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捍卫尊严彰显气节维护权利

2021-08-24景作人

歌剧 2021年12期
关键词:烟台市音乐剧审判

景作人

Dignity,integrity and rights

——On the original musical Judgment Day

11月27日,我在山东烟台大剧院观看了原创音乐剧《审判日》。该剧是由中共烟台市委宣传部、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由烟台市文化艺术中心、烟台市歌舞剧院演出。它是一部以真实事件为基础,以捍卫国家尊严,彰显民族气节、维护人民权利为中心内涵的音乐剧,亦是一部弘扬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价值与理念的代表作品。

1947年,刚刚解放不到两年的烟台发生了“杨禄奎事件”,一个美国司机史鲁域琪在烟台大街上肆意狂奔,将人力车夫杨禄奎撞伤致死。史鲁域琪不仅不下车救人,还目无法纪,狂妄地驾车逃逸。此事件发生后,激起了全市人民的极大愤慨,包括新闻媒体在内,民众都对肇事者进行了声讨与追责。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本着捍卫国家主权、维护人民权益的目的,与肇事者所属机构——“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驻烟台办事处”进行了严正交涉,并由市长姚仲明为首的政府代表,与“联总”代表进行了三轮艰苦的谈判,迫使对方接受了我方处理事件的全部条件。通过烟台市政府成立的临时法庭,对肇事者史鲁域琪进行了审判,除扶棺谢罪、赔偿损失、登报致歉外,还判处他有期徒刑两年。此事极大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在华人员的嚣张气焰,维护了中国人民的尊严和解放区人民政府的尊严,被当时的《大众报》称之为一场“正义的胜利”。

音乐剧《审判日》就是根据这一真实事件而创作的。创作者们希望将这一事件搬上舞台,以使后来者了解历史、了解真相,同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情国运变化一目了然,真正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将国家尊严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为了创演好这部音乐剧,烟台市文化艺术中心和烟台市歌舞剧院组建了一个专业的创作班子,在山东省歌舞剧院等单位的帮助下,各路精英齐聚于此,汇成了一股强大的创作力量。他们是:编剧张积强、王娟,作曲武凯,总导演邱晓晨,舞美设计金卅,灯光设计张彤,声乐指导张楠,音响设计王湖南,服装设计王钰宽,化妆造型刘晓东,道具设计邵炜,视频设计彭亮波(此外还有导演助理崔超,作曲助理张澳川,舞美设计助理聂振伟)。

我于27日观看了此剧的首演,看后脑海里产生了很多想法。记得小时候看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总对影片开始时游行群众围堵野蛮的美国司机戴维斯的画面记忆犹新,当战士赵大大对着戴维斯怒吼一声“去军管会”时,幼小的我总是感到格外解气,格外兴奋。如今又看到了这样一部使美国佬低头认罪的音乐剧,心中真是旧情重演,更加觉得扬眉吐气,信心倍增。

这是一部立意新颖的音乐剧,它有着与众不同的内涵,还有着特殊的政治意义,而在教益性和正能量方面,它更是独树一帜,分量十足。我很看重该剧的剧本创作,张积强、王娟一老一少,搭档起来十分娴熟,前阵子我看过他们二人合作的音乐剧《追光者》,此次又欣赏了二人搭档创作的《审判日》,深感他们的配合已经达到了合一的境界。

《审判日》的剧本创作走的是一条创新的道路,它并不像以往的戏剧那样采用整体叙述结构或其他结构,而是以主线、副线的交叉升级,外加各自情节“插部”的辅助(类似音乐创作的奏鸣曲式)来表现与烘托剧情的。在这部剧中,三场谈判和一场审判是轴线,姚仲明市长等政府人员与美方“交手”、取得节节胜利是主线,而群众的激愤场景及社会各界对杨禄奎家庭人员的热心帮助是副线,全部情节在这种“依轴而转”的结构中不断升级、反复,且以“穿越”式的时空转换外加推理式的逻辑进行,将整剧的主题烘托及情绪渲染推到了顶峰。

《审判日》在人物塑造和情节铺垫方面都有亮点,主要人物姚仲明的形象塑造得极有正义感,且举止端庄、外文内刚,而烟台外事办公厅主任赵野民的形象亦沉着淡定、分寸得当。杨禄奎的妻子梁玉英的形象温柔得体,感情细腻且颇识大体。白宇、陈柳青、报童等人物,除了身上的正义感和激情外,还有着青春的活力和浪漫的思想。美方人士李普尔主任则显得十分阴险,巧言善辩之下隐藏着肮脏的思想。肇事者史鲁域琪则蛮横无礼,尽现流氓本色,无奈认罪之后他又显得羞愧万分,狼狈无颜。

《审判日》中有一个特点,即在全剧的进行中,每当大事件出现和矛盾升华之际,之前必有辅助情节出现,这些“插部”所起的推动作用,自然地為后面的矛盾升华做出了铺垫,很好地起到了帮衬与烘托的效果。例如史鲁域琪蛮横撞人之前,受害人杨禄奎正拉车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家,他拉着洋车工会的车(自己也是工会骨干),奔跑在新社会的马路上,心中充满着主人公的快乐心态。但就在这种众人欢乐、喜气洋洋的时刻,史鲁域琪却蛮横行驶,铸成惨祸后又趾高气扬地逃逸。此时此刻,民愤被冲天的火焰所激起,万众的激怒指向了肇事的美国司机……就在这种高潮的烘托下,市长姚仲明、外事办公厅主任赵野民、民族人士孙厚甫等人挺身而出,他们紧急召开了市政府会议,一致决定扣押史鲁域琪,并代表烟台市人民政府和烟台市广大市民,与美方人士举行了第一轮谈判。

第二轮谈判之前也有一番辅助戏的铺垫,那是第三幕开始,杨禄奎的妻子梁玉英与襁褓中的孩子艰苦度日,她悲痛万分,万念俱灰,唱着一首凄惨的《日子》。正当她绝望之际,姚仲明市长来到她家门外,他把慰问品放在门外,唱起了《月色》这首充满深情和怜爱的咏叹调,表达了对死难者家属的极大的慰藉,还有一定要为他们讨回公道的决心。接下来,报社记者白宇、民主人士孙厚甫、解放军战士杨振峰等人也赶到了梁玉英的家里慰问她。市领导与热心群众的关心与帮助,极大地鼓舞了受害者家属。同时,人民群众要求严惩肇事者的示威游行像海洋中的巨浪一般,大家齐声高唱出《怒吼》这段激情高涨的合唱。而与美方人士的第二轮谈判,就是在这种夹带着大众感情和怒吼的浪潮中开始的,它的顺利引出,与前面铺垫的辅助情节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了一起。

我认为,剧作家在这里很好地借用了音乐艺术的表现手法,即通过“插部”主题的介入,来达到“主部”主题(主线)的合理呈示,由此看来,这的确是一种具有时空跨越效果的有益尝试。

《审判日》的音乐呈现出的特点是抒情、流畅、坚定,风格上较为通俗,形式上则吸收了一定的歌剧因素。武凯是一位具有抒情风格的作曲家,在这部音乐剧中,他写出了很多旋律优美、韵寓深长的音乐,例如梁玉英的咏叹调《日子》,姚仲明的咏叹调《月色》,陈柳青和白宇的二重唱《年轻的心》,群众的合唱《胜利的泪水》等。除此之外,一些对话式的宣叙调、对唱、咏叙调,也有着很多大胆地使用。另外一些舞蹈性的场景音乐,也写得很有“现代式”的激情味道。

如今在一般人看来,音乐剧的音乐创作仿佛已经有了一种风格的惯例,即旋律向通俗化靠拢,节奏向爵士化靠拢,风格向大众化靠拢。对于这种惯例,我本人持宽容的态度,但并不赞成拘泥于这种风格。我的看法是,中国音乐剧的音乐要走多样化的道路,除了世界性的惯例之外,还要大胆吸收并运用民歌化、戏曲化、歌舞化等民族音乐元素,从而使中国音乐剧达到鲜明的百花齐放的效果。

《审判日》在这一点上有所追求,它强调了中国式抒情歌曲和中国式通俗歌曲的特点,还容纳了进行曲和“宣泄性”舞曲的风格。对于人物的个性化处理,剧中也有着刻意般的雕琢,例如姚仲明和梁玉英的音乐,同样是抒情性的,但彼此的个性差异和情感表现程度各异。而对于李普尔和史鲁域琪的音乐塑造,作曲家则运用了相对西式的风格,其歌剧化与爵士化的结合,使音乐呈现出怪异和诡异的味道。

我个人感觉,这部音乐剧中的核心唱段(包括角色演员的咏叹、咏叙以及群众的合唱等)比较音乐剧化,而连接部和宣叙调的处理更接近歌剧风格,至于场面性音乐,则比较大众化和通俗化。总之,全剧音乐基本处在音乐剧风格的范畴之内,它们对剧情的发展及人物的表现,都起到并达到了预定的效果和目的。

邱晓晨是个新派导演,她年纪轻、观念新,有着扎实的舞蹈功底和戏剧经验。此次作为总导演执导《审判日》(和音乐剧《追光者》不同,《追光者》是著名的陈蔚担任总导演),她显现了果敢的执导能力和细腻的执导风格。对于编剧所设计的较为新颖的戏剧形式,她以自己理解和融会的方式予以了呈现。人们看到,邱晓晨所导的戏,均能够给人以逻辑性强、表述突出、情感到位的感觉,亦能使观众随着情节的发展而与音乐剧融为一体。在舞台的整体呈现上,她亦能够做到强调重点,调度均衡,还能够通过声控效果与舞台实体的结合,给人们带来一种幻虚幻真的效果。

众所周知,音乐剧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形式,除了音乐、戏剧、舞蹈之外,舞美、灯光、服装、道具等,都是其表现形式的主要方面。《审判日》的舞美效果是音乐剧式的,它简洁实用,意向效果强,在舞台上的穿梭游动显得灵活自如。灯光效果符合现代音乐剧的规律,写实感强,不刺眼,且能够体现出一种威严感。服装、道具、化妆造型都有各自的特色,在具体时刻和具体方面都能够产生出具体效果。

《审判日》的角色演员和群众演员基本上都是烟台市歌舞剧院的演员,只有饰演姚仲明市长的是来自东方歌舞团的于海洋,然而这些来自本院的年轻演员们(有的还是舞蹈演员、戏曲演员甚至器乐演奏员),却表现出了极大的付出与投入精神,他们在舞台上唱演到位,很有一些“专业范儿”,不经解释,人们很难看出他们并非专业音乐剧演员。当然,作为山东和烟台地区比较有名的优秀演员,饰演赵野民的肖文鹏,饰演梁玉英的习晖,饰演陈柳青的陈瑞红,饰演李普尔的李京才等,他们在剧中的表现均有亮丽之处,特别是习晖、肖文鹏,其整体表现显得十分成熟。

剧中饰演姚仲明的于海洋是唯一的外援,我上次看到的《追光者》一剧,也是由他饰演的男主角李耘生。这个年轻演员具有很好的演员气质,唱演方面均有实力,且在舞台上沉稳自如,不慌不乱。此次饰演姚仲明和上次饰演的李耘生不同,姚仲明是知识分子,又是烟台市市长,属于政府领导干部,这个人物是个内涵较高的角色,故需要演员进行很好的品味与揣摩。于海洋在演出中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他所饰演的姚仲明,沉着坚定、外文内刚,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视列强如粪土的决心。另外,他的声音亦非常适合音乐剧,故在演唱中能够尽情地倾注特殊的激情,从而使人物的内在情感表现得格外充分。

我从《追光者》《审判日》两部剧中,感觉到于海洋是一位很有潜力的音乐剧演员,他形象端正,唱功突出,重要的是身上有一種音乐剧演员所应具备的灵魂内涵,相信他的未来一定会更加优秀、全面。

《审判日》是一部以事实为根据、以国威为高度、以法律为准绳的写实主义音乐剧。它很难写,也很难演,因为它并不以浪漫性和戏剧性取胜,全剧也并不具备丰富的情感发挥与戏剧冲突。然而就是这样一部剧,却以它独有的气势、气度和气节,彰显出了伟大的国家力量和坚定的民族精神。

《审判日》是一部原创作品,首演后得到了观众们的热评,也受到了业内专家的一致肯定。然此剧毕竟是一部新作品,创作及表演方面的不足之处还有不少,对于这方面的问题,首演后第二天的专家研讨会上大家提了很多。作为我个人,除了对该剧的突出性和优点肯定之外,也发现了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下面我就一一列出,仅供创演者们参考。

首先,从编剧角度来讲,我认为该剧的组织不够细腻,情节进行略显粗糙,衔接部相对突兀,自然的黏合感有所欠缺。

具体来说,剧中的轴线、主线与副线之间,缺乏情感与情绪的层次展开,多少有些“堆积”的现象存在。再有,中美之间的谈判,从内容上讲,美方的诡辩之术显得过于简单,因而整个谈判似有令人不够信服之感。另外,记者白宇与女青年陈柳青之间的“爱情插部”显得太过“敷衍”,本是一条能够展开的爱情线,却以草草收场为结束,使人感觉像是一种换景式的“过场”(据编剧说本来此处是有戏的,但最终却被删掉了)。而我认为,既然剧中设计了这条爱情线,那就一定要将它做足、做自然,否则就会使人产生画蛇添足的感觉。

第二,从音乐角度上讲,该剧的抒情性体现得不错,但音乐缺乏角色个性,致使人物的代表性格略有雷同。再有就是宣叙部分写得较为生硬,缺乏语言化与旋律化的自然结合(特别是谈判时的双方对唱)。对于这一点我认为,在音乐剧中,如果宣叙手法运用不畅,那还不如直接用对白的好,因为音乐剧不同于歌剧,它多采用一些对白无伤大雅,有时还会起到更好、更自然、更通俗的作用。

第三,从舞美、灯光、造型角度上讲,舞台的布置比较协调,但相对简陋(不是简洁)了一些,灯光部分昏暗的成分稍显大了,与并不适合于此的干冰效果混为一体,使舞台之上的感官效果太显“浑浊”。造型问题有一点我不明白也不甚满意,那就是史鲁域琪的形象,这个人物是美国人,但不知为何却化妆成了中国人的形象(起码是亚洲人形象),我猜想这可能与历史事件时的真人形象很相仿。尽管如此,今天通过舞台表演来展现他时,还是要给他设计一个欧美人的造型,否则不仅当代的年轻人在观剧时搞不清楚,就连我这一代人,也会对此感到充满疑惑和不解。

最后,从表演角度来看,烟台市歌舞剧院此次令人们感到了惊喜,他们依靠自己的实力、自己的资源、自己的信心,完成了这部具有一定难度的音乐剧,实在令人感到钦佩。然从实际演出的效果来看,尽管全体演员都十分努力,但仍然感觉到他们在专业训练和专业调配方面的欠缺(于海洋除外),特别是在演唱方面(舞蹈略好)缺点就显得更加突出(音准、节奏、音色等)。从这点上看,这个剧院的确需要具有一个长期培养、训练和发展演员的规划,更需要上级单位在各方面予以的大力支持。

《审判日》的首演结束了,下面留给它的是继续的修改、提高与完善,人们相信,烟台市文化艺术中心和烟台市歌舞剧院,一定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再接再厉,将这部捍卫尊严、彰显气节、维护权利的音乐剧,打造成为中国音乐剧领域中独具特色、独具风格、独具意义的优秀剧目。

猜你喜欢

烟台市音乐剧审判
《灌木丛篁图》
烟台市苹果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七十年前那场文明的审判
消失中的审判
未来审判
审判
爆笑音乐剧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