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嘉墀变卖家当购买国家科技建设需要的先进仪器

2021-08-24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卫星科学家

“光看眼皮底下的,不是好科学家”大脑失去知觉之前这位大科学家依旧思维敏锐不断提出很多好建议

杨嘉墀(1919-2006),江苏吴江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中国自动化学科、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创建人之一。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杨嘉墀这一辈子,工作是他的第一要旨,80岁高龄还常常在办公室埋头工作。此外,他还有四个爱好:一爱先进的仪器;二爱坐班车;三爱沉默寡言;四爱晚饭后散步。影响历史进程的“863计划”,就是杨嘉墀散步时到王大珩、陈芳允那里谈出来的。

“我本来就没打算在美国长期待下去。美国政府能够放人回国,这是一个机会”

1919年7月16日,杨嘉墀出生在江苏省吴江县震泽镇的一个丝业世家。毕业后,他被推荐到中央电工器材厂研制载波电话,并做出了中国第一套单路载波电话样机。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中央电工器材厂推荐他参加留美实习生考试,他一考即中,于1947年进入美国哈佛大学学习。

1949年10月,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时候,取得了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的杨嘉墀便作好了回国的准备。但朝鲜半岛的战火使这一愿望化为泡影。

1950年5月,杨嘉墀被宾夕法尼亚大学聘为副研究员,钱斯(参与制造出先进雷达使美国在二战中掌握了制空权的专家)看了他写的毕业论文后,握着杨嘉墀的手说:“我们这里需要你这样的人才。”这位专家没有看错人,当他把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交给杨嘉墀后,杨嘉墀仅用两年时间便完成了光谱仪的研制。这一成果结束了光谱仪手动的历史,这个机器被专家命名为“杨氏仪器”。美国公司与杨嘉墀签订了生产合同,每生产一台仪器,给杨嘉墀100美元发明金。

1956年,中国留美学生终于争取到回国的权利。在得知可以回国的确切消息后,杨嘉墀首先想到的是带一些国外最先进的仪器回去。他变卖家当,将钱几乎都用来购买国家科技建设需要的先进仪器。

他从国外带回来的光电倍增管,后来成为了他所研制的原子弹爆炸试验火球温度测量仪的关键元件。

当时,由杨嘉墀发明的光谱仪仍在生产,他把这笔发明金委托给老同学——日后闻名全球的电脑大亨王安保管。1975年,杨嘉墀率团赴美参加国际自动控制联合大会,见到了阔别已久的王安。为了避嫌,王安将自己发明的“王安电脑”代替美金送给了杨嘉墀。杨嘉墀回忆道:“这是一台用BASIC语言编程的美国第一代台式计算机。这样的计算机在我当时所做的工作当中非常需要。”

1956年8月,杨嘉墀夫妇带着四岁的女儿杨西,从旧金山乘远洋客轮“克利夫兰总统号”,向大平洋彼岸驶去。

杨嘉墀站在甲板上,任湿润的海风掀起衣襟。他望着动荡起伏、浩瀚无际的大海,心中的思绪难以平静。杨嘉墀说:“我本来就没打算在美国长期待下去。美国政府能够放人回国,这是一个机会。”

卫星入轨了,在欢呼的人群里,没有见到杨嘉墀

1974年11月5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在酒泉试验基地进行了首次发射试验。当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带着卫星徐徐升起,全体参试人员热切盼望首次发射能顺利成功之时,火箭突然失控,卫星连同运载火箭,顷刻之间变成一团火焰,被炸得粉碎,落在发射场附近。在酒泉的戈壁滩上,上千人挖掘捡拾火箭及卫星残骸的碎片,凡肉眼能看到的一段铜丝、一片碎片都捡回摆在桌上,让各系统的人前来认领,一点点地对接成型。人们终于找到了失败的根源:塌天大祸由一根导线引起。大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确保产品质量方面狠下功夫,下决心一定要把卫星送上天、收回来。

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二颗返回式卫星从酒泉按时发射。卫星入轨了,在欢呼的人群里,没有见到杨嘉墀。卫星发射出去后,杨嘉墀仍处于紧张状态,时刻监控着返回的数据。当卫星运行到第七圈时,人们收到了一组不妙的数据,卫星突然出现了问题:气压下降过快,卫星会因氮气耗尽而提前返回。指挥卫星发射的钱学森把杨嘉墀等专家请到一起,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杨嘉墀用沉稳的语调说:“我的意见是按原计划进行。”在作出卫星按原计划返回的决定后,杨嘉墀借着冬夜的月光,爬上了三四百米高的观测山顶,在寒风中守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气压完全稳定下来后,他才从山上下来。

11月29日,返回式卫星环绕地球47圈,按原计划安稳着陆,国内外无不为之一震。可又有多少人知道,主持研制这颗卫星的姿态控制系统的杨嘉墀和他的同事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一干就是十年。

“光看眼皮底下的,不是好科学家”

1980年12月,杨嘉墀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6年春日的一个晚上,杨嘉墀散步时走到王大珩、陈芳允那里,说出了他的忧虑。“我心里急啊!”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彼时作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的杨嘉墀几乎急得夜不能寐。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几位科学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英雄所见略同。于是,王大珩执笔、其他三人签名的国家发展高技术计划的倡议很快完成。这份倡议一路绿灯,直呈中央,为国家制定“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熟识杨嘉墀的人看来,他处事低调、不善言辞,却看得高、望得远,视事业为生命,一生甘为人梯,无怨无悔。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吴宏鑫回忆起杨嘉墀,对他由衷地钦佩与信任。吴宏鑫本来打算去研究卫星控制方案,杨嘉墀却建议他转到航天器自适应控制这个领域。

“这个东西现在有用吗?”吴宏鑫问。

“现在没有,但未来一定会有用。你要想好了,若要干,至少要准备坐十年冷板凳,领导、同行都不会认可你。”杨嘉墀说。

吴宏鑫听从了杨嘉墀的建议。

1989年,杨嘉墀牵头准备搞航天器的智能自主控制,并向上级有关部门递交了成立实验室的申请报告。在当时,这项研究太超前了。“现在看来,杨先生那个时候就已经想得很远。他曾经说过,搞研究的要看到20年之后,光看眼皮底下的,不是好科学家。”吴宏鑫感叹道。

把工作视作最爱

把工作视作最爱的杨嘉墀,直到病倒之前,仍然保持着8点到办公室的习惯。他对工作总是来者不拒,这让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担心他会累垮。为这个,他们没少和他着急:“您别老答应,会把您累坏的!”慈眉善目的杨嘉墀说:“别怕,别怕!”工作人员也无可奈何。杨嘉墀常常鼓励自己,认为人就是要不断超越自己。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科技事业中,总是干劲十足,满怀热情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杨嘉墀有强烈的使命感:“功勋只能说明过去,不能代表未来,自己绝无陶醉的理由。”大脑失去知觉之前,这位大科学家依旧思维敏锐,不断提出很多好建议。杨嘉墀的秘书张学会说:“杨先生不断产生新想法、新见解。有了新建议,他就随手写成纸条。他提出的重大建议多是在纸条基础上形成的。”

2005年,时隔“863计划”倡议19年,杨嘉墀又带头提出了关于促進北斗导航系统应用的建议,和五位院士一起向国务院提出建议,并得到了高度重视。这是杨嘉墀生前提出的最后一个建议。

2006年6月11日,杨嘉墀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北京八宝山第一告别厅,杨嘉墀平时最喜爱的乐曲、雄壮的贝多芬第三交响乐《英雄》回旋往复,为这位英雄的科学家送行。鲜红的党旗覆盖在他的身上,鲜花盛开在他的身旁。挽联上写着:“德高望重功绩卓著;高瞻远瞩脚踏实地。”

(责编/王兰馨 责校/李剑风、李希萌 来源/《嘉墀院士传记》,杨照德、熊延岭/文,《人民日报》2019年9月18日;《吴宏鑫忆杨嘉墀:光看眼皮下,不是好科学家》,任芳言/文,《太空探索》2002年第4期等)

猜你喜欢

卫星科学家
卫星“眼”中的地球 等
假如我是科学家
静止卫星派
时空旅行可以实现么?科学家们来告诉你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全球变暖or no?
与科学家面对面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一)
What Would Happen If All Satellites Stopped Working? 假如卫星罢工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