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艾灸调理亚健康的临床应用

2021-08-23卫琴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
关键词:亚健康临床效果

卫琴

摘要:目的:分析艾灸调理方法实施后,亚健康者各指标状况,评估其调理效果。方法:收集30例(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亚健康者,分组措施:分为两组,各15例,将接受艾灸调理的亚健康者设置为研究组,将接受常规健康管理措施后未进行艾灸调理的亚健康者设置为对照组,分析上述措施实施后,亚健康者各指标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有效率较高,P<0.05,统计学分析有意义。结论:艾灸调理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可进行积极推广,帮助亚健康者改善调理效果及预后。

关键词:艾灸调理;亚健康;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059-01

亚健康是临床多发、常见类型,主要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1]。发作后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缓慢、记忆力下降、不良情绪、安全感不够等。亚健康者出现以上表现后需及时调理,防止症状恶化对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2]。本文主要是对30例亚健康者进行分析,表明艾灸调理对机体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以30例亚健康者作为此次分析对象,分为以下两组: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15例):男8例、女7例;病程3个月-8年,平均病程(4.01±0.23)年;年龄最小及最大分别为20岁、70岁,平均年龄(43.49±1.20)岁。研究组(15例):男9例、女6例;病程5个月-9年,平均病程(4.24±0.17)年;年龄最小及最大分别为22岁、68岁,平均年龄为(43.40±1.19)岁。上述两组均实施SPSS26.0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无意义(P>0.05)。表示可进行下一步对比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健康管理,对其进行饮食及运动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艾灸调理,具体实施措施如下:首先,大椎穴,是人体督脉上的一个重要穴位。因为大椎穴是足三阳经、手三阳经的交汇处,所以经常对大椎穴进行艾灸,可以起到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强身健体的功效,特别适用于阳气不足的人群。另艾灸大椎穴还能够改善脑部的供血,增加血流量,对于经常头痛、头晕的患者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大椎为诸阳之会,能通一身的阳气,有很好的散寒、除湿的功效。其次,膻中穴,艾灸这个穴位可以有效的宽胸理气,调理心肺疾患、预防妇科乳腺疾病,所以艾灸在调理亚健康的时候首先就要找到这个穴位。再其次,三阴交,这个穴位的位置对于我们的人体是很重要,三阴交穴为肝脾肾三经交会之所,可以调理三脏气血功能,发挥疏肝健脾益肾的功效,不仅可以调理痛经、月经不调、带下等多种妇科病,还能够美容养颜、改善面部气色。最后,坚持辩证施灸的原则。对亚健康者实际状况进行分析随后给予针对性调理措施。补中益气艾灸养生:百会、足三里、三阴交、中脘、气海、太渊;泌尿生殖系统:三阴交、足三里、肾俞、神阙、关元;心血管系统:高血压:百会、风池、足三里、阳陵泉、涌泉、曲池,冠心病:大椎穴、膻中穴、身柱、郄门、内关、三阴交;灸关元:补元益气(培元固本)、回阳救逆、温中散寒、温肾健脾、补肾纳气、补虚泻实、延年保健、温阳利水、补肾固脱、理气止痛、补血调经、温暖下元;五脏俱补:肺俞、膈俞、肝俞、脾俞、心俞、肾俞加上脏腑对应的募穴(中府、膻中、期门、章门、巨阙、京门)最好加上五腧穴的合穴;消化系统:中脘、神阙、脾俞、胃俞、足三里、阳陵泉、公孙。还需加上阳脉之海督脉,对腰阳关穴、长强穴等实施艾灸,调节阳经气血,改善生理功能。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亚健康者调理有效情况(调理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将其分为显效(调理后亚健康者临床症状消失、精神状态良好)、有效(临床症状改善,且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以及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三种。

1.4统计学分析

在SPSS26.0中输入所有样本(30例亚健康者)资料,并开展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检验方式为X2,表示形式为n%;计量资料检验方式为T,表示形式为():P<0.05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价值,存在可分析的价值;反之表示对比无意义。

2结果

调理有效率:对照组为60.00%,研究组为93.33%,前者低于后者,结果有对比意义(P<0.05)。见表一:

3讨论

亚健康是指经系统检查发现身体在没有疾病的情况下,出现的适应能力下降、活力、各种反应能力下降的状态。艾灸是中医最古老的医学方法之一,也是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3]。《医学入门》讲“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需灸之。《扁鹊心书》中说:“人至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惫,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则心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其百余年寿矣。”艾灸调理亚健康的原理就是,可以帮助亚健康者实现温暖舒适、精神放松;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激活脏腑功能;鼓舞正气、振奋阳气达到神清气爽的效果。《本草从新》曰:“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神灸经纶》中说:“夫灸取于人,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刚用,能消阴疫,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做炷,能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治百病,效如反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艾灸利用了灸火的温热和药物的作用,通过刺激穴位,达到预防保健、治疗疾病的目的。通过经络传导,进而实现行温阳补虚、温通经络、补中益气、防病保健、延缓衰老等功效。(气血、扶正祛邪、温经散寒、治病保健的目的。)现代研究证明,艾灸能调节脏腑功能、脂质代谢、微量元素、神经内分泌功能,抵抗自由基损伤,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对机体的生理功能具有显著改善效果[4]。采取艾灸循经取穴及优化穴位配伍,实行灸感传导、运气悬灸灸、辩证施灸、隔药灸疗等,积极改善亚健康者病症。将艾灸相关穴位与健康教育相结合,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实现“预防”、“保养”的效果。除此之外,中医灸法突出整体观念,通过有效艾灸,实施辨证施治,结合亚健康者实际状况,对其进行全面调整,改善症状的同时,提升亚健康者生活质量[5]。

综上所述,在亚健康调理的过程中,艾灸对亚健康者的调理及预后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不仅可以提升调理效果,而且对机体恢复具有积极意义,可以为亚健康者机体健康提供有效保障,满足其康复需求,改善其预后。

参考文献:

[1]熊俊,王德敬,徐琰,等.热敏灸改善高校教师躯体疼痛亚健康人群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11):2358-2360.

[2]张宜默,王悦婷,刘宪丽.艾灸对阳虚体质亚健康人群干预的红外热像特征的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2):49-50.

[3]熊俊,常晓波,万赖思琪,等.热敏灸干预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效果觀察: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5):1074-1076.

[4]代坤,陈日新,谢丁一,等.艾灸不同功能态大椎穴对改善阳虚体质亚健康状态的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1(2):62-65.

[5]沈洁,沈梅红,李忠仁,等.艾灸肾俞穴对绝经前后亚健康状态女性性激素及AMH水平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7,37(4):381-385.

猜你喜欢

亚健康临床效果
跟踪导练(一)
跟踪导练(一)
论治未病思想对亚健康防治的启示
青年人群亚健康与肥胖的关系研究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