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档案馆建设中的应用
2021-08-23卢显阳
卢显阳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智慧档案馆;应用
一、智慧档案馆和物联网
信息化时代,智慧档案馆的建设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档案馆的建设以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技术支撑,实现知识获得与档案管理互动连接,这是智慧档案馆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智慧档案馆建立在多元化档案信息资源基础之上,是将新一代的数字技术、物联网或大数据等管理科学充分应用于档案管理的全过程,以更加智能化的方式管理档案,实现各个档案之间的调动获取以及人与档案之间的即时联系,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档案服务。物联网基于现代互联网络、传统电信网等信息载体,并通过信息传感设备的接入,将所有能够独立寻址的物体接入网络,实现入网物体之间的互动联通。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入网物体的识别、监控、定位、管理和信息共享等层面的完全链接。物联网最终要实现的是物质实体与网络信息的相结合,也包括使用传感器等信息载体,实现对智能终端的控制,如计算机、油气设备、公路运输ETC、航天航空、虚拟现实设备等,进而实现对万物的管理。物联网建设的发展将互联网技术融入智慧档案馆的发展进程中,实现档案馆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
二、智慧档案馆的物联网技术架构
(一)智慧档案馆的整体框架
智慧档案馆是将互联网、通信网络、物联网等综合体通过数据的集合与分层管理容纳所有档案信息的平台,并将未来社会需求与未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态势相结合,实现档案之间的互通。智慧档案馆的建设首先离不开智慧档案馆的整体架构与整体的设想。根据目前现有的互联网技术,智慧档案馆的整体框架包括设备、服务、数据、感知等四个层面,这四个层面分别负责智慧档案馆的不同建设方面。设备是开展智慧档案馆建设的基本条件,它包括一切可智慧使用的各项资源,从而能够为用户开展便利的服务,满足用户的需求。服务则是利用档案馆的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感知是指档案馆充分利用各项资源获取信息,而数据则是建立在档案馆数据资源的基础之上,对数据资源进行分类整理,为服务打好基础。这四个层面是档案馆能够正常运行、实现职能管理的重要途径。因此,智慧档案馆的整体构架一定要充分考虑这四个层面的内容,建立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同时要充分考虑法律法规以及管理体制、人才培养、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现状,为档案馆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良的条件。
(二)智慧档案馆的基础层
智慧档案馆的基础则是智慧档案馆建设所需要的最基本条件,如服务器、技术设备或其他网络设备、档案资源等。这是档案馆为用户开展个性化服务的重要前提,也是档案馆正常运行的保障条件,所以档案馆进行智能化发展或者信息化建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档案馆基本条件的铺设。智慧档案馆建设所需要的基础设备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以及档案馆领域发展状态,与城市的智慧建设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从这一层面来说,智慧档案馆的建设与发展并不是独立的单一工程,而是与其他层面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加强其他基本资源横向联系。能够提供便捷高效的技术服务以及信息支持。
(三)智慧档案馆的服务层
智慧档案馆建设最主要的目的体现在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所以在智慧档案馆建设过程中,服务层面的建构是档案馆建设的核心。档案馆的信息资源只是提供最基本的服务条件,但智慧档案馆建设成果的好坏,最终要通过服务层面来体现。智慧档案馆整体架构要求它通过政务服务网或者是移动互联网等途径来为用戶提供服务,使民众能够通过不同的网络系统或网络体系方便快捷地查到相关档案资源。智慧档案馆的建设链接其他政务服务网络或互联网体系,顺应了目前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同时这也是智慧档案馆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档案馆的建设要以时代需求为重点,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提高档案馆的服务能力,体现其现实意义。
三、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档案馆建设中的应用
(一)档案出入库和整理工作层面的管理应用
智慧档案馆的建设充分使用了物联网技术中的RIFD技术和WSN技术,档案的位置查询可以通过RIFD标签来识别,工作人员根据位置的识别能够快速地管理和使用档案信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档案馆的建设增添技术力量。各类工作人员都可以通过物联网的功能,实现对档案资源的调取与使用。同时物联网为智慧档案馆建立了统一的数据库系统,工作人员通过对档案资源的定位,能够实现入库与出库管理,极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二)档案馆安全监管层面的管理应用
物联网在档案馆安全管理层面的应用,主要是针对档案被盗的管理。物联网技术能够将档案和档案馆之间形成联系,构建档案馆一体化建设体系,通过档案馆档案的标签实现对档案的追踪和定位,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提高丢失档案被追回的概率。同时在档案馆管理层面的建设也使用了物联网大数据功能,可以实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查找与收取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三)基于用户需求的知识服务创新层面的管理应用
智慧档案馆的建设不仅仅体现在基础层面的数据使用与自动化管理,最重要的是将技术带来的便利充分应用在用户服务上。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用户的感受和需求。物联网的应用为智慧档案馆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使得档案馆充分调动技术资源进行服务创新,通过分析用户的现实需求,建构个性化的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知识信息服务。利用RIFD技术可以收集用户的使用习惯,建立用户分析数据库系统,进而明确用户的想法。不仅有效提升了档案查收的工作效率,同时用户可以在节省时间的情况下体验到智慧档案馆的服务,从而有利于提高用户对智慧档案馆服务的满意度,加快智慧档案馆建设的步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技术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物联网的使用有力地推进了档案资源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为档案管理拓展了工作路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档案在出档、入档等环节的安全性。同时物联网融合大数据功能使档案信息资源可视化和管理动态化,通过分层管理和多级数据资源的融合,搭建了未来智慧档案馆应用的互动平台,进而实现档案与档案之间的链接、用户与档案之间的互动、用户与用户之间的链接等目标,从而完成档案智慧化层面的建设,更智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王一鸣.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档案馆架构中的SWOT分析[J].城建档案,2021(02).
[2]陈亮.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档案馆建设中的应用初探——以太仓市档案馆为例[J].档案与建设,2016(07).
[3]顾玉妮.大数据应用与智慧档案馆建设的思考[J].城建档案,2019(08).
[4]容依媚,肖秋会.我国智慧档案馆研究综述[J].北京档案,2019(08).
[5]马宏正.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档案馆建设中的应用探究[J].办公室业务,2020(08).
[6]许德斌.基于物联网环境下高校实物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10).
(作者单位:河南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