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1-08-23刘莉莉

新农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玉米

刘莉莉

关键词:玉米;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

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加强玉米种植整体质量,玉米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大部分耕作过程都过于依赖传统种植方式,使得新型先进的种植技术不被认可,导致我国玉米产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玉米栽培与防治病虫害技术现存问题

(一)技术落后

我国农民在长期的劳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农作经验,在农业生产中多是依靠自身经验进行。然而现如今的全球气候有所改变,农作物自然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农民却没有将这一因素考虑进去,在进行玉米播种时往往无法掌握最佳时机,从而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还有一些农民只顾追求产量,进行大密度的玉米种植,造成的后果就是玉米平均吸收的營养不够,限制了玉米的正常生长。由于土壤的品质不同,因此在种植时土壤的选择和施肥与否都是关键的因素。

(二)受病毒病影响

出现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的病毒病有很多种,常见的是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和花叶病等等,都会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危害,限制其叶片或苞片等部位的生长。还有一些病影响玉米整个生长过程,让玉米长势下降、抗倒能力差,在风雨条件下更容易被损害,从而影响整体产量。

(三)受虫害影响

玉米很容易受到害虫的影响,一些常见虫害玉米螟等,会对玉米叶表面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如果玉米的茎部受到了害虫啃食,会在风雨天气因无法抗压而倒下,导致产量下降。还有其他如地老虎等都是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防治的对象。

二、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一)改进玉米栽培技术

农民对于播种时期的抉择需要考虑本地的温度和土壤质量,综合看来,谷雨时节是最佳的玉米播种期,如果土壤达到25%以上的含水量,则需要在播种后进行地表土层的风干和镇压。此外,保证土壤条件和种植时间合适的同时,也应该保证科学的种植密度,这样才能保证施肥与灌溉的同时得到充足的营养。而收获也要在恰当的时间进行,提高玉米产量,保证收获质量。具体而言,是要在玉米品种的选择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视玉米品种特性和环境而定,切忌种植密度过高或过低。

(二)预防玉米病害措施

一旦出现恶劣天气、温度过低时,玉米的患病机率大大增加,一般会出现大斑病或纹枯病,因此要保持种植温度适宜,保持环境干燥,若治疗则要选择合适的药剂。若玉米抗病能力较强,则可大大缓解农民压力,控制疾病发生率,而农民的深耕或轮作也能有效抑制土壤中的病毒,对于预防玉米病害有很显著的效果。除此之外,田间的管理工作也是关键的一环,目的是保证玉米的通风和采光良好,降低玉米病害发生几率。

(三)防治玉米虫害措施

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两种,首先是在选种时选择抗病毒能力较强的优质品,其次是借助药剂作用,比如在害虫侵蚀玉米前喷洒药剂发挥作用,常见的有氧化乐果等有效药品。与此同时,农民需要在耕作之前做好防御,栽培玉米前根据玉米苗的不同生长情况选择驱虫方式,在健康良好玉米品种的基础上抵抗病虫害,增强玉米抗病虫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是农业大国,而玉米是我国粮食作物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很多以玉米为主要农作物的地区都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为了让我国农业更好地发展,增加玉米产量,确保玉米收获质量,在耕种前选择合适的种植条件,包括种植土壤、温度和气候,进行合理的种植密度安排,在耕种过程中选择符合标准的优良品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防治病虫害的药剂,让玉米有更强的抗病虫害的能力,从而实现玉米产量的稳步提升,进而助力我国农业建设进程。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玉米
收玉米啦!
玉米适当晚收好处多
我的玉米送给你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最饱满的玉米
七穗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