY19178)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洪艺琴,女,1977年生,福建漳浦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教育。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