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还草原的宁静
2021-08-24李本才让
七月,常牧岗查草原牧草茂盛,宛如绿色的地毯,一簇簇野花格外鲜艳。草线尽头,天地越显寂寥,广袤的空间下,平坦和横亘交织的原野,绿浪翻滚,从雪线滚到远方的云雾里。
曾几何时,森宝山巅上桑烟缭绕,人头攒动,为牛羊越界进入邻村的草场而唇枪舌剑。草原舌战接二连三,偶尔也发生过肢体冲突,已十年有余。
我们的任务,就是消除误解,使草原重归宁静。
那天,太阳若隐若现,汽车在沼泽滩上艰难爬行,如风烛残年的老人缓缓而行,天空翻腾着铺天盖地的云雾,将宏大的天际搅得躁动不安。从四周闻讯赶来的牧人聚集在森宝山上,他们里一圈外一圈密密麻麻地席地而坐,老人们争先恐后,口若悬河,心着今天的事,却讲述着昨天的故事。阴郁的天,漂泊的云,朦朦胧胧的远山和淅淅沥沥的雨见证着逝去的往事。
中午时分,我们一行三人匆匆忙忙来到冉曲欧茂河边,海拔四千多米的森宝山顶遥遥在望。
冉曲欧茂河由无数条错综复杂的羊肠溪涧交织汇合而成。湍急河流有着冰清玉洁的凛冽气度。我们赤脚渡河,踩在光滑的卵石上,无法直立行走,河水冰凉刺骨,清澈见底,看似不深,却已漫过腰间,身体如一叶轻舟,在波涛间晃荡。蹚过河水,我们毫不犹豫地朝着山顶爬去。爬了两个多小时,我的体力严重透支,身体好像散了架,双腿已不听大脑的指挥。牧人们看见我们疲惫不堪地走来,恭敬地站了起来,并伸手迎接我们的到来。我瘫坐在毛茸茸的草甸上,草厚实而软乎,诱惑着我的神经,我们气喘吁吁,阵阵山风吹起我凌乱的头发。
在万山之中,人是那么渺小,那么微不足道啊!我定神凝视,这些大山处于千万道清幽山梁中,由一块块小型草场拼连而成,有着无数条不规则的边缘界线,绵延的“智脉”(藏语意为红岩)神山寂寞无语,铁灰色山脊褶皱着钻进云雾里,山顶上的雪冠总喜欢和厚厚的流云厮混在一起,流云常在雪冠中定格,山腰间,苍茫雪线陡然吐出一道冰川,冰川一路延伸,涓涓溪流以温柔姿态缠绕而下,像一条洁白的哈达,形成碧青宁静的清寒世界。
若干年以来,牧人们坚守自己赖以生存的牧场,寸土不让,两村关系僵化,亲情淡漠,留下了千头万绪的重重隐患,带走了发家致富的良机。
屏息静听群众急促的心跳声,隐约能听到血管里流淌着和谐音符。远处猎猎作响的经幡下,一些慈祥的老人静静坐着,一些牧童欢呼雀跃着,这幅真实而自然的景象,揭开了我尘封多日的思绪,谁不愿看到敦厚的牧民跟随撒欢的羊群而无忧无虑,高唱着牧歌,走天涯;谁不向往妻子悠然挤奶,倾听牛奶入桶时那种悠闲惬意,吹奏笛子,心游空境。
我们以缓和的口吻将立场、观点,发乎于心,出乎于口,劝牧人们将经历的伤痛写在流沙上,将感恩刻在石碑上。
憨厚的牧民们听懂了,也听话了。他们说,草场的界线不在草上而在心里。
党的政策似明灯,使处在纷争与贫困的群众通过指引迈向富裕与幸福。
时间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已过数年,季节的更替来去匆匆。我再一次走进常牧岗查草原时,这里白雪飞舞,塬野银融。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舞,玉一般清,银一样白,烟一般轻,柳絮般柔,森宝神山银装素裹,把广袤草原盖得严严实实,像滚动的云团。
冒着凛冽寒风逐户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我们与牧人坐在一条毡毯上,共话伤心事、难心事、揪心事,携手完成治乱象、强基础、拔穷根。
这里是承载我整个童年记忆的乐土,这里是喧嚣中的一抹宁静,是物欲横流下的一块净土,是牧人心中最柔软的乡愁。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切已悄然改变了原有的模样。村内年轻小伙留着五颜六色的长发,手持打狗棒,骑着摩托车往来如飞,风驰电掣,风鼓起了裤管,风也撑起了他们傲慢的心,浮在空中飘飘然。自认为威风凛凛、风度不凡,同龄人觉得惊险刺激,效仿的心理油然而生。
有一天,小伙骑车下坡,视线受阻与一辆轿车迎头相撞,酿成惨剧。年轻小伙子血流一地,殒命当场,让人扼腕叹息。
这些年轻人身上失去了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染上了盗窃邻村牲畜、打架斗殴、挑起草山纠纷的恶习。
清晨,在苍茫之下,在原野之上,在森林之间,在溪流之畔,驻村工作队员做了几次深呼吸,待到脑子清醒了,开始对淳朴而知足、热情而爽朗、耿直而豁达的群众讲起了拔穷根、治乱象的计划。牧人听得津津有味,听得心花怒放,频频点头,鼓掌助兴。但有人欢喜有人忧,个别有前科的人已忐忑不安,心神不定。牧人们似乎见到了曙光,看到了希望,华丽转身似乎就在眼前,大家围坐在一起,头对头,面对面,就村里矛盾纠纷如何化解之事,农村公路如何修建之事,牧区产业如何发展之事,当地教育如何普及之事,牧区危房如何改造之事,你一言,我一语,促膝交谈,共谋良策。
驻村工作队踏着泥泞不堪的山路马不停蹄,有时上山看草场,有时入户看粮袋,有时进校观看读书郎,一家一规划,一户一台账,因户因人施策,记一本民意账、民情账。
走好每一步,走稳每一步,大胆与细心,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来年十月,草梢儿泛黄,草籽饱满压弯草株透着丰收的沉实。世代逐水草而居,靠游牧为生的部分牧民,搬进城里,享受城市生活。
一排排错落有致,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楼房映衬着蓝天,相鄰的商业街里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平坦的柏油路四通八达,看不到牧人驱牛赶羊,白鸽穿梭在楼宇间。房屋宽敞明亮,电视机、冰箱等家电归置得整整齐齐。
不知不觉五载已过,常牧岗查村出现惊天大逆转,民风淳朴,关系融洽,风清气正,外出务工的,上山放牧的,踏踏实实本本分分伸出勤劳之手养家糊口,发家致富,正可谓“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
昔日村内晴天一身土、雨天满脚泥,以前晚上到处黑灯瞎火,只有一闪一闪的手电筒是草原唯一的眼睛,现在处处有了太阳能的路灯,有休闲健身广场,从牧人的眼神中,能看到对生活满怀获得感与幸福感。
驻村工作队回城了,几百号牧民蜂拥而至敬献哈达,牧人恋恋不舍,依依惜别,驻村工作队是岗查村的希望,共产党是岗查村的救星,扎西草奶奶七十八岁了,一手拨动念珠,一手端着酸奶一瘸一拐唤着第一书记的名字,气喘吁吁,将一碗酸奶端给第一书记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眼中饱含泪水,突然发现老奶奶的一只鞋掉在途中自己却浑然不知。第一书记深得民心,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胜似凯旋的将士。
党恩洒甘露,滋润高原大地;扶贫润民心,恩泽牧人家园。
从此,两岸的人们相互馈赠灿烂的笑容,如盛开的雪莲花争奇斗妍,使人陶醉在绿浪中。曾经一片寒叶,随秋风而落入圣湖,泛起点点涟漪,归于平静。
站在地平线的一头,仰望挂在山头上那一轮浑圆的太阳,那么炽热,恰似党的怀抱温暖着牧人的心,也归还给草原以宁静。
作者简介:李本才让,文学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