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建构与实施策略探析

2021-08-23涂建丽

考试周刊 2021年51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建构

涂建丽

摘 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的是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为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知识与技能的教学限制,使学生能够更加贴近生活、社会与自然,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创造精神与探索精神的发展。文章主要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動课程的整体建构与实施进行分析与探析,并提出几点笔者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建构;实施策略

一、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成为其改革的重要内容,并成为小学阶段必修的国家课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不等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着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采用将学生实际生活、社会、社区等融入实践活动中的方式,促使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取直接经验,并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探究意识与创造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构与实施,能够让学生将课堂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在此过程中,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实现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并对问题进行解决,在此过程中,不管是学生的思考,还是对问题的探索都是主动进行的,有利于学生思维与探究能力的发展;其次,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个性化特征,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与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增强与他人的友好相处,建立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沟通的平台。最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通过实践的方式来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所以,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便是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建构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建构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基础性实践活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基础性实践活动是其最开始阶段,是整个实践活动实施的初期环节。基础性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周边的生活环境以及家庭实践中获得最基本的生活经验,为此,此环节必须要求学生亲自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以便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考察、实验、探究等方式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获得生活的直接经验。基础性实践活动简单易操作,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最基本的,也是最简单的一种实践活动,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提高自身的认知与理解。第二,自主性实践活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第二环节是自主性实践活动,是实践活动的中间环节,通过让学生在指定领域或者非指定领域中以实践的方式来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自主性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将贯穿于整个实践活动过程,所以,此环节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心,学生通过运用综合知识对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各方面以调查研究的方式来增加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在此过程中还能实现对学生调查研究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社会中的社区服务、公益性活动等可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而文体类的活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发散学生思维,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第三,开放性实践活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开放性实践活动属于较高层次的实践类活动,实施的主要目的便是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基础,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而在此活动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创造性表现,以便促使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

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对活动目标进行把握

对于小学低段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必须要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目标为基础,并采用将总目标进行逐一细化与分解的方式来与小学低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相适应。小学低段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往往都比较活泼好动,对外界充满好奇,但是在实践活动中的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容易偏离活动目标,被其他事物吸引。因此,教师一定要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进行整体把握,以便确保活动实践的有效性。

首先,制订与学生年龄相符的活动目标。对于小学低段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活动目标不能太大,而是要更加具体化,以便学生的理解与活动的落实。例如,实施问题解决类的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将活动目标设定为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能够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并根据问题开展分析,使用简单工具进行观察、操作与实验等,并最终以图画、符号、文字等方式来对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表述。

其次,活动目标应以简单易操作为主。小学低段学生的能力还不完善,所以,教师对活动目标的设置应以简单易操作为主,以便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探究中,进而实现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以“我们喜欢的动画片”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教师便可以将活动目标设置为以制作图表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动画片进行分类整理,并对他人喜欢的动画片进行访问与整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最后,将目标分层,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将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能力、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将目标分层,可以将活动的目标更加清晰,与学生的阶梯式、螺旋式的认知规律相一致。

(二)对活动主题进行设计

首先,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设计依据应多样化。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与开放性等特征,因此,对于小学低段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设计依据应该多样化。对于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设计,教师可以将决策权交由学生自己选择,以便活动的主题与学生的兴趣需求相符合。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依据本校特色和学生特点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自主研发,或者依照《纲要》推荐的活动主题并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来选择活动主题,避免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随意性。其次,活动主题应面向全体学生。小学低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活动经验都处于有限阶段,因此,教师在对活动主题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以便活动主题能够面向全体学生。例如,以“生活中的标志”为主题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既可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合,又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来积累活动经验,进而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活动中的观察能力。最后,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确定活动主题。小学低段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对此,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求知欲进行保护,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来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爱好,又能够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游戏玩不够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