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教日月换新天
2021-08-23刘文典
刘文典
从长沙早期共产党组织诞生到掀起湘区工运高潮,从发动秋收起义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从开启红军长征伟大转折到推动抗日救亡运动,从坚持全民族抗战到争取湖南和平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湖南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基调之豪迈、色彩之鲜艳、气势之雄浑,令人荡气回肠、热血澎湃。
——策动早期建党。二十世纪初,在新文化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湖南先进分子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深入探讨救国救民道路,积极投身早期党组织创建,湖南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发展的重要策源地。
作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湖南“承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地理优势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便利通道,特别是“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滋养以及工人阶级的不断壮大,使马克思主义在湖南的传播呈现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鲜明特点。1918年4月,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在长沙发起成立新民学会,主张“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及“改造中国与世界”。从此,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社会主义青年团、崇新学社、心社、健学会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在湖南相继涌现。1919年7月,青年毛泽东在长沙创办并主编《湘江评论》,宣传最新思潮、唤起民众觉醒,成为当时“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之一”。毛泽东、蔡和森等不仅通过撰写、转载、翻译各种文章传播马克思主义,还注重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湖南工人斗争和革命实践相结合,使工人运动由经济斗争上升为政治斗争,使知识界先进分子逐渐认识工人阶级的地位作用,通过组织赴法勤工俭学、发起“驱张”运动、组织罢工罢课、开办民众夜校等,教育吸引一大批先进分子逐步树立共产主义信仰,为中共早期组织创建提供了思想准备和干部条件。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工人运动的结合,在中国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呼之欲出。1920年春,李大钊、陈独秀开始探讨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在“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过程中,旅法勤工俭学的蔡和森,1920年8月、9月两次致信毛泽东,提出“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完整提出“中国共产党”名称,比较系统地阐述建党思想和原则。毛泽东在给蔡和森的回信中,对其组织共产党、实行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表示“深切赞同”,热情称赞:“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同”,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唯物史观是吾党之哲学根据”观点。1920年11月,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创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8个最早建立的中共早期组织之一。
1921年6月29日,毛泽东、何叔衡从长沙出发赶往上海,于7月23日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此肇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掀起革命风暴。湖南党组织在成立初期就领导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平民教育运动和农民运动。1922年下半年至1923年4月,先后组织了粤汉铁路、安源路矿、长沙泥木、水口山铅锌矿等10次工人大罢工,掀起了湘区工人斗争高潮。湖南成为当时全国革命运动发展最迅速的省份之一,其中李立三、刘少奇等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二七惨案”后,尽管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但湖南工运却继续向前发展,并与反帝反军阀斗争和农民运动相结合,显现出工运斗争的新趋势。
国共合作建立后,中共湘区委注重动员省工团联合会、湖南雪耻会等革命团体公开活动,组织声援上海和青岛等地五卅运动、长沙收回大金码头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反帝斗争,掀起了反帝爱国群众运动高潮。同时,毛泽东等高度重视农民问题,开拓发展农村党组织,发动形成了暴风骤雨般的农村大革命。在全省农村,数百万农民在农会聚集,掀起革命风暴,矛头直指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及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发出“一切权力归农会”的政治呐喊,争取“平粜阻禁”“减租减息退押”“废除苛捐杂税”等民生权益,并呼吁妇女解放和社会风俗改造。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面对血雨腥风,湖南共产党人高举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旗帜,从血泊中爬起来,与工农群众继续投入新的战斗。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和湖南省委领导军事力量在湘赣边界发动秋收起义,第一次高高举起共产党和工农革命军的旗帜,特别是在攻打城市目标失利的情况下,适时将革命力量轉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罗霄山区,创建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此成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革命道路的新起点。1928年1月12日,湘南特委及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在宜章发动湘南起义,随后起义发展到湘南地区20多个县;4月2日,湘西北特委和贺龙、周逸群等率部发动桑植起义,随后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7月22日,湘鄂边特委和彭德怀、滕代远率部发动平江起义,随后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这些不断兴起的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昭示出中国革命的新方向,孕育着中国革命的新高潮。
从1927年10月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武装斗争和建党建军建政结合起来,在农村广泛开展游击活动,发展地方党组织,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和人民武装。1930年前后,湖南境内相继组建了红二军、红三军、红五军及红二军团、红三军团、红六军团等正规红军,发展了游击队、赤卫队、儿童团等武装力量,并与敌人展开了针锋相对而又艰难曲折的斗争。
在工农红军实施战略大转移过程中,湖南作为中央红军长征的重要途经地和伟大转折地、红六军团长征探路的转战地以及红二、六军团长征的出发地,3支红军劲旅在湖南境内纵横驰骋、英勇搏杀,途经全省46个县市区,一路播撒革命火种、铸就浴血荣光,三湘大地留下了“半条被子”“断肠明志”“一家八口同长征”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抗战中流砥柱。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共湖南地方组织和共产党人坚决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积极促进国共两党在湖南地区合作以及各界人民之间的团结,有力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湖南建立。1937年11月,中共中央派徐特立、王凌波到长沙建立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与中共湖南省工委一道,开创国共合作抗日的政治局面。其中,以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为骨干的文化救亡活动,成为该时期全国救亡运动的一大亮点。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等众多文化救亡团体纷纷建立,《抗战日报》《观察日报》等多家文化救亡报刊相继涌现,《新华日报》《群众》等大量救亡报刊如潮水般涌入湖南,一大批文化界知名人士先后转来长沙,湖南顿时成为文化精英和知识青年的集聚地。当年,吕振羽受中共中央北方局“回湘开荒”之命来到长沙,团结联络文化教育界人士,并在武冈县塘田创办塘田战时讲学院,培训培养抗日骨干。湖南省工委还在长沙、衡阳等地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及各类战时学校、训练班,所培养的抗日骨干力量在扩大党的政治影响、配合正面战场作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武汉沦陷后,湖南逐步转变为抗战前沿阵地。面对险恶严峻的战争形势,中共湖南省(工)委一方面坚持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继续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另一方面注重斗争方式的转变,动员领导人民在沦陷区开展游击战争。党领导和影响下的数百支游击队和近6万人的自卫队,活跃在湖南沦陷区,为配合正面战场作战、保护当地群众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新四军和八路军挺进湖南沦陷区,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1943年11月,新四军江南挺进支队跃过长江,开辟以桃花山为中心的石(首)公(安)华(容)抗日根据地,成为湖南境内主要的敌后抗日根据地。1945年3月,王震、王首道率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入湘,战斗遍及19个县市,沉重打击日伪军侵略气焰,为夺取抗战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面抗战时期,湖南人民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拱卫中国抗战全局的“南天一柱”。在全省各级党组织的影响推动下,湖南人民舍生忘死地参与到大会战中,源源不断地为前线输送战略物资,为救护伤兵、接济难民等提供坚强后盾,还组成侦察队、交通队、救护队、宣传队和慰劳队支援前线。在常德会战中,地下党员潘哲夫建立的“湘鄂西边区抗日游击队”,积极配合国民党军阻击日军入侵;在衡阳会战中,“配合作战,构筑工事之民夫,葬身枪林弹雨者,达3174名”;在湘西会战中,地下党员萧健阶领导的抗日自卫队,配合国民党军奋勇作战。日本侵华司令冈村宁次曾如此感慨:“欲灭华夏,先平湖南。”抵御外侮,湖南人民同仇敌忾、果敢壮烈。
——建功全国解放。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一方面争取通过和平途径来实现中国的进步发展,另一方面对国民党的军事进攻给予坚决反击。湖南省工委坚定执行党中央路线方针和政策,根据形势发展适时作出决策,积极发展党的组织、扩大党的队伍,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
恢复和发展党的地方组织。1945年10月,湖南省工委在长沙召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一次会议,决定在全省恢复发展党的组织和开展工作,随后在湘潭、湘乡、长沙等地明确了由省工委直接领导的县一级党组织,建立了新闻、文教、泥木工人、搬运工人等行业党支部。从1946年6月起,随着全面内战爆发,省工委先后按照中共中央南京局、上海分局的部署指示,组织开展以工人、学生为主的爱国民主运动,发展农村地下武装斗争,相继成立湘南、湘北、湘西、湘中工委及县一级党组织。至1949年6月,全省建立地区级工委5个,26个县、71个区建有党的组织,拥有党员8000余名。
深入组织开展农村武装斗争。根据中共中央于1947年3月8日發出的专门指示,中共湖南省工委部署各地党组织,在全省各地积极组织翻身会、贫农团、农民协会并从中选出青壮年积极分子,成立游击组和武工队,保护群众利益,筹备武装斗争。1947年10月10日,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发布,省工委立即指示各地党组织加紧准备武装斗争,择机组织武装起义。到1949年初,湘南、湘中、湘北、湘西地区的武装起义风起云涌,湖南党组织领导的游击武装达到15支、人数超过3万。
在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胜利的历史关头,中共湖南省工委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关于争取和平解决湖南问题的指示精神,积极争取和推动湖南走和平解放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积极争取和各方共同努力下,由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国民党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领衔的37名将领,于1949年8月4日联名发出起义通电,宣布正式脱离国民党政府,所属13万人罢兵休战;8月5日,唐生智等100多名湖南各界知名人士和国民党爱国人士、在湘军官发表通电,响应程潜、陈明仁和平起义。当天晚上,人民解放军进驻长沙城,正式宣告湖南和平解放。湖南和平解放,创造了北平和平解放之后的“长沙方式”,不仅使人民免遭战祸,而且对促进华南、西南、西北地区的解放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后,湖南党组织动员全部地方武装力量,积极支持人民解放军在湘作战,全歼盘踞在境内的国民党军残余武装。从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党领导湖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必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