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阅读”丰富童年
2021-08-26王延青
□王延青
对于孩子的阅读,很多家长感到焦虑,与其焦虑,不如静下心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并采用灵活多样的阅读方法,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里快乐阅读。
阅读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关键,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想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需要家长和老师紧跟时代步伐,灵活妙用朗读、听读、体验阅读等方法,增强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妙用朗读,激发学生悦读情感
阅读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方式。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都应该为学生留足阅读时间和空间。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从朗读经典课文抓起。因为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让孩子们加深对经典作品内容的理解,增加学生朗读时的喜悦心情。
众所周知,朗读是培养小学生语言敏感、应用语文语言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小学朗读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家长一定要积极配合语文老师的教学进度,激发孩子的朗读兴趣,引导孩子在朗读中体会语文语感,充分享受朗读带来的乐趣。
小学阶段的孩子容易模仿,家长要善于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在为孩子做好阅读示范的基础上,更要关注孩子的阅读情绪。也就是说,孩子对朗读的兴趣是引导和培养出来的。家长要不断激发孩子的朗读兴趣,关注孩子的情绪,不要让孩子带着情绪去朗读,那样肯定达不到预期效果。另外,家长还要引导孩子走进优秀作品中,让孩子学会与作者对话,以愉快的心情分角色朗读,从而产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我们注意到,孩子在朗读过程中能够深入理解作品的中心思想,从而获得作品中的准确观点,这是培养孩子提高阅读兴趣的基础动力。例如,孩子在朗读《凡卡》这篇课文时,笔者发现孩子们仿佛看到凡卡正在被伙计捉弄,看到老板正拿着楦头打他的脑袋……进入这个场景之后,孩子们对凡卡的悲惨遭遇感到很是同情。当朗读到凡卡把信寄给了乡下的爷爷时,孩子们擦了擦脸上的泪珠,表现出期待的神情。这种带着感情的朗读方式,不仅有助于孩子深入理解作品内容,而且最大的作用是文学语言的感染力,充分体现了朗读中迸发出来的新生力量,将朗读的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
妙用经典听读,提高学生语文语感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学生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大变化。以前的阅读依靠书本、报刊,现在可以利用电视、电脑、手机等工具开展阅读,而且不同的阅读方式带给人们的阅读效果也不一样。
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媒介传播手段越来越高,人们的阅读方式不仅仅依靠视觉,而且还有听觉阅读。近年来,随着“喜马拉雅”“酷听听书”“掌阅听书”等网上听书软件的兴起,阅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家长可根据孩子的选择,引导孩子进行听书阅读。
笔者发现,小学生对听书很感兴趣,听到经典片段时,孩子们往往会哈哈大笑。家长要积极配合孩子喜欢听书阅读的浓厚兴趣,帮助孩子选取《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名著的经典片段,留足时间让孩子听书阅读。孩子在听的过程中不但可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也能感受经典名著中精彩片段带来的独特享受。
小学生要爱上阅读,听读是提高他们阅读兴趣的有效方法。家长要为孩子听读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潜移默化的听读过程中,抓住经典名著中的精彩场景,让孩子听完之后再给大家讲故事,这就是将听与说充分结合起来,让听读在孩子的心灵深处燃起火花,从而激起他们“我要阅读”的强烈欲望。
小学生对听读最感兴趣,他们喜欢跟范文中的人物同悲伤喜、共怨愤……这不仅带给孩子们语言储存,更能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情感。
妙用体验式阅读,培养语言敏感性
体验式阅读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因为体验式阅读打破了传统阅读方式的机械接受。因此,家长和老师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体验式阅读。
笔者发现,很多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普遍不强,这在平时的语文考试中都能体现出来。这就需要积极引导孩子开展“引读法”,以此来激发孩子的阅读情感。例如,在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哈尔威船长》的教学中,家长可以利用课文进行角色体验。家庭成员应该互动起来,一起体验这个紧迫的瞬间,让孩子体验例文中震荡可怕的场景,体验船上大人、孩子瞬间冲到甲板上的混乱情况。
家长要帮助孩子进入课文情境,深刻理解游船失事后乘客的紧张心情,而这时船长还在坚持指挥工作人员,当船上的全部人员获救,只有他自己和沉船一起被大海吞没了。让孩子深入体会这种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从而塑造了船长在孩子心目中的伟大形象。
作为小学阶段的孩子,感性认识是他们思维的主要特征。家长要准确把握孩子的认知能力,灵活应用体验式阅读方法,以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因为体验式阅读是提高孩子阅读兴趣的重要方法。另外,文学语言的培养要与现实生活体验相联系才能相得益彰,因为没有生活体验的语言是经不起考验的。也就是说,深刻、丰富、美妙和敏锐的语言语感,必须建立在个人对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因此,家长要结合孩子阅读进度,及时化解孩子在体验式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做孩子体验式阅读的好帮手。
妙用“听说读写”,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阅读教学不是让学生照搬某一种模式,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适合的阅读训练环境,充分结合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以此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综合素养。实际上,社会生活就是语文应用的大课堂,老师和家长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让孩子在生活中充分应用语文。
语文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家长要积极指导孩子灵活阅读,鼓励孩子多说、多读、多写,如果只阅读不写作,或者只阅读不表达,这样都达不到语文学习的良好效果。只有通过大量阅读,开阔孩子的视野,同时积累经典句子、经典片段和大量词汇,才能增强孩子的表达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文学语言的形成始于阅读,这不仅反映在课堂上,而且也反映在课后阅读上。人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老师”的家长,如何把握好孩子“听说读写”的强化训练呢?笔者认为,家长要配合好学校教学进度,无论工作再忙,也要帮助孩子积极推进家庭阅读。要善于结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阅读接受能力,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要量体裁衣,切不可盲目求成,也不能强迫孩子进行海量阅读,适当使用精读、略读、速读等方法,让孩子在快乐阅读中,养成良好的受益终身的阅读习惯。
从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孩子的一生发展奠基。家长和老师只有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阅读方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才能让孩子爱上阅读、主动阅读,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一起成长,将阅读作为伴随一生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