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护理人员心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1-08-24梁艳杨惠敏赵杰刚郭鸽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障碍量表

梁艳,杨惠敏,赵杰刚,郭鸽

(1.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2.河南科技大学 护理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3.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手术部,河南 洛阳 471000)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引起全世界关注[1-2]。新冠肺炎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研究显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引发机体产生一系列心理应激反应,主要为焦虑抑郁障碍。负责诊疗的护理人员与患者近距离接触,被传染风险高,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4]。本研究通过横断面调查,了解抗疫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促进护理人员身心健康,并为制订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参与河南省内及驰援武汉疫区的1 341例新冠肺炎抗疫一线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于2020年2月26日至2020年2月29日进行问卷调查。参与调查的护理人员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调查工具

1.2.1一般资料问卷 查阅相关文献[5],根据研究目的结合专家咨询意见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称、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所在疫区等。

1.2.2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该量表由Zigmond和Snaith[6]于1983年编制,广泛用于焦虑、抑郁症状筛查。包含焦虑和抑郁两个亚量表,共14项条目,每项条目使用Likert 4级评分法。研究显示,HADS平均总得分为(6.31±3.14)分,总得分P75为8分。该量表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879,两个亚量表Cronbach’sα系数均为0.806,有较高信度。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两个亚量表与总量表相关系数均>0.9,而其亚量表间相关系数仅为0.713,提示效度较好[7]。

1.3 资料收集使用“问卷星”网络调查平台生成问卷小程序,通过微信平台发放,由调查对象填写。所设问题均为必答项,有效作答时长为5~15 min。设置同一账号、同一IP地址只限作答1次。共收集问卷1 341份,剔除2份无效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 339份,有效回收率为99.85%。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1 339例调查者中,男72例(5.4%),女1 267例(94.6%);年龄18~55岁,平均(31.36±6.37)岁;职称护士330例(24.6%),护师592例(44.2%),主管护师398例(29.7%),副主任护师18例(1.3%),主任护师1例(0.1%);从事护理工作时限1~34 a,平均(9.49±6.86)a;部门预检分诊193例(14.4%),发热门诊201例(15.0%),医学隔离留观病房292例(21.8%),新冠肺炎病房463(34.6%),其他190例(14.2%)。

2.2 不同焦虑抑郁状况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1 339例调查者中,HADS≥8分为焦虑抑郁障碍阳性,<8分为焦虑抑郁障碍阴性。1 339例人员中,焦虑抑郁障碍阳性组和焦虑抑郁障碍阴性组的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年限、刚接到通知时心情、担心被感染、防护装备问题、护理患者遇到难题、排班满意情况、对疫情担忧、疫区环境问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焦虑抑郁状况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比较

2.3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护理人员相关焦虑影响因素分析以是否为焦虑抑郁障碍阳性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情况见表2。结果见表3。刚接到通知时心情波动大、担心被感染、存在防护装备问题、护理患者时遇到难题、排班不满意、对疫情担忧为焦虑抑郁障碍危险因素。

表2 变量赋值情况

表3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护理人员焦虑抑郁障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值得关注。1 339例调查对象中,焦虑抑郁障碍阳性为467例,占总人数的34.9%,主要集中于25~40岁,这可能与该年龄段所承担的社会及家庭角色有关。抗疫一线护理人员更易产生负性心理[8]。部分研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务人员心理应激进行干预,取得良好效果[9]。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0年1月26日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10],并积极组织设立疫情心理援助热线,以预防和减轻由于疫情所致的心理困顿。加强对抗疫一线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增进了解其心理动态,准确及时对负性心理进行干预,提升护理人员心理弹性,促进护理人员以完善的身心状态胜任高强度的疫情防控工作,保障护理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到通知时情绪反应、担心自己及家人被感染、防护装备使用中遇到障碍、护理患者难度大、对排班满意情况以及对疫情的担忧是构成护理人员负性心理的重要因素。被告知时内心越恐惧,焦虑抑郁风险越大,这可能与预期性焦虑[11]有关,如对将要奔赴疫区未做好充分思想准备,对不确定能否胜任未知工作产生恐惧。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传染性强,且传播途径多样[12],护理人员操作时与患者近距离接触,被传染风险高。

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遇到障碍,会间接产生负性心理。本研究中部分人员表示,护目镜起雾及佩戴多层手套增加了精细操作的难度;长时间佩戴口罩、护目镜及橡胶手套,导致耳廓、脑后、鼻面部及腕部皮肤出现压力性损伤;防护服密闭闷热,加之高负荷工作极易出现体力不支;由于方言不通与患者沟通障碍;轻症患者角色强化;患者不配合、情绪易激惹;生活不能自理者缺少家属陪同,加大了护理难度。除本职工作外,部分人员还要承担病区保洁、医疗废物处理、患者配餐等工作,过劳亦会加剧负性情绪。有研究显示,合理排班能有效缓解护理人员不良心理情绪[9]。因此,管理者应根据患者数量和病情动态排班,合理分配各班职责,减少不必要体能消耗,保证护理工作质量。

综上所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管理者可从多层面为一线护理人员提供心理干预依据。本研究对疫情防控一线护理人员心理状况调查,更具针对性,但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个体的心理应激反应持续时间较长,接下来将会继续关注该类人群后续心理健康状况。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障碍量表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供暖系统整改方案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