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忆浙派人物画大家吴山明

2021-08-23张锦标

世纪 2021年4期
关键词:潘天寿美院人物画

张锦标

不久前,我在微信上看到老同学吴山明回忆潘天寿的文章(《吴山明:近距离看潘老》),吴山明在文中回忆,他10岁时(1950年),经浙江美院吴茀之先生介绍,全家搬进了潘天寿住过的老房子,并与吴茀之先生家为邻,而且经常能看到潘老等一些老先生到吴茀之家做客,磋谈美术教育事业,从而耳濡目染,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爱好;等到了初中毕业之际,15岁,吴茀之先生建议他报考美院附中,他便高兴地报了名,并被录取,从此踏上了美术学院的殿堂,一发而不可收,真是冥冥之中有一种缘分,“人生有时候很特别”。我想吴山明真幸运,天有助也,山明从小聪明、能干,住进了大师潘天寿住过的老房子,人杰屋灵,此屋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巨擘。

庚子鼠年尾,突然传来噩耗,2021年2月4日下午,山明辞世,这太突然了,我一下子很难接受,中国美院失去了一位执教55年的好教授,失去了浙派人物画杰出代表。

在浙江美院结识山明

1958年,全国开展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浙江美院也不例外,除大学部四个系和附中之外,还增设了工艺美术系、民间美术系、工农专修班等等,我就在这一年从舟山部队来到浙江美院工农专修班深造。专修班的教师都是从大学部油画系、国画系、版画系抽调来的教授,有吕洪仁、朱颖人,方干民、周诗成、何志生、陈光健等,教室设在附中一幢大楼,正好与吴山明所在的附中高四(班)相邻。我们一见如故,山明年轻、聪明精干、好学上进,他正在要求入团,我正在要求入黨,很是投缘。在“总路线”“大跃进”的声势下,我和吴山明两人分工合作,他拿着写美术字的刷笔,我提着黑墨桶,把南山路美院内外墙壁写满了“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等标语,以鼓舞全院师生的斗志,看着我们的劳动成果,两人心感欣慰。

1959年潘天寿出任浙江美院院长,提出大学部要扩大招生。我们工农专修班经过一年的学习,在素描、写生、速写、创作方面都有很大进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成绩显著,院领导决定:专修班的学生可以参加大学招生考试。专修班当即有40人报名。通过全国招考,共有26名同学被大学部录取,我考入中国国画系;事正巧合,吴山明附中毕业后也来中国画系报到,我们成了同窗挚友,都非常高兴!不久我在浙江美院大礼堂参加了新党员集体入党宣誓,吴山明也被批准加入共青团。此后我担任了三年班长和五年系团支部书记,吴山明担任班级团小组长,我们两人工作配合紧密又默契。

专业上初露锋芒

我们第一年的课程是工笔人物写生课,吴山明心灵手快、平和待人、助人为乐,他在附中四年已打下了扎实的素描、写生基础,于是主动帮助班级基础差的同学,例如从杭州铁路局来的、年龄较大的楼孙潮同学。因吴山明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久即被推荐为班级学习委员,义务地担负起半个老师的职责。

潘天寿院长主张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三科要分科,于是在我们学了两年的基础共同课后,到了三年级同学们各选主课,我和吴山明等多数人选人物画科专业(我本想毕业后回部队当军事画家),班主任是方增先先生。有一堂安排学生完成兼工带写全身女裸体人物写生作业,要求先打草稿,吴山明主动帮助周边同学修正造型上的不足;在画兼工带写中国画正稿时,吴山明用色、运笔、用墨、用线、造型上均领先一步,在学习方增先老师水墨人物画课程上,他名列前茅。

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如饥似渴,学校安排我们去北京参观法海寺壁画,又进故宫博物院,一进去就是一整天。绘画馆、陶瓷馆、珍宝馆、钟表馆等都看,一馆也不漏,同学们还在故宫里拍照留念,今天再看看我和吴山明、李绍然、张桂铭、倪绍勇一起拍的照片,多有意义!

1964年春,全班投入了紧张的毕业创作中,吴山明、倪绍勇、李绍然三人接受了文化部蔡若虹交办的一本《梅家坞》连环画创作任务。当时连环画在社会上很受重视,也很受群众喜欢,因此也被视作毕业创作范畴内。大家分别到各地收集创作素材,我选择回部队舟山长涂岛体验生活,跑遍了整个岛屿,收集了大量素材。回校后,通过整理素材进行构思,我决定创作一幅《海上南泥湾》作品,描绘海岛军民计108人开展大生产,共同守卫海岛的动人场景。我记得吴山明同学看了这幅创作,赞扬说:“这幅作品很有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他还特意在一位挑送菜饭的炊事兵身上修改了几笔。后来这幅作品得了满分,被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选作对开年画出版。同年秋,毕业将至,同学们兴高采烈忙着毕业创作作品展,和院务委员会全体领导摄影留念,同学间互相赠送作品。记得山明送了我两幅水墨写生人物画,有戴毡帽的《绍兴老乡》和《渔家少女》等,这几幅作品足够说明山明水墨技法的高超,从人物造型、用笔运墨、敷色、流畅线条,已初露锋芒。

对宿墨审美的新完善

开学时我班有23名新生,到毕业时只剩下15名同学,五位留在浙江,一位去江西,余下的九位全部分到上海。吴山明先是被分到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后来听说山明又回到学校,是美院伯乐高培明书记让他留校任教。我想山明的人品、画品很适合做美院教师。果然通过实践,他的人物画得心应手,又热心执教,获得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在“文革”中山明也不受极左思潮的影响,照样尊重保护学校的老教授,吴茀之老先生在“牛棚”劳动时,委托吴山明保护好红卫兵从他家抄走的“梅道人”书画作品,以求今后学生可以临摹借鉴之用,足以证明老先生对山明的信任。

据我所知,吴山明还无私为同学排忧解难,曾热情帮助老同学杨象宪,后者已在浙江宁海文化馆工作多年,山明将他推荐到山东曲阜师范学院,发挥一技之长。1987年我去山东曲阜师范学院拜望杨象宪同学,他已担任教研组组长。

我每次去杭州拜望吴山明同学,他总是热情接待,有时我请他在我的熊猫图上补景,他也乐意接受。2008年,我和李绍然同学一起去杭州,请他帮助介绍《美术报》的编辑,在《美术报》上刊登我们的作品,他二话不说,马上介绍他的学生、在《美术报》担任主任编辑的王平同志,欣然帮忙。最难忘的是2004年春暖花开时节,山明亲自组织、召集和策划了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64届毕业生在西子湖畔“40年重相会”活动,大家非常高兴,住在西湖国宾馆,重温美院情,畅谈40年风云经历,游览雷峰塔等名胜古迹,山明及爱人高晔女士一直相伴陪同,大家谈笑风生,友谊长存。

前些年山明曾来上海“朵云轩”举办过一次个展,我们在上海的同学全部出席,祝贺他画展成功,他还在九江路宾馆宴请招待了我们。山明的画,继承了浙派人物画先驱李震坚、周昌榖、方增先等大师的学术脉络,扎根传统,深入生活,为时代写照,独创了淡宿墨人物画,把恩师潘天寿大师的屋漏痕经典用到淡宿墨人物画的技法上,形成自己独创的理论和风格,他说:“宿墨在水的冲渗下,特别是画头部时用的淡宿墨,竟产生晶莹的光感,画女孩身上时的宿墨线与块面,又显出屋漏痕味而特别凝重。”他画的林风眠、黄宾虹人物肖像都体现了水化后的墨色那晶莹屋漏痕的视觉美感。吴山明独创的淡宿墨人物画,名扬全国,必将载入中国美术史史册。

斯人已逝,谨以此文怀念山明同学。

2021年2月初春写于上海

(作者为上海书画出版社原副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   章 洁

猜你喜欢

潘天寿美院人物画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何家英人物画的愁绪之美
大师的劝勉
宁海县潘天寿中学
桑坤利作品选登
乐志婷作品
用务实的态度、创新的方式推动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
吴昌硕与潘天寿的忘年交
张建霖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