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园城市理念下山地城市城乡融合规划探索与实践
——以成都彭州市为例

2021-08-26笛,谭月,陈

四川环境 2021年4期
关键词:彭州彭州市山地

吴 笛,谭 月,陈 挚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 610000)

引 言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2月,习总书记来川视察,并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理念。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和公园城市建设的逐步开展为成都城乡融合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我国山地城市类型多样、分布广泛,自然环境复杂,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山地资源消耗不断增大,山地环境所承受的压力也不断增大,造成山地人居环境的不可持续发展。以“公园城市”理念推动山地城市乡村振兴、开启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局面是具有成都特色的全新探索。

1 公园城市理念下山地城市城乡融合认知

1.1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城乡融合内涵

2017年11月,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后,成都市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会,会议指出要积极探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科学明晰成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着力方向,注重提升宜居宜业品质优化城乡功能格局、推进全域景观化重塑新型城乡形态、产业协同构建现代农业生态圈等内容。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首次提出了“公园城市”理念,明确公园城市是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的复合系统[1]。

综合以上,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城乡融合应从生态价值转化的角度出发构建城乡产业体系,从人的需求角度出发优化城乡功能格局、提升宜居宜业品质,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重塑全域景观形态。

1.2 山地城市践行城乡融合的特征模式

我国山地城市类型多样、分布广泛,自然环境复杂,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山地资源消耗及山地环境所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大,造成山地城市特别是农村地区居民生活质量下降、产业衰败、生态不可持续等问题。基于以上情况,如何处理好山地城市生活、生产、生态之间的关系是山地城市城乡融合发展的关注重点。

1.2.1 适应山地城市的生产模式

山地地貌特征不具备传统农田大片规模种植的条件,应全方位进行资源整合,针对化、特色化的盘活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乡村国有建设用地,制定差异化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路径,并以城市产业为带动,发挥城乡整体产业优势。

1.2.2 适应山地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

城乡融合的本质在于平衡城市和乡村发展地位,保持各自优势和特点。结合山地地形,建构乡村与城市区域“多中心、组团式、有机结合”的立体空间发展格局,是达到“人、城乡、自然”三位一体、振兴山地城市、保障城乡生活水平并维持城乡优势特色,落实城乡持续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2]。

1.2.3 适应山地城市的生态地貌特色

山地城市地形起伏变化,立体山水资源特征突出,不同层次的大地景观、分散的聚居文化形成了地区的差异特色。应将城乡空间融入立体生态特色,构筑大美城乡形态,以焕发山地城市生态魅力、提升立体山水生态价值。

1.3 小结

综合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城乡融合内涵以及山地城市城乡融合特征,山地城市城乡融合应以公园城市理念为核心,紧密围绕公园城市和城乡融合的结合要点,以凸显山地城市地貌特色、实现山地城市城乡融合为目标,从支撑城乡产业经济融合、城乡功能空间融合、城乡生态环境融合三个方面实现山地城市城乡协同发展。

2 公园城市理念下彭州市城乡融合规划实践

2.1 现状特征

彭州市位于成都市西北部,北拥龙门山,南抱都江堰精华灌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差4300米左右。地形主要为山地、丘陵、平原三种,呈现“六山一水三分坝”的特征(图1)。

图1 彭州市“六山一水三分坝”的地形特征Fig.1 Topographic features of "six mountains, one water and three DAMS" in Pengzhou city

产业发展方面,彭州市农业生产总值位列成都市第一,以泉水蔬菜及中药种植为特色,在区域中具有一定竞争优势,但总体仍然是依靠生产要素投入的“外延式”增长,且现农业产值在全市乡镇分布不均,主要依靠濛阳镇、丽春镇、三界镇等平坝区域城镇。二产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二产发展主要依托彭州石化项目、丽春航动产业、九尺冷链物流等,产业结构单一。三产整体发展水平偏低,各乡镇旅游开发不足,同质化严重,未充分利用立体山水资源,形成自身优势。

城乡发展方面,受地理特征及成都中心城的集聚效应影响,彭州市城镇布局与发展资源长期集中投放于市域南端平坝地区,市域空间发展上体现出“南城北乡”的特征,除中心城区以外,其余各镇建设滞后、规模偏小,全域城镇发展不均衡,城乡空间极化现象相对严重。

生态景观方面,彭州市是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富集区,被誉为“天然基因库,生态植物园”,且“六山一水三分坝”的山水格局造就了龙门山立体山水景观、“湔水九分”的水网格局、独具特色的泉水田园。

综合以上方面,彭州现面临产业发展受阻,城乡产业发展不优;城市发展受限,城乡发展不均;山水资源未充分彰显等问题,亟需探索适合彭州的城乡融合路径。

2.2 规划原则

规划以彭州市全域城乡为对象,以“注重资源整合、注重全域协同”为规划原则,旨在对区域内产业、城镇、生态景观等资源全面梳理、集中打造、高效利用;突破行政边界,将区域内的特色镇、林盘聚落等统一考虑,发挥整体效力。以期充分激发彭州城乡经济活力,构建形成功能完整、结构合理、特色彰显的立体山水城市。

2.3 规划策略

规划以公园城市理念为指引,以城乡融合理念为核心,结合彭州市现状情况,以实现彭州市城乡融合、彰显彭州市立体山水特色为目的,围绕彭州市“两山理念样板区、成德同城先行区”的城市战略定位,形成产业发展、城乡融合、山水景观三大策略方向。

2.4 规划内容

2.4.1 以产业为引领,提供多元城乡发展动力

紧密围绕城市战略定位,以公园城市理念为引领,依托彭州现有产业基础及资源优势,按照“产城融合、生态优先” 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绿色发展路径,提升绿色发展能级,加快构建现代绿色产业体系,补齐补强彭州产业链条,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以此提供彭州多元城乡发展动力(图2)。

图2 彭州市产业发展门类确定Fig.2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ategories determined in Pengzhou City

根据成都市产业功能区规划及彭州产业发展基础,确定彭州依托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发展新材料及油气化工产业,依托天府中药城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依托龙门山湔江河谷生态旅游区发展文化及生态旅游,依托天府蔬香园发展现代农业(图3)。其中龙门山湔江河谷生态旅游区及天府蔬香园的产业发展紧密依托乡村地区的文化资源以及经济产业。

龙门山湔江河谷生态旅游区依托山地乡村特色文化和优质的生态环境,差异化发展文创音乐、温泉康养、体育休闲、特色民宿等产业。天府蔬香园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旨,依托蔬菜、中药材种植优势,聚焦全产业链,规划建设成为国家级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综合示范农业园区。

在确定了彭州城镇主导产业发展路径的基础上,以城市反哺乡村为起点,以产业带动农业兴旺为支撑,基于地域相邻、人缘相亲、资源禀赋相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当等元素,依托主要市政交通设施,带动林盘聚落及新型农村建设为原则,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单元,实现乡村与城市在产业功能方面的互补融合,重塑彭州市城乡经济地理格局。

图3 彭州市产业布局规划图Fig.3 industrial layout plan of Pengzhou City

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国有建设用地,发挥特色镇文化窗口效应,引领乡村地域文化复兴,依托特色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产业经济蓬勃兴起,形成差异化的乡村振兴路径,从而划定“2类5个”城乡融合发展单元(图4、表1),以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村人口回流以提升乡村经济的活力,筑牢城乡融合产业基础[3]。

图4 彭州市特色城乡融合单元分布图Fig.4 Distribution map of characteristic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units in Pengzhou

表1 彭州市城乡融合发展单元及产业发展方向一览表Tab.1 Pengzhou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units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directions

景区型城乡融合单元主要依托龙门山湔江河谷生态旅游区特色产业发展,其中龙门山“农业+生态”城乡融合发展单元注重生态保育,疏解人口逐步下山,重点发展观光游览、高山运动探险功能及生态旅游经济;通济“农业+康养”城乡融合发展单元依托村落林盘,规划建设一批农业文创示范园区,并建设一批特色民宿;白葛农业+文体”城乡融合发展单元发展中医药康养、博览等功能,并建设一批特色民宿;丹桂“农业+文创”城乡融合发展单元发展运动康养、休闲观光等功能,并建设一批特色民宿。

园区型城乡融合单元依托天府蔬香园现代农业产业,构建形成敖九军“农业+园区”城乡融合发展单元,在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的基础上,结合泉水田园特色资源营造大地景观,并以农业园区为主导,协同周边镇村及林盘发展农业观光经济,促进“农业+”乡村经济发展。

2.4.2 重塑经济地理格局,推动城乡均衡发展

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重塑城乡关系,加速彭州山区、丘区、坝区融合步伐,规划构建彭州市“一轴一带两核三心六镇”的立体空间发展格局(图5),以实现人、城乡、自然三位一体,彭州全域城乡有机融合发展。

其中一轴为城镇集中发展轴;一带为串联湔江河谷村镇、融合山水城乡要素的湔江发展带;两核为天彭城区及濛阳新城,共同支撑平坝区域发展;三心为依托湔江优势建设形成的通济镇、丹景山镇、敖平镇,共同引领山区及丘区发展,支撑多中心城乡发展格局形成;六镇为六个特色资源突出精品小镇。

在确定了彭州整体城乡发展格局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心城镇核心带动效应,规划形成“2大城市片区-3个特色镇-6个一般镇-N个新型社区(林盘聚落)” 的城乡体系(表3),保障城乡优势特色,实现城乡持续协调发展。

图5 彭州市城镇发展格局图Fig.5 urban development pattern diagram of Pengzhou city

表2 彭州市城乡体系一览表Tab.2 urban and rural system of Pengzhou city

2.4.3 挖掘生态自然要素,呈现立体山水画卷

在公园城市的理念要求下,规划彭州全域以守底线显特色的原则致力于体现彭州市人、城、境、业相互协调统一的和谐关系,以彰显公园城市“生活价值、美学价值、生态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六大价值,呈现大美立体山水画卷城市形态。

首先是尊重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系统、延续河网水系格局。在彭州市城乡全域构建“一山、一环、三廊、两片”的生态安全格局(图6)并提出相应的生态管控要求,为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图6 彭州市生态安全格局图Fig.6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of Pengzhou city

“一山”为龙门山,应禁止建设对生态功能有影响的工业、采矿等项目;“一环”为三绕生态环,应满足三绕两侧绿带控制要求,并控制重要基础设施廊道;“三廊”分别为湔江生态走廊、人民渠生态走廊、青白江生态走廊,在城镇段原则上按两侧各50米划定绿化控制带,非城镇段按两侧各200米划定控制带;“两片”分别为山前生态区、精华灌区,应依据土地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保护耕地及其他农业生产空间,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

第二,结合彭州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及“湔水九分”的水网格局,按照自然保护地、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的建设要求整合各类生态及自然景观要素,以“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为目标,构建彭州市全域公园体系,包括2个自然保护地、6个郊野公园及12个城市公园(图7),塑造“开窗见田、推门见绿”的田园风光和大美公园城市形态,促进生态价值转化。

图7 彭州市全域公园体系图Fig.7 city park system map of Pengzhou

最后,结合彭州市立体山水特色、城乡功能、产业、文化等要素,形成“公园+”的发展模式,积极营造新业态新场景,引领城乡差异化发展,彰显城乡自然特色。高山区突出生态修复及保护功能,仅植入一定服务设施,依托自然保护地建设,营造高山生态公园场景。河谷区充分利用地形及景观特色,通过绿道串联特色小镇,并植入旅游服务、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等功能,打造滨水游憩公园场景。平坝区提质塑品,以绿道串联,通过“整田、护林、理水、改院”等措施构筑美田弥望的乡村田园公园场景(图8)[4]。

图8 彭州市立体山水公园场景分布图Fig.8 three-dimensional landscape park scene distribution map of Pengzhou

3 结 语

本文对公园城市背景下的山地城市城乡融合发展路径进行了探索,梳理了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城乡融合内涵,总结了山地城市城乡融合的特征模式,并以彭州市规划进行实践,探索了城乡协同发展的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形成了产业联系、要素互通的城乡融合发展单元;构建了多中心、组团式的城乡空间结构;绘制了特色彰显的立体山水画卷,以期实现彭州城乡融合,绿色、高效发展,为同类型规划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彭州彭州市山地
山地草甸
彭州市人民医院
彭州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彭州市人民医院
彭州市人民医院
牡丹绽放 曲韵彭州
——中国·彭州曲艺牡丹嘉年华
《守护》(组照)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山地之旅
山地之美——雨补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