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技术:智慧教育从理念到实践
2021-08-23颜源闫苗弟刘佳伟
颜源 闫苗弟 刘佳伟
新技术推动教育向数字化、智能化、泛在化方向发展,智慧教育应运而生。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我国由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抉择。“智慧教育”作为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从教研到课堂再到评价,新技术改变了教育教学传统模式。智慧教育如何推进教研形态升级?智慧教育如何打造课堂教学新样态?智慧教育如何赋能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本期《教育家》杂志线上论坛,我们邀请一线中小学校长围绕新技术带来的教育新模式展开深入探讨,呈现智慧教育的发展现状。
议题一
智慧教育如何推进教研形态升级?
徐海龙:教育信息化浪潮势不可挡,怎样顺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成为一名能够驾驭智慧教育的个性化学习引领者,是当前每一位教师都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动教师教学、教研形态升级——
善于利用信息技术高效完成教学准备。在教学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教师需要具备强大的资源搜索、整合能力,能够在海量信息面前高效完成教学、教研准备工作。如果仅依靠百度等搜索引擎整合教学资源无异于大海捞针,现代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之江汇”“学科网”等专业资源平台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资源库。
善于利用大数据精准诊断学情。近幾年,随着大数据分析技术日臻成熟,学生常规课堂数据、学习过程数据和网上阅卷数据分析系统迅猛发展。现代教师应主动借力,用技术武装自己 ,利用互联网平台精准诊断学情,实现个性化教学、教研。
善于利用互联网拓宽教研渠道、增强教师专业影响力。一直以来,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多依赖于校本研修和学时进修,这些学习方式存在针对性不强、时效性不高两大弊端。因此,现代教师应充分利用官方教师学习平台、名师网络工作室、教学专业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网络平台,这些平台可以提供更个性化的学习资源,降低了教研的参与门槛,拓宽了教师参与教研的渠道。另外,大部分教师的教研交流活动限于本校专业圈,小部分骨干教师限于本区域专业圈,缺乏与外界沟通、碰撞的机会。因此,加入名师网络团队、加入专业领域的公众号社群、加入教育类App的师资队伍等,可以更好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开阔自己的专业视野,发挥更大的专业影响力。
最后,我们要警惕三种倾向:一是警惕排斥技术的保守主义;二是警惕生搬硬套技术的形式主义;三是警惕精细技术应用的完美主义。教师们应始终不忘初心,牢记无论什么样的教研方案都是为了学生的高质量成长服务。
张胜聚:智慧教育背景下,教师由“知师”转变为“导师”,育人成为最重要的任务。提高混合式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路上不容回避的挑战。新的教育生态环境要求教师构建自己的“资源库”“工具箱”。这个工具箱中,不但包括传统的教学资源和教室场景,还包括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各类在线教学平台以及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学习特点,在自己的“工具箱”中选择线上或线下教学资源、教学场景、教学活动等要素,组织和实施教学过程,完成综合化人才培养目标。
杜开颜:传统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难度主要由教师凭借经验判断,这使得教研活动的准确性无法保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借由专业平台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进行全面的收集、提取与分析。这就使得教师的教研活动更具科学性。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利用敏特码课系统云平台和移动终端,记录学生学习过程数据并上传到云端,帮助教师精准备课,帮助学生发现问题。
议题二
智慧教育如何打造课堂教学新样态?
刘成军:智慧教育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新型教育形态和教育模式。采用智慧教育形式来完成课堂教学,已成为中职课堂教学发展的方向。多年来,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职教中心依托智慧校园建设,以“教育教学信息化”为目标,努力打造“互联网+教育”新样态,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依托网络教学平台,打造思政教育新样态。2017年,通过引入“学习通”网络教学资源平台,我校全面开展德育课程网络教学。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校开足开全四门德育课程,并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各科教学之中。从2021年春季学期起,思政教育全面融入课堂,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政重点内容,由教务处根据教学标准制作成微课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推送给教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随时选择向学生推送,实现了课程思政全覆盖。
全面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打造课堂教学模式新样态。近两年,学校累计投入近千万元资金进行校园信息化建设,为推行信息化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21年春季开始,学校推行“低重心、高效激情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推行双案教学。课前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推送导学案,课后利用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要求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积极探索本专业、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截至目前,文化课教师“翻转课堂”教学、机电类专业教师“智能仿真”教学、汽修类专业教师“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教学模式都在稳步推进中。
杜开颜:2019年底,福州第三中学引进敏特码课系统,并为每个学生配备平板终端,用于实时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实现学生线上线下融合学习,探索“教、学、评”的一致性,努力实现精准教学。
大数据驱动精准教学。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便捷收集数据成为可能,精准教学得到重视。目前,国内对精准教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针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探讨,精准教学概念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产生了以“智慧课堂”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精准教学主要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发展现状,通过设计精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使教学效果可度量。参与教学过程的教师能够明晰学生学习程度,从而实现差异化、个性化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