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 广西科技体制改革的成就与经验
2021-08-23侯健
侯健
摘 要: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西在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科技计划、科技开放与合作、科研机构等方面进行改革,各项科技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使科技实力大幅提升、科技管理机制日益完善、科技资源配置日趋合理、科技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在科技管理改革、科研体制改革、城乡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并取得坚持党的领导、聚焦解决影响创新发展问题、结合市场和科技发展规律等5项经验。
关键词:科技体制改革;坚持党的领导;广西
中图分类号:G322.7;G3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1.07.01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 of Guang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 Reform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Hou Jian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telligence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Guangxi,Nanning,530022)
Abstract:Over the past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Guangxi has carried out reforms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lan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opening-up and cooperation,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stitutions,etc.,and optimized the allocation of variou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lements,so that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 has been greatly enhanced,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mechanism has been increasingly improved,the alloc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reasonable,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ervice ability has been continuously enhanced,and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 team has been growing,Remarkabl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refor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scientific research system,and urban and r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and five experiences have been obtained,including adhering to the party's leadership,focusing on solving problems affecting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and combining the market with the law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Key words:Refor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Uphold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Guangxi
改革開放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党委和政府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阶段变化,把科技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广西的科技体制改革在时间上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1978—1991年)、深化改革(1992—2002年)、纵深推进(2003—2012年)和展开新一轮改革(2013年至今)4个阶段。40多年来,广西在科技管理改革、科研体制改革、城乡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进步贡献率由改革开放初期不足30%提高到2019年的54.93%[1],科技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
一、广西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
回望科技体制改革40多年历程,广西的科技相关投入稳步增长,科技队伍不断壮大,这有力地支撑了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自2016年9月广西党委和政府召开全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以及实施“三百二千”科技创新工程以来,广西在汽车、高端金属新材料、杂交稻优质化育种等领域取得了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创新成果。
(一)科技实力大幅提升
1.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广西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高新区数量由1988年的2家增长到2019年的14家;工业总产值由2013年3361.81亿元增长为2019年7303.67亿元,增幅达117.25%;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势头迅猛,由2008年63家增长为2020年2806家,增长了43.54倍。
2.科技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成效明显
广西全区所有未脱贫摘帽和有科技需求的贫困村、贫困县已实现科技特派员服务全覆盖。科技特派员由2005年的270多名,增长为2020年的2936名,服务贫困村4687个。
3.专利申请量大幅增长
广西全区专利申请量由1986年的282件增长到2020年的54149件,增长了191.02倍,专利授权量由1986年的57件增长到2020年34463件,增长603.61倍。
4.科技成果呈现井喷之势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每年都会评选和奖励一批优秀科技成果。1979—2019年,广西共评选出自治区级科技成果奖5789项。2001—2005年,广西共登记科技成果1629项,仅2018年就登记科技成果2603项。[2]
5.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力喷涌
一方面,广西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力全面迸发。据不完全统计,自2016年起广西实施科技成果“三权”下放政策,至2017年已有12家事业单位将至少603项成果转化项目收益奖励给研发人员和成果转化有功人员,奖励总金额超2948万元,有超过900人次获得奖励。另一方面,技术交易呈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2001—2005年,广西相关单位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提供技术咨询服务682项,技术合同成交额7.28亿元;2020年1—11月,技术输出和吸纳交易合同数达到7723项,合同成交额为302.06亿元,分别增长了10.32倍和40.49倍。[3]
(二)科技管理机制日益完善
广西采取建立健全新型科技监督和评估体系、自治区本级财政科技计划和科技项目管理体系、创新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制度等办法,以不断完善科技管理机制。
1.新型科技计划管理机制基本建立
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化自治区本级财政科技计划和科技项目管理改革的实施方案》以来,全区已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重大专项等新的五大科技计划(专项)。广西从行政体系(厅际联席会议制度)、支撑体系(综评委、专业机构、监督评估机制)、制度体系(各项管理制度)、技术体系(信息系统和报告系统)4个层面上,初步构建完成公开统一的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平台。[4]2016年,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自治区本级财政科技计划监督工作暂行 规定》等管理制度和办法,开始启用广西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广西科技专家数据库的建设稳步推进,新型科技计划管理机制基本建立。
2.科技管理机制改革成效显著
(1)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提升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自2016年广西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召开全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以来,全区围绕打造“九张创新发展名片”,通过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使一大批企业实现了产业技术的新突破:玉柴公司的“新型节能环保国Ⅵ发动机开发”项目突破了发动机低排放低油耗燃烧技术;“高纯铝及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项目攻克了高纯铝(铝含量>99.996%)偏析法生产技术,解决广西高纯铝电解技术“卡脖子”难题;“超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材料、装备、设计及施工技术创新与示范”项目突破了跨径700米级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设计建造技术,成为中国桥梁新名片。
(2)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得到强化。广西全区加大对企业创新政策的扶持力度,2018年,广西人民政府联合有关部门出台《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奖励和补贴实施办法(暂行)》;推动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落实,减免43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费用约3.8亿元;完善创业孵化体系建设。2019年,广西共拥有众创空间172家,其中自治区级众创空间81家,服务场地总面积52.33万平方米,提供创业工位13717个,为3034个创业团队和2427家初创企业提供包括办公场地、创业辅导在内的便利化服务。[5]2020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共有1421家企业报名参赛,确认参赛企业1051家,在全國37个独立赛区中排第7位。2018年1—11月,自治区科技厅已下达的科技计划项目经费中,第一承担单位是企业的占33.95%。
(3)对外科技创新交流合作模式成效显著。2018年,广西利用毗邻东盟的独特优势,深度参与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自“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以来,广西先后与9个东盟国家共建双边技术转移中心,构建中国-东盟技术转移协作网络,发展网络成员2400家,得到了科学技术部(简称“科技部”)的充分肯定。[6]
(三)科技资源配置日趋合理
广西不断加大对科技财政的投入力度,引导和助推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投入,完善创新政策体系,科技资源不断得到优化配置。随着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广西人民政府”)的不断引导和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一系列鼓励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政策取得了良好效果。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广西地方财政科技支出64.43亿元,比2013年增长18.5%。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中政府资金占4.97亿元,比2013年增长34.3%,占全部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比重的5.6%,较2013年提高了1.1%。[7]
1.财政经费投入不断增加
2020年,广西安排五大类科技计划项目经费19.11亿元,比2001年8.78亿元增长了1.18倍;广西地方财政科技支出64.4万元,比2017年增长7.3%。2018年,为37家“瞪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发放科技补助约1800万元,为266家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额13.9亿元,1026家科技型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达34亿元,同比增长59.1%。[8]各项优惠政策的惠及面不断扩大。
2.全社会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广西科技财力资源规模不断扩大,1991年全区科技活动经费总额为50976万元,2000年为166563.95万元,增长了226.75%。R&D经费水平不断提高,2000年广西R&D经费支出为8.4亿元,以广西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050.15亿元计,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0.41%;而2019年广西R&D经费投入总量达到167.1亿元,比2013年的107.7亿元增长了55.15%,研发投入强度(R&D占GDP的比重)为0.79%,创历史新高。从科技活动经费筹集的构成来看,科技活动经费主要源于政府拨款和企业自筹,政府拨款研究与发展经费内部支出额由2000年的19198万元,提高到2017年的384486万元,提高了19.03倍;企业自筹科技活动经费总额由2005年的105062万元提高到2019年的1161496万元,提高了10.06倍。[9]
3.科技人力资源不断优化
广西科技人力资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较快的速度发展,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当量由2008年的23242人年提高到2019年的47420人年,每万人中科学家、工程师的人数也由1991年的2.7人提高到2000年的6.2人,科技活动人员数由2000年4.86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12.08万人。[10]
(四)科技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广西积极构建创新创业全链条科技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逐步形成了多元蓬勃发展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1.科技中介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作为科技中介机构的核心组成部分,截至2018年,广西生产力促进中心总数达到85个,比2015年的76个增加了11.8%;办公面积由2016年的26916.3平方米增长到2018年的28156.3平方米,增加了4.6%。2018年,广西生产力促进中心共联系科研机构394家、专家1158名,为2206家企业提供了各种服务,为所服务企业增加销售额38020.75万元,增加利税3651.66万元,为社会增加就业岗位3405个,中心总服务收入1646.86万元。这有力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2.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快速发展
1988年5月,广西第一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桂林创建。2018年,列入统计的13个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392家,完成工业总产值7303.67亿元,工业增加值1865.63亿元,营业总收入8495.11亿元,出口总额96.30亿美元,实现净利润448.54亿元,同比增长6.57%;实交税金总额329.72亿元。13个高新区专利申请量14453件,占广西专利申请量的34.43%;专利授权量7346件,占广西专利授权量的32.39%。[11]
3.科技企业孵化器提质增效
2012—2019年,广西全区内自治区级孵化器由12家增至3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由5家增至15家。到2019年底,广西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112家,为3451家创业企业提供办公场地、创业辅导、研发平台在内的全方位服务;间接提供就业岗位36961个;帮助在孵企业当年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3087件;帮助153家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有10家企业成功上市。[11]这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增强发展活力,提高竞争力,创造利润,社会效益明显提高,为广西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4.农业科技園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至2019年,广西全区已建设65家农业科技园区,其中国家级园区6家。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广西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面鲜明的旗帜,在推进广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业提质增效,推进地方一、二、三产业融合,解决“三农”问题、科技扶贫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5.重点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加快
广西根据已有资源与学科特点,构建了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体系。2004年,广西启动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认定工作。2011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对重点实验室的培育、验收、认定、考核和评估以及日常运行进行规范;设立专项资金,发挥财政引导作用,形成了自治区财政、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联合的资金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至2018年,广西的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分别达94家和3家。这些重点实验室完成了科研任务后还加强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为服务广西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6.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2005年,广西开始进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工作,至2020年4月,广西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0家(含在建51家)。[12]通过建设具有特色优势的工程化试验条件,培养工程技术领域领军人才,研发先进的工程化成果,实现人才、技术和经济运行的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广西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提高了广西产业技术水平。
(五)高层次人才得到增强
广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人才的引进、留住、培养和发挥作用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至2019年年末,广西共有国家级人才105人,其中国家“万人计划”、“长江学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杰青”等国家5类人才89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选16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7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9人)。[13]
二、广西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西科技创新水平不断得到增强,科技创新成果接连产出,创新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在这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好成绩离不开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与大力支持。广西的科技体制改革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6个方面。
(一)坚持党的领导进行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积极通过各种形式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等历次党代会各项精神的热潮,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历次党代会报告中对科技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上来,各地各级政府以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为动力,凝聚资源,形成合力,把各项精神贯彻落实到各项科技工作之中。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科教兴桂战略,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全面推进科技工作改革和开放,加快广西经济社会发展。
(二)坚持聚焦解决影响创新发展的瓶颈制约问题进行改革
广西科技体制长期以来存在研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基础薄弱,科研体系不够健全等突出问题。广西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和推动发展的突出问题,寻找改革突破口,通过改革为科技创新解除束缚、弥补短板、完善机制、增强创新活力。
1.在激发院所高校创新活力方面
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实施中直院所重大技术成果落桂工程,推动中央驻桂科研院所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以落实好年度项目资助经费;充分发挥科教协同创新优势,深化科教融合发展,加强大学科技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基地平台建设;出台《广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等文件,将不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且由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全部下放给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大对科研人员的股权激励力度。
2.在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方面
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激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实施办法》,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强化产业科技创新导向,激发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开展专利代理专项整治,引导专利代理机构依法合规为创新主体提供优质服务,促进专利申请质量稳步提升;建立各类研发、创新和服务平台,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使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创新主体和产业发展主体相互协作;加快落实科技型企业优惠扶持政策,通过科技立项、减免税收、认定奖励、财政补助、组织培训等措施,引导企业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
3.在人才培养与完善激励机制方面
广西人民政府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从自治区相关部门、高校、科研院所选派科技业务骨干到国有企业挂任科技副总经理,推进企业科技创新”,搭建平台、用活人才,推动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实行科技人员分类评价,出台《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试行)〉等6个文件的通知》等人才文件,完善科研人员的分类评价体系;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出台并多次修订《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不断激发科研人员潜能,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创新创造力。
此外,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 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健全科技与金融结合、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环境方面,也推出了针对性很强的改革举措。
(三)坚持有机结合市场经济规律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进行改革
广西在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进行配置资源,坚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这一原则,组织开展科技创新与服务工作。广西人民政府遵循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在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科技计划、科技开放与合作、科研机构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建立和不断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发展的新型科技体制,形成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主体的具有广西特色的科研体系;形成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开发体系;形成以推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推广适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務体系;形成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的社会支撑体系,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四)坚持与时俱进,健全广西创新体系
1998年,自中国科学院就中国21世纪发展向党中央提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议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被纳入广西“十五”计划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广西按照“抓源泉,疏渠道,促转化”的科技工作思路,将创新体系建设融入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科技与经济结合中,持续实施创新计划,着力推进科学研究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发展的系列决策部署,把完善创新体系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广西人民政府召开全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出台了《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广西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及系列配套文件,统筹组织、管理和调控创新体系,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广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坚持在开放合作中深化改革
在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广西坚持开放合作,在创新能力提升方面坚持国际视野筹划和促进科技创新,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中深化改革,并积极、广泛地参与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交流,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使地区的开放与合作达到新的高度,让广西科研人员迅速跟上国际科技发展前沿、了解世界科技发展趋势。
广西结合区域特色与优势,按照中央赋予广西的“三大定位”,在科技部的指导和其他省市、国内机构支持下,以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为主要载体,落实“一带一路”合作创新行动计划,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与带动力,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引领支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13年至2019年8月,中国-东盟共同策划组织举办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活动70多场,对接项目2100多项,涉及企业3500家,促成中国与东盟国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516项,意向金额50多亿元。[14]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西科技体制改革一直把探索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的最佳途径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体制新格局作为主要任务,不断谱写出区域创新体系特色发展的新篇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西科技体制改革之路仍任重道远。唯有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八桂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源,才能走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跨越式发展道路,早日实现“两个建成”目标。
参考文献:
[1] 广西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4.93% [EB/OL].(2020-08-21)[2021-06-23].http://www.gxzf.gov.cn/gxyw/t6011055.shtml.
[2] 广西挺起创新的脊梁[EB/OL].(2019-09-27)[2020-02-25].http://www.gxzf.gov.cn/gxyw/20190927-769451.shtml.
[3]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2020年广西科技进步概况[EB/OL].(2020-12-09)[2021-06-23].http://kjt.gxzf.gov.cn/xxgk/gxkjgk/kjjbgk/t7268235.shtml.
[4] 广西科技厅.自治区科技厅2016年工作绩效[EB/OL].(2016-12-07)[2021-06-30].http://kjt.gxzf.gov.cn/xxgk/ghjh/t3123676.shtml.
[5]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广西科技年鉴[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6] 2018年广西科技进步概况[EB/OL].(2018-12-12)[2021-06-23].http://kjt.gxzf.gov.cn/xxgk/gxkjgk/kjjbgk/t3093331.shtml.
[7]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研发投入保持增长 存在问题值得关注——广西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系列报告之二十一[EB/OL].(2020-05-11)[2021-06-23].http://tjj.gxzf.gov.cn/tjsj/yjbg/qq_267/t5471734.shtml.
[8] 创新撬动活力广西——2018年全区科技创新工作亮点回眸[EB/OL].(2019-01-23)[2021-06-25].http://www.gxzf.gov.cn/sytt/20190123-732453.shtml.
[9]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2020广西科技统计数据[EB/OL].(2021-06-09)[2021-06-23].http://kjt.gxzf.gov.cn/xxgk/sjkf/sjfb/t9138650.shtml.
[10] 广西科技厅规划财务处.2017广西科技统计数据[EB/OL].(2017-11-29)[2021-06-25].http://kjt.gxzf.gov.cn/xxgk/sjkf/sjfb/t3122965.shtml.
[11]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广西科技年鉴[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12]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创新基地[EB/OL].(2020-04-28)[ 2021-06-28].http://kjt.gxzf.gov.cn/xxgk/sjkf/cxjd/.
[13] 廣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广西科技年鉴[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14] 黄勇椋.广西新闻网:第7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将在南宁举行[EB/OL].(2019-09-11)[2021-06-28].http://kjt.gxzf.gov.cn/dtxx_59340/kjdt/t31288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