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北宋宰相杜衍有关的四宗书法“悬案”

2021-08-26仇春霞

中华书画家 2021年8期
关键词:苏舜钦悬案韩琦

□ 仇春霞

仁宗嘉祐八年(1063)六月的最后一天,56岁的欧阳修清检自己的书箱,发现了一批杜祁公的手札、歌诗,整理后大约有十卷之多。读着这些老黄纸,欧阳修感慨万分,当年自己性格偏激,志趣相投者不多,幸得杜祁公青眼相待,才使他渐为世人所知。眼前的这些东西,不仅是杜祁公与自己深厚感情的见证,同时也是杜祁公赠送给他的书法珍品。杜祁公的书法为世人之楷模,很多人都想收藏一份,但是都没有他的件数多,他提笔写了一首感怀诗:

掩涕发陈编,追思二十年。门生今白首,墓木已苍烟。报国如乖愿,归耕宁买田。此言今始践,知不愧黄泉①。

欧阳修所说的这位杜祁公就是宋代传世画卷《睢阳五老图》(图1)中的杜衍。

图1 [宋]佚名 睢阳五老图·杜衍像 绢本设色 耶鲁大学美术馆藏

从无家可归的少年到百日宰相

杜衍(978-1057)出生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上虞),这个地方在五代时属于吴越,北宋立国(960)18年以后,吴越国王钱俶为避免境内生灵遭受屠杀,在太平兴国三年(978)向宋太宗赵匡义纳土献地,吴越正式纳入宋朝的版图,杜衍就出生在这一年,是名正言顺的北宋子民。

与范仲淹一样,杜衍的早年也是不幸的。他的父亲在他2岁的时候去世,他的母亲将他留在杜家,自己改嫁了。杜衍由祖父抚养,15岁时祖父去世,杜衍的两位同父异母的哥哥就欺负他这位庶出的孩子,杜衍只得向母亲求助。母亲远在千里之外的孟州(今河南省孟州市),等他千辛万苦去投靠母亲时,继父不肯收留他,杜衍只好流落于孟州附近的济源(今河南省济源市)。由于写得一手好字,他便以帮人抄书维持生计。济源县令会相面,他预言杜衍会位极人臣,于是极力促成当地大富人家的女儿相里氏与杜衍的婚事,相里氏的哥哥觉得一个抄书匠不会有什么出息,不肯答应婚事,杜衍于是另娶她氏。不久夫人去逝,济源县令又对相里氏的哥哥说:“你们家会出一位贵妇,赶紧让你妹妹嫁给杜衍。”相里氏的哥哥很不情愿,但碍于县令的面子,他还是答应定婚了,他就指望杜衍给家里的孩子们当家庭教师。

大中祥符元年(1008),杜衍30岁时,考中进士甲科第四名。在榜下择婿的宋代,杜衍是婚市的“抢手货”,相里氏的哥哥赶紧拿着厚礼去见杜衍。杜衍说:“婚事已定,我肯定是不会反悔的。只是我担心出去为官之后,家里的孩子们由谁来教呢?”相里氏的哥哥无地自容②。

从杜衍的父辈与妻族来看,他是没有恩荫和裙带关系可以利用的。然而他做到了宰相一职,必定是他有一等的才干和人品。

杜衍的第一个职务是扬州观察推官。扬州是个好地方,是北宋南北交通的枢纽,观察推官一般要求由“言行刚直,军书填委,削稿立就”的人来担任,主要任务是负责狱讼案件。杜衍的这个起步经历后来对他有深远影响,刑侦成为他的特长之一。三年期满后,杜衍被安排担任秘书省著作郎,这项工作除了要求工作人员常识渊博之外,还要写得一手好字,像墨竹大家文同、黄庭坚都担任过这一职务。之后杜衍被派往山西平遥县当县令,朝廷派往平遥视察工作的官员对杜衍的评价很高,杜衍被升任晋州(今山西临汾一带)通判。仁宗皇帝下诏求良吏,杜衍位列其中,被升任乾州(今陕西亁县一带)知州。陈尧咨(970-1034)巡视到乾州时,代皇帝赐宴给杜衍。杜衍深得陈尧咨好感,回到朝廷后,在皇帝面前大大表扬了他一番,杜衍权知凤翔府。凤翔府在北宋是边塞重镇。杜衍从乾州和凤翔府任满辞行时,州民拦道挽留。随后杜衍以太常博士身份提点河东路刑狱,成为一名提刑官。杜衍在刑侦方面的才能进一步得到凸显,连深居皇宫的曹皇后都闻其名,专门派人打听杜衍的情况。

杜衍还是一名理财高手,在北宋财赋日益窘迫、西夏频频扰乱西北之时,他的这项特长对帝国来讲是十分重要的。

实际上,杜衍对帝国最大的贡献既不是让多少沉冤得以昭雪,也不是为国家节省了多少开支,而是推举了很多重要人才。杜衍曾兼判吏部流内铨。“流内铨”和“流外铨”是宋代官员调动的两种形式。“流内铨”主要是指为官阶比较低的京官安排工作调动和轮岗等工作,这显然是一个肥缺,以前担任这个职务的人,一般只收贿赂,不查实际情况。这样苦了很多穷苦的下僚,肥了为人递话的行政人员。杜衍一改恶习,凡事亲历亲为,让很多以为终身升迁无望的人有了希望。杜衍因而被擢升为知审官院。本来就公正无私的杜衍更是收到了女婿苏舜钦写的一封正式上书,他十分严肃地请求老丈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职务,要遴选出最优秀的人才为国做贡献。于是一大批人才出炉了,欧阳修就是其中之一,他在杜衍跟前一直以“门生”自称。

杜衍的人生转折点出现在西夏李元昊攻打北宋西北的时候。当时的主帅是夏竦(985-1051),他是一个官品极差的人,对得罪他的人,其打击报复手段极多。夏竦提出了一个进攻西夏的方案,宰相吕夷简也同意了。时任枢密副使(军界二把手)的杜衍认为即使侥幸成功,也非万全之策。此事令权相吕夷简和夏竦都不开心。

西北在打仗,国内财富本来就不足,庆历新政势在必行。庆历三年(1043)婉约派词宗晏殊为宰相,范仲淹为副宰相,杜衍是军事首脑,后来成为宰相的韩琦是他的副手。另有四位著名的谏官:欧阳修、余靖、王素、蔡襄。

杜衍在新政中的作用虽不及范仲淹和富弼大,但他却是那帮推动改革的先锋人物的精神领袖,很多人还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杜衍也在这个特殊时候登上了宰相之职,时年66岁。

杜衍是一位讲原则的宰相,有人想找皇帝走后门,仁宗皇帝说:你找我也没用啊,我即使写了条子,杜衍那关也不知道能不能过得去。杜衍也是公事公办,凡是他认为不合规矩的,他就把皇帝递过来的条子收起来,等到积累得差不多了,再一起退还给皇帝。

由于新政被打压,政敌势力强大,他们从杜衍的女婿苏舜钦下手,制造了著名的“进奏院事件”,几乎将改革派一网打尽。杜衍也于庆历五年(1045)正月罢相,出知兖州,时称“百日宰相”。杜衍不久即致仕,隐居南都商丘。“第室卑陋,才数十楹,居之裕如也。出入从者十许人,乌㡌皂履,绨袍革带”③。这么简朴的生活,与在洛阳拥有豪华园林的富弼、文彦博等退休宰相来说,杜衍真堪为士人之楷模。有人劝他穿居士服,他说:“我到老了才辞官退休,怎么能窃取高士之名呢?”当时的一位画家为他与同时期的另外四位退休高官各绘制了一幅全身像,名为《睢阳五老图》。杜衍卒于嘉佑二年(1057),享年80。追赠司徒兼侍中,谥号“正献”。《宋史》赞其“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④。

第一宗“悬案”:韩琦的《旬日帖》是写给谁的?

在贵州省博物馆藏有北宋三朝元老韩琦(1008-1075)的《行楷信札卷》,由《信宿帖》与《旬日帖》联装,《信宿帖》是写给欧阳修的,《旬日帖》(图2)字迹脱落严重,无法辨认收件人。不过,从一些蛛丝马迹来看,这位收件人很可能就是杜衍。

图2 [北宋]韩琦 行楷信札卷之旬日帖 30.9×71.7cm 纸本 贵州省博物馆藏

在北宋名臣中,韩琦的名气比杜衍大,这并非杜衍的功业不如韩琦,而是韩琦的行事风格非常彪悍,比杜衍的儒者风范更容易制造“事端”,故事多了,人就有名了。然而在韩琦的眼里,杜衍是空前绝后的贤相,无人能及。

韩琦比杜衍小30岁,他们相交于何时,已不可考。但韩琦第一次在北宋政坛登台亮相的方式估计也引起了杜衍的注意,他获得了甲科第二名。

韩琦在参加决定命运的科举考试时,杜衍正以京官的身份在外地核查沉冤积案,他的工作业绩比韩琦的考试成绩更令刚刚还政的曹皇后和仁宗皇帝感兴趣。一个是朝中大员,一个是刚入仕途的青年,若非上下级,他们几乎是没有接触的机会。然而,对家国大事的切身关注是他们的共同点,这终究会让他们成为莫逆之交。

转折发生于西夏兴兵于北宋西北之际,面对外患,韩琦主动请缨,他拉上正被贬谪的范仲淹一同前往大西北。韩琦当时三十刚出头,是战场上最年轻的将领,范仲淹已经五十多岁了。而此时的军界第二把手正是时任枢密副使的杜衍。杜衍办事干练,没有阴谋,为人稳重,不怒而威,令一向霸气侧漏的韩琦深为折服。

战争持续了几年,西夏始终只能在边境上不断骚扰,他们的国力消耗殆尽,宋朝又断了他们的边贸,李元昊终于扛不住而缴械投降了。其实别说西夏,比他们版图大多了的宋朝也快拖垮了,西北已经千疮百孔,国库已经见底,宋朝已经摇摇欲坠。

韩琦与杜衍的接触在稍后而来的庆历新政中得到深度拓展,他们都希望能力挽狂澜。可惜仁宗皇帝并非李世民式的明君,从来不知民间真正疾苦的他,其关注点更多的还在于皇权的把控上,如何平衡各派之间的力量才是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于是驭人之术更老练的吕夷简和夏竦阴谋挫败了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杜衍、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人全部都被外放。在这次大清洗中,韩、欧是年轻人,他们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而杜、范已经是老年人,能苟全性命就不错了。范仲淹终于是没有熬过这一关,不久就去世了。杜衍则是在人生的巅峰时刻突然彻底退出了政坛。

被撸倒的改革派天各一方,杜衍隐居于南都商丘,韩琦则被贬于扬州,两人见面的机会非常少。不过好在商丘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码头,也是临近汴京最重要的一座城市,两人通信十分便利。不久,韩琦被调往郓州(今山东东平县),不到一年,很快就被调往真定府(今河北阜平),旋即又被调往隔壁的定州(今河北定县),在那里一待就是三年。总之,在杜衍退居商丘的十年间,韩琦大部分时间都是顶在宋辽边境线上。

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46岁的韩琦官拜武康军节度使、河东路经略安抚使,知并州。这里的“武康军节度使”听起来是特别威风的头衔,因为唐代节度使是一方大官。但在宋代,它几乎只是一个代表级别的空衔。“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大致相当于钦差大臣。只有“知并州”才是实职。并州即后来的太原府,大约相当于现在山西省中部地区,这个地方虽然不在边境线,但也靠近边境地区了。

韩琦在并州工作了三年,他感觉仕途很难升迁,请求调回老家相州(今河南安阳),于是在至和二年(1055)二月知相州。第二年即嘉祐元年(1056)七月被召还为三司使,相当于财政部长。

韩琦在边境任职的时候,老上司杜衍经常会给韩琦寄一些自己的诗,两人互相鼓励。比如韩琦移守真定府时,杜衍就及时写了首诗赠给韩琦,韩琦也和了一首《移帅真定次韵答致政杜公》:

常山画野直天街,寄重如何付不才。跃马敢辞奔命去,扞羌曾是奋身来。军中纪律劳人葺,林下樽罍得意开。引领恩轩无路到,几临风月独徘徊。⑤

在韩琦的《安阳集》中,有两首诗的内容与杜衍的书法有关,一首是《谢宫师杜公寄惠草书》:

公之德业天下重,四海万物思坏炉。太平之策未全发,先朝请老叩帝居。天子只欲励薄俗,不惜一䕫从二疏。公持俭节出天性,下逮万世清风孤。归卜睢阳旋营第,栋宇仅足容妻孥。自此闲燕何所乐?非丝非竹非歌壶。经史日与圣贤遇,参以吟咏为自娱。兴来弄翰尤得意,真楷之外精草书。因书乞得字数幅,伯英筋肉羲之肤。字体真浑远到古,神马初见八卦图。精神熠熠欲飞动,鸾凤鼓舞龙蛇摅。天姿痩硬斥俗软,狂藤束缠岩松枯。中含婉媚更可爱,千葩万萼争春敷。开合向背一皆好,造化欲炫天工夫。张旭虽颠怀素逸,较以年力非公徒。公今眉寿俯八十,老笔劲健自古无。固知大贤不世出,百福来萃相所扶。公之佳壻苏子美,得公一二名已沽。矜奇恃隽颇自放,质之公法惭豪粗。乘欢捧以示僚属,一坐耸骇叹且呼。便欲刻石传不朽,荒边匠拙无人模。归来一一戒儿侄,秘重世与家谍俱。重巾密槖置吾室,宝护直比骊颌珠。神物孰敢容易探,电雹霹雳来须臾。⑥

这篇排律的标题是“谢宫师杜公寄惠草书”,其中的“宫师”即东宫的老师之义,专有名词是“太子少师”,杜衍致仕时的头衔是“太子少师”。“杜公”即指杜衍。在这首长诗中,有几个关键句子,“因书乞得字数幅”,看样子是韩琦向杜衍求字了。“公今眉寿俯八十”,则杜衍写这幅草书时大约快到80岁了。“荒边匠拙无人模”,意思是文化荒芜的边境地区,工匠手艺不好,没法将杜公的草书模刻到石头上,说明韩琦收到这幅字的时候并不在汴京之类繁荣的地方。

韩琦的这首诗对推测《旬日帖》的收件人具有关键意义。《旬日帖》残件中可释读的文字极少,结合清代《石渠宝笈》的著录信息,帖子的内容可粗略释读如下:

……□公旬日前得□书,虽云“近苦多病,勉强亲笔”,而草隶遒劲,虽少年所不及。……前辱□翰,在并日已□得……。……亲染数字……

清代编修官仍然能看清“□公”中的“□”字右边是个“土”字,所以他猜测收件人是“杜公”。按信的意思,韩琦已经不在并州了,那么,韩琦这封信至少写于至和二年(1055)二月知相州以后,也就是杜衍去世前两年,这非常符合韩琦所说的“公今眉寿俯八十”。而杜衍写草书赠送给韩琦的时候大约是韩琦即将从并州离任的时候。

韩琦在相州的时间大约只有一年多,然后就进入朝廷核心领导层了,在他忙于政务时,杜衍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当杜衍的讣告送至韩琦手上时,他十分悲痛,他在《祭正献杜公文》中说“元老之丧,天下将安而法焉?”意思是元老已逝,天下还能太平而有秩序吗?认为杜公是“至清之名,今昔无二”⑦。

韩琦另一首写杜衍草书的诗是《次韵和崔公孺国博观新模正献杜公草书》,标题中有“正献”二字,这是杜衍的谥号,说明此时杜衍已经去世。

第二宗“悬案”:杜衍的《题怀素自叙卷后》隐藏了什么秘密?

杜衍早年楷书写得很好,法度精严,是时人的学习范本。试想当年靠帮人抄书和教学生养家的人,笔头功夫一定是不错的。但是他早年、甚至盛年的楷书作品已经见不到了,只有一件写于晚年的《题怀素自叙卷后》(图3),内容如下:

图3 [北宋]杜衍 题怀素自叙卷后 纸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题怀素自叙卷后:

狂僧草圣继张颠,卷后兼题大历年。堪与儒门为至宝,武功家世久相传。

太子太师致仕杜衍记,时至和甲午中夏在南都。

落款中的“至和甲午”,是仁宗皇帝的年号,即1054年,杜衍时年76岁。此帧楷书用笔圆润挺劲,结体紧凑,左势偏低,右势偏高,姿态摇曳,似乎颇受其晚年草书的影响。而题跋的章法布置却又十分规矩,与北宋早中期的法式一致。

显然,老宰相眼前摆着一卷怀素的《自叙帖》,当然不是印刷体,而是墨迹。那么,这卷《自叙帖》归谁所有?为何所题写的诗句里疑点重重?

第一句中“狂僧草圣继张颠”,听起来没什么问题,狂僧指怀素(737-799),他也被后人称为草圣,他是张旭(675-750)的学生,后人并称两人为“颠张狂素”。不过,如果这么理解的话,不符合作诗的原则。为什么呢?因为如果“狂僧”和“草圣”是指同一个人,那就叠床架屋、多此一举了,说明作诗的人水平有限,杜衍不会犯这个低级错误的。按时间逻辑来讲,这个“草圣”应该是指另外一个人,而且比怀素要晚,那能被杜衍称为“草圣”的人,会是谁呢?他又与这卷《自叙帖》有什么关系呢?

第二句“卷后兼题大历年”,现传《自叙帖》(图4)后面的确有“大历丁巳冬十月廿有八日”,如果此句只是客观描述《自叙帖》,就太缺乏新意了。那么,老宰相在这里特地说明这个时间,用意何在?

图4 [唐]怀素 自叙帖(局部,传为苏舜钦补写部分) 纸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第三句“堪与儒门为至宝”,这里的“儒门”是个疑点,如果说老宰相的意思是,僧人怀素的《自叙帖》是儒士们的至尊之宝,那难道就不是佛门中的宝贝?当然,这听起来似乎是与宰相顶扛。但是如果理解了全诗的意思,这个“儒门”就的确是有含义的。

第四句“武功家世久相传”,这句没法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否则,怀素有什么武功?他有什么家世可言?

每一句都有疑点,老宰相又没有文集传世,无从考论,只能从《自叙帖》下手了。

查阅书法作品看得最多的米芾的《书史》,其中有一条内容如下:

怀素《自叙》真迹在苏泌家,前一幅破碎不存,其父集贤校理舜钦自写补之⑧。

意思是怀素的《自叙帖》在苏泌家,第一幅破碎不存,苏泌的父亲苏舜钦补写了这一幅。

米芾的这条记录对理解杜衍题诗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为杜衍正是苏舜钦的岳父、苏泌的外公。将这层关系联系起来解读杜衍的题诗,所有的疑点就全部有答案了。

苏舜钦(1008-1049),字子美,是北宋中期文学与书法界最耀眼的一颗流星。他的祖父是著名收藏家、补“副”宰相苏易简,外祖父是真宗朝名相王旦(957-1017),其身世之显赫,宋世少有。苏舜钦的行草在当世极有名,黄庭坚年轻时学草书,苏舜钦的字就是范本。苏轼对他的草书评价非常高,认为宋初草书得法者,就数苏舜钦了。米芾评价苏舜钦的字:“如五陵少年,访雨寻云,骏马青衫,醉眠芳草,狂歌院落。”⑨米芾并不擅长写诗,看了苏舜钦的字竟然口吐莲花。

杜衍并非苏舜钦的第一任岳父,苏舜钦的第一位夫人姓郑,20岁时嫁给了苏舜钦。苏舜钦26岁那年考中进士,携妻前往蒙城住所,刚到两个月,苏父病逝。苏舜钦与身怀有孕的妻子昼夜赶路,妻子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到家产下一子后即谢世。

苏舜钦丧妻之时,杜衍的夫人正着急女儿还没有合适的意中人,于是问杜衍找个什么样的女婿。杜衍说当然得才识人品都要好的,于是刚刚结束父丧的大才子苏舜钦就成了东床快婿。

杜衍对苏舜钦的书法非常赞赏,清代著名收藏家宋荦曾说:“祁公暮年学书,与婿苏舜钦讨论笔法,遂有草圣之目。”⑩这句话解释了杜衍“狂僧草圣继张颠”中的“草圣”,原来杜衍认为苏舜钦也配得上“草圣”的尊号。虽然宋荦是清代,用他的话来证明宋代的问题,似乎不太可靠。但是既然宋荦是赫赫有名的大收藏家,估计过眼的东西和文献应该也是海量的,他的话应该还是可信的。

然而翁婿俩讨论的不只是书法和诗歌,还有时政。杜衍此时是御史中丞,兼判吏部流内铨。苏舜钦认为负责人事调动这项工作对于国家来说极其重大,他认真地写了一封《答杜公书》,批评老岳父:

然以丈人自入枢府,于今二年余矣(1037),虽天下共知丈人于朝廷谟谋论议,日有所补,然未厌天下之所以望。⑪

如此赤裸裸地批评新任老岳父,这底气只能是深厚的家国情怀。不知道是不是由于苏舜钦的这封信,反正杜衍后来最为时人所称颂的就是他大公无私地推荐了许多人才。蔡襄在《祭杜祁公文》中说:“念其自效,莫如荐引才能,乃条当世士可以为时用者数十人。”⑫意思是说杜衍为朝廷推荐的几十个人,后来都成为国之栋梁,如掌禹锡、欧阳修、尹洙等等。

杜衍与苏舜钦休戚相关的一件大事是“进奏院事件”。所谓“进奏院”,其职责是“掌受诏勅,及三省枢密院宣札、六曹、寺监、百司符牒,颁于诸路”,这个机构有点像中宣部。庆历四年(1044),苏舜钦任监进奏院。秋天办赛神会时,按惯例进奏院可以将废纸卖掉,官员可以宴饮放松一下。苏舜钦便将卖废纸的钱和朋友们凑份子的钱合在一起聚餐宴饮了。期间还叫了官伎前来助兴,此事被告发后,苏舜钦被削职为民。

由于“罪名”实在是有辱斯文,又满城尽是熟人,苏舜钦于是带着妻儿南下苏州。他在那里花了四万钱买了一处废弃的院子,修葺之后盖了一座亭子,名“沧浪亭”,写下了著名的诗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身负罪名的苏舜钦虽然嘴上豁达,心中其实极其苦闷,几年后即郁郁而终。

在苏舜钦去世三个月前,即庆历八年(1048)九月十四日,他为自己珍藏的怀素《自叙帖》补写了篇首残损的部分,并且重新装裱了一下。苏舜钦去世后,《自叙帖》被夫人杜氏珍藏起来,6年后,被带往南都商丘,请杜衍写题跋。《题怀素自叙卷后》正是所题写的内容。

至此,杜衍《题怀素自叙卷后》中的意思就很清楚了。诗中的“草圣”指的正是苏舜钦。杜衍的草书到晚年更加醇熟,令蔡襄深为叹服,而杜衍却称41岁的苏舜钦为“草圣”,可想而知,苏舜钦的草书境界的确是非同一般。“卷后兼题大历年”,其中的一个“兼”字则暗示了此卷作者并非只有怀素。“儒门”又是一个特别强调的词,以区别佛门,当然也是指苏舜钦。“武功家世久相传”,苏舜钦在《祭滕子京》和《先公墓志铭》都提到了自己的祖籍是“武功”。现存《自叙帖》上有苏舜钦父亲的题字,东西至少是传了三代了。到米芾时期,他仍然能从苏舜钦的长子苏泌那里看到这卷希世真迹,完全符合“武功家世久相传”的诗意。

第三宗“悬案”:蔡襄的《离都帖》是写给谁的?

至和二年(1055),蔡襄因在任开封府一职时有事情没有处理好,被迫辞职。杜衍得知消息后给他写了信表示安慰,蔡襄于4月24日回了他一封信。5月,蔡襄带着家人离京。6月15日,抵达商丘,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他的长子蔡匀生病了,一个星期之后病逝于商丘。

蔡襄在离开商丘后有一封信札是写给“杜君长官”的,名为《离都帖》(图5),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5 [北宋]蔡襄 离都帖 29.2×46.8cm 纸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襄启:自离都至南京,长子匀感伤寒七日,遂不起此疾。南归殊为荣幸,不意灾祸如此。动息感念。哀痛何可言也。承示及书并永平信,益用凄恻。旦夕渡江,不及相见。依咏之极。谨奉手启为谢,不一一。

襄顿首,杜君长官足下。七月十三日。

贵眷各佳安,老儿已下无恙。永平已曾于递中驰信报之。

这封信没有提及具体收信人名,只说“杜君长官足下”。蔡襄在用“长官”这个词时是比较严谨的,他在《乞令御史中丞举属官状》中说“人主择宰辅,宰辅择长官”,在《正刑》中说“天下州县有长吏,京师百司有长官”,在《正凌慢》中说“京师僚属能侵长官,天下州军佐官能去长吏”,看起来“长官”是各司的首领,而“长吏”则是地方官。其实在宋代已经没有“长吏”这一称呼了,如果有,那也是文人为了怀旧而使用的词。而且从互文的角度来看,两者是相通的,地方政府也有长官和僚属。总而言之,“长官”是朝廷某个部门,或地方上某一地区的一把手。

按信里的意思,蔡襄说“旦夕渡江,不及相见”,那么这位长官一定是地方官,而且是在蔡襄的回程路线上。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会不会是杜衍?他从宰相一职上退下来之后,已经在商丘住了十年,此时他正在商丘。蔡襄与杜衍私交甚好,他到了商丘肯定会登门拜访,如果是儿子的事不方便亲自拜见,也会写一封问候信。但是此信的称呼不像是针对杜衍,因为杜衍已经谢任了,不能再称呼“长官”。也不适合称“足下”,因为杜衍的威望与年龄都不适合用这个词。蔡襄称呼杜衍要么是“杜祁公”,要么是“杜相公”,前者是朝廷给他的封号,后者是宰相的另一种称呼。而“杜君长官足下”显然不适合用于杜衍。

再细细排查姓杜的长官,有一个在当时挺有名的人物出现了,他的名字叫杜谊,字汉臣,台州黄岩人。此人进入士人视野的方式并非才气和学识,而是孝行。他的父母去世以后,杜谊从十里外挑土给父母建坟茔,一共挑了三年,每晚睡在墓地旁,又不吃荤。杜谊成了孝子中的典型范例,名列《宋史·孝义》中。

阅读《宋史·杜谊》传,发现其内容几乎全部来自苏舜钦写的《杜谊孝子传》,这么说来,杜衍、苏舜钦、蔡襄他们都有可能认识杜谊。的确,蔡襄的文集中有一篇《亳州永城县庙学记》,其约稿者正是杜谊。

蔡襄在这篇文章中称杜谊为“杜君谊”,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杜谊是皇祐四年(1052)以大理评事的身份任永城县知县。“大理评事”中的“大理”是主管刑事的机构,“评事”相当于检察官或相关的办案人员,正八品。无论从级别和年龄上,杜谊都算是蔡襄的小辈。杜谊到任第二年后,用自己的俸禄在永城县修了一座孔庙,他请蔡襄写篇文章。宋朝一些声望比较高的人,尤其是书法还很好的人,往往对这样的约稿都比较热心,普及教育,传播儒学是他们认为士大夫最应该做的事。

蔡襄写这篇文章的时间大约是在至和元年(1054),此时他正在汴京担任开封府尹一职。这个时间离蔡匀去世非常近,前后不到1年,而这个时间的跨度,仍然还在杜谊任职的时间段内。

那么,此时最关键的问题是,永城在哪里?是不是正在蔡襄回家的路线上?

永城,在北宋中期的版图中属于淮南东路的亳州,其县治恰好位于京杭大运河上,位于商丘下游的一百多公里处,是汴京通往南方的必经之地。蔡襄回乡,定是水路无疑,这是他的常规出行方式,他必须要经过杜谊所在的永城县。

然而,此时仍然不能说“杜君长官足下”指的就是杜谊,因为还差一条时间链,得看蔡襄写信的时间是不是在有效范围内。

蔡襄写信的时间是7月13日,离蔡匀去世的时间是21天。蔡匀去世太突然,又是大热天。期间都需要有充足的时间来料理后事和做法事,等一切处理妥当后,一大家子重新起程怕是要耽误好多天。不过,7月13日到达永城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另外,据蔡襄的其他史料,他曾于7月22日派人去江阴参加夫人堂嫂的葬礼。江阴在江苏境内,在京杭大运河沿线,是商丘的下游。如此推测,蔡襄在7月13日在永城的可能性几乎是绝对的。

再补充一点,在蔡襄的这篇文章里,还透露了一条重要信息,即:杜衍是杜谊的族叔。

第四宗“悬案”:杜衍的《更蒙帖》是写给谁的?

杜衍的书法深得时人高评,欧阳修评价其为“言无俗韵精而劲,笔有神锋老更奇”⑬,苏轼说:“正献公晚乃学草书,遂乃一代之绝。”⑭杜衍的传世草书只有《更蒙帖》(图6),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内容如下:

图6 [北宋]杜衍 更蒙帖 26.1×44.3cm 纸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更蒙宠惠珍果新鲜,皆奇品也。只是荔子道中暑雨,悉多损坏,至可惜。五六千里地,不易至此,为感固可知也。别无奇物表意,早收得蜀中绝妙经白表纸四轴寄上,聊助辞翰。

至微深愧,衍又拜。

新茗有四銙者至奇,近年不曾有。珍荷。

这封草书在整体气息上仍然很有古意,但细处已经与《书谱》和《自叙帖》,甚至是晋草有了较大改变。牵丝映带并不多,很多字都相对比较独立,有些结体还略见楷法的踪影。

从信的内容可知,是写信人给他寄了荔枝,可惜被捂坏了。杜衍回寄了四轴四川经白表纸。在信的末尾又补了一句,对朋友送的四銙新茶表示感谢。

细究此信,发现有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这封信没有常见的抬头语,如“衍启”“衍拜”等。

二是起首为一“更”字,意思是“另外”,那么之前是不是还有内容?

三是信尾也没有常见的致收信人的标准礼仪用语。

这些都与杜衍的严谨有点不相符,比如落款,他在《题怀素自叙帖后》中的落款是:

太子太师致仕杜衍记,时至和甲午中夏在南都。

这还只是一段题跋,却有单独成行的正标题,七律被工工整整排成四行写在正中间,末尾题上完整的头衔,以及十分详细的时间和地点,翻译成现代语就是:“1054年7月于商丘”。

所以《更蒙帖》看起来就像是一封被“掐头去尾”的残件,这是怎么回事呢?杜衍这封信究竟是写给谁呢?

细读全信,有两个关键词值得注意,即“荔子”“新茗”,也就是荔枝和茶叶。这似乎是一个很容易突破的关键点,因为与这两样东西有密切关系的,非蔡襄莫属了。

那么,《更蒙帖》是杜衍写给蔡襄的信吗?不尽然吧?因为谁都可以送荔枝和新茶给杜衍。但是一些细节还是表明收件人极有可能就是蔡襄。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说说“新茗”。杜衍在信中说:“新茗有四銙者至奇,近年不曾有。珍荷。”“銙”,本指古代富贵男士腰带上的零部件,宽度大概是2厘米,长度大概是3厘米(图7、图8)。4銙,也就是4块非常小的茶叶。送这么少的茶叶给德高望重的老宰相,这是不是太寒碜了?如果联系蔡襄的“小龙团”,可能就不会这么想了。

图7 [南宋]带胯(已无腰带,仅存带扣和銙)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图8 [五代] 周文矩 文苑图(局部) 绢本设色故宫博物院藏

说到蔡襄的“小龙团”,得将时间定位到庆历三年(1043),那时杜衍还没有当上宰相,是枢密副使。仁宗皇帝为了顺利推进新政改革,决定换掉一批阻挠改革的人物,其中夏竦就是人神共愤的枢密使。蔡襄和欧阳修轮番上书,请求换掉夏竦。仁宗同意了,继任者即是杜衍。

庆历四年(1044)十月,刚刚经历新政失败的蔡襄也因同党的原因被贬福州知州,此前他将自己的老师晏殊给参下了台,杜衍接任宰相。杜衍想上书请求挽留蔡襄,韩琦却说:“你要是挽留蔡襄,那你也有朋党之罪。”但是没等蔡襄离京,杜衍就已经罢相了。蔡襄与杜衍之间的交往主要靠书信。

庆历七年(1047),36岁的蔡襄由福州知州升任福建路转运使,他从本职工作出发,精心研制了一款新茶“小龙团”。这款茶叶形制非常小,一饼和五铢钱那么小。这种形制,是蔡襄的首创,以前的旧款龙凤团茶一斤是8饼,而蔡襄制作的团茶一斤有20饼。

茶叶品质非常好,数量也是极其有限。蔡襄亲手做的那批“小龙团”主要是上贡给仁宗皇帝喝。仁宗很喜欢这款茶,一般不赐给别人。据欧阳修记载,有一回仁宗皇帝举行郊祀大礼之后,终于是给中书省和枢密院赐小龙团了。不过,数量不多,8个人分2饼。

在蔡襄在福建研制“小龙团”时,杜衍已经退休2年了。皇祐二年(1050),蔡襄离任后,回到朝廷工作。他一路北上走到苏州时,专门去祭奠了安葬于此的老朋友苏舜钦,他是杜衍的女婿。走到商丘时,他看望了老宰相杜衍。蔡襄回到京城后,经常写诗寄给杜衍看。皇祐五年(1053)秋,蔡襄“权同判吏部流内铨”,他在宫中见到杜衍的草书,很是惊叹,于是写了一首诗,并用草书呈送给杜衍,杜衍回和了蔡襄的赞诗,并对他的推赞表示愧疚。至和元年(1054),蔡襄还专门向杜衍请教家礼。蔡襄是个孝子,十分讲究礼仪,他曾撰写《家庭献寿仪》,详细介绍家庭使用的礼仪。杜衍用工整的楷书写了11行共138个字送给蔡襄。

蔡襄离开福建后,“小龙团”仍然在生产,成为贡品。

蔡襄是一位品茶大师,有亲身研制的经验,他制作的“小龙团”和其他人制作的“小龙团”品质应该是不一样的。

蔡襄再度有机会重新研制茶叶则是在嘉祐元年(1056),也就是前一年,他辞去开封府尹、回福建担任泉州知州以后。

回到杜衍的这四銙茶叶,他评价说“至奇,近年不曾有。珍荷”,这说明他很久都没有喝到这么好的茶了。从时间上说,如果将蔡襄离开福建、再回到福建来算,大约是6年,这可以与“近年不曾有”挂上钩。那么杜衍收到的茶叶很有可能这就是蔡襄这次回泉州任知州时亲手制作的。

再说荔枝(图9)。荔枝是福建的特产之一。蔡襄对荔枝的关注是在回福建任泉州知州以后。他于嘉祐元年(1056)年二月到泉州上任,不久就回老家莆田了。六月上旬,蔡襄患疮疖,仍在老家。期间有寄陈家紫荔枝给晋江的谢氏亲家。六月十五日,又应邀到宋諴家品尝宋家香荔枝。根据杜衍《更蒙帖》里“道中暑雨,悉多损坏”可知,寄荔枝也正是在夏天,而且很有可能寄的就是当时最有名的陈家紫或宋家香。

图9 [北宋]赵佶 写生翎毛图(局部) 绢本设色大英博物馆藏

夏天寄荔枝,并不一定都会坏,主要是看路程的远近。《更蒙帖》里说,“五六千里地,不易至此”,可见发货地点大约是在福建泉州。按现代交通方式来计算,泉州离汴京约1400公里。但是以古人的路径来计算,就要远得多。蔡襄在一篇《茶记》里记载茶农大诏从福建北部的建瓯到达汴京是四千多里,那从福建南部的泉州到汴京,差不多也就是五六千里了。

除了荔枝和茶叶,另外还有两个细节也可以作为旁证。

一是杜衍回赠的礼物是几轴表纸,而且是非常好的表纸。表纸到底是何模样,未能确知。有人说是用于装裱的纸,这似乎是从“装裱”的“裱”字生发出来的一种臆测。从宋代史料来看,它大约是一种有特别用途的纸。宋代赵彦卫在《云麓漫钞》卷四里说:

宋景文公修《唐书》稿用表纸,朱界贴界,以墨笔书旧文,傍以朱笔改之⑮。

南宋周必大在《玉堂杂记》卷中说:

某初直院,见批答臣僚章表,皆大书其后,不过三两行,表纸尽则接以诏纸数幅,文尽乃止,然表纸高,诏纸矮,参差不等。

从上面两段史料来看,“表纸”肯定不是用于装裱的纸,而是用于书写重要内容的纸,其品质一定比装裱纸好,否则特别风雅的宋祁也不会用来写珍贵的《新唐书》,臣僚也不可能用来书写呈送给皇帝看的公文。那么,“表纸”是何意?从周必大的记载里可知,与“表纸”相对的是“诏纸”。诏纸,是皇帝用来书写诏书的纸(图10),那么“表纸”就是臣子们用来书写章表奏书的纸。从品质上来讲,它们一定是不错的宣纸。这也正与杜衍评价其为“绝妙”相一致。“经白表纸”中的“经白”指纸上的白色纹理,是捞纸工具在纸上留下的痕迹。杜衍之所以强调是“蜀中”,是因为宋代上好宣纸一般出产于宣州,蜀地虽然也出产文房用纸,但多数都比较粗糙,难得见到细腻的好纸。

图10 [北宋]赵佶 蔡行勅 35.5×214.6cm 纸本 辽宁省博物馆藏

如此特殊的上等表纸,而且是“早年”所收的旧纸,想来杜衍也不会轻易送给一般人。而蔡襄当然可以算是最佳人选了,他是当朝最有名的书法家,又是朝中重臣,修过起居注,写过无数奏章,还是杜衍最亲密的朋友之一。

二是写信的书体是草体。前面提到,蔡襄曾于朝中见到杜衍所写的草书,深为叹服,曾写信给他表达自己的钦慕之情。那杜衍用草书回信给蔡襄,也可以算作是一份特殊的礼物。

再回到之前提到的几个疑点,正因为蔡襄是杜衍非常熟悉的老朋友,所以杜衍也无须讲究礼节,便省去各种客套话了。如此看来,这的确是一封完整的书信,而且写于嘉祐元年(1056)夏天。因为蔡襄到泉州上任正是在这一年,而到第二年二月,杜衍就逝世于南都商丘,没能挨过夏天。

注释:

①[宋]欧阳修著《欧阳修集编年笺注》(3),巴蜀书社,2007年12月,第628页。

②杜衍的简历可见于:[宋]欧阳修著《欧阳修集编年笺注》(2),《太子太师致仕杜祁公墓志铭》,巴蜀书社,2007年12月,第514页。

③[宋]欧阳修著《欧阳修集编年笺注》(2),《祭杜祁公文》,第322页。

④[元]脱脱撰《简体字本二十六史·宋史》,刘浦江标点,卷280-334,《杜衍列传》,吉林人民出版社,第7232页。

⑤[宋]韩琦撰《安阳集编年笺注》(上),李之亮、徐正英笺注,《移帅真定次韵答致政杜公》,巴蜀书社,2000年10月,第204页。

⑥[宋]韩琦撰《安阳集编年笺注》(上),李之亮、徐正英笺注,《谢宫师杜公寄惠草书》,第60页。

⑦[宋]韩琦撰《安阳集编年笺注》(上),李之亮、徐正英笺注,《祭正献杜公文》,第1340页。

⑧李彤编《历代经典书论释读》,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第230页。

⑨张毅、于广杰《宋元论书诗全编》,《苏舜钦(二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26页。

⑩黄宾虹、邓实《中国古代美术丛书》第3册《初集第5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第89页。

⑪[宋]苏舜钦著《苏舜钦集》,沈文倬校点,《答杜公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2月,第115页。

⑫[宋]蔡襄撰《蔡襄全集》,陈庆元等校注,《祭杜祁公文》,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第713页。

⑬[宋]欧阳修著《欧阳修集编年笺注》(1),《答杜相公惠诗》,第479页。

⑭[宋]苏轼著《苏东坡全集》(6),《跋杜祁公书》,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12月,第3204页。

⑮余嘉锡著《余嘉锡文史论集》,《乌丝栏·界行》岳麓书社,1997年5月,第514页。

猜你喜欢

苏舜钦悬案韩琦
悬案?
韩琦宽厚待人
韩琦的豁达
豁达是一种境界
试解百年悬案“双象难题”之谜孙
悬案上的绝地反击
拭解百年悬案“双象难题”之谜
败给自己的才子
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