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航天未来可期
2021-08-23王坛坛
王坛坛
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航天核心技术创新和能力水平加速提升,多元化航天发展模式成为趋势,商业航天也成为备受关注的领域之一。
星途探索,浩瀚无垠。数十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北斗”指路、“天宫”览胜、“墨子”传信、“嫦娥”问月……随着我国航天体系逐步完善,航天技术逐渐成熟,经过一代代航天人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努力,星途探索正逐渐成为现实。
从最初应用于国防安全方面,到商业航天企业不断涌现,航天事业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距离也越来越近。手机导航、共享单车定位等,依赖的就是商业航天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航天产业规模的日益扩大,商业航天快速发展,以商业运载火箭、低轨互联网星座、亚轨道旅游、商业遥感等为代表的商业航天各领域得到迅速推进,航天产业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在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航天规模化生产和大众消费成为可能,发展商业航天产业、提升航天技术水平,对支撑航天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航天核心技术创新和能力水平加速提升,多元化航天发展模式成为趋势,商业航天也成为备受关注的领域之一。
商业航天领域备受关注
商业航天是指按市场规则配置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以盈利为目的、独立的非政府航天活动。它包括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卫星运营及应用、地面设备制造与服务、太空旅游、太空资源开发等多个领域。商业航天具有市场驱动性,但同时必须受国际规则、国家法律的约束,其发展必须符合保障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要求。
当前,大力发展商业航天成为各国的基本共识,美国、俄罗斯和欧洲等国家普遍选择利用商业化推动国家航天能力和航天产业的发展,太空已经成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领域。航天大国在国际航天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利用航天技术抢占未来发展先机的热潮。
20世纪60年代,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晨鸟”(Early Bird)卫星由美国德尔塔火箭成功送入轨道,开启商业卫星通信服务。美国规模化的商业航天则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1984年,美国颁布了《商业航天发射法案》。1987年,美国轨道科学公司开始研制世界上第一种由私营公司投资的商用运载火箭——飞马座,此后还先后研制了金牛座、安塔瑞斯运载火箭。2002年,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开始研制法尔肯系列运载火箭,近年来通过法尔肯9火箭快速抢占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与此同时,蓝色起源(Blue Origin)、火箭实验室(Rocket Lab)等新兴航天企业陆续涌现。
当地时间2021年7月11日上午,英国维珍航空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乘坐自己旗下公司维珍银河的“团结”号太空船,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航天发射场起飞,成功进行了该公司首次满员载人太空试飞。这位英国人也击败了贝索斯和马斯克,成为首位搭上自家飞船升上太空的亿万富翁。早在5月,维珍银河竞争对手、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宣布,将于7月20日进行首次“载客”飞行,提供太空游服务。6月,贝索斯宣布,自己将参加蓝色起源的首次太空游。
欧洲的商业航天起步并不晚于美国,欧洲各国积极布局商业航天,着力为航天企业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法、英、德、意的航天局一旦发现有商业潜力的航天项目,就会鼓励研究机构转给私营企业,进行商业性开发,推向国内外市場。例如,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CNES)研制的火箭和卫星常常会转给私营企业去经营,并从中获得公司股份。
俄罗斯是最早进入商业航天领域的国家之一,早期以低廉的发射价格受市场青睐,近年来由于地面设备质量欠佳、航天工业体制弊端等原因,发射次数与发射成功率有所下降。近年来,俄罗斯政府推进商业航天发展的力度大,但进展缓慢。
日本、印度等国家也提出支持商业航天发展的政策。日本航天技术先进、基础相对较弱、应用市场不足,近年来,日本政府多措并举,瞄准微小卫星制造及微小卫星发射服务,加快推进商业航天发展进程;印度商业航天发展迅速,特别是瞄准国际发射服务,利用多星发射技术,积极拓展微小卫星发射服务市场。
中国商业航天稳步发展
2015年被称为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元年。中国航天工业首次打开了面向民营资本的大门。政策、资本、技术、人才,源源不断地涌向商业航天领域。
2015年以来,中国成立了以科工火箭、蓝箭航天、星际荣耀、零壹空间为代表的一系列商业火箭公司,涵盖发动机、箭体结构、火箭总体等整个产业链。2018年-2019年,蓝箭航天、零壹空间、星际荣耀等陆续完成了亚轨道和入轨发射,民营航天企业逐步崭露头角。
2016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成立了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创新管理模式和研制模式,充分发挥在运载火箭研制、生产、发射领域的技术优势,通过社会资本加速技术创新,利用商业化模式推动成果转化。2019年8月17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捷龙一号商业运载火箭将3颗商业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再次创造了18个月完成一型全新运载火箭研制和首飞的奇迹,探索了“国家队”商业化研发模式。
时至今日,多家商业航天公司在发展道路上取得了进展,完成了从卫星设计研制、火箭研制发射到卫星在轨运营及商业化应用的“从0到1”。蓝箭航天瞄准液氧甲烷运载火箭路线,已圆满完成“天鹊”80吨、10吨级发动机多项全系统热试车考核。北京翎客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可重复使用火箭研制,数次成功开展火箭低空飞行及垂直回收试验。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天仪研究院等研制的商业卫星已经运行于太空。
自2015年起我国航天工业向社会资本打开大门,商业航天开始迈入发展的快车道。
据睿兽分析数据统计,2015年-2020年,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市场规模由3764亿元增长至1020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2.09%,其中2020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22%。
烯牛数据统计则显示,2020年,我国商业航天领域融资额突破100亿元,2020年年底,全国共161家商业航天相关企业注册,伴随中国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创业者正在瞄准太空。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商业航天经济时代,未来至少有5个万亿产业和航天经济有关,其中就包括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城市运营大脑建设、机器人、自动驾驶相关应用、全天信息实施智能服务系统。
政策利好
航天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近年来,政策密集出台,航天立法加快,商业航天有序推进。
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提供市场化、专业化服务;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卫星导航地面应用系统建设。
自此,商业航天政策门槛逐渐被打破。
随后,对商业航天的政策支持更为明确。
2015年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提出:探索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市场化、商业化发展新机制,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开发。
2016年,关于商业航天的政策更是密集出台。其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强调进一步完善准入和退出机制,建立航天投资项目清单管理制度,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有序参与航天科研生产、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空间信息产品服务、卫星运营等航天活动,大力发展商业航天。
之后的几年,我国商业航天政策一直保持连续性。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将卫星互联网首次纳入新基建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范畴。面对卫星互聯网被纳入新基建,国内商业航天公司迎来更加庞大的增量市场。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商业航天成为各地政府“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政策持续加码。
例如,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的《关于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明确指出,优化海南商业航天领域市场准入环境,支持建设融合、开放的文昌航天发射场,打造国际一流、市场化运营的航天发射场系统;推动卫星遥感、北斗导航、卫星通信、量子卫星、芯片设计、运载火箭、测控等商业航天产业链落地海南。5月,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印发《浙江省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项目表》,计划建设宁波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将在宁波市象山县规划面积约67平方公里,包括航天发射场35平方公里、产业配套区32平方公里,建设年发射规模100发的商业航天发射基地和千亿元级的商业航天配套产业基地。
“未来3~5年里,中国本土商业航天将迎来发展的新高潮。”中科创星董事总经理张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宏观层面看,为推动“天地一体化”,国家将加速推进覆盖火箭、卫星、地面终端、运营服务及核心软硬技术、系统控制的卫星网络全产业的建设。同时,商业航天作为一个新业态,可以培育出完整的产业链,并将带来大量的创业投资机遇,目前正迎来千亿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