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疆自贸区的建设发展
2021-08-25郭唐祺肖艾妤常哲实
郭唐祺 肖艾妤 常哲实
(上海海关学院 ,上海 201204)
一、综述
新疆自贸区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新疆丝绸之路陆上核心区的建设,形成横跨亚欧大陆的贸易友好中心,表明中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推动者、助力者,更好地推进我国与邻国共同发展。
新疆自贸区的建立可以吸引对固定资产领域的投资,加速产业集聚,促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自贸区的政策优势可以吸引外资投入,企业入驻数量增加,逐步形成产业园区,增加就业岗位;集聚复合型人才,创造创新环境,优化海关治理服务能力,促进地区经济模式和海关服务双建设,推动新疆地区边境贸易的自由化发展。
新疆自贸区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互补贸易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外向度,促进中国经济融入国际经济圈;密切与中亚五国的经济贸易联系,利于我国快速获得稀缺资源,掌握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动权;通过贸易发展繁荣经济,改善生活,稳定民生,向世界展示新疆的繁荣,维护新疆地区的战略安全。
二、新疆自贸区建设概述
(一)新疆整体发展情况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对外开放的主要策略为扩大出口、引进外资[1]。但是新疆地区2016年、2018年出口贸易额均出现下降,同比减少10.1%、7.3%,出口贸易出现不稳定的特征。2018年,外商在新疆地区签订协议投资项目125个,合同外资金额156510万美元,实际使用金额20626万美元,外资使用率约13.2%。可见新疆地区的政策具有一定优势,能够吸引较多外资,但是由于产业园区建设较少,投资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外资使用率较低。
2018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6.2亿元,增长34.5%,汽车出口9.4亿元,增长74.3%,医药品出口4.7亿元,增长110.8%。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需要上百家跨国企业之间的贸易合作,新疆出口贸易结构正在逐步优化。以机电产品、金属制品为例,2018年哈萨克斯坦机电产品进口占总进口37.8%,其中,从中国进口25.9亿美元,占从中国总进口的39.7%;金属、化学制品进口占总进口的16.6%,其中,从中国进口7.5亿美元,占从中国总进口的11.5%。由表1可知新疆与中亚五国的进出口贸易额2016-2019年均超过60%。
表1 新疆从中亚五国进口额在总进口额中的占比
表2 新疆对中亚五国出口额在总出口额中的占比
表3 新疆各口岸进出口情况
(二)新疆自贸区建设的PEST分析
1.政治环境(Politics)
2020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闭关锁国”,封闭孤立的运行[2],反而需要更深层次的开放才能保证双循环的顺利进行,通过自贸区可以将国内国外的经济市场有效连接。新疆自贸区的建立可以将中国与中亚五国甚至欧洲等国外多个经济体连接起来,促进国内国外充分循环。
2021年“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构建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建立新疆自贸区可以弥补我国西部自贸区网络缺失的空白,完善自贸区网络,扩大我国的自贸区的辐射范围,推动“十四五”规划关于自贸区建设方面迈出第一步。
2.经济环境(Economy)
自中国2013年建设上海自贸区起,中国已经逐步从沿海到内陆建立广东、福建等21个自贸区以及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设立自贸区的比例已达67.7%,经济开放的步伐逐渐加快,新疆地区建设自贸区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利益。
新疆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根据2019年新疆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GDP)13597.1亿元,同比增长10.3%;区内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019年全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为3361.6亿元同比增长5.2%;对外贸易合作不断深化,2019年,新疆进口贸易额56.7亿美元,同比增长55.7%。出口贸易额180亿美元,同比增长9.1%;贸易需求较为稳定,2020年贸易和投资大幅减少的国际大背景下,新疆口岸进出口货运量依旧保持在6000万吨以上,同比增长1.7%。
3.社会环境(Society)
对于目前新疆乃至中国需求量较大的铬、铁、锰等资源,在中亚五国中储备丰富,在世界储备中所占比重分别是51.4%、4.9%、13.5%,且大多数处于未开发状态,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新疆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中亚五国与我国新疆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价值取向等方面极为相近,两地人民自古至今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文化往来[3],贸易基础好。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新疆近几年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快。2019年,全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29.18亿元,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19.42万公里;新建续建10个机场项目,新疆地区已经具备了相对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克拉玛依、乌鲁木齐等四个石化加工基地、塔里木超深油气生产基地相继建设完工。同时,北方钢铁国际物流园等各类工业园区、产业园的建立使得新疆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
4.科技环境(Technology)
近几年,新疆积极开展科技周活动,出台《关于强化实施科技兴新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4]。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科研经费支出643135万元,同比增长11.4%。实施“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依托石河子大学、新疆大学等45所高校,经济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等102个科研所,努力创造科研产出[5],共发表科技论文21109篇,获得重大科技成果302项,专利申请获批数9658个,同比增长16.2%,同时新疆根据所得净收入对科研转化成果进行奖励,科技创新的氛围不断改善。
三、新疆自贸区的建设思路
(一)新疆自贸区整体建设框架
1.发展模式
新疆地域广阔,单独的口岸申报不能支撑自贸区的发展,无法辐射带动新疆全面发展。目前在已有的自贸区中,上海新增临港片区成功进阶为一区多园,各个片区形成金融、科创、贸易等多功能集群,联动发展效果良好,带动长江经济带的全面发展。
2020年哈萨克斯坦贸易和一体化部发布消息,计划与乌兹别克斯坦在边境建立类似于中哈合作中心的经贸中心,已经签署相关协定。中哈边境合作中心成功的经验和优异的发展成果得到了中亚各国的认可。
借鉴已有经验以及新疆经济发展现状,新疆自贸区的建设可采取一区四园、以点带线、带面的发展模式,以中哈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为核心建设区,以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喀什综合保税区、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为辅助建设区,作为辐射拓展。中哈边境合作中心打造新疆乃至未来中国中西部的经济驱动点,利用政策优势,打造未来中亚地区的硅谷中心,以一点带动三线的发展,乌鲁木齐、喀什、阿拉山口根据中心区的需求、各自的发展情况,分别打造高新科技、能源加工、物流制造高地,促进产业链的集聚,避免同质化竞争,将乌鲁木齐、喀什、阿拉山口综保区逐步升级为自贸区片区。初级产品经过喀什、阿拉山口综保区的深加工、工业制造后转至中心区中哈边境合作中心进行出口贸易,以乌鲁木齐综保区内的高新科技为依托,四地融合发展,优势互补,带动新疆地区全面发展,实现新疆经济发展的新腾飞。
2.功能定位
表2 各片区主要面向国家、发展建设以及功能定位
(二)新疆自贸区建设的基础保障
1.互补性的经济发展
已出台政策大力支持设备制造、金属制品、机电等制造业产品出口,加大对能源、矿产等方面的进口,扩大与中亚五国经济的互补性。积极对接中亚五国,进行产业转移,促进新疆以及中亚五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延长产业链。
2.高标准的贸易规则
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行多方沟通,共同制定一个适用于中亚地区统一的国际贸易规则:包括贸易标准、产权保护、解决争端机制、跨境数据自由流动等方面,减少贸易摩擦和投资争端。
3.信息化的数据平台
依托2018年乌鲁木齐与腾讯在数字政府方面的探索建设,以5G、互联网+、区块链等高科技技术为核心,搭建智能化大数据平台,对自贸区整体进行数据升级,打造信息化自贸区。
图1 新疆自贸区以点带线带面模式框架图
四、新疆自贸区的建设策略
(一)消除贸易壁垒,增进理解互信
中国应与中亚五国在降低关税问题上在上合组织框架下加强沟通,降低准入门槛,逐步降低关税,逐步提高贸易依存度,逐步实现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贸易的自由化。
(二)借鉴金融经验,推进金融创新
新疆应该借鉴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经验,在新疆自贸区内简化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流程和手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打造区域性的离岸金融市场;实行“负面清单”制度,探索各领域开放[8]。搭建金融汇率交易金融平台,建立预警机制,加强金融风险预警合作。同时,在疫情全球流行的大背景下,针对国外因疫情采取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建立追踪小组,密切关注其对新疆新兴市场的影响并及时采取措施;完善信用债监管制度;精准防范金融重点领域,提高行为监管有效性。
(三)创新海关监管体系,促进贸易便利化
一方面,新疆应与中亚五国商讨共建一个快速通关审核机构,由中国与中亚五国共同管理监督。在中方与哈方的霍尔果斯口岸设立联合查验的卡口,进行跨国监管的先行试验试点。另一方面,建立电子口岸,推进信息化通关建设;建立远程监管、智能审图等智能监管体系,建立企业信用积分机制,成立专门技术小组开展重点查处,缩短通关时间,促进贸易便利化。
(四)发展中欧班列,拓宽开放深度
研发适用于宽轨与标准轨的列车,减少中欧班列途径的繁琐步骤,强化铁路相对于航运的时间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统一运输标准,由国家层面交流制定形成一套基于铁路运输的比较完整的运行体系。加大对中欧班列的宣传力度,借助2020年签订的中欧贸易协定,积极推动与欧洲国家展开在高新顶尖科技、红酒等领域的贸易合作,实际解决中欧班列回程所载货物较少的问题。另外,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不断蔓延,国际航班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中欧班列的优势,扩大规模,保证国际部分供应链的正常循环,减少疫情对国际贸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