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方位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2021-08-24张丽丽张雯静武永红郭倩玉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心功能心肌疾病

张丽丽,张雯静,武永红,郭倩玉

(1.鹤壁市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河南 鹤壁 458030;2.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麻醉科,河南 郑州 450052)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存在诱发心肌肥厚的生长因子,可使衰老或压力负荷过重的心肌细胞发生凋亡。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有劳力性或阵发性呼吸困难、消化道症状、咳嗽等临床表现[1]。感染、心律失常、机体血容量增加是诱发疾病的重要因素,若不及时干预,会引发肝淤血性肝硬化、肾功能异常、睡眠呼吸暂停、血栓及栓塞。相关资料显示,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周期长,治疗期间的护理具有巩固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的作用[2]。全方位护理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护理模式。本研究旨在探讨全方位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症状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1~67岁,平均(51.27±6.30)岁;病程1~7 a,平均(5.12±1.70)a。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42~70岁,平均(52.13±6.27)岁;病程1~7 a,平均(5.27±1.65)a。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鹤壁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选取标准(1)入选标准:①符合慢性心力衰竭基层诊疗指南中诊断标准[3];②对治疗药物无变态反应;③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异常;②近1个月内服用过激素类药物;③有心脏搭桥手术病史;④合并精神疾病及语言障碍。

1.3 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 (1)入院前由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护理计划并告知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2)护理环境保持安静、整洁,确保室内空气流通;(3)嘱患者遵医嘱服用药物,若出现异常及时寻求帮助;(4)嘱患者清淡饮食,同时保持身体清洁;(5)每3 d检测心功能,记录数据并交于医生。

1.3.2观察组 (1)组建护理小组。入院前由心力衰竭评判医生、主治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组成全方位护理小组,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身体素质后制定专业化治疗及护理方案,每周五晚5点召开总结会议,讨论治疗及护理效果,便于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实施方案。(2)入院时知识讲解。入院时给患者及家属发放院内自制的《慢性心力衰竭知识手册》,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诱因及临床表现,回答患者疑问;告知患者预期阶段性护理效果,增强患者治疗信心,便于患者配合工作;测量患者心功能指标以及血糖、血压、血脂水平并做好记录,护理期间每日3次。(3)治疗监督护理。责任护士严格嘱咐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做好患者科学用药指导。如利尿药常有口干、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嘱患者多喝水,可适当吃酸梅、杏、柚子等水果减轻不适感;洋地黄类药物常发生心率减慢、腹泻、变态反应等不良反应,定期检测患者心功能,告知患者若有不适及时寻求帮助;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常引发咳嗽、血钾升高等不良反应,定期检测患者血钾水平,咨询医生后可配合止咳药缓解患者症状。(4)心理护理。因治疗周期长,患者易焦躁、烦闷,取得阶段性效果时应即刻告知患者,利于稳定情绪;设立专门服务于患者的咨询室,通过心理医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每周举办病友交流会,患者可分享自己相关经验,多与人接触以降低患者医护治疗期间孤寂感。(5)饮食及运动护理。根据患者体质及体质量制定科学饮食计划,满足患者饮食需求的同时不加重生理负担,总体以清淡、高蛋白为主,禁生冷、油腻肥厚及易生痰食物;患者运动强度以微出汗为宜,可选择哑铃、沙袋、快走、慢跑等方式。基础运动量:每次20 min,每日1次,每周至少4次。(6)护理结束前建立患者档案,出院后每月1次家访,每周1次电话随访。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若有异常及时联系医生作相关处理。

1.4 观察指标(1)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清脑钠肽(serum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6 min步行距离(6-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采用心电监护仪(PM-7000系列)、BNP检测仪(M368系列)检测LVEF、BNP水平;嘱患者于平坦地面上以最大速率行走,6 min后停止,步行路程越长,心功能越好。(2)疾病自我管理能力。采用心力衰竭自我管理量表进行评定,本量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为0.814~0.817,效度系数为0.912~0.918,包括药物管理(20分)、饮食管理(12分)、社会适应(20分)、症状管理(28分)4个项目,总分8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效果越好。(3)并发症发生情况。(4)生活质量水平。采用健康调查简表(36-item short form survey,SF-36)进行调查,本量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为0.885~0.892,效度系数0.918~0.922,包括整体健康、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等8个项目,每个项目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心功能指标护理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6MWD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2.2 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护理后,观察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4 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老年人机体多器官功能呈下降趋势,易诱发多种慢性疾病,慢性心力衰竭是其中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7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约为10%。邱英茹等[4]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诱因可能是心肌损害。缺血性心肌损害、炎症和免疫心肌损害、遗传性心肌病等可致心肌致密性不全,加重心脏负担,易诱发心力衰竭。谢启海等[5]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诱因可能是心脏负荷过重。左、右心室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心肌代偿性肥厚,机体须克服增高的阻力保证射血量,久之致心肌结构及功能发生改变而失代偿,致心脏负荷加重,诱发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周期长,全方位护理根据患者病情随时调整护理方案,可有效避免因配合度不高致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发生。本研究探讨全方位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价值,结果发现,护理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自我疾病管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表明全方位护理可有效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使患者更好地配合医生工作,进而改善心脏功能;同时通过慢性心力衰竭知识讲解,患者可了解疾病相关知识,规避不良行为习惯,间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潘媛媛等[6]研究发现多元化全方位护理在改善心功能指标及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同时,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因机体代谢功能下降导致的营养不良。严莉等[7]研究证实科学的运动可促进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恢复,加快药物在机体内的运行速率,使药物发挥最大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可能是全方位护理中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及运动训练的作用。过快的心率及过高的血压均能增加心脏负担,根据患者日常生活习惯制定运动训练计划,可在保证疾病稳定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改善患者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巩固治疗效果。此外,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可能是由于全方位护理中告知患者阶段性疗效、与病友的交流沟通、专业的心理医生疏导等缓解了患者的负面情绪,使之有合理的宣泄口,起到间接安慰剂的作用,从而减轻医护人员与家属的压力。同时配合疾病知识讲解、运动以及饮食护理,可帮助患者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全方位护理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心功能心肌疾病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