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为之所动 情发自肺腑
——2021年盐城市中考作文“送给你,我的感叹号”解析指导与满分作文

2021-08-26吴应海江苏

课外语文 2021年23期
关键词:感叹号陆游文体

⊙吴应海(江苏)

【中考真题】

作文。(60分)

生活自有精彩,感动需要表达。我们为自己的成长进步而感叹,为他人的精神气度而慨叹;为自然的美丽神奇而惊叹,为祖国的伟大辉煌而赞叹……

请以“送给你,我的感叹号”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解析与指导】

2021年盐城市中考作文题,延续了多年的命题风格,仍为题面简洁明了的全命题作文。当然,与前两年的“裸题”相比,也略有变化,那就是增加了引导语。

“送给你,我的感叹号”中的核心词是“感叹号”。感叹号也叫惊叹号、叹号,一般用来表示感叹句或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的停顿。在这里,“感叹号”显然不只是一个具体的标点符号,更象征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态度,即引导语中所说的感叹、慨叹、惊叹、赞叹等。

“送”是一个动词,在这里是赠送的意思。结合题目看,“送”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是言语、文字,也可以是跷大拇指这样的动作,还可以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只在内心发出感叹。

文题中的“你”,通常是指一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动物、植物、一处美丽的风景;还可以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民族等。而“我”则是送出感叹号的主体,是作文的讲述者。

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中,让大家心为之所动、忍不住发出由衷赞叹的人、事、物非常多,比如命题者在引导语中就一口气列出了四种。因此,面对这道文题,考生很快就能从自己的过往经历中寻找到恰当的写作对象,然后通过记叙、描写,表达感叹之情。很显然,这是一道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利于学生表达的作文题。

不过,这篇作文看似好写,但要想写得与众不同,夺取高分甚至满分,却并非易事。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一篇令阅卷者眼睛一亮、心头一动的好作文呢?

技巧一:确定对象,别具一格。写这篇作文,首先要做的是,选择“感叹号”所要赠送的对象“你”。由于近期引发关注的先进模范人物比较多,比如袁隆平、吴孟超、钟南山、樊锦诗、叶嘉莹、张桂梅、谢军、黄文秀……无不让大家的心为之所动。因此,许多同学在构思时,会不约而同选择上述热点人物作为写作对象,在写人记事后抒发感叹之情。这样写未尝不可,但大家都把心中的“感叹号”送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嘉莹,“撞车”也就不可避免,在阅卷者的“审美疲劳”中,这类作文要想脱颖而出恐怕很难,除非你在表达上有非常特别之处。

那怎么办呢?不妨避开热点人物,另辟蹊径,选择一个特别的“你”来写。比如写一写身边那些散发着烟火气息的普通人,赞美他们的勤劳、正直、勇敢、善良;写一写那些有灵气的动物,感叹它们的乖巧、机智、顽强;写一写那些各具特色的植物,感谢它们给自己带来的启示;写一写大自然中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欣赏它们的诗意风采;写一写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陶醉于它的博大精深……除此之外,你还可以跳出常规思维,去写一写历史上的名人,写一写文艺作品中的人物,甚至可以写一写自己——把曾经的“我”视作“你”,自己感叹自己。

当你笔下的“你”独具个性、别具一格时,你的文章就已成功了一半。

技巧二:反向立意,令人称奇。一看到题目中“感叹号”这个词,绝大多数考生在立意时,都会本能地选择赞叹,赞叹某种品质精神,赞叹某种美丽风景,赞叹某种高超技巧;何况,引导语中还有“感叹”“慨叹”“惊叹”“赞叹”四个词语在暗示着考生。其实,“感叹号”这一用在句末的标点符号,它所蕴含的情感除了赞叹之外,还包括强烈的不满之情,比如抗议、抱怨等。因此,这篇作文,除了正面立意外,也完全可以从反面进行立意。比如面对那些借新冠疫情不断污蔑中国的少数西方政客,就可送上一个感叹号,表达满腔的愤怒。再如面对出尔反尔、不讲诚信的合作伙伴,也可送上一个感叹号,表达心中的不满。当绝大多数考生都在进行称赞时,你发出的却是另外一种声音,这样的立意,怎不令人称奇!

除了反面立意外,根据“送给你,我的感叹号”这一文题的特点,我们还可以针对爱国、奉献、勇敢、坚持等热门话题,反向而行,选择环保、志愿行动、文化传承等冷门话题进行立意,同样能取得引人注目的效果。

技巧三:精选文体,出乎意料。“送给你,我的感叹号”这一文题非常适合写记叙文。因此,多数考生在选好写作对象后,都会以“×××,我要送你一个感叹号” 开篇点题,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人、记事、绘景;最后再次抒发感叹之意, 呼应文首,浑然一体。

其实,如果我们稍稍改变一下形式,采用书信体,给“你”写一封信,表达感叹之情,这样一来,文章主体内容基本不需变化,但体裁变得与众不同,令阅读者感到新鲜,何乐而不为?

除了书信体外,这道文题还可以写成说明文或议论文。比如你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剪纸作为说明对象,介绍中国剪纸的特点、制作工艺、保护现状等内容,最后有感而发,把心中的感叹送给发明剪纸的古代劳动人民,送给今天为传承中国剪纸而默默奉献的人们。这样的说明文,在一大堆记叙文中,自然如万绿丛中一点红。

再如你以中国女排教练郎平为写作对象,先亮出观点:“我要把感叹号送你,因为你带领中国女排姑娘创造出女排精神,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然后从不同层面论述女排精神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作用;最后总结观点,结束全文。同理,这样的议论文,一样会独领“风骚”。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题目中的“我”字上做文章,将“我”转化为动物、植物等,然后以这些事物的口吻写一篇童话、寓言,送出心中的感叹。比如以一只鸟儿的身份,为保护环境的某个人点赞,读到这样的文章,阅卷者能不拍案叫绝吗?

所以,同学们在选择文体时,不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胆子放大一点,选别人所不愿写的文体,给阅卷者一个大大的意外。

技巧四:取材独特,人有我新。同样的立意,不同的材料,写出来的文章质量明显不一样。那些选材独特、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作文,总能胜人一筹。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作为写作对象,当多数同学都选择袁老爱岗敬业、坚持不懈的事例来写时,你却写他对母亲一片深情,写他生活俭朴、淡泊名利,写他幽默风趣、平易近人,与众不同的取材角度,自然会让你的文章别有一番风味。

再如写南宋诗人陆游,正常都是围绕陆游如何有才华、如果爱国来选取材料。如果你能围绕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故事取材,写陆游在这场爱情悲剧中的表现,为陆游的真性情而慨叹,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读者肯定爱看。因为你的作文,让读者对写作对象有了更深的认识。

故而,考生在定好文章的主题、选择好写作的文体后,一定要在选材上下一番功夫。人人都能想到的素材不用,陈芝麻烂谷子的素材不用,内容平淡、不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素材不用。尽可能去选取新鲜、有味、具有个性化特征的素材。好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这就要求同学们平时要注意观察生活,要多阅读、多积累。这样在考场之上,就能非常从容地从自己的“素材锦囊”中取出令人惊叹的好素材来。

技巧五:表达生动,特色鲜明。在设计好文章结构,安排好文章层次,成竹于胸后,接下来,就要用文字进行表达。这是极为关键的一步。表达生动,语言鲜活,阅卷者才爱读。语言表达能力功在平时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在考场之上,还是有一些技巧可言的。比如注重细节描写,通过一两个典型细节,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恰当进行引用,通过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来增加文章的韵味。行文过程中,如果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那无疑会赢得更好的分数。别以为语言风格高不可攀,其实并不难,比如让文字幽默风趣,让人物语言散发出浓浓的乡土气息。

最后要特别强调的是抒情。既然文题为“送给你,我的感叹号”,行文过程中的抒情就必不可少。既可以在开头或结尾抒情,也可以在每一段的开头都抒情,形成一条情感线索。既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间接抒情。当然,无论是赞叹,还是愤怒,情感一定要真,要发自肺腑,切忌“为赋新词强说愁”。

猜你喜欢

感叹号陆游文体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一转身,就是一辈子——陆游和他的《钗头凤》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除夜雪
【完美!】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陆游诗中“花汞”一词考释
找点
文体家阿来
感叹号不可随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