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动力理论视角下职业院校学生学业倦怠问题解析及其改善
2021-08-23吴丹贺艳芳
吴丹 贺艳芳
摘 要:学生学业倦怠是学习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近年来,职业院校学生学业倦怠问题呈复杂化发展,表现在:学校、班级缺乏严格实施的群体规范,师生、生生关系缺乏生命意义的情感链接,学习过程中学生缺少驱动学习的内外动机,这些都是学生产生学业倦怠的主要原因。群体动力理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视角,其理论中的约束力、凝聚力和驱动力分别有助于解决学业倦怠中的行为问题、目标问题以及动力问题。基于此,科学运用群体动力理论改善学生的学业倦怠问题,首先要完善管理体制,加强校风、班风建设,提高群体约束力;其次要巩固群体关系,营造良好的群体学习氛围,增强群体凝聚力;最后要发挥社会各主体的联动作用,激发群体內驱力。
关键词:群体动力理论;职业院校学生;学业倦怠;改善路径
项目基金:2018年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中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bq2018121012)
作者简介:吴丹,女,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201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原理;贺艳芳,女,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1)07-0016-08
学业倦怠是指每当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必须学习时,产生的一种精疲力竭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常伴随着对学习的厌倦与懈怠[]。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常常会因为情绪低落而产生焦虑、易怒、没有耐心等现象,如果长期在这种情绪的笼罩下进行学习则很容易产生学业倦怠,轻则使学生出现厌学、逃课、对一切人和事都抱以冷漠态度的状况,重则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未来学业的发展。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正逐步扩大,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长,面对职业院校内部复杂的学业倦怠问题,探索出一条有效的解决路径显得十分必要且刻不容缓,而群体动力理论则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通过对群体动力理论内涵与价值的解读,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利用群体动力理论中的约束力、凝聚力和驱动力来改善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业倦怠问题。我们既可以将班级或学校视作一个群体,通过群体动力理论来改善学生的学业倦怠问题,也可以将参与职业院校学生培养的各方主体视作一个群体来探索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导致学生对学业产生倦怠的因素。因此,群体动力理论可以作为解决职业院校学生学业倦怠问题的一种有效路径。
一、群体动力理论作为学生学业倦怠问题分析框架的可能性
群体动力理论(Group Dynamics Theory),最早由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它是指通过对群体的动态和系统研究分析,论述其中各种力量对于个人的作用和影响[]。库尔特·勒温是借助物理学上“场”的概念来解释这一理论的,所谓“场”就是指人在特定的时间内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实际情况。在同一“场”内有各种元素,他们相互影响,当其中某些元素发生变化时,其他的元素都会受到其影响。他用场论来解释人的心理与行为,认为个人的一切行为(包括心理活动)是随其自身与所处环境条件的互动而发生变化的[]。在日常生活中,群体无处不在且形式多样,体现在学校中的群体有班集体、宿舍、学习小组、学生组织、社团等,学生的学习受到所在群体的影响。因此,群体动力理论适用于学生学习环境的群体性特点[]。群体动力有四个主要特征,整合起来分别是约束力、凝聚力、驱动力和耗散力。这四种力量推动或制约着群体的发展,在改善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业倦怠方面,它们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与价值。
(一)群体动力理论中的约束力有助于解决学业倦怠中的行为问题
群体动力理论中的约束力是指群体通过已成型的群体规范来约束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与目标。“与一般性的宣传说服相比,群体规范由于群体的广泛认同,更能改变群体成员的行为,使之朝着符合群体发展的方向前进。群体规范可以诱导和激发群体内成员的心理动机,并对群体行为起到一定约束作用。”[]假若一个群体拥有积极稳定并能严格执行的群体规范,这将对群体成员的行为形成较强的约束力,以确保群体成员的行为活动在适度范围之内,甚至还能通过群体效应来改善一些不良的行为,使之符合群体的标准,从而被群体其他成员所认可与接纳。因此,营造一个积极、民主的学习氛围,构建一个稳定、向上的学习群体能提高群体的约束力,从而调动班级成员的学习积极性,改善学生的不良行为并树立其正确的认知目标。
(二)群体动力理论中的凝聚力有助于解决学业倦怠中的目标问题
群体动力理论中的凝聚力是指集体或某一社会共同体内部各成员因共同的价值观、目标以及利益结为有机整体的某种聚合力,它是群体内各成员之间相互吸引以及群体存在的前提条件。凝聚力的出现使得一个群体拥有团队精神,而对于学习群体来说,建立和维系这种凝聚力,则可以通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来不断加强。当一个团体的内核是有价值的、激发人心的,且群体成员在成就集体的同时自身也因此获得各方面价值的提升时,这种学习群体的凝聚力会越来越强。凝聚力使学生因共同的学业目标而结合成一个有机学习群体,在这个学习群体中,同学之间相互勉励、相互促进,使得凝聚力既可以抵挡由群体外部带来的不良因素影响,还可以激发内部群体成员的学习动机,不断明确群体的学习目标。因此,凝聚力的构建对于改善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业倦怠问题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三)群体动力理论中的驱动力有助于解决学业倦怠中的动力问题
一个群体能否继续保存看其凝聚力,而一个群体能否向前迈进则要看其驱动力[2]。驱动力是指驱使事物向前发展的一种动力,而群体驱动力则是推动群体向前发展的一种动力。群体驱动力对于一个群体来说相当重要,它是推动群体发展的一种合力,一个群体只有不断地向前、向上运动,才有继续存活的价值和动力。群体驱动力也分为外部驱动力和内部驱动力,外部驱动力主要是指由群体外部带来的驱动群体发展的因素,比如物质因素、价值因素以及目标因素等;而群体内部的驱动力则是群体成员的态度、精神、能力等一些根源性的因素。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比如群体中成员之间关系,群体的氛围以及群体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品质等,都属于内部驱动力的影响因素。驱动力作为一种效果力,将其运用到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业倦怠问题上有其可取之处,通过调动外部驱动力和内部驱动力可以使学习群体中的学生既有外部追求的动力又能为了达到目标而约束、激发自己,使之提升内部的意志品质,最终达到学习群体目标,也实现个人的能力与价值。
除了以上这三种作用力以外,群体动力理论中还提到一种力——耗散力,属于群体动力理论中的一种反作用力。由于每个群体中成员的追求、能力和想法都不可能完全一样,因此在群体中可能会出现意见分歧甚至产生冲突,此状况的出现会削弱群体动力理论中其他作用力所发挥的作用,给群体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严重的话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耗散力的价值在于告诫我们在运用群体动力理论处理职业院校学生学业倦怠问题的时候,也应该关心个体的需求,尊重个性的表达,从而减少群体耗散力的出现,这样才能更加确保群体的质量,改善其学业倦怠的问题。作为群体动力理论中的一种消极作用力,可以通过耗散力来反映群体中的问题,避免削弱群体中的其他作用力,但就其本身而言,它对于改善学业倦怠问题是没有直接、正面的积极作用。因此,笔者在探究运用群体动力理论来解决学业倦怠问题时,主要是结合约束力、凝聚力和驱动力这三大作用力来进行阐释。
二、群体动力理论视角下职业院校学生学业倦怠问题的表征
根据对职业院校学生学业倦怠整体状况的相关研究分析可知,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业倦怠整体处于中等程度范围,超出总人数1/3的高职学生存在学业倦怠现象,且大部分高职学生尚处于不稳定的游离状态,很容易转化成学业倦怠[]。针对目前职业院校学生学业倦怠的现状,立足于群体动力理论的视角,可以发现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业倦怠问题有三大表征。
(一)学校、班级缺乏严格实施的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为达到共同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约束自身以及群体其他成员行为的准则和标准,基于对群体约束力的理解,可以知道约束力体现于群体规范之中。良好的群体规范会给群体带来一定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有利于群体成员自觉选择恰当的行为,以求符合群体的要求。同时,约束力的存在也会一次次提醒群体成员清晰自己的目标,从而减少学业中的迷茫状态,缓解由目标不明确所带来的学业倦怠感。在校园中,有两种群体规范对学生有较大的约束力,一个是学校所制定的校规,一个是班级所制定的班规,校规与班规的建立影响着校园氛围和班级氛围的形成。但从当前现状看,职业院校在规范的实施中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1.学校层面。学校是教风学风一体化建设的核心,发挥着顶层设计、政策支持与保障等作用,是引领教风学风建设的旗帜[]。学校加强校风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十分重要。但就目前职业院校的校风建设来看,还存在很多不足,如由于学校在监督管理上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少部分学生还存在一些不雅、不良、不文明的行为。学校虽然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花了很多心思,制定了很多宣传标语和规范条例,但大多都只是流于表面,没有严格的执行,因而使得学生对这些校规条例根本不在乎,更不用说这能对他们起到约束的作用。
2.班级层面。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班级算是他们学习时间最长的一个重要场所,学生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这里度过。所以,好的班风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反之亦然。目前,职业院校的班级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学生迟到早退、上课玩手机、睡觉、语言粗俗,甚至逃课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都给班级氛围的创建和维护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学生的行为似乎可以没有学生应有的边界,班级也没有严格执行的群体规范进行约束,导致本就处在三观形成期的学生对于所处环境的选择更加迷茫,不仅要面对学业上的压力,还要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选择,这加速了其学业倦怠的产生。
(二)师生、生生关系缺乏生命意义的情感链接
凝聚力是群体动力理论中一种很重要的力量,可以说群体有了凝聚力才能说这个群体或团队有了灵魂。凝聚力是一种内在的,以精神、情感为支撑的力量,当一个学习群体有了精神支柱,有了共同的精神追求,那在这样的学习群体中,学生就会有奋斗的目标、前进的力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削弱学业中厌烦、疲倦等情绪的产生。就目前职业院校学生群体的现状来看,学生的凝聚力总体偏低,学生对所在的班级群体没有信任感和归属感,有时候甚至像一盘散沙,好像“我之于群体就是无所谓的存在”。导致这种局面的出现或许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疏远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则是复杂的生生关系。
1.疏远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催化剂,良好的师生关系,不管是对于学生的学习还是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作用。长期以来,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过程充斥着“一言堂”“满堂灌”等现象,教师过于单一的教学方法,以及缺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导致本应活跃有趣的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不仅缺少了职业教育的特色,更使得师生之间丧失了课堂知识交流以及情感增进的机会,从而使师生关系变得越来越僵硬。此外,在日常生活方面,由于学生自尊心的双向失衡,也出现了教师不敢管、不愿管的现象。部分教师甚至认为只要把教学工作任务完成就好,没有必要和学生建立多深厚的关系,因而在这种长期的相处中,学生不愿意将学习上的困惑和生活中的不如意向老师倾诉、解决,老师也只是抱以“维稳”的态度,不愿意主动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从而使师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教师和学生作为班级群体中的两大主体,对于班级群体凝聚力的形成有重要的决定作用,但由于当前职业院校师生关系的疏远,导致两者无法建立有效的情感链接,双方都感受不到班级群体中爱与归属的力量,教师无心教学,学生无心求知,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业倦怠感。
2.复杂的生生关系。《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到过四个“学会”,其中一个就是“学会共同生活”。当一个人离开家庭,进入学校教育的那一刻起,他就慢慢开始需要学会主动与除亲人以外的个体和群体打交道。然而,对于尚处于学习阶段的他们来说,与他们交往时间最多、交往范围最广、最容易产生信任感的是班级同学。因此,在这一阶段,同伴或群体的力量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民主、团结、和谐、向上的群体必将激发源源不断的凝聚力。但就目前职业院校学生的群体关系而论,还是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首先,由于学生尚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更加喜欢追求及时的快乐和不恰当的个性,以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因此对群体或者群体规范有一种抗拒,班级即便是有群体也是规模很小且分散、以兴趣而非学习组成的小团体,这种小团体有时候反而会分散班级群体的凝聚力,特别是“臭味相投”的小团体。此外,小团体过多且没有正确的引导,还会使同学之间的关系走向固化或疏远的两种极端,不利于凝聚力的形成。其次,这一时期学生的团队意识还不够浓,再加上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的合作意识也不够强。在当前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社会大環境下,学生愈发只会关注到自己的发展且有时因为别人的追赶而感到焦虑,这种现状容易使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变得紧张。最后,由于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层次参差不齐,家庭背景和经历也较为复杂,有少部分学生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积极的交往技巧和策略而容易产生人际交往问题,导致其社交焦虑,甚至逃避社交,从而使同学之间关系变得疏离。这些原因都会导致班级的学习氛围不强,班级状态懒散,缺少凝聚力。
(三)学习过程中学生缺少驱动学习的内外动机
现代心理学将动机定义为“由某种需求所引起的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以满足需要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求所引起的,并能激活、引导、维持和调节学习行为的内部机制。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种,内外动机就像齿轮一样,交替运转推动着事物发展。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来说,内外动机的缺失也是导致职业院校学生学业倦怠的原因之一,也正因为缺乏对学习的内外动机,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就容易对学业产生挫败感和畏难等情绪,最终导致其对学习的厌烦和放弃。
1.内部动机的缺失。内部动机主要是由个体内部各方面原因所引起的动机。职业院校学生缺少内部驱动力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职业院校学生缺乏清晰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即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任务的自我判断。相对而言,职业院校学生的公共文化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这在某种程度上使他们对自己、对学习常常失去信心,对前途感到迷茫,找不到明确的方向。除此之外,由于被认为是教育分层大背景下的学业“挫折者”,职业院校学生低成就感的问题也尤其突出[]。缺乏成就感,自我效能感低,这无疑使职业院校的学生更加缺乏内部的学习动机。其次,学生对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掌握不足。学生学习基础差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进入职业院校后,学生要面对各种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实践操作、就业工作等相关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是用以前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来应对,那将会给其带来不好的结果和情绪负担,对自己失去信心,甚至产生自暴自弃、厌学、逃课的情况,从而引发强烈的学业倦怠。最后,自尊心双向表现带来的矛盾冲突。自尊是指一种自我尊重,即不向别人卑躬屈膝的同时,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的心理状态,其本身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但是,自尊心也有其适度范围,自尊心过强会产生自负,表现出自视过高、看不起别人、过度防卫等行为特征;而过低则会产生自卑,表现出缺乏自信、容易敏感、情绪化等现象。因此,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更像是一个自负的躯壳拖着一个自卑的心。面对学习上的困难和就业中的压力,他们往往是自卑的;但对于老师的引导、同伴的帮助,他们又表现出自大和过度的自我防卫。这也是他们在学习上产生倦怠时,往往会通过一些极端的、让人“难以理解”的行为表达的原因。
2.外部动机的缺乏。外部动机是除个体以外的外部因素所激起的动机。除了上述学校和班级的影响之外,职业院校外部环境对学生学业倦怠感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职业院校的外部环境因素其实就是指社会环境对职业院校学生学业倦怠的影响。对于职业教育这种“以就业为导向”、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教育类型来说,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颇深。即便目前学生还处在学校围墙之内,享受着学校温床的庇护,但是社会环境的发展形势多少会对他们尤其是对其就业问题产生影响,而这也在某个层面影响着他们的学业倦怠问题。总体来说,社会环境因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社会对职业院校及其学生的态度。与普通院校相比,社会环境对职业院校的认可度还有待提高。尽管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突出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完善职业教育各方面的政策,使职业教育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比之前有了更好的发展前景,但由于许多现实原因以及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职业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导致社会对职业院校以及职业院校出来的学生还带有一定的“偏见”,这使得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业倦怠问题更为突出。一份有关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数据显示,高职生轻度学习倦怠的比例为19.6%,中度学习倦怠的比例为 45.5%,高度學习倦怠的比例为 10.3%,学习倦怠的总比例高达 75.4%[]。由此可知,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业倦怠问题已经成为职业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其次是文凭社会的冲击。伴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学历高移等现象的出现,文凭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在同等条件下,公司与企业往往可能为了其更长远的发展或者一些其他原因,会优先考虑学历更高的学生。此外,职业院校的学习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职业性[],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不仅要掌握基础文化知识还需要掌握专业课程知识,且不管是为了以后的学历提升或是毕业后找工作时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他们还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社会竞争环境以及更大的压力。这些外在的因素势必会影响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驱动力,容易使其产生学业倦怠感。能否将内外影响因素转化为自己的驱动力,从而激发自己的内外部动机将是职业院校学生必须面对的一项挑战。
三、群体动力理论视角下职业院校学生学业倦怠问题的改善路径
明晰了职业院校学生学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去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个体和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尝试运用群体动力理论来改善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业倦怠问题,以期探索出一条有效路径。
(一)完善管理体制,加强校风、班风建设,提高群体约束力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通过加强校风、班风建设,完善管理体制来提高群体约束力。群体规范让群体成员处于一定范围的约束力之内,督促着群体的行为和意识,因此加强学校和班级的群体规范显得十分必要。一方面学校的校风和班风建设可以做到有据可依,另一方面其对于群体约束力的形成也有切实的保证。在学校层面,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不仅要做到宣传上的正确引导,更应该让语言和行为的执行落地,对于群体所确立的规范要严格执行,对执行的结果也应配有奖惩机制来强化群体规范。此外,学校还应该根据学生的精神需求提供适合学生的各种活动及其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各种丰富的活动中去创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同时也能通过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来缓解学业中带来的压力。在班级层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综合水平将学生组合成不同的学习群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相比学校来说,由于班级人数较少,群体管理起来会更具有操作性,所以班级学习群体的建设效果往往更加突出。教师应该好好利用班级这一环境,开展一些有价值的学习活动、文娱活动甚至是户外活动等来丰富和激发群体成员的学习动机。此外,教师还应教给学生学习策略、制定学习评价体系,通过制定班级管理机制、奖惩机制、鼓励机制、竞争机制、合作机制等来营造一个积极、稳定、良性的班集体氛围,从而更好地缓解学生在学业中的倦怠感。
(二)巩固群体关系,营造良好的群体学习氛围,增强群体凝聚力
凝聚力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体现了一种向心力,这种向心力意味着一个群体的凝聚力不可能只是单纯地靠物质目标去支撑。一个群体源源不断的力量必定是来自群体内部,它更多地是需要靠精神力量前行。在校园的群体关系中有三种群体关系最为主要,即“师师关系”“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师师关系”体现的是一种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群体关系。建立教师与教师之间团队的凝聚力,有利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教师们针对学生平时在日常生活或者学业中的各种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试图寻求有效解决的路径,可以帮助学生进行问题归因,排解学生的倦怠感。“师生关系”则体现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群体关系。作为班级群体中的两大主体,师生之间关系的好坏是决定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教师要想管理好班级,必须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而这种良好关系的建立,仅通过教学层面往往是不够的。教师既要有教学,更要有教育,同时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学相结合,全方面地培养学生。此外,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分数、表现这些外在的形式上,更需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心理以及行为背后的动机,用心去帮助他们,从根本上去解决那些困扰他们的难题,这样学生才能更加信任老师,班级群体的凝聚力才能更强。除了教师之间的通力合作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引导可以有效减少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业倦怠感以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群体效应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生关系”体现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同辈之间所带来的同侪压力天然地会释放更强大的竞争意识,影响群体内部成员的行为动机,激发群体内其他成员的猛烈追赶。因此,如果利用好学生群体的优势作用,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凝聚力,减少学生的学业倦怠感。同时,教师要引导群体多进行合作,允许他们自我组成学习共同体亦或是学习互助组;放权给学生,让他们对自己的群体做出规划,承担责任,自己管理好自己所在的群体,让他们在竞争与合作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团队目标和个人价值,增强凝聚力,改善他们的学业倦怠问题。
(三)发挥社会各主体的联动作用,激发群体內驱力
2018年的世界发展报告《学习 实现教育的愿景》提出,“动员各方支持力量并在一系列教育体系行动者之间建立促进学习的联盟已经展现了其促进学习的效果”[]。加强社会各主体的联动作用,可以激发內驱力。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从学校外部环境来看,与职业教育相关的主体联合起来也可以作为一个群体,这个群体的关系更为复杂、多元、纵横交错,由此也会给学生的学业倦怠带来相应的影响。首先,社会群体对职业教育以及对就读其中的学生的态度有偏差。这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来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积极改善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看法,转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固有观念;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职业教育业界自身的发展,激发职教圈自身的內驱力,通过自身的学术研究影响力来改变社会“偏见”。其次,强化校企合作。现在是倡导合作共赢的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上则顺应经济的发展,下则直接影响着职业院校专业的设置以及人才的培养。加强校企合作,学校可以及时了解行业、企业的需求和动态,按照企业的需求和行业的标准来培养人才,摸清楚其所需具备的核心素养,使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更加清晰;企业积极为学校提供培训场地、设备以及培训机会,给学生切身的实践指导以及对其进行职业素养和精神的塑造,可以促进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更好地迁移到实际工作中,减少他们缺少实践的焦虑,從而缓解他们的学业倦怠感。最后,给职业院校学生搭建上升的阶梯。在倡导终身教育的社会背景下,学历、文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虽然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而非学术型人才,但这并不阻碍学生想提升学历的步伐,特别是当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功能已经不能仅仅只是满足就业,而且还要满足升学时更是如此。为此,打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封闭大门,打通职业教育从下到上的晋升通道,满足学生们提升自我的需求显得格外重要。使学生前进有目标,毕业有选择,上升有渠道是解决学生学业倦怠的良方。
综上所述,学业倦怠不仅关系到职院学生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学业倦怠问题也不仅仅是源于学习的疲惫,更多的是学生在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虑和无助。因此,通过运用群体动力理论,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其学业倦怠的缓解。
参考文献:
[1]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2005(2):54-58.
[2]刘玉梅.管理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258.
[3]宋亦芳.基于群体动力理论的社区团队学习研究[J].职教论坛,2017(9):40-47.
[4]徐曙峰.群体动力理论视域下的高校学风建设体系构建——基于N大学的调查分析[J].管理观察,2019(19):128-129.
[5]赵丹.群体动力理论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6(11):229-230.
[6]龚芸.对高职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J].职教论坛,2010(9):83-85.
[7]王丹中.校风建设:高职院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014(11):8-10.
[8]燕良轼.教育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183.
[9]潘春胜.高职学生学业倦怠影响因子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7):107-110.
[10]郭立艳.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2):36-37.
[11]朱静.高职生学业倦怠的表现及优化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3(23):88-90.
[12]世界银行.2018世界发展报告《学习 实现教育的愿景》[R].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232.
[責任编辑 曹 稳]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Burno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oup Dynamics Theory
WU Dan, HE Yanfang
Abstract: Students' academic burnout is a common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in learning. In recent years, the problem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burnou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which is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lack of strict implementation of group norms in schools and classes, the lack of emotional link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 lack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motivation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Group dynamics theory provides an effective perspective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binding force, cohesion and driving force in the theory help to solve the behavior problem, goal problem and motivation problem in academic burnout respectively. Therefore, we should scientifically use group dynamics theory to improve students' academic burnout. First of all, we shoul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system,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 spirit and class spirit, and improve the group binding force; secondly, we should consolidate the group relationship, create a good group learning atmosphere and enhance the group cohesion; finally,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interaction of various social subjects and stimulate the driving force within the group.
Key words: group dynamics theory;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burnout; improvement p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