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延安对话》里的红军领袖
2021-08-23
在延安短短四天的停留中,毕森对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进行了采访,被他们的崇高理念与精神力量所感召。毕森在笔记中写道:“延安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胸中充满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在那个环境里,个人私欲必须向崇高的理念折腰。为了共同的事业,人人平等,官兵一致,齐心协力,顽强奋斗……”
1937年6月,盧沟桥事变之前,在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帮助下,美国汉学家托马斯·亚瑟·毕森和其他几位美国同行一起到访延安,见证了当年中国社会的现实和革命圣地的烽火岁月。
在延安短短四天的停留中,毕森采访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红军领袖,并将这些见闻与采访写在两个笔记本上,真实记录了延安时期的革命实践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
毕森在笔记中写道:“延安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胸中充满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在那个环境里,个人私欲必须向崇高的理念折腰。为了共同的事业,人人平等,官兵一致,齐心协力,顽强奋斗,大家分享着这种精神追求所带来的充实感……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毛泽东会顽强不屈地奋斗着、坚持着,要把这种精神推广到整个中国。”
84年后,毕森的采访被重新发现并翻译出版,书名为《1937,延安对话》。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岩在新书发布会上说:“这是一本极具党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好书,是我党在延安时期革命实践和思想理论的重要见证,是一部新发现的《红星照耀中国》。”
本文摘录了毕森对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的精彩采访片段,一展中国伟人的风采和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见证毛泽东清晰的头脑和知性力量
对毛泽东的采访,我们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1937年6月22日)。
毛泽东在简朴至极的窑洞式书房里会见了我们。在毛泽东这里停留时,一切都像是不紧不慢的,但一切又都是严肃认真的,没浪费一分一秒的时光。
毛泽东不失时机,立刻就开始了谈话,并始终对谈话起着主导作用。但他自始至终都注意着,让这次采访以问答的方式来进行。
毫无疑问,在国共两党最近所讨论的统一战线的问题上,毛泽东肯定处理过各种各样的提案和争议。然而,考虑到他此刻是在一个非官方的场合,几乎就像是在和普通人闲聊那样,所以,这种采访形式为我们提供了一次绝佳的观察机会,足以见证毛泽东清晰的头脑和知性力量。
1937年的夏天,当我离开延安,回到北平后,第一次着手整理笔记时感到,如果有朝一日我打算把这些采访记录编辑成书出版的话,根本用不着进行任何修改。
毛泽东那年44岁了,身材瘦削,动作敏捷,浑身上下透着一股青春的活力,显示出年轻小伙子一般的气质。不知为何,他的种种优点和魅力完美融为一体,再加上他深邃的思想、审慎的态度,竟让人感觉到一种高深莫测。
很想以朱德为良师益友
第二天(6月23日)上午10点钟左右,我们来到了朱德那里,对他进行访谈。这是我们此行的第二位重要采访对象。
其实,我们在延安的第一个早晨(6月22日),访问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朱德正在那里给一个班的学员们作报告。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这位红军总司令。他体魄强壮结实、五官轮廓鲜明,与我们想象的十分吻合。
51岁的他,神采奕奕、充满活力。他那种开朗、亲切的性格总是让人感到快乐。和他见过几面后,大家差不多都有一种愿望,很想以他为良师益友。
朱德年轻时在欧洲留学数年,但他好像丝毫没受到欧风的熏染。我们为他所拍摄的照片清楚地显示出,他的面孔是中国革命运动中一张地地道道的农民的脸庞。他的言谈话语通常也是简明扼要、直截了当、清清楚楚的。
当我们的采访接近尾声时,徐向前迈入了朱德的房间。他们俩都是军事家,所谈之事也都是军务方面的。但不同寻常之处在于,这些军事家很容易偏离他们的本行,转到政治问题上来。因为我们提到了有关新疆的某些问题,朱德和徐向前便取来一张很大的中国西部地图,与我们进行探讨。
周恩来提供的国共谈判细节,令我们惊讶
这天(6月23日)晚上,我们与周恩来进行了一次漫长的谈话。谈话一直持续到深夜。
周恩来留着胡须,是一个干净利落、衣冠整洁的人。普普通通的红军军装穿在他身上,却能显示出卓尔不群的风采。从表面上看,他像一个知识分子,但实际上,他却和其他人一样,是一位老牌共产党员。在他从事地下工作的那些岁月里,曾多次虎口脱险,与死神擦肩而过。他也参加过艰苦卓绝的长征。
这天夜里,提到国共统一战线谈判中的原则性问题时,那些一直对外界隐瞒着的谜团,在顷刻间就云开雾散了。周恩来十分乐意向我们提供事实,就连那些国共双方尚未达成共识的一些微妙的细节,他也毫无顾忌地和盘托出。
尽管在此之前,通过对其他几位共产党领导人的访谈,我们已了解到了不少关于国共统一战线谈判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周恩来提供给我们的有关谈判中的那些细节,还是足以令我们感到惊讶。这是我们第一次完全了解到,谈判在当时已经进展到十分深入的程度,而且在某些关键问题上,国共双方已经接近达成协议了。
(《当代》2021年第4 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