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建设投资兴业之城

2021-08-23范雅杰

新长征 2021年7期
关键词:涉企吉林市营商

范雅杰

近年来,吉林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吉林市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营商环境标兵。2021年一季度,吉林市多项经济指标在全省排名领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9%,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8%,规模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26.3%和25.1%,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55.2%,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01.2%。

健全“三项机制”,凝聚优化营商环境合力。一是责任落实机制。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吉林市营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落实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营商工作机制,建立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例会、督查检查、领导干部包联企业等制度,进一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上下联动、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二是包保推进机制。对标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市本级对应细化23项指标,分别由一名副市级领导包保,并成立指标提升工作专班,以清单化、图表化、手册化、模板化、机制化“五化”工作法推进落实。三是长效常态机制。吉林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吉林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明确全市营商环境“提升年”“进升年”“跃升年”工作任务。制定出台了《2021年吉林市营商环境“进升年”实施方案》,推出“吉林市优化营商环境100条”。在认真抓好优化市场环境、优化要素环境、优化开放环境各项工作的基础上,2021年,吉林市侧重抓好政务环境、人才环境和法治环境建设,制定出台了《吉林市政法机关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实施意见》《吉林市优化政务环境方案》《吉林市营造拴心留人人才环境专项行动方案》《关于开展涉企监管服务违规问题专项整治的实施方案》,构建了目标清晰、分工明确、系统衔接、运转协调的制度体系。

坚持“三个聚焦”,打造一流政务服务环境。一是聚焦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疫情防控期间,吉林市在全省率先开启公共资源交易“绿色通道”,率先实现网上“不见面”开标和跨省远程异地评标,吉林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推行延时服务保障项目运行等10条措施,重点打造6个环节“不见面”服务,即文件下载上传不见面、保证金缴纳不见面、开标不见面、评标(或远程评标)不见面、现场服务不见面、监控监督不见面,较好地优化了全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环境,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二是聚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便利化。着力打造“程序最优、环节最少、时限最短”审批服务“加速度”,依托“吉林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全面推行项目审批“线上跑”;加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出台《吉林市社会投资新建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吉林市优化社会投资低风险工业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的实施办法》《吉林市优化社会投资一般工业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的实施办法》,促进项目审批服务效率大幅提升。三是聚焦审批服务智能化。致力建设智慧型市民服务中心,设计使用智能管理系统,配置运行智能化服务设备,推行统一无声排队叫号、智能办件取证、智能引导服务;设置企业开办自助服务区,实现不动产信息查询和办税、车驾管等领域业务“7×24小时”自助办理服务。吉林市在全省率先启用“全球通”服务平台,实行异地收件,通过人脸识别验证、数字签名等方式实现各类证件的远程异地办理。

突出“三個着力”,打造拴心留人人才环境。一是着力建设引才留才的制度环境。制定出台《中共吉林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江城英才“双创”团队评审资助办法》《吉林市人才助力民营企业发展18条》等政策措施,建立完善“1+N”人才政策体系,为进一步吸引、留住和用好各类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支撑。二是着力建设聚才育才的工作环境。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激发人才活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2.0版)》,从校地融合发展、平台载体、薪资待遇、资金支持、成果转化、技能培训等方面为人才成长、创新创业提供良好条件,持续打造汇聚人才的蓄水池。开展宣传就业创业信息、校园就业创业巡回展演、建立校园职业能力鉴定基地、搭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等公共服务走进高校校园系列活动,服务在校学生10余万人次,吸引和留住了一批驻吉林市高校的毕业生选择在吉林市就业创业。三是着力建设暖才爱才的服务环境。市、县两级领导干部与专家人才结对并开展“一对一”服务,公安、人社、教育、卫生、住建等部门联动,及时解决专家人才在户籍管理、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医疗保健、住房保障、交通出行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以人文关怀切实提升人才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紧扣“三个优化”,打造保障有力法治环境。一是优化便捷开放、规范高效的政法服务环境。推行涉企政法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全流程”在线办理,完善检察联系服务企业快速反应机制,实施涉企诉讼案件优先接待、优先立案、优先送达、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五优先”措施。简化企业办理赴港澳商务签注手续并推行当日办结服务,设立企业户籍类证照办理“绿色通道”。设立营商环境法律服务专窗,组织引导公证、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二是优化包容审慎、文明公平的执法司法环境。大力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推行涉企轻微行政违法违规行为“首次不罚”柔性执法;全面推进“阳光执法”“阳光司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三是优化公平竞争、创新创业的权益保障环境。依法保护各类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保障企业自主经营权,平等保护各类产权。成立吉林市知识产权保护刑事检察工作站,健全跨部门、跨区域执法协作联动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加大涉企生效裁判执行力度,对重大、复杂涉企业执行案件,实行指定执行、交叉执行、联合执行、提级执行,切实提高了执行效率。

(作者:吉林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李   艳

猜你喜欢

涉企吉林市营商
渝中: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激活母城发展新气象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一张图看三运营商政企业务
国资委要求行业协会加强涉企收费清理整治
吉林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