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园新韵

2021-08-23王丽君

新湘评论·上半月 2021年7期
关键词:荷花池百香果家村

王丽君

这是夏日一个平常的下午,蒋云权走过“美丽村庄”的石牌,步上小桥往家里赶。他的家在双牌县麻江乡廖家村。

麻江静静地流淌。这时节水细,滩上露出各具形态的鹅卵石,像一幅拼图。随着步子加快,这幅图渐渐后移,成为了他的背景。江边是他家的葡萄园。过桥后他特意慢下步子,看了看离大路较远的葡萄藤,然后把更多的目光给了近处套过袋的葡萄。

2015年,蒋云权承包了50亩葡萄园管理,赚了4万元,脱了贫!按他的话来说,那年天气好!种植靠天,说得没错。当然也靠用心。单那套袋,一个一个的,心思就得全跟着走。随随便便是搞不好的。

起初他从外面打工回来,给这块葡萄园的老板打工,后来掌握了技术,恰逢老板转手葡萄园,他干脆接了下来,成了葡萄园主。

农历十二月修枝,来年一月修棚,二月萌芽,三四月拉花保果,六月底套袋,七月采摘。他熟稔地一口气就说到了眼下,不由自主地展开了笑脸。正好有邻居迎面走来,他忙与对方打招呼,仿佛那笑为的就是与对方相遇。

不知不觉间走到了荷花池边,这是他回家或外出必经之路。荷花池在他的家门口,荷花正渐次开放。荷叶田田,煞是好看。池中还养了小龙虾。看来,今年的小龙虾也一定能丰收。因为最近修了桥,上下各一座,有了河道,不会涨大洪水了。这都是扶贫工作队筹来的资金,否则像麻江这样的村,哪有钱修橋。

前年刚养龙虾时,蒋云权在长沙买回3万多苗子,可惜麻江河涨了水,门前变成了河流,一部分跑了,一部分死了。那场景,锥过他的心。

更痛心是前些年,三个孩子正在上学,老婆又身体不好,做不了重活,一年医药费要几千元,家里穷得叮当响。2014年,他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医药费可以报销80%以上。他老婆去年做了手术,身子一天比一天好,全家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

大儿子和儿媳在江苏打工,各有4000元左右的工资,孙子由老两口照顾着。女儿结婚了,小儿子跟在身边一起务农。2018年,蒋云权又开始种百香果,有20多亩。他自己只有几分田,其他田都是租的,每年400元一亩的租金。本来也不知可以种这个,隔壁村一村民种了一些,卖到10元一斤,他心动了。正好政府组织培训,他学习后,从广西买回了苗。

百香果当年种当年收,打霜的地方只可种一年隔一年,不打霜的地方可连续种两年,不过每年都得买苗换种,否则有病虫害,果子不好吃。第一年种百香果投入10多万元,当年就回了本。去年因为涨洪水,挂果少,加上下霜早,霜后果子痨了,没有收成。亏了本,蒋云权心里着急。这时扶贫工作队来了,实地考察后给了一万元扶持款。蒋云权自己也承担一部分,就这样挺过来了。

今年百香果稳赚,荷池以卖莲子为主,多少会赚些。小龙虾也是,只是还没有摸到养小龙虾的技术,繁殖很慢,听说政府组织的致富培训班又要开班了,他准备去重点学学。

很快就到家了,家是二层的楼房。起初只建了一层,后来又加上一层,漂漂亮亮的。现在这一年更比一年好,靠的就是扶贫政策。今年通过小额信贷借了5万元,连利息都不要。蒋云权对扶贫工作队充满了感激,扶贫队不光帮村里建桥、帮贫困户贷款,还在村门口建起了幼儿园。如今一早送孙子入园,便可安安心心去干活。

走进堂屋,老婆递过茶来,他一口就喝了大半杯。再聊上小会儿天,蒋云权又骑着摩托车奔向百香果采摘基地。

蒋云权只是廖家村农民的一员,也是中国农民的一个缩影。现在,廖家村已建成特色水果产业园,1000亩的规模,还在扩大中,除了葡萄和百香果,还有酥脆枣、芦笋……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一切都是歌里的新景致,令人着迷。

猜你喜欢

荷花池百香果家村
荷花池
美丽乡村背景下江西高安范家村改造提升设计
美丽的向家村
荷花池
落叶在跳舞
一个人的山区“扶贫公交”
一个高等学府与一个村庄的碰撞
莫兰迪的夏天
会抒情的灰绿
五月的一抹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