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航天向星辰大海不断进发

2021-08-23王志琴

中国新时代 2021年8期
关键词:航天事业中国航天神舟

王志琴

这些年来,中国航天科技在党的领导下,在几代航天人的顽强拼搏下,在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北京时间2021年7月4日8时11分,神州十二号航天员刘伯明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此前的6月17日上午9时2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运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搭乘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太空。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这些年来,中国航天科技在党的领导下,在几代航天人的顽强拼搏下,在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一穷二白中起步

2003年10月16日,中国首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完成试验,航天员杨利伟安全返回。这是中国航天事业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杨利伟回到北京之后,专程到钱学森家中报到,向这位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致敬。从神舟五号飞船开始,每一位从太空凯旋的航天员,都会来到钱学森家中,向老人报告好消息。这种默契,一直保持到钱学森去世。

20世纪50年代初,老一辈领导人敏锐地看到了航天科技工业在国防建设、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对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果断决策,创立了中国的航天事业,毅然决定研制“两弹一星”。

彼时,一批热爱祖国的科学家,克服了重重险阻从海外回归祖国的怀抱;一批志存高远的青年人,满怀着忠心赤胆从全国各地加入到航天队伍。这里不得不提到钱学森、邓稼先、王礼恒、庄逢甘、梁思礼、崔国良等老一辈的科学家。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由钱学森任院长,梁思礼负责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起步,拉开了中国导弹研制的序幕。

自此,没有任何张扬,没有任何浪漫,中国航天从导弹、火箭起步,踏上了一条极其艰难但又绚丽多彩的发展征程。

1957年,苏联和美国相继发射了人造卫星。卫星技术是尖端技术之一,如果掌握了它,可以使我國的科学技术实现新的跨越。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宣布:“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中国成立了以钱学森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筹建人造卫星、运载火箭以及卫星探测仪器的设计研究机构。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正处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起步时期,对航天事业来说,底子薄、没经验、没技术、没人才,可谓荆棘遍地。再加上航天事业面临外部技术封锁,中国航天事业想要崛起,必须靠我们自己。但那时我国科研条件十分有限,白手起家的道路举步维艰。“如果把放卫星比作要吃馒头,我们当时连面粉也没有。”我国第一代航天人潘厚任在一次采访中感叹道。

作为运载卫星上天的长征一号第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者,陈克明记得,当时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参考和引进,他只能抱着一本《火箭推进》的原版书籍自己翻译,反复学习,不分白天黑夜地画图计算。没有合适的材料和生产厂家,就带着图纸和技术文件,辗转十几个省市,走访30多位专家,寻找能封闭独立研制燃烧室壳体的厂家。最终,陈克明想尽办法,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让多个厂家生产再拼装,集全国各地之力如期完成了任务。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寂寞而辽阔的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中华儿女振奋不已。

从那时起,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研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而这也是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十年磨一剑,在当时,亿万中国人无不为此欢呼雀跃。

如今,走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29厂的三号老厂房,历史的斑驳依然难掩它曾经历的青春岁月。在三号厂房的外面,一块巨石上镌刻着它的功绩: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这里完成总装,这里被誉为“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诞生地”。这座建筑是当年为了满足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制需要而专门建造的。此时虽然已经是人去楼空,但厂房里依然处处散发着当年人们热火朝天地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时的激情和气息。

自主研发圆梦飞天

当神舟十二号成功发射,卸任神舟飞船总设计师多年的戚发轫院士第一次有机会在现场看飞船发射,他的眼眶一度湿润了,但面对记者,他却退到一边,把接受采访的机会留给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年轻的女总设计师容易,还笑着说:“看见她,就容易了!”

载人航天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与科技实力,能够促进多学科、多技术领域向前发展,是大国科技实力竞技的舞台。

20世纪60年代,正是美苏太空竞赛如火如荼的时期。1961年4月12日上午,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一个月后,美国的“水星”号也完成首次载人任务。

然而,对于“人口多、底子薄”的新中国来说,当时搞载人航天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0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又一轮高科技浪潮,各国纷纷制定自己的航天计划,努力抢占21世纪高科技的战略制高点。面对此次机遇,中国若不奋起直追,将错失发展良机。

1986年3月,著名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家墀和陈芳允联名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收建议信后,邓小平就4位科学家的建议作出批示,指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并指示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邓小平还在批示中要求,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经过广泛、全面、充分的科学和技术论证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由于促成这个计划的建议提出和邓小平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人们便习惯地称之为“863”计划。

航天技术是“86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七大领域中的第二领域,主题项目是: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载人空间站系统及其应用。“863”计划为中国的载人航天开辟了道路。

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批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计划启动。工程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第二步,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造空间站。

彼时,与其他航天大国相比,中国的工业基础,元器件、原材料水平甚至单项技术都有不小的差距。不仅如此,相比航空和造船以及汽车制造业,中国航天是外国技术封锁最严密,获得外援最少的。面对一些国家对我国实施严密技术封锁,坚定走独立自主发展之路。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对于勇攀高峰的中国航天人来说,任何眼前的成绩,都不能让他们放慢奔跑的脚步。

从1999年到2002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4艘无人飞船,掌握了飞船的安全返回、在轨生命保障系统等关键技术。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杨利伟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位中国人。

2005年10月,神舟六号带着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突破了多人多天太空飞行技术。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将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并成功实施了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从2011年到2016年,我国又先后发射了神舟八号到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交会对接、短期及中期太空驻留等任务。

神舟十二号是我国空间站任务阶段第一艘载人飞船,这艘飞船在技术上更进一步。按照计划,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模式,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形成组合体,航天员驻留太空约90天后返回地面。可以说,神舟十二号是我国迄今为止功能最完整、技术最全面的载人飞船。

这些年来,载人航天的参与者们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突破了一大批核心和关键技术,巩固和完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推动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建设,使我国空间技术发展跨入国际先进行列。

作为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的总设计师,戚发轫亲历并见证了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中一个又一个的里程碑。在戚发轫看来,中国航天事业历经65年的发展,不仅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还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这就是以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代表的航天三大精神。他认为,正是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传承,推动着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激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一文中,戚发轫写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内容。我们的航天事业要发展、要壮大,不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当年初创期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走向深空,踏梦远行,星辰大海,从未止步。

中国航天人自主创新,顽强拼搏,在实现航天梦的长征路上树立了一座又一座里程碑,增强了中国人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自信。

奋进航天强国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強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谈到“航天梦”,谈到航天事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航天事业发展,设立“中国航天日”、部署首次火星探测、攻关重型运载火箭……翻开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

航空航天领域被誉为“站在人类工业文明金字塔塔尖的行业”,航天技术,是世界最顶端的技术之一。

我国作为航天领域的后起之秀,相较于美国、俄罗斯并没有“雄厚的家底”,但短短几十年,中国航天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北斗”指路、“天宫”览胜、“墨子”传信、“嫦娥”问月……近年来,中国在载人航天、卫星通信、火箭技术等多个领域全面开花,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中国航天已经习惯了“上头条”。

2019年被称为“中国航天超级2019”,北斗导航第52、53卫星发射成功,高分七号、资源一号02D等“天眼”上新,嫦娥四号月背着陆,捷龙一号首飞成功。

2020年,人类面临了众多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即便在无比艰难的情况下,中国航天依然不断创造奇迹,在新型火箭首飞、卫星导航系统、月球与深空探测与商业航天等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2020年5月5日,“胖五”(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这是中国乃至亚洲火箭首次发射超过“两万公斤”的航天器,再次打破中国火箭纪录,进一步奠定了“胖五”家族——长征五号系列火箭运载能力在世界现役火箭第一梯队中的地位。

与此同时,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百次发射的速度越来越快——从长征一号将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起,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一个100次发射用时37年,第二个100次用时7年零6个月,第三个100次仅用时4年零3个月。这意味着,火箭发射所支撑的中国航天的舞台,正变得越来越大。

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强,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大于22吨,能一次把接近3个“天宫一号”重量的空间站舱段送入太空,将承担我国空间站舱段等重大航天发射任务。

2020年6月23日,第55颗北斗卫星成功发射,7月31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是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也是“十三五”期间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航天领域完成收官的首个国家重大工程。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实现了我国首次月面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携带样品再入返回等多项重大突破,其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

据统计,2020年,中国共开展近40次航天发射,发射近90个航天器,发射航天器总质量再创新高,达到103.06吨,发射次数和发射载荷质量均位居世界第二。2021年,我国全年航天发射次数则有望首次突破40次。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表示,我国长征运载火箭成功率为世界第一,入轨精度、发射次数均为世界一流。

我国在太空探索中已然走在世界前列。

骄人成就之下,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仍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的战略目标。从成果和产品的技术水平来说,我国目前已进入航天大国的行列,“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继续向航天强国稳步迈进。

2021年6月12日,中国国家航天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航天局秘书长许洪亮公布了“十四五”及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重点规划。根据规划,中国航天将加快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重点提升航天科技创新动力、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积极开展更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

对于中国航天来说,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021年上半年,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多项突破性成就:3月12日,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A成功发射;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此后“祝融号”火星车巡视火星表面;6月17日,中国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并作为中国空间站首批航天员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启长达3个月的太空之旅。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航天科技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领域,航天科技成就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的重要标志。航天每一步,科技一大步。如今,航天已成为我国科技发展一张享誉世界的“金色名片”,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中国航天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

巡天遥看一千河,航天之光耀太空。中国航天,正在书写属于中国人的传奇。

猜你喜欢

航天事业中国航天神舟
神舟飞船的“变”与“不变”
航天的神舟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航天
让我们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奋斗
“中国航天日”来了
中国航天
神舟十一号与
中国航天
“东方红一号”之后中国航天事业为何沉寂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