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2021-08-26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永平路小学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永平路小学 张 颖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学习方式,亦成为现代数学教学的科学方法之一。但在广泛的应用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流于形式、为了合作而合作的现象,使得小组合作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探索研究。笔者在参与学校开展的“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中发现,将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用于小组合作学习中,能解决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力的提升。
一、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一言堂”现象突出
小组合作中,组织与学习皆成为“优等生”的专利。往往是积极好动和善表达的“优等生”包办了小组合作的一切活动,不能真正发挥组内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两极分化。小组内能力弱一些的学生被其他学生牵着鼻子走,导致其想法不能表达,思维受到限制。
2.“目的性”效果微小
尽管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形成一定的范式,但是从近年来教师使用的情况来看,效果不是很好,教学成果并不能达到最初预想的成效,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小组中的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缺乏目的性。
3.“学习力”提升迟缓
小组合作学习貌似“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课堂气氛也显得热烈,但徒有形式,并没有多大的实效。主要表现在:不是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的体验中加强思维力的训练,导致合作能力、学习力提升不明显。
二、思维导图在小组合作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具有点、线、面、图、彩的特点,是可视化的思维工具。相关专家的研究实践,形成了“三图六构”的思维导图课堂教学模式,“三图”即感知图、精细图、凝练图,“六构”指每一种图都需要自构和互构,其中互构主要是小组合作。我们在跟随专家探索的实践中,将思维导图与小组合作紧密结合,解决了小组合作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发现效果显著。接下来,以《小数乘法混合运算及简算》第一课时为例进行阐述。
(一)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准备“导学图”,学生根据“导学图”完成“感知图”,使得课中小组合作更有目标性。
1.教师设计“导学图”
每节课前,教师围绕学习课题,确定本节课学习目标,从“看”“思”“拓”“绘”四个方面设置导学图(见图1)。其中“思”这一部分是一节课的主要思考内容,为课中小组合作讨论指明方向。
图1 导学图
在教学《小数乘法混合运算及简算》一课中,笔者主要设置了三个思考问题:
(1)小数连乘、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2)如何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3)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适用吗?
有了问题的引领,学生在小组合作时才不会走偏,会紧紧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2.学生完成“感知图”
课前,学生根据教师的导学图,完成自己的预习“感知图”(见图2)。
图2 感知图
3.教师准备“课堂学习评价量规”(见图3)
图3 课堂学习评价量规
为小组合作做好引领,提高小组合作效率,促进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二)课中应用
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完善“感知图”,形成“精细图”。
具体过程分三部分:
1.两人互听“感知图”绘制内容,有疑问的地方标注“?”,解决的地方用红笔记录或标注“!”(见图4)。
图4 精细图
2.四人合作交流,把本组的疑问写在白纸上,小组一位代表将白纸贴在黑板左侧。没有问题的小组举手告诉教师,根据各小组共同要求取得不同层次练习。练习题小组同学共同解决,解题过程写在白纸上,另一位小组代表将白纸贴在黑板右侧。如果解决完最高等级的题目,小组间同学互相出题进行拓展练习。
3.完成课堂学习评价量规知识技能部分得分。
4.全班交流。
环节一:交流未解决问题。提出问题或解答同伴提问。
环节二:出示教师“精细图”(见图5),师生碰撞,反思鼓励。小组汇报解决问题或练习时,其他组认真聆听,进行质疑和补充,每个人用红笔完善导图,形成“精细图”(见图6)。
图5 教师“精细图”
图6 小组“精细图”
5.互相交流评价。
环节一:学生拿自己的精细图与教师“比拼”,师生互相评价。
环节二:学生小组之间精细图互相“比拼”,生生之间互相评价。
(三)课终升华
学生根据本节课重点内容绘制“凝练图”。教师出示“凝练图”引导学生总结提升。
1.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能概括运算顺序、明确整数乘法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应。能自主画出凝练图。教师适时出示“凝练图”(见图7),进行重点强调。
图7 凝练图
2.完善“课堂学习评价量规”所有内容。小组内成员进行评价比拼。
三、思维导图在小组合作中的效果分析
在两人互听互看“感知图”环节,每个人的思维在图中得以呈现;小组四人合作交流环节中,思维活动跃然纸上,观点得以记录,而组员又可从他人的思维导图中汲取思维的闪光点,促进思维的拓展延伸。这较以往小组合作的只说不做有很大区别,它将以往合作学习的“热热闹闹”变为思维真功夫的展示。这一过程教师仍可以监控、引导,因为写在纸上的才是看得见、可操作的。
“课中导学图”(见图8)在整节课的呈现和“课堂学习评价量规”的设置,辅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明确探究目标,不偏离主要学习内容。教师始终能了解掌握各个小组的学习活动推进情况,提高了小组合作的效率。学生变“以前那种在小组合作时无所事事,没有目标的学习行为”为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学习,人人有事做,每一个学生都在不停地“自构”和“互构”,小组讨论目标也能够迅速达成。更令人欣喜的是,笔者常常看到学生们或眉头紧皱深入思考,或组内私语面带微笑,几乎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眼里有光。
图8 课中导学图
综上,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组合作教学中,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思维力和学习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