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地方普本院校教研室建设的困境及突破
2021-08-23杨林霞
杨林霞
摘 要:教研室是高校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前沿阵地和中坚力量,但当前许多地方普本院校的教研室正面临着教育教学与行政管理职能重心失衡、组织管理制度与教育科研相脱节、教学与科研协同机制不健全、师资队伍可持续培养模式缺位等问题。因而,须从优化管理制度、细化执行单位、完善考核标准、强化组织文化建设、健全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重建教研室,将其建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职能为一体的“学习共同体”,以更好地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关键词:双一流;地方普本院校;教研室;困境;突破
中图分类号:G64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8-0014-02
一、“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普本院校教研室的功能定位
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确立了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又制定并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2],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六个方面确立了“双一流”建设的遴选条件。这两个文件的出台,从战略高度为“双一流”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依据、支持和保障。
在我国高校现行机构设置中,教研室是教育工作的最基层组织,承载着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职能的前沿阵地,因此也是各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抓手。
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普本院校教研室面临的困境
长期以来由于部分高校体制积弊、制度惯性、教学科研陋习等因素,使得许多地方普本院校教研室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双一流”建设的实施和推进又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些教研室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其结果是,这些教研室在“双一流”建设的宏观背景下无所适从、功能弱化,而这反过来又妨碍了“双一流”建设的进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教学与行政管理职能重心失衡
教育教学是教研室的核心职能,行政管理是教研室的辅助职能,行政管理应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育教学提供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持。然而,一些地方普本院校的教研室在工作实践中颠倒了二者的关系,其行政管理职能过度强化、严重越位,一方面,削弱了教育教学职能的发挥,制约了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另一方面,把行政管理职能自身推向了形式主义的深渊,使教研室成为一个“上传下达”的“传达室”“中介物”。
(二)组织管理制度与教育科研相脱节
制度是管理的依据,在组织运行中发挥着指导、约束、鞭策、激励等作用。教研室组织管理制度是维护教研室正常运行秩序和日常工作模式的规范力量,也是教研室开展教学工作和科研活动的基本保障。然而,许多地方普本院校的教研室组织管理制度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一些内容已经不符合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新变化,不符合“双一流”建设新要求,不适应新时期教育科研的新需要,因而亟需调整和更新。
(三)教学与科研协同机制不健全
部分地方普本院校的教研室缺乏促进教师“教”与“研”互动的意识和措施,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活动通常都是单兵作战或以“形式上的合作”取代了“实质性的合作”,缺乏教研室推动下的集体教学和科研团队建设;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工作与科研活动相割裂,未能协同互助,这其中不乏职称评定侧重于科研成果的导向性因素,但教研室组织工作的不到位也是重要成因。
(四)师资队伍可持续培养模式缺位
教研室肩负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重任,而教师是这两大重任的实际承担主体,因而,教研室不仅具有教书育人的职能,也兼具教师培养的职能,师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但是,长期以来部分高校教研室片面注重教学工作,而忽略了教师培养工作,使得师资队伍的培养模式呈现出单一化、形式化、运动式等特征,缺乏全面化、内涵式、可持续人才培养模式和策略。
因此,须采取适宜措施推进教研室改革,使其真正成为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育的中坚力量,成为助力“双一流”建设的中流砥柱。
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普本院校教研室突破困境的对策
(一)优化组织管理制度
教研室应明确自身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功能与职责,立足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学习共同体”角色定位,优化组织管理制度,完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教研室管理制度,包括课程建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学评价制度、师资培育制度、学术研究制度、政治学习制度、社会服务制度等。以制度为抓手和工具,借助完备、成熟的组织管理制度,发挥其引导、规范及制约作用,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增进教师教育与科研水平,深化社会服务职能,提高教研室治理效率,从而促进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
(二)细化基层教学组织执行单位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模式,更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能最大限度地激活一切可用资源,以最低的成本创造出最大的价值。面对“双一流”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基层教研员应积极推进和完善精细化管理,其一,工作细化到最精准单位;其二,任务顾全到各个环节和细节;其三,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
(三)制定和完善教师与基层教学组织考核标准
其一,个人考核与基层教学组织考核并重,在完善个人考核标准和方式的同時,建立以基层教学组织、教学科研团队及课程组为单位的团体式评价制度,强化团队意识,促进教师合作;其二,科研考核与教学考核并重,就不同学科、不同职责安排,按照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开发服务为主型的类型划分构建多层次考核标准;其三,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既要注重教研室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和进步,也要看到教研室在这些方面作出的不懈努力,通过综合评价模式的构建激发基层教学组织的合作精神和协同能力,增强其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加强教研室组织文化建设
首先,加强教研室物质文化建设,打造具有显著专业特征、学科特点的外部形象,比如办公环境的布置、宣传栏及展板的设计、文献资料的摆放等;其次,加强教师行为文化建设,比如规范课堂教学语言、关注着装礼仪、重视言行举止等;再次,加强教研室制度文化建设,一则完善教研室各项管理制度,使其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二则敦促这些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后,加强教研室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教研室的核心和灵魂,是维系教研室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因此,应加大力度塑造教师职业良心、工作态度、协作思维等,创建一种和谐、团结、进取、忠诚、温情的人文环境和工作氛围。
(五)健全和完善教研室工作保障机制
第一,体制保障机制。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应弱化教研室的行政管理职能,强化教育教学职能,改变教研室以往“上传下达”的“中介物”的角色形象,使其真正回归到以教育、科研、社会服务职能为重心的正确轨道上来,成为推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中流砥柱。第二,制度保障机制。既要完善外部考核评价制度,又要优化内部管理制度,双管齐下,充分发挥制度的指引、约束、激励作用。第三,物质保障机制。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教研室不仅仅是教师日常教研活动的空间,更是各类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学习和演练场所。这就要求学校院系各层面根据各个教研室的具体情况,相应地进行设备和经费支持,为各教研室开展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第四,文献资源保障机制。一是各教研室加强自己的专业资料室建设,储备、丰富符合专业发展需求和教育科研需求的文献资源;二是加强教研室同校内图书馆的合作,从图书馆获取文献资源支持服务、开放存取服务、信息资源共享服务、数据传递服务、知识推送服务等。
四、结语与展望
“建设一流的基层教学组织是建设一流本科的关键环节”[3],因此,地方普本院校要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就必须要加快基层教学组织改革,从更新工作理念、重塑社会角色、优化组织机构、扭转职能重心、强化团队合作等方面入手,在重视教学职能、淡化行政职能、完善制度建设、构建合作文化、厘清组织边界等诸方面重建教研室,将其建设成为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为一体的“学习共同体”,进而促进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双一流”建设。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 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2015-11-05) [2020-10-04].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 -11/05/content_10269.htm.
[2]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 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EB/OL]. (2017-01-27)[2020-10-04].http://www.gov.cn/xinwen/ 2017-01/27/content_5163903.htm#1.
[3]江珩,彭妍,肖湘平.“雙一流”背景下的高校基层教学组织 建设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