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教学积极整合的方法研究

2021-08-26陈俊平

求知导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教师

摘 要:教学改革新时期,地理教学也要与时俱进,谋求信息化发展。文章主要从整合原则和整合策略两方面入手,就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教学积极整合的方法展开探究,以期在二者的整合中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地理教学;积极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67;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7-0025-02

引言

将信息技术同地理教学积极整合是大势所趋,广大地理教师需与时俱进,基于新课改精神,以信息技术为武器,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快地理教学改革的进程。

一、将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积极整合的原则研究

首先,必须明确二者整合的目标。将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需要认真做好规划和设计,在整合时需以课程目标为立足点,以优化授课手段、强化授课成效为根本目标。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巧妙地对地理知识进行讲解,继而促成学习方式的创新和优化,将固化的被动式学习发展为主动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高效地学习[1]。

其次,注意“生本”思想的凸显。以生为本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最核心的指导思想之一,要想切实促进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教师就一定要谨遵“生本”原则,认可学生,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思及这一点,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基于学情、考察实情、顾及教情,让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自主思索、认真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再次,注意激趣手段的有效运用。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考虑到一些晦涩抽象的地理概念、规律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教师在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也要注意各种激趣手段的适时运用。比如,巧用多媒体增添地理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应尽可能地以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元形式丰富课件内容,增添趣味因子,以防学生因为无聊而厌学。教师也可以适时补充一些拓展性资料,以此拓展学生的地理思维。

最后,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若是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够,就很难促进二者适时整合。所以,教师要注重自身信息素养的培养[2],将授课方式、授课理念、授课技巧逐一同信息技术相融合,成为一个与时俱进的地理教师,同时也要注意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可以自行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地理。

二、将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教学整合的方法

(一)基于信息技术,有重点地推进知识讲解

大数据背景下,各种网络资源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多便利。教师除了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为学生制作微课视频。在十分钟左右的视频放映中,给学生展示基本的知識要点。老师可以将重难点部分加粗或标注为其他颜色,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把握要点。老师也可以结合课本中的图示设计动画,通过动画形式给学生解析图示要点等,如在教学《海陆变迁》一课时,教师便可以以动画的方式将海陆变迁的过程展现给学生。以这样的方式,一是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于课程学习上;二是精彩纷呈的图文可以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地理世界中自由翱翔。另外,在以微课推进教学的过程中,最好将PPT作为辅助讲解工具,以免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出现倦怠感。教师要基于课本知识适时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联系课本做好分析。

(二)基于信息技术,助推互动式地理教学的实现

课程改革强调互动式教学,过去常规的地理教学活动一般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展开,学生只是跟随教师的步伐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过于被动,长此以往,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也慢慢所剩无几。将信息技术和物理教学整合运用,就出现了很多互动空间。现在大部分学校都设有自己的网络教学平台,各个班级也有自己的学习群组,师生可以在这些交流平台上进行有效沟通,也可以分享各种教学资源,以扩大互动范围。除了课上的交流互动,在课下,教师也可以通过教学平台或社交软件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概括总结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促进地理教学的优化。另外,教师平时也要多多鼓励学生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让学生将在课下遇到的不懂的难题及时提出来,在反思总结中不断进步。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互动合作中高效学习[3]。

(三)基于信息技术,实现地理教学的有效拓展

信息化社会,网络是人们了解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信息庞杂,时效性强、更新快,于教师来说,网络相当于一个源源不断的教学素材库,教师要基于教材,基于信息技术促进地理教学有效开展。在讲解地理知识时,教师要适时补充一些相关的课外素材,以此创新教学内容,为地理课堂注入更多活力元素,也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听课学习热情。以《“雪原林海”——吉林省》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提前上网搜寻相关素材,以有趣多元的课件给学生介绍更多关于吉林省的信息。教师也可以搜寻一些有关吉林省的影视剧资料,让学生了解既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又有美好风光的大美吉林,让学生在多媒体课件的引领下开展一次别开生面的“吉林网上游”。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辅助手段,不但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而且能深化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这对引发学生的地理联想、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等方面助力颇多。

(四)基于信息技术,实施有针对性的地理教学

“一刀切”式的地理教学模式弊端颇多,事实上,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待学习的态度以及使用的学习方法和日常学习习惯各不相同,这使得他们的作业完成情况也各有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而将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应用可以有效促进地理针对性教育,细化来看,这一目标主要可以借助微课来实现。比如说,对于地理基础较弱的学生,一般应用微课夯实他们的基础;对于地理学情较好的学生,教师则一般应用微课拓展地理知识,这便要求教师设计梯度化的微课,并基于多次测试成绩做好分组。尤其在初三总复习阶段,有时教师需要面对不同班级的学生,若是沿袭过去面对面的指导方式,整个复习效率很难得到有效提高,因此,亟须提高教学指导的针对性。此时,教师便可以立足于不同学情学生的具体表现,给他们制作不同的复习微课,让学生联系自身地理学情自行挑选合适的微课,利用课余自行复习强化。这里要明确的一点是,唯有针对性强的指导才有助于学生的地理学习。

(五)基于信息技术,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开展地理教学

如上文所述,信息技术为互动式地理教学提供了很多便利,也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创新开展提供了更多可能。细化来看,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撑,学生可以适时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的方式更高效地开展地理学习。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事先制作好用于课前预习的课件,并传送至学生端,学生自行观摩预习课件,自主完成预习问题或检测题目。学生在预习中遇到难题可以借助交流软件在小组群中提问,小组成员合力攻克难题,通过教师端提醒和组长监督确保各组学生可以及时做好自主预习。在小组讨论后如果依然未能解决问题,组长就要将问题整理好转达给教师,如此,将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有效整合,所发挥的教学效力显而易见:一来教师可以适时掌握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备课,并在教学中着重解析难点内容;二来学生也能在小组合作中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解决难点,更高效地学习,这无疑是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创新应用。

(六)基于信息技术,加深对抽象地理概念的理解

初中地理课本中的地理概念不在少数,这些晦涩抽象的概念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果学生不能及时把握这些概念,就很容易打击他们继续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在给学生解析地理概念时要多多利用信息技术,以简化概念,提高讲解的效率,如黄赤交角、风海流、冰川地貌、风蚀作用等名词,在教学到与这些名词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必须先让学生明确把握这些概念,这样方能繼续教学。若是照本宣科地给学生生硬介绍这些本身便令学生觉得困惑的地理概念,他们很容易陷入思维的窠臼,听过即忘,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可以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学生更清晰地剖析这些概念。

(七)基于信息技术,做好习题讲解和作业布置

习题的解析和作业的安排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两项工作在强化知识讲解成效、深化学生知识印象等方面有显著效力。因此,于地理课堂上,教师也要多多依靠信息技术做好课堂练习的解析和课后作业的安排。细化而言,在解析练习题目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现相应的题目,适时按下暂停按钮,学生自主思索和解答,等他们思索完后,再按下继续按钮,展示正确的解答方法和答案。在作业的安排上,教师可以把本节课的知识要点、练习题目以及下节课要讲解的内容一一制作成微课,并传输给学生,让他们在课下自行根据微课巩固和预习,在强化练习的微课中,教师可以在题目之后附上相应的解析视频,以便学生自主学习。

结语

将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在助力重点知识解析、促进针对性教学和合作式教学等方面效力显著,教师必须在剖析教材、分析学情、联系教情的基础上以多元策略助推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全方位整合。

[参考文献]

[1]王 雪.探究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课程的整合[J].魅力中国,2018(25).

[2]张 莹.浅析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EB/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0).

[3]周美玲.浅议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教学积极整合的方法[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5).

作者简介:陈俊平(1976— ),男,甘肃永登人,一级教师,本科。

猜你喜欢

微课信息技术教师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秋天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