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中国科学“新大侠”

2021-08-23伍里川

时代邮刊·下半月 2021年8期
关键词:接班人科学家科学

伍里川

宏伟的科学图谱不是一笔一画就能绘成,傲人的科学成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优秀的科学人才不是一招一式就能练就。老一辈科学家呕心沥血地开荒拓土、创下基业,而今,中国要作为科技强国树立于世界之林,还需汇聚更多来自科学“新大侠”的磅礴力量。

江山代有才人出

中国科研人代代接力的良好态势正在展现。

今年6月,一则短视频在网上走红:92岁的周恒院士骑着自行车从办公室回家。网友们惊讶于“周先生如此年轻”,甚至纷纷求“校园偶遇”。但周恒先生更在意的可不是这个。

2017年,青年科学家陈杰从法国学成回国,在周恒院士指导下,围绕空气动力学新问题展开相关研究。一次研讨会上,周恒院士推介了陈杰的研究成果,并表示:气动中心的工作方案基本上走的是传统路径,而陈杰的研究成果恰好从科学上否定了传统路径的可行性,有全新思路。

一位是包容求真,一位是敢闯敢试,两代科研人的传承与相惜令人动容。作为见证了中国流体力学发展的领域专家,周恒希望看到年轻人闯出一条更科学的路子。这就是周恒先生的育才观。他向来主张,培养杰出人才是一个大学最主要的任务,也是大学应对国家尽的义务。

科学家的代代接力、代代传承为人瞩目。事实上,这些在科学星空中如明星般闪耀的大家,也曾是“接班人”,并受益于传承的“动能”。

周恒是著名流体力学家、航空教育家陆士嘉的学生,他从前辈那里接过沉甸甸的学科知识和科研担子,日后自己又走上引导、激励新人的道路。

武侠小说里,绝世高手们多想把自己的衣钵传承下去,而为科学事业奋斗终身的老科学家们,在视野和格局上,自然更胜“风清扬”们一筹。

2020年,86岁的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地质研究所前所长陈崇希教授申请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而他在退休之前,还曾找到校领导,立下军令状,要培养两三名基础好、条件好的“接班人”。他做到了。他曾经的研究生、如今的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焦赳赳,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水文地质研究颇有贡献。焦赳赳曾深情回忆老师:陈崇希先生对科学的熱爱之情、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科学家风范和对难题的攻关精神,都深深影响着他的学生和工作伙伴。

这样的传承,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承,也是科研品质的传承。

著名野生动物学家马建章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人才培训中心,为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铺设道路。他呼吁: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要善于为青年人才让路、铺路。

“我这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在我所在的领域中培养了接班人。他们的一些学术成就都超过了我,一代肯定比一代好。”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徐光宪曾这样说。严纯华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研究稀土分离的博士,在徐光宪指导下,他发展了稀土“串级萃取理论”。严纯华曾说:“师从徐先生是我一生的幸福,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他都是我们的榜样。”

正因为被选派为著名航空工程学家张阿舟的助手,彼时的青年学者赵淳生得到宝贵的深造机会,后来成长为著名机械工程专家。2013年,赵淳生院士团队成功将超声电机应用于“玉兔号”月球车。而师生二人,都有“胆大包天”的一面。一位敢于在别人忧心忡忡的注视下率先登机试飞,另一位居然一边接受化疗一边研究资料。

一代代学者和专家的诞生,成就了中国科学领域的传承之美、接力之势。老一辈自力更生、艰苦探索的精神和形象,和“后生”们果敢自信、开阔新锐的精神和形象,成为科研图景中个性十足却又互相融合的两种力量。

以历史的积累、今日的筹谋和奋斗,为明天筑基,为后人搭建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云梯,这是时间的“规划”。科研是一代跟着一代不断奋力跋涉的事业,需要有更多有识见、有担当的年轻人跟上来。

新征程上有新人

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向前的每一步都在标注历史的新刻度。新征程上,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的科学新人成长起来,担当新的历史使命。

一言以蔽之,越是在最关键、最接近实现民族梦想、复兴伟业的时刻,越需要人才力量的持续支持。“科技强国”终究要落在“人才强国”上,科学接班人对国家前进的推动作用越发明显,而未来的召唤也响彻云霄。

此时的局面,堪以“情势所迫”来形容。科研重地,是每个国家的必争之地,谁慢一拍,谁就受制于人。如果赵淳生没从国外带回超声电机技术,我们在诸多关键环节可能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近年来的芯片风波,更直观反映出常怀未雨绸缪之心、常立奋起直追之志的重要性。西方科技巨头对芯片产业的垄断是一个严峻的现实,为此,我国已加速布局,计划在2025年实现70%的芯片自给率,以摆脱“芯片钳制”。而在此过程中,人才队伍构建至关重要。芯片技术更新换代迅疾,没有成熟、富有创新精神的战略梯队,就不可能实现“芯片大业”。

科技创新的重大目标也直指“接班人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如此一来,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人才支撑,才能破解创新困境,抢占先机,登上高峰。在尖端科技领域,要想不被人“卡脖子”,不被人左右命运,就必须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后备人才带着新技术、新思想“驰援”。

新老交替也是科研领域“新陈代谢”的必然需要。从事科研工作是辛苦寂寞的,有时甚至需要付出健康代价,因而当一个科研人老去时,让“疲惫之师”及时得到“换防”,便是题中应有之义了。而接班人、换防者的责任与荣光,则体现在他们可以像一群英武的士兵那样,做到关键时刻“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拥有老而弥坚的白发学者,是一种幸运。但科研领域也需要有能独当一面、识见深远的“应届生”挺身而出。后者是每个时代科研结构中的“承重墙”。是以,我们感谢“80、90后”的不服老、不退休,也注目着新一轮中坚力量的崛起。

好在,当下的科学接班人向历史、向“先生”们作出了郑重承诺。新一代科学家正高擎前人留下的火种,拨亮科学文明的光芒。他们是堪当大任的一代,也是继往开来的一代。基础科学、战略科学、先进高端领域……均有青年才俊闪烁着光辉他们不仅在科研能力上达到“前人”的水准,更在道德品质上毫不落后,是有学识有担当的“顶流”。

后生可畏。

中青年科学家代表、中国科学院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戴建武和他的团队致力于“人类4S店”的研究:再生医学能将人体内的“坏零件”换成“好零件”,让生活更有质量。

第二十届“中国五四青年奖章”集体获得者、“华龙一号”研发设计青年团队,总人数998人,平均年龄30多岁。2020年,我国“科学探索奖”的50位获奖者,平均年龄不超过40岁,最年轻的获奖者仅30岁。

近年来,已有多位90后跃上学术舞台并为人熟知,成为各大高校、研究所的重要科研项目领头人。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教授刘明侦,在25岁时就获聘博导。

这样的青春战队,这样的青春故事,彰显着“后浪”的作为,也诠释着科技报国的凌云壮志。

后生可敬。

北京大学“数学大神”韦东奕曾引发网络热议。这位其貌不扬的年轻人手提矿泉水和馒头,不修边幅接受采访,让很多人感受到了“扫地僧”的风采。这位醉心于学术研究的“大神”,正是年轻一代快步“上位”科研前沿的代表。以钻研精神而论,把他和华罗庚、陈景润等著名数学家的名字放在一起,亦不逊色。

“韦神”并不孤独。2017年年底,2018年科学突破奖在美国硅谷揭晓,4名青年数学家共享3个“新视野奖”,其中就有80后中国数学家恽之玮和张伟。

今年7月,中国发射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39岁的魏勇,作为研究地球与外太空的中国科学家,参与了相关事务。他协助其导师万卫星研究中国火星探测设备,提交研究问题以及找到研究路径,表现极佳。

而有“00后科学家”之称的宋文清,不仅年纪轻轻就成为研究“人工芯片”的核心技术人员,还弹得一手好古筝,展现了新一代科研人的多彩形象。

承上启下、承前启后,这正是一代青年才俊不辱使命、一往无前的奋进之路。

“深空探测看当代,行星科学靠未来。”这是著名空间科学与行星物理学家万卫星说过的一句话。“未来”是什么?就是一代代的后生,在星空下赶路。

培养更多“国之栋梁”

持续培养更多的科学接班人,筑起人才长城,培育智囊森林,是国之大计。

这就特别需要在国家战略上、体制机制上、社会文化上、个体修炼上做好准备,完成科研人才的“组装”“入库”“升华”工作,使接班过程顺畅无阻,不至于出现空档期和空白地带。

持续培养更多的科学接班人,已列入国家战略层面。在2021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自立自强”的主题,对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殷切要求。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化科研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科研队伍,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一系列重要讲话,昭示了促成科研人才诞生的路径和规律。

深化科研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培养更多科学接班人的总规划和大前提。“制度先行”必不可少。

开放性、建设性的人才制度体系和人才市场体系应是“标配”。过往,能否发现人才主要取决于导师、单位招聘者的眼光,但今天的“才市”发展早已超越了老旧经验。完善和深化人才供求和竞争机制,让人才获得更多“出头”机会、竞争通道,获得更多利益保障,变得越来越重要。

才尽其用是人才的最好待遇。这就需要尊重和保障用人主体的用人自主权,并改善人才的待遇和处境。李克强总理指出,要让科学家的待遇与贡献相匹配,生活体面有尊严。留人先暖心,类似“合肥科研人员集体离职”这样的事,不能再发生了。

人才培养机制应打破保守、僵化的禁锢,追求科学、主动、高效的人才培养策略。有的单位习惯于将人才“下沉”到各种学术研究外的活动和项目,这样看上去很有“影响力”,却从根本上牺牲了人才的科研时间,打乱了其科研计划。2020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推出新规,发表论文数量不再成为申请博士学位的限制性条件,引来一片掌声。这样的新政多多益善。

形成尊重和爱护科学家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风尚,是全社会都该响应的文化和道义要求。“感同身受”必不可少。

发力形成良好的科研文化氛围,尤为重要。譬如,消除传统学术评价观念中一些陈旧的、有失公允的标准和内容。重视学术道德建设,狠刹学术浮躁,对学风予以规范。加强科研文化对外交流,让好的科研文化得以传播共振。

讲好科研故事也大有益处。通过文艺的表达和生动的讲述,让科学家的故事为更多人所知晓,有助于激发“后生”们对科研事业的热爱和对科研工作者的崇拜。电影《袁隆平》就以文艺表现手法取胜。要用有血有肉的故事感染人心,带来精神感召。杨利伟回忆文章里的一句“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直击人心。刘伯明在回忆出舱变故时,直言“展示国旗时,就准备好了牺牲”。这个领域是蕴藏优质文艺素材与宝贵科学家精神的富矿,可以深广开掘。这也是对“璞玉”发出的声声召唤,是对科研人才恒久的精神养护。

科学接班人也应注重个体修炼、自身修养。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担当意识以及百折不挠的抗逆能力,当为科学接班人的重要品质。是以“十年磨一剑”必不可少。

这不是让科研人一味做“苦行僧”,而是提示所有愿为科研事业奋斗终身的人,要在一种自信、自励、自珍的氛围里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品性高洁的人。

科学家虽是肉体凡胎,但在精神上却可以“刀枪不入”。带病坚持科研攻关的故事,最为常见,这确实是常人难以理解的“自损”,但却代表着所有有志之士的灵魂期许一个有勇气、有识见的科学接班人,应该是精神意义上的“侠之大者”。

有人说,科研新人须如张无忌一样“闭关修炼”,诚哉斯言。这样的修炼不仅是对核心技能的千百次锤炼,也是“野渡无人舟自横”时的慎独和精神磨砺。只有这样走出“修炼车间”,完成自我挑战,才能不辱科研使命,不负家国厚望。

培育接班人是事关根基、事关长远的重大战略任务,科学人才的塑造是历史的、发展的,科学人才的养成是艰难的、曲折的。但好在,我们已形成自上而下的共识与合力,時代永远欢迎科学接班人。

猜你喜欢

接班人科学家科学
做中国“智”造接班人
假如我是科学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与科学家面对面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一)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