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收集的题签

2021-08-23金鉴

北京纪事 2021年8期
关键词:题签马老集邮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喜欢集邮。

当时,我购买了颐和园石舫图案的邮资明信片,我将这种空白明信片寄给诸多领域的名人,请他们在方便的时候,在明信片上题一句话或是签名。这种回寄率是很渺茫的,大致是1/10的几率。从那时开始,我先后得到了几十位名人的题签与签名,是他们伸出了友谊之手,感谢他们在百忙之中满足了我的小小要求。

王任重先生的题签

1990年8月正直革命战争邮票发行60周年之际,中国集邮总公司以票中票的形式发行了两枚邮票,中国邮票博物馆同时发行两枚一套的邮票博物馆封,编号ZF19-1(90),此封发行量不大,正值进城买了两套。我曾致力于名人题签的收集,买到此封后高兴之余,感觉记载革命战争题材的最佳信封,只有请德高望重的老一代革命家在上面题签意义才大。一位朋友知我收集名人题签,他可以得到当时任政协副主席王任重的手迹,我很兴奋,将两枚邮博封交给了他,他让我别着急,保证签回。半年后我终于收到了老一辈革命家王任重同志题签的邮博封,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在第一枚上有王老题写的:“振兴中华”字样,有王任重的落款;第二枚题有:“继承发扬革命传统”并签了名,钤有“王任重”方章,两枚邮博封签发的时间都为1991年7月1日,正是建党70周年的日子。真是弥足珍贵。

马三立先生的题签

1994年6月我曾寄邮资明信片给我十分崇拜的马三立老先生,请他在我寄去的明信片上签上名即可,马老不但在正面题写了:“还我悟性”。还在反面题写:“祝金鉴好友,福星常伴”“马三立敬礼”字样。时间是1994年6月23日,在日期的上头庄重地盖有“马三立”印章。

当我接到马老先生为我寄来的明信片时,很感动,我被马老先生热情洋溢的话语和谦逊待人的精神所打动。“还我悟性”,虽然仅仅四字,却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我反复琢磨细心体会,豁然开朗:世间做什么事,干哪一行,离得开“悟性”呢?马先生想告诫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尽心竭力,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方能成为本行业的佼佼者,而这又离不开“悟性”。这其中蕴涵着先生多少智慧与悟性,这其中包含着先生多少心血与智慧啊!

明信片的反面“福星常伴”是马老先生祝福晚辈吉祥的话语,而落款“马三立敬礼”,则记述了马老先生幽默、诙谐大度、尊重对方的谦逊姿态。从马老回信地址:天津大理道60号康复甲楼来看,马老先生当时是在医院住院。此信辗转到马老所住的医院,是马老在治病期间为我签下了这枚珍贵的明信片。再次证明马老谦逊待人、虚怀若谷的精神。我也为自己冒昧地寄信而打扰马老,内心有些过意不去。2003年,当我得知马老先生仙逝的消息,连夜写出“还我悟性”一文,寄往《北京日报》记述马老给我的题签(发表于2003年2月28日北京日报收藏版),寄托我对马老先生的哀思!

赵朴初先生的题签

“好学深思”,是赵朴初老于1995年3月28日给我的题签。

赵朴初不但是一位佛教界的饱学居士,长期以来担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而且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大家。“好学深思”,虽然是赵老钢笔所写,可以清晰地看出赵老书法的功底。而“好学深思”四字送我,寄托着老一代对后代殷切的希望与勉励。孔子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则是“好学深思”最好的诠释。“好学深思”,字字千钧,他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我将以此为座右铭。

发扬革命传统

还我悟性

 变魔术

笑林題签

 牛群寄自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拜年封

 毛主席给法国勤工俭学同志寄的明信片

在明信片后面,有赵老用钢笔行书书写的孙权语:“常读书,大有所益。”赵老送我的这两句话,对于提高自身修养、陶冶情操方面大有益处。

刘绍棠先生的题签

“民族传统、地方特色、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伟大祖国首都的美好形象。”是刘绍棠先生1994年6月7日给我题写的。

刘绍棠先生的题签,字体极美,字里行间反映出先生的风骨,执着、倔强的精神。绍棠先生笔下的乡土文学曾经描绘出京东大运河畔人们生活的灿烂画卷,乡土气息浓郁,他对北京怀有无限的眷恋之情。题签就是绍棠先生从三个方面体现北京首都美好形象的集中体现,也是绍棠先生数十年来写作反映北京地方特色、体现时代精神所遵循的宗旨。

端木蕻良先生的题签

“集邮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是1994年6月29日端木蕻良先生为我的题签。

端木老是我十分敬仰的作家,他写的《曹雪芹》一书,我很欣赏。这一题签是端木老为我,确切地说应该也是为全体集邮爱好者题写的。集邮是一种高尚的、有品位的活动,需要一种执着的精神。端木老先生将集邮这种追求过程升华到艺术活动的层面,是对集邮活动的高度总结。

靳尚谊先生的题签

“艺术应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是靳尚谊老于1993年2月27日为我所题。

靳尚誼先生一生从事绘画事业,并担任中国美协、中央美院的主要领导工作,他一语点破:艺术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艺术——追根到底最终应该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民大众。即便艺术是上升为高雅的阳春白雪之后,它的根基仍来源于生活,不能人为地将二者割裂开来。

张包子俊先生的题签

我很早就仰慕张包子俊先生,只是没有条件与先生交往,1994年5月得知先生患病,我试探着给先生去一封信,预祝先生早日康复,并请先生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在我寄去的明信片上题写一句话。5月19日,我收到了张包老给我寄来的明信片,题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落款为“九四老人张包子俊”并盖有“子俊”印章。看到这枚先生苍劲古朴的题签,这是先生病魔缠身在去世前几天为我题写的,不!应该说是为我国集邮界同人题写的谆谆教诲,应该牢记在心。

张包子俊先生早年创办星光邮票研究会(1925年),次年主编《邮票新声》绵延20余年,其中不少文章是我国早期邮学之精华。先生毕生致力于邮学,孜孜以求,探索邮学的最高境界,被称为和蔼可亲、学识渊博的集邮界前辈,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威望。他老人家希望将有中国特色的集邮事业推向新阶段,为中国集邮事业走向世界,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谁能想到这枚签片竟然成了先生送我的绝笔。先生原准备在1995年筹办星光邮票研究会成立70年大会,已经向海外星光邮票研究会会员发出邀请,然而先生却没有等到这一天。张包老的仙逝,是中国集邮界的巨大损失。

冯骥才先生的题签

“珍惜生活”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冯骥才先生1994年7月11日为我题写的。

虽然仅仅四字,朴实无华,却蕴涵着作家对生活的热爱,从生活汲取充分的营养。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困难、问题或灾难,特别是在灾难面前,倘若信心不足,就会失去生活的勇气。我的一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好在那一个时期遇到称不上灾难,也是人生十分重大问题。冯先生“珍惜生活”的警句,激励着我,战胜我人生的险阻,顺利地渡过了人生的急流险滩,事后我真心地感谢他。

老九先生的漫画

“变魔术”是漫画家老九1994年11月7日为我所绘。

老九是中国戏曲学院社科部的一位教师,原名王九成,念大学时,开始自学漫画,参加工作后,坚持用业余时间创作漫画。漫画这种形式,以夸张的手法,讽刺、鞭挞社会上某些人某些不恰当的做法,达到入木三分的作用。这张漫画是反映1990年代以来,邮市被人为炒作,达到令人震惊的程度,老九手中之笔,是对炒作者的谴责与声讨!

英若诚先生的题签

“新得园林栽树法,喜闻弟子读书声”,是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翻译家英若诚先生为我题写的。时间是1995年4月11日。1990年代中期,全国各条战线蒸蒸日上,政策法令赴诸实施,英若诚先生对当时形势的赞叹与歌颂。

牛群的签名

牛哥是大家爱戴的相声演员,曾记得他在北大读书的时候,我曾经给他去过信,请他在春节联欢晚会上给我寄个拜年封。1994年、1995年连着两年春节,他都从春节联欢晚会CCTV直播现场给我邮回盖有“给您拜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印戳的拜年封。内有牛哥用电脑打印的短信,为飨读者,引缀如下:“临近直播,才拿到拜年封。又需写出并寄出近两千拜年封,原谅我不能一一复信。衷心地感谢邮友们对我的信任、帮助、指导和支持。谢谢你们的邮品。更谢谢你们的心!给每一位邮友及全家拜年了!我即将毕业离校,通信地址仍为……”牛哥工作那样忙,实在不忍心给他添乱,但拜年封,特别是寄自中央电视台CCTV直播现场的拜年封,对我有极大的诱惑力……

笑林的题签

“笑口常开、愿欢乐伴随您”这两个第四届北京青年艺术节纪念封,是1990年9月14日,我请朋友见到笑林时签下的。笑林是大家十分喜欢的相声演员,相声功底深厚。题签“笑口常开”的纪念封底下,特意写了 “笑林广播电台”,幽默、风趣,如同给题签者抖个包袱,令人捧腹。相声演员总是不时地将快乐奉献给观众。我将此封奉献给读者,让大家一块儿和我分享这份快乐。

为我签名的还有:著名作家、戏剧家、诗人:冰心、曹禺、马少波、胡沙、臧克家、王蒙、刘心武、刘恒、刘震云、张洁、舒乙、崔道怡、肖复兴、陈建功、毕淑敏、魏润身、梁左、莫言、从维熙、张抗抗、陈祖芬、邹静之、周大新、中杰英、车前子、洪烛、张守仁;著名画家:关山月、华君武、程十发、杨飞云;书法家:柳倩、谢德萍等数十位。

我所得到的这些名家的题词或赠言,寄托着老一代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激励我奋发向上,给我以启迪。闲暇时我取出这些带有名人手泽、充满温馨的题签,反复欣赏、品味这些富有哲理的题词或赠言,给人以无穷的愉悦与乐趣。几年来在集邮收藏活动中的执着追求与探索,使我深深体会到这种有益的活动不但可以增加阅历、增长知识、丰富业余生活,还可以陶冶情操,使你的生活过得更加有意义。

猜你喜欢

题签马老集邮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论书法题签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应用
米寿书法家马良骥:满纸云烟一抹笑
王九成集邮漫画欣赏
103岁老作家马识途:总乐观 勤写作 练书法
王九成集邮漫画欣赏
集邮
豫剧大师马金凤的长寿之道
恼人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