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的应用效果
2021-08-25韩家裕朱蓓蓓
韩家裕 胡 诚 朱蓓蓓
1.江西省赣州市妇幼保健院ICU,江西赣州 341000;2.江西省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一科,江西信丰 341600;3.江西省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感科,江西信丰 341600
当前,支气管哮喘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常见且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其作为一种气道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多种结构细胞、炎症细胞、细胞组分均参与其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实际就是诸如喘息、胸闷、气促等症状瞬间发生,患者病情从轻度快速恶化[1]。临床多采用药物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常用药为布地奈德气雾剂、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等,但疗效有限,且长期用药会产生耐药性,且还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因此,需要找寻一种有效、安全且可靠的治疗方法[2]。经鼻高流量氧疗是一种较新型的治疗手段,其经鼻导管把高流量氧气(可调节氧浓度)向患者输送的一种氧疗方法,由于操作简便,作用直接,因而越发受到临床关注。有研究指出,采用氧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可获得较好效果[3]。本研究选取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0 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1月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0 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 例)。对照组中,男15 例,女10 例;年龄21~75 岁,平均(55.42±6.1)岁;病程1~12年,平均(4.52±0.56)年。观察组中,男14 例,女11 例;年龄21~74岁,平均(55.38±5.8)岁;病程1~11年,平均(4.48±0.53)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同意,参与研究者均知晓本研究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与《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诊断标准相符[4];②患者都经临床检查确诊;③患者的意识清晰,认知正常;④患者肺纹理多,且伴过度充气征。排除标准:①合并面部创伤、消化道出血者;②自主呼吸缺乏、严重心律失常者;③精神疾病、恶性肿瘤者;④合并其他严重肺部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经湿化瓶鼻导管给氧及药物治疗,即布地奈德气雾剂(AstraZeneca Pty Ltd,国药准字H20140475,规格:2 mL∶1 mg),每次100 μg,每日2 次;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瑞典AstraZeneca AB,国药准字H20140108,规格:2 mL∶5 mg×5 支),每次5 mg,每日2 次。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经鼻高流量氧疗: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设备(SV300 型,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将初始温度设为37℃,氧流量设定为40 L/min,调节吸入氧浓度,使指尖血氧饱和度>92%。如果有着比较稳定的呼吸循环,先将流量调到20 L/min,然后将吸氧浓度下调至0.3,后改用导管吸氧,指尖血氧饱和度控制在92%~96%,12 h 后,可将经鼻高流量氧疗设备停用。每日1 次。
两组均治疗1 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 周时的肺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①肺功能。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 周时,用MINATO 肺功能检测仪(日本,型号:AS-507)对两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呼气流量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进行测定。②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5]:如果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已消失,无需用药,PEF>预计值80%,即临床控制;若治疗后患者的发作次数显著减少,症状明显减轻,PEF 为60%~80%的预计值,但仍需用药治疗,即显效;若治疗后患者的哮喘症状有一定缓解,PEF 增加15%~25%,即有效;若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未改善,即无效。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③并发症。包括呼吸衰竭、皮肤过敏、腹胀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 周时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FEV1、PEF、FEV1/FV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周时,两组患者的FEV1、PEF、FEV1/FVC 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1 周时,观察组患者的FEV1、PEF、FEV1/FVC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 周时肺功能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 周时肺功能指标的比较(±s)
组别PEF(L/s)FEV1(L)FEV1/FVC(%)对照组(n=25)治疗前治疗1 周时t 值P 值观察组(n=25)治疗前治疗1 周时t 值P 值3.43±0.30 4.51±0.48 9.54<0.05 1.06±0.31 1.58±0.43 4.90<0.05 50.97±8.13 58.48±8.04 3.28<0.05 t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P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t 治疗1 周时组间比较值P 治疗1 周时组间比较值3.41±0.27 4.96±0.54 12.83<0.05 0.09>0.05 3.05<0.05 1.08±0.34 1.81±0.46 6.38<0.05 0.12>0.05 4.29<0.05 51.15±7.56 64.42±8.26 5.92<0.05 0.17>0.05 3.56<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比较常见且严重的呼吸内科急重症,而且还是结构细胞、炎性细胞参与其中的气道炎性疾病。其中,释放的炎性介质以及大量的炎性细胞均参与到此病的发生、进展中[6-7]。有研究[8]指出,在支气管哮喘发病当中,处于激活状态的T 淋巴细胞以及所分泌的淋巴因子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此病会引发气道高反应性,出现不同程度且可逆性的气流限制,进而引发多种临床症状,如胸闷、喘息、咳嗽等,在清晨或夜间时最易发病[9-10]。需要指出的是,当支气管哮喘处于急性发作状态时,往往症状较重,甚至还会伴发呼吸衰竭、呼吸肌疲劳等,因而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当前,临床在治疗此病时,主要原则是尽快缓解支气管痉挛,借助氧疗对患者缺氧情况予以改善,且将气道的炎症反应予以消除[11]。现阶段,临床多采用药物来治疗此病,而常用药为糖皮质激素,比如布地奈德,此药具有抑制免疫反应及增强抗炎作用,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总体效果并不理想[12]。
伴随医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方法日益增多,而经鼻高流量氧疗便为其一,其主要由热循环装置、加湿器、空氧混合器等构成,经由鼻导管或者鼻而进行供氧,输送充足气体,流速大于或者等于患者自主吸气的流速,以此来满足患者自主呼吸的流速需要(气体流速能够达到60 L/min)。需要指出的是,其能够经鼻导管,将高流量的混合气体输送给患者;另外,在输送时,由于所用导管比较柔软,因而不会损伤患者鼻部[13-16]。针对所输入的气体而言,温度能够维持在31~37℃,且还能根据现实需要,调节氧浓度及流量,因而可根据患者病情来调整,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氧疗质量。有研究[17]指出,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能够冲刷鼻咽部,形成气道正压,加速肺泡的开放,此外,其还能提供额外的加热湿化功能。还有报道[18-19]指出,经鼻高流量氧疗能够将氧气湿化、温化,因而能够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强化氧疗耐受性,适用于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其还能形成生理学效能,比如减少解剖无效腔,对二氧化碳的外排有利。经鼻高流量氧疗的优点主要有如下方面:①借助呼吸机的机械性支气管扩张作用,将呼气时的气体排除,促进功能残其量的减少,对肺顺应性予以改善。②将气管插管以及机械通气对患者自主呼吸、吞咽、进食等所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减少机械操作对患者的创伤,预防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③经鼻高流量氧疗能够促进呼吸困难症状的减轻,减轻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异常张力,对自主神经的异常活动予以改善,对低氧以及酸血症予以纠正,促进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的降低。从本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经鼻高流量氧疗后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更高,且未明显增加并发症。表明此种治疗方法效果好且安全,适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治疗。
综上所述,将经鼻高流量氧疗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且并发症少,肺功能改善明显,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