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ASA发现地球吸入大量热能

2021-08-26

海外星云 2021年7期
关键词:温室气象热量

天上有10个太阳!这或许是中国古人在遭遇难以想象极端酷热天气下的一种描述。后来在传说中横空出世的一位射日英雄,一口气干掉了9个太阳,为当时人们做出了杰出贡献。在科幻小说《三体》中也曾有描述,在任性并毫无法则的烈炎面前,所有文明终将毁于一旦。

无论是神话还是小说,人类面临的热灾问题并非空穴来风。美国宇航局(NASA )通过卫星数据测量地球吸收到的太阳能量,并将其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海洋浮标温度数据进行对比,这可以让研究团队解析到有多少热量被海洋吸收。

结果令人震惊, 研究团队发现从2005年至2019年,短短14年间,地球陆地和海洋及大气中所吸收的热量至少增长了一倍, 并且热量仍在增长。NASA研究员诺曼·勒布表示:“我们发现地球吸收热量的涨幅是非常令人震惊的, 虽然与地球漫長的气候历史相比,14年的时间并不长,对此我们(研究团队)将收集更多的数据,以获取地球热量失衡的全貌吻合信息。我希望未来几十年这种能量失衡可以消退, 否则, 我们将看到更令人担忧的气候变化。”

勒布认为,地球吸收到失衡的热量原因归结为多种因素。其中人为碳排放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很大因素。当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越多,地球吸收的热量也就越多。当室内气体产生的热量融化冰雪时,这些本可以帮助地球将宇宙热量反射回宇宙的保护层(冰雪)将失去作用, 更多的热量将被海洋和陆地吸收。

海洋占地球表面面积超过70%以上,至少存积了人类90%以上的多余热量,这让海洋看起来就像人类的牺牲品一样。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表的一篇关于海洋热浪的报告中显示, 海洋热浪是个“ 新兴问题”,随着极端气候的恶化,陆地并不是唯一感受到极端高温的地方。大量研究表明,海洋也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温暖”时期。

IPCC副主席科巴雷特表示:“我们不知道海底正在点燃什么火,但我们会更加关注这种现象。” 海洋对于维持地球温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洋不仅提供和调节了地球上绝大部分的雨水、食物和天气,更是抵御人为碳排放的重要屏障。这层地球屏障正在吸收气象系统中90%以上的热量,而这些多余热量全部来自人为。

高温不仅会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更可直接影响沿海地球的天气系统。在2014年,加利福尼亚就发生了史诗般的干旱气象灾害,美国地球物理联盟(AGU)更是对外公布这是该地区120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

另外,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中提到,2020年是有史以来3个最高温度的年份之一,2020全年平均高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2摄氏度。要知道,当达到或超过1.5摄氏度时,干旱、洪水等极端高温的风险会显著提高。当地球的湿球温度达到35摄氏度时,人类将不能通过排汗调节体温,换句话说,到那时人类将无法在户外生存。不过在此之前世界早已被洪水淹没。

数据显示,由于新冠疫情对全球范围的经济影响暂缓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但2019年和2020全球温室气体依旧是涨幅状态。此外,2020年全球范围内有超过80%的海域至少经历了一次海洋热浪,全球海平面仍在继续升高,部分因素是由于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的融化造成。因洪水、干旱等极端气候灾难加上疫情影响全球有超过5000万人受到双重打击。

目前,亚洲、非洲、澳洲、南美洲、北美洲都已出现过极端的湿热气象,并且以沿海地区尤为显著。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就发生过数十起预计几十年不会发生的极端炎热气象,虽然严重情况只持续几个小时,但却越发频繁和猛烈。

据悉,在美国因高温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任何其他与天气有关的事件。曾经被认为在地球上几乎不可能发生的气象数据已在全球范围越来越普遍地出现。或许50年后,地球会出现更多因炎热导致人类无法繁衍甚至生存的地方,极端气候的发生也许会比科学家预测的更早到来,而现在我们所做的决定,将直接影响未来人类的生存环境。 (综合整理报道)(编辑/小文)

猜你喜欢

温室气象热量
气象树
吃菜不吃饭易得糖尿病
文章有象
“只吃菜不吃饭”,糖尿病易“找上门”
烧饼比油条更少油吗?
当包装Logo被热量值取代,“吃货”三思
谁困住了热先生?(一)
中国温室网会员一览
中国温室网会员一览
中国温室网会员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