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人先“育德”

2021-08-23钟彩霞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84期
关键词:育德主题活动道德品质

钟彩霞

【摘要】教育的使命是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开展主题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意识,在教学中要渗透道德品质教育,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塑造良好品质的表率。新时代的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要会做人。做人以德为本,要成才,先成人。

【关键词】小学德育;道德品质;主题活动;表率作用

育才先育人,德育要放在教育的首位,贯彻始终。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笔者任教二十余载中,始终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坚持“教书先育人”的理念。

一、开展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意识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青少年的成长关乎祖国的未来,当青少年踏入校园成为学生的那一刻,作为教师就应承担塑造学生高尚品格的使命,让学生在学校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受到品德熏陶。笔者现任的学校地段偏僻,交通不便,生活水平较好的家庭基本搬离,剩下的大多数是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家庭教育不到位,因此,学校的正确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班主任,笔者每接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上好品德教育课或开展有关品德教育的主题活动,根据他们自身条件,先列举一些寒门故事:如,林万东以713分入清华、带弃婴妹妹上大学的“中国男孩”洪战辉、被清华大学录取的甘锦生……从这些特殊家庭中破茧成蝶的故事,激发了学生勇往直前的愿望。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笔者把学生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思想好、成绩好;第二个层次:思想好、成绩不好;第三个层次:思想不好、成绩不好;第四个层次:思想不好、成绩好。然后根据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材施教,提出不同的目标,开展不同的活动,让学生逐渐向“思想好、成绩好”靠拢。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有趣的活动,有意义的实践,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明确自己首先学会做人,然后才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

二、潜移默化,教学中渗透道德品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综合素质与内在价值为重,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家张柏苓说过:“现在的教育者,不但是不能以‘教书‘教学生为满足,即使他能‘教学生学,还没有尽他的教之能事。他应该更进一步,‘教学生行。‘行些什么?简言之,就是行做人之道。这样,才能算是好的教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在教学知识、教授技能的同时渗透品德教育。

笔者在担任六(三)班的班主任及数学教师时,当讲到六年级下册数学书第四页的阅读内容《你知道吗》(“神舟”号飞船有返回舱和推进舱。其中,轨道舱的外形为两端带有锥角的圆柱形)这部分内容时,笔者趁机向学生们介绍被喻为“中国科研之父”和“火箭之王”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学森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1949年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后,钱学森和夫人蒋英便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1950年回国受阻,遭到美国的软禁。1955年,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争取下,终于回到了祖国。回国后致力于工作,為航天事业奠定基础,为国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学生们听后纷纷产生共鸣,萌发了学好知识,报效祖国的决心。

三、知行结合,引领学生塑造良好品质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达到以德治教、以德育人、言传身教的效果。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感染示范的作用,如果教师只停留在道德说教上,言行相悖,表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就会慢慢失去学生的信任,而且会使学生对于教师给予的教育产生怀疑,对将来产生迷茫。

笔者要求学生要热爱劳动,不能怕脏怕累,大扫除时笔者带头撸起袖子加油干;笔者要求学生关爱他人、扶弱抑强时,自己先在行为举止上作表率;笔者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也给予他们如父母、朋友般的关爱。如,班里有个叫小海的学生,由于家庭特殊,父母经常不在身边,笔者特别关注他的生活起居、学习任务,还给他买各种资料以及学习用具等。笔者要求学生诚实守信时,总是用心记住对学生许下的承诺,力争一一兑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由于笔者不断严格要求学生和自己,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期结束时,笔者所任的六(三)班各科成绩都取得了年级第一,还被评为“先进班”,笔者也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受到家长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现代教育家于永正说过:“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无才是上品,德才兼备是精品。”也就是说育人要德育为先。新时代的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要会做人。做人以德为本,要成才,先成人。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学生的优良品质不是一时一事就能树立起来的,作为教师,要持之以恒、诲人不倦,方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于永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王成桂.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实施幸福教育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18-19.

责任编辑  钟春雪

猜你喜欢

育德主题活动道德品质
品质培养势在必行
探求中考毕业班级足球的育德路径
班主任:坚守课堂育德的教学初心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育德养正:幼儿园教育的理性回归
“好奇”的代价
大悦城实施体验营销案例研究
基于学生综合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设计探微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
乐于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