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价值分析

2021-08-23赵茂程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急性脑梗死

赵茂程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将我院2019.7~2021.6月收治的246例该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分为进展型(125例)、完全型(121例),同期选取24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该疾病患者为试验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试验组血清胱抑素C(Cys C)指标高于对照组,凝血功能指标中的纤维蛋白原(Fg)高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原时间 (PT)低于对照组(P<0.05);进展型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 C)、纤维蛋白原(Fg)指标高于完全型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原时间 (PT)指标低于完全型患者(P<0.05),结果存在差异。结论:对该患者实施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测具有良好临床检验价值。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健康体检者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165-01

急性脑梗死主要是指患者脑局部供血出现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以及缺氧引起的脑组织坏死和软化。急性患者发病较为迅速,且病情进展快,致死率与致残率较高,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1]。为进一步加强治疗的科学性与及时性,需尽早确诊患者疾病状况,有效改善其预后。随着临床医学进步,血清胱抑素C(Cys C)及凝血功能指标已经成为诊断该疾病的主要检验内容,主要因患者机体中的Cys C水平异常情况下会引发动脉硬化,而凝血功能异常会促进脑血管疾病的发生[2]。基于此,本文選取246例该患者与24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象,探究以上两种指标在该疾病中的临床检验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2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试验组)与24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进展型(125例)、完全型(121例),纳入时间2019.7~2021.6月。患者个人资料、家庭信息均记录电子表格。对照组:由男性127例、女性119例组成,年龄区间18~70岁,平均在(44.00±7.33)岁;试验组:由男性128例、女性118例组成,年龄区间19~70岁,平均在(44.50±7.41)岁,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

纳入标准:①资料完善;②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②合并肝肾异常等严重疾病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测,即:检测前一天告知患者需空腹,于次日清晨抽取空腹受检者3ml周静脉血液,放置全自动血液离心仪上进行离心处理,将离心仪的转速调整为3000r/s,离心10分钟后使用免疫比浊法对Cys C展开检测,使用磁珠法对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展开检测。

1.3 观察指标

(1)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Cys C、凝血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Fg)高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原时间 (PT)。

(2)观察进展型患者与完全型患者Cys C、凝血功能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分组数据输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指标以t分析,α=0.05为分界值,低于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Cys C、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检测后,试验组Cys C指标高于对照组,凝血功能指标中的Fg高于对照组,APTT、PT低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

2.2 进展型、完全型Cys C、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检测后,进展型患者的Cys C、Fg指标高于完全型患者,APTT、PT指标低于完全型患者,P<0.05,如下表。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诱因较多,其中极具精神刺激引发的大情绪波动会诱发患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疾病患者发生脑梗死[3]。通常情况下,但患者机体的血管内膜受到损伤情况下,会导致患者机体出现神经系统失调,引起内循环紊乱等症状,若不及时救治极易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4]。对该患者展开治疗前需采取科学且有效诊断方式,明确患者疾病状况,并根据诊断结果给予患者有效治疗,最大程度上降低致残率与致死率。

急性脑梗死临床检测中,Cys C、凝血功能是常见的检测指标,其中Cys C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能够有效调控患者机体内细胞内外的蛋白质水解情况。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中的Cys C含量很低,只有机体中的精液和脑髓液中有少量成分,而且在正常情况下该指标会以恒定的状态存在机体中的各个组织中[5]。随着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在脑部出现梗死之前其机体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出现大量组织蛋白酶,而Cys C会随着组织蛋白增加而上升[6]。由于健康人群机体内有着完善的抗凝血机制,而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机体内该机制则出现混乱,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脑部供氧系统,使得患者出现脑部缺氧和缺血的情况。所以Cys C会随着该疾病的加重而升高[7]。

凝血功能指标中包括Fg、APTT、PT,其中PT是外源性凝血系统主要途径,其指标水平的高低与凝血因子有着关系,该指标也是对外源性因子进行检测的筛选试验,可以有效检测出患者体内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以及凝血因子等是否存在缺陷[8]。在以上研究结果中可以得出,试验组Cys C指标高于对照组,凝血功能指标中的Fg高于对照组,APTT、PT低于对照组(P<0.05),可以表明该疾病患者体内的Fg水平明显升高,且在病情逐渐加重的情况下,该指标水平也会随着病情加重而逐渐升高。ATPP则用于检测内源性凝血系统是否正常,故而但患者机体出现损伤后该指标时间会明显缩短。所以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中,若PT时间缩短,而Fg水平升高时,可以表明患者机体处于凝血功能增强的情况,反之则处于凝血功能降低的情况[9]。

急性脑梗死分为进展型与完全型,其中进展型为疾病阶梯式加重,可持续6小时至数日,而完全型为患者起病6小时内病情已经达到高峰,处于完全型偏瘫甚至昏迷[10]。两种疾病类型在检测中也存在一定差异,经以上研究结果发现,进展型患者的Cys C、Fg指标高于完全型患者,APTT、PT指标低于完全型患者(P<0.05),可以得出和进展型患者相比较,完全型患者的Cys C、Fg指标更低,而APTT、PT指标更高,以上数据结果可以表明对该患者展开Cys C、凝血功能检测具有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对该患者实施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测具有良好临床检验价值,可进一步明确疾病状况,提供科学治疗依据,适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艳,黄丽华.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08):1167-1168.

[2]吴莉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22):94-95.

[3]靖秀红.胱抑素C及凝血因子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18):115-117.

[4]毕婧.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8):172-173.

[5]池锐锋,林冰薇,林喜春.血清胱抑素C对急性脑梗死合并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研究[J].江西医药,2020,55(02):152-154.

[6]张琳璘.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价值[J].世界复合医学,2019,5(11):74-76.

[7]吕娜.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测在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及判定其预后方面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9):165-166.

[8]郝爱军.胱抑素C、凝血功能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6):60-62.

[9]代建风,李丽.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9,25(24):160-161.

[10]鐘伟清,邓伟胜,丘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1):28-29.

猜你喜欢

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急性脑梗死
老年人血脂异常与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血清胱抑素C关系的临床研究
血清胱抑素C、尿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
中医药对于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及血小板囊泡分泌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血清胱抑素C和γ—谷氨酰转移酶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
氯吡格雷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观察
窒息新生儿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