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1-08-23徐旭
徐旭
摘要:目的:就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总有效率呈良好状态,与对照组相关数据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偏头痛患者而言,对其实施中医内科治疗,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中医内科;偏头痛;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为38:42,年龄23~71岁,中位年龄为47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34:46,年龄21~70岁,中位年龄为45.5岁。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偏头痛,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已排除有心脏系统疾病的患者及孕妇。在研究开始前,已将临床方案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取得同意。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临床方案
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治疗,即指导患者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次剂量为10 mg,每天2次。观察组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具体内容:针对肝郁气滞型,采用柴胡疏肝散随症加减治療,中药材成分主要包含柴胡10 g,郁金10 g、川芎15 g、全蝎末5 g、白芍12 g、醋元胡10 g、紫丹参15 g、白蒺藜10 g、珍珠母30 g,当患者出现了口苦、便秘的症状,可增加炒黄芬、龙胆草;患者出现恶心、想吐的症状,可增加法夏、竹茹;患者出现眩晕、耳鸣症状,增加天麻、钩藤;患者出现皖胀不食症状,增加麦芽、山檀;针对肝肾阴虚型患者,实施杞菊地黄汤治疗,中药材成分主要包含菊花10 g、土茯苓25 g、丹皮10 g、山药15 g、天麻10 g、白蒺藜10 g、枸杞子15 g、山茱萸10 g、熟地15 g。将所有中药进行煎煮、指导患者每天服用1剂,持续治疗2至3个月,在此期间,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合理调整用药方案[1~2]。
1.3 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偏头痛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方案后,医务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中,偏头痛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症,发病机制与人体神经及血管功能障碍有直接关系,患病后患者一侧,亦或是双侧会出现头痛症状,此病反复发作几率较高,严重影响着患者[3]。针对偏头痛患者实施西医治疗,往往效果很难达到理想化,极有可能出现疾病反复发作现象,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也较高。而采用中医辨证施治,遵循疏通经络、温经止痛的目的,安全性较高,可实现标本兼治,通过对患者气血的合理调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或规避疾病复发的可能,促进患者康复。
通过本研究可发现,观察组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总有效率呈良好状态,通过与对照组相关数据的对比,组间数据呈现的差异较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针对偏头痛患者而言,对其实施中医内科治疗,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综上所述,近些年,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逐渐更大,受紧张、抑郁,亦或是止痛药物滥等因素的影响,偏头痛发病率逐渐升高,特别是女性患者最为明显,已成为了临床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偏头痛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中医内科治疗,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生活质量改善明显,预后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赵春风.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7):235-236.
[2]李文莉.偏头痛患者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5):67-68.
[3]文建华.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 2015,7(33):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