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与突围:外贸利润追问
2021-08-23王素
王素
自2020年始,不断蔓延的海外疫情逐渐倒逼制造业订单回流国内。订单回流反映在贸易数字上,截至2021年5月,我国月度进出口额连续一年保持正增长势头,尤其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保持较快增长。有部分订单火爆的外贸企业表示,目前接单已经排到2023年。这类企业理所当然享有更充分的议价权。但仍有大部分外贸企业人士表示,订单的确越来越多,自己却“赚了个寂寞”。
疫情之下订单回流背后,到底是哪些因素在挤压外贸人的利润?外贸企业应如何突围?
原材料涨价,订单越多越交不了货
降价是企业行为,涨价是行业行为。当前形势是各行业“一片飘红”。
据生意社价格监测,2021年第一季度大宗商品价格涨跌榜中环比上升的商品共有189种。其中,79种商品涨幅超过20%,11种商品涨幅超过50%,2种商品涨幅更是超过100%,涉及能源、化工、有色金属、钢铁、橡塑和农产品等领域。
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疫情冲击之后,全球贸易量正在快速同比回升。在此背景下,供给相对不足,从而拉动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预计我国大宗商品价格还会持续走高,直至全球经济趋于平稳,这也意味着原材料价格有望持续上涨。
在外贸领域,原材料涨价的影响波及家具、家电、电子、纺织、轮胎等多个行业,已经压缩了出口企业的利润。有出口企业告诉本刊记者,由于国内复产复工迅速推進,很多海外订单的确转移到国内生产,订单越来越多,但由于原材料价格飙升、成本变高,工厂却交不了货!
在“生存为王”的时代,外贸企业采取“薄利多销”的方式已经难以覆盖不断上升的成本。因此,精耕细作、高效且精准地寻找优质客户,挖掘单客价值,提高复购率和长期合作,培养客户并肩作战、共渡难关的思维习惯,实现客户未来价值最大化,才是外贸企业突围的智慧方式。
海运费贵,不能只看账面数据
当前极端混乱的海运市场,正在给外贸企业施压。
美国零售商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零售商正进入运送假日商品的旺季,这意味着海运旺季随之而来。赫伯罗特、地中海、中远海、美森、神原汽船等多家船公司宣布从2021年6月中旬后开始新一轮运费调涨通知。市场传闻已兑现,部分船公司7月开始新一轮涨价。
华南一家专注于外贸业务的人士向本刊记者表示,国内有许多低附加值且无价格主导权的企业订单使用的大多是FOB模式(即运费由对方客户承担),在目前紧张的航运形势下,运费的上涨将导致客户减少订单、推迟出货,甚至取消订单,“这样下来,受损的还是制造业企业”。
一家外贸出口企业的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海运费贵,不能只看账面数据。虽然现在增加的成本由代理商承担,但未来必然也会转移到我们身上。”
为了满足订单交付,物流专业人士建议,各出运企业如果是10立方米左右的货物,就可直接走拼箱出运,它相对整柜海运费要便宜得多,而且还很好订,这种处理方式尤其适合欧美航线的企业。另外,出口企业可根据需要对货代、船公司、港口、空运、包机等运输方式进行灵活组合。
订单增长了,利润却被汇率“吃掉”
2021年4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震荡走高,5月底进入6.3时代,相比3月底升值3.1%,创下2018年以来的新高。这意味着出口企业的利润蒸发了3%以上。对于一些业绩“爆棚”的出口企业来说,接单的心情可以用“喜忧参半”描述。事实表明,今天的企业,如果不重视汇率波动的风险,很可能主业做得再好也不赚钱,甚至赔钱。
据了解,目前很多出口企业抵消被汇率挤压掉的利润的办法是“以量补价”,但一旦叠加原材料价格和“高烧不退”的海运费用,便会彻底击穿利润底线,陷入“做一单、亏一单”的窘境。一些规模以上的企业采取“锁汇”(即外汇套期保值)的操作,并在新出口订单的产品价格调整范畴中加入汇率波动的条款,而这是许多中小微企业无法企及的。
好在进入2021年6月以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回归双向波动,运行中枢重新回落至6.4~6.5的水平。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后、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长张明分析,考虑到美元指数可能前低后高,2021年下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走势。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受到美国方面影响显著。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并高位波动,美国通胀水平明显上升。2021年下半年,美联储加息预期或将卷土重来,2021年年底和2022年年初将会出现加息政策窗口。美元面临上行风险,人民币汇率将不会进一步升值。
人民币汇率震荡走高,企业该怎么办?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认为,对于人民币升值,不少外贸企业感到焦虑或迷茫,这是可以理解的。企业应该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赚认知范围内的钱。也就是按照政府提倡的,企业应该聚焦主业,树立“风险中性”理念,管理好货币错配和汇率敞口,从而在开放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