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8-26赵萍
赵萍
摘 要: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促进我国教育行业不断改革。我国各个地区在教育行业有效融合了信息技术,这也使得各地区在实际开展教育活动时,提高教育的最终效果。因此,伴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普及与不断深化,也使我国农村小学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为了确保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与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相一致,要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够真正推动我国教育力量升级,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9-0035-02
引言
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存在着资源匮乏且接受信息不全的现象,这也就使得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更加有优势,而这也会给不断通过升学而走入城市的农村学生造成一定的压力。同时,农村小学中留守学生问题十分严重,这也使在参与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受到制约,而且很多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观念和教学的形式存在与社会发展相脱离的现象,这也使得教师对教学资源进行分享应用时,并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效发挥。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教师要在农村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来真正实现教育内涵的不断优化,这样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学生的要求。
一、丰富教学素材
在当前阶段,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问题之一就是相对于城市而言,教学内容十分匮乏,且资源并不能满足农村学生全面发展,更不要提促进农村学生语文知识量的提升。对此,有效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就能够真正解决。毕竟,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够使农村与城市获得相同的资源,同时也能够在上网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不同的语文素材。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资料投影在白板上,这样就能够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的同时,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1]。
例如,在教学《赠汪伦》时,教师往往只能依据书中参考材料向学生讲解李白的生平,然后再根据本诗的内涵进行讲解,但是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就可以获得更多与李白有关的材料,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让学生明白此首诗是在何情、何景下创作的。而且,网络上有很多优秀的课件以及相关的视频,教师要通过视觉、听觉的有效刺激让学生紧紧跟随教师的步伐,这样就能够在实现知识积累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得内在文学素养的提升。
二、创设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
根据当前农村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教学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教材实例,导致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并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農村小学存在资源匮乏的现象,学生在参与课外活动时,其实并没有较多的途径来获取更多的资源和信息,所以这也间接导致农村小学语文活动的开展并不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且,在小学阶段,农村地区的家长普遍认为学生只要接受完义务教育即可,因此在课外活动时,家长也往往会限制学生的自由,甚至会让学生在放学后直接回家帮忙干农活而不是让学生有效复习当天学过的知识,这也使得学生对生活的理解更多偏向于做家务、做农活和学习简单的基础知识,这并不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此,教师可以在开展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开阔眼界,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外面的世界究竟有多么的丰富多彩,这样也能在开展课堂活动的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生不能局限于眼前的“世界”,而要走出去,这样才能够理解文豪笔下各类情景,并真正理解不同作者抒发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怀。
例如,在学习《日月潭》时,由于农村地区的学生很少有外出旅行的机会,更谈不上去这种具有特色的景点旅行,所以对《日月潭》这篇课文,他们十分陌生,同时只能够依据课文当中的内容来感受日月潭的景色。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本身的理解力和认知能力根本不能与成人相比,因此他们不能够通过文字来了解日月潭美丽的景色。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日月潭的景色,这样能够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充分领略到日月潭的景色之美,让学生树立领略祖国美好山河的愿望,这样也能够给原本无趣的语文课堂注入全新的生命和活力,以此就能够有效提高语文课堂的实际教学效率。
三、优化互动教学的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树立主人翁精神,就要采用互动式教学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农村地区,互动式教学模式其实更加偏向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而并不能够让学生真正发挥其自身的作用。毕竟,互动式探究模式应用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而且互动式探究模式也是确保学生在交流时真正获得思维逻辑能力提升的方式,但是在农村地区,由于条件有限,所以教师在开展互动式教学的过程中,就只能通过简单的对答来进行教学,这会使课堂氛围十分沉闷,同时也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2]。对此,在当前阶段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课堂的互动模式,能够让学生自主整合学习的内容,然后依据教师的指导建立起自己的语文知识学习体系,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的发展更具全面性和综合性。
例如,在教学《亡羊补牢》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亡羊补牢的小动画,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课文的解读,并让学生自主找到不理解的内容再进行统一讨论,最后再将解决不了的问题向教师询问,这样既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又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提升。
四、实现远程教育
信息技术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能够帮助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实现远程语文教育。因为我国重点发展教育的同时,也要促进经济不断发展,所以农村地区为了确保自身经济不断发展,会大量通过劳动力转移来提高自身的经济收入,而这也使得我国农村留守学生的比例逐年上涨。对此,随着父母教育的缺失,这也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了父母教育。基于此,为了让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有益的帮助,避免父母不在身边而导致教育缺失问题,学校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来让学生与父母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也能够督促学生学习。除此以外,移动设备的应用有利于教师与外界有效沟通,许多的App平台也可以对教师进行远距离的教育工作指导。同时,信息技术也可以让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了解,并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协助教师共同解决[3]。
五、增加语文信息的获取量
研究表明,要想让学生真正对语文知识进行有效吸收和消化,教师就要通过增加学生的语文信息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并且在学习相关知识时,会由于注意力的转移而不能够对教师所讲解的知识进行有效吸收,因此为了增加学生语文信息的获取量,要对信息技术进行有效使用。比如,在日常上课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采用兴趣教学法结合情景教学法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来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这样帮助学生增加语文信息的获取量。
六、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
为了促进农村小学生全面发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也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很多学生手中都有移动设备,因此,教师可创建一个语文班级交流群,然后让学生在群内利用小工具分组,学生自主选择进入阅读小组、写作小组、演讲小组,等等,这样,丰富语文课余活动,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对学生开展相关训练,利用软件来获取相关的资源信息。
七、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
写作是语文教师的重点教学内容,但是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而言,由于学生在农村生活,因此学生的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为薄弱。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让学生看图说话,这样在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获得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结语
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而言,信息技术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促进留守学生发展的桥梁。基于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来对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应用,这样才能促进农村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才秀加.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17):65-66.
[2]刘艳红.信息技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15):51-52.
[3]苏 媛.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10):157-158.
课题项目:定西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批准立项课题“如何基于本土文化特色研学课程开发与实践”(DX〔2020〕GHB222)。
作者简介:赵 萍(1985— ),女,甘肃临洮人,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