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公园的品牌化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2021-08-26璨,王威,卫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4期
关键词:城市公园品牌化景观

邱 璨,王 威,卫 红

(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当前,城市发展已进入品牌时代,城市品牌是城市竞争力的制高点[1]。城市公园作为塑造和展示城市品牌的窗口,在规划建设中深植于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生活方式,能够全面反映城市精神面貌。现阶段,我国城市公园千城一面、个性缺乏的现状导致城市品牌优势特色的定位模糊,城市个性特质被抹杀,严重地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品牌建设的积极推进,人们对城市公园景观建设的要求提升。同时伴随着城市发展的成熟和规模扩张,城市间的竞争激烈,城市的差异化属性和个性化建设需求也愈加突出。公园是城市的大客厅,因此,积极提升城市公园的品牌化景观,从而推动城市品牌的发展是经营城市的必然要求。

1 相关研究现状

通过文献分析,可将城市公园的发展历程总结为初始化、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4个阶段。

1.1 初始化是城市公园发展的萌芽阶段

近代工业革命带来了生态环境恶化、市民亲近自然的情感需求难以满足等社会问题。受到民主自由思想的影响,18世纪末建立的海德公园(Hyde Park)成为了英国伦敦最知名的公园。其中演讲者之角(Speaker′s Corner)作为英国民主的历史象征,市民可在此演说任何有关国计民生的话题,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海德公园也随着城市扩张逐渐成为市中心区域,吸引了大量游客。该阶段的城市公园多为向公众开放的绿地,已具备了现代城市公园的特征。

中国的城市公园较西方发展晚,最早是鸦片战争后为改善人民生活习惯出现的租界公园。由于公园大多是在西方势力的扶持下建设,设计多采用西式手法表现。这种公共园林作为城市公园的雏形,对打破古典园林私有化模式起到了推动作用。

1.2 规范化是城市公园发展的求同表现

19世纪城市格局发生变化,1854年纽约中央公园的建造使单个城市公园绿地互相联系成为带状绿地,其从近郊大型公园变成具有城市精神象征意义的纪念碑,并在美国掀起了城市公园运动。从此号称纽约“后花园”的中央公园不只是纽约市民的休闲地,更是世界各地旅游者喜爱的旅游胜地。

建国后处于战后恢复期的中国则迎来了城市公园建设的第一个高峰。此阶段中国学习苏联的高尔基文化公园发展建造了城市绿地公园、文化休息公园及居住绿地公园3个公园类型。此阶段主要模仿苏联文化休息公园模式,统一建设标准,强调功能分区和活动组织空间。公园重视文化教育功能,是新型公园建设的基础。

1.3 特色化是城市公园发展的求异表现

19世纪后期,环境保护运动推动波士顿大都市公园体系建立。以河流等自然要素为纽带,连接了9个部分的绿地,形成一条约16 km的翡翠项链。波士顿公园体系改变了城市的原有格局,构建了波士顿引以为傲的城市特色风貌。在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城市公园运动后,西方的城市公园也在由单一的城市绿地,发展为互相联系的带状绿地,再发展为公园体系的过程,使其所在城市因公园而闻名,至此西方城市公园已呈现出品牌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城市公园的蓬勃发展时期出现在改革开放后。城市公园的功能性不断完善,种类和数量飞速增长,各类主题性公园也不断出现。此阶段表现为优势的求异、文化的求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化休息公园已无法满足人民的消费需要,公园立足特色化建设发展并开始增加游乐设施,商业化的功能服务不断完善推动了主题公园的出现,是综合性公园品牌化发展的必经过程。

1.4 品牌化是城市公园发展成熟的标志

进入20世纪的城市公园建设,现代及后现代主义思想影响了景观设计风格,使其呈现出生态性、艺术性和文脉性特点,也因此形成了多种多样风格独特的设计类型。以1926年建成巴塞罗那高迪公园为例,利用当地的石块、碎瓷、玻璃就地取材,实现了人工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公园门口的喷泉中间用彩色瓷砖拼贴而成的巨型蜥蜴,不仅作为镇园之宝,甚至已成为巴塞罗那的标志,引来无数游客合影留念。

21世纪后我国综合型公园经历了由繁至简的转变,功能开始渐渐分化,并逐步整合为更适宜居民参与和使用的现代化全方位的公共活动空间。例如1999年为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而规划建设的奥林匹克公园,是一座包含多种功能在内的综合性市民公共活动中心。在2008年的赛事开展期间吸引了众多观众游客前来游览参观,同时也为北京提供了一个国际交往联络窗口、世界文化交流平台以及绝佳的国家发展机遇。城市公园所带来的辐射效益已不再局限于满足市民生活需求,更突出了城市多元化的发展特征,推动了城市品牌化的发展。如今,在城市公园品牌化提升中,现代城市公园将体现城市理念作为内涵,通过城市特色的外显表达,最终达到展示城市形象,宣传城市文化的效果。

2 概念界定

2.1 城市公园

2009年施行的《公园设计规范》中定义:“公园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公园一般可分为城市公园、森林公园、主题公园、专类园等。其中城市公园种类丰富,功能和性质各异。本文以城市公园的发展规律入手,将新中国成立后建造或改造的,为城市居民提供娱乐、健身、休闲、游览和学习的城市综合型公园作为研究主体。

2.2 城市公园品牌化

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区分开来。城市公园的品牌化概念源自于“城市品牌”。“城市品牌”最初是在1988年由美国杜克大学的Kevin LaneKeller教授在他的《战略品牌管理》中首先提出的,广义上是指根据历史积淀,定位地域资源特点进行规划设计和管理,是一个地区的自然风貌与人文历史的综合展现,也是一个城市在推广宣传自身形象过程中所传递给大众的精神内核[2]。

2.3 城市公园品牌化的特征

城市公园的品牌化发展从纵向和横向来看,分别具有时代性、文化性和独特性特征。

1)时代性特征解释为城市公园景观在相同地域的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符合时代定位和符合功能定位。准确的品牌化定位离不开对城市自身资源的分析以及对城市品牌市场的调研。把握时代定位以及功能定位,决定了城市公园品牌化发展的时代性特征。

2)文化性特征是由诸如地理环境、区域经济、文化背景、生活习性和人文特点等决定的,不同的地域文化存在于不同的地域中,因而展现出不同民俗风貌与景观特色。具体表现为文化资源的集中、文化要素的表达以及文化影响力的传播。城市公园对历史文化继承,通过传播塑造出城市品牌独有的魅力。城市品牌文化性特征表现的是长期的存续和发展,是持续的竞争力。

3)独特性是指能够将城市公园与其他城市的公园相区别的排他属性。独特性需要通过城市提供给民众特殊的体验,满足目标受众的实际需求并带来与众不同的感受。具体表现为对特殊群体的关注、对特定场景的设计以及对特别活动的策划。

2.4 城市公园的品牌化价值效应

城市公园的品牌化,通过景观提升,提高外部吸引力,增强内部竞争力,进而对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生态产生正面影响,促进城市发展,其价值效应影响机制见图1。

图1 城市公园品牌化价值效应影响机制

3 案例分析

3.1 现代国外城市公园品牌化案例分析

在国外城市公园体系快速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功能完备、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城市公园。依据近年来世界各地旅游者的喜爱度,选取了以下城市公园进行分析(表1,图2,图3,图4,图5)。

表1 国外城市公园品牌化特征分析

图2 伦敦海德公园景观策略

图3 纽约中央公园景观策略

图4 芝加哥千禧公园景观策略

图5 悉尼达令港公园景观策略

3.2 现代国内城市公园品牌化案例分析

依据中国文旅部2019年对国内年度旅游接待人次的排名前五位,对所在城市热力值进行对比,选取以下热度最高的城市公园进行分析(表2,图6,图7,图8,图9)。

表2 国内城市公园品牌化特征分析

图6 广州越秀公园景观策略

图7 深圳湾海滨公园景观策略

图8 杭州太子湾公园景观策略

图9 上海杨浦滨江公园景观策略

4 城市公园品牌化景观设计策略

4.1 城市公园品牌化发展思路4.1.1 提升功能性

针对公众的高需求、低参与度的问题,通过针对特定群体而创造主题性景观、植入专业性活动场地和丰富公共活动空间节点等手段进行功能性提升。

4.1.2突出主题性

针对特色不鲜明,记忆度不高的问题,通过增加纪念性地标、设置艺术宣传活动空间,并通过举办主题活动进行文化性的提升。

4.1.3强化关联性

针对定位不明确、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通过地域条件完善各类功能节点的布置,明确区域发展方向,并通过整合交通流线加强空间的联系。

4.2 城市公园品牌化景观策略建议

4.2.1 激活——点:打造城市记忆点,突出文化性特征

1)打造现象级地标作为城市记忆点可以是当地著名的历史人物雕塑,也可以是城市具有纪念意义的历史事件,通过依据文物或事件设计的景观活动场地能够唤起公众对城市文化的认知和保护传承行为。

2)利用互动性设施,如声光电现代科技装置,激发游客接触自然、探索科技的激情,提高公众参与度。

3)可提供艺术活动场地,在节日庆典策划如展览或演出集会等吸引人气,通过活动的宣传推广提高城市知名度。

4.2.2 编织——线:串联空间故事线,叙述独特性特征

1)在空间上,完善的步行体系,加强公园各片区联系性,创造多层次视觉廊道。

2)在功能上,打通交通脉络,构建便捷交通网格,以交通动线为纽带连接多个功能区,增加休闲功能节点串联各类活动空间。

3)在生态方面,以连结绿色斑块形成城市生态脉络,构建绿廊为主体的公园生态骨架,实现城市与绿化的融合共生。

4.2.3 联动——面:拓展区域印象面,描绘时代性特征

整合周边区域公共空间发展资源,不断扩展城市公园的生态文化影响范围,在提升城市公园景观形象的基础上,结合区域联动的发展路线,进行协同发展的模式化创新,辐射区域影响力,打造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带,使城市公园与区域公共空间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巩固城市公园品牌化建设成果,提高城市品牌联想度。

5 结语

在全球城市化的浪潮中,城市公园的品牌化探索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品牌是一座城市个性化的历史沉淀,是城市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无形资产。当今时代是全方位、全球化的竞争,从推动树立城市发展战略出发,以城市公园品牌化建设为基础,有效建立城市宣传展示渠道;以景观提升为手段,积极满足园林绿化现代化升级的市场需求。借助城市公园的品牌化发展打造独一无二的个性化城市品牌,不断激活城市功能与活力,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从而增强城市整体竞争力,实现和谐永续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会对城市受众乃至整个社会产生巨大而长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城市公园品牌化景观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
景观别墅
岚县“土豆宴”迈上品牌化发展快车道
刘玮玉艺术作品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山西省功能农产品走向品牌化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景观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