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
2021-08-23黄宝权
黄宝权
【摘要】德育在数学教育的浸透已经越来越重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提到,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在数学教育中浸透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德育;数学教育;教育浸透;教育效果
许多人认为,德育只是由任教语文、担任班主任的教师承担。其实不然,数学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德育的引导者。在数学教学中,既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又要注意教师的言行、教师的形象、教师的精神面貌。因为它们都会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呢?根据多年数学教学工作经验,笔者觉得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一、利用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以利用教材中一些与德育有关联的基本知识、基本素材,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比如,在教学圆周率的时候,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圆周率,灵活地运用圆周率,还要让学生了解到,在古代,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算出圆周率(π)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祖冲之是入选世界纪录协会第一位将圆周率的值计算到小数第7位的科学家。我们应该为之自豪。当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代有一位很出色的数学家时,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受到感染,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同时,学生也会对科学产生憧憬。经过这样的数学教学与教育,可以熏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利用数学活动课对学生德育浸透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接受德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利用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浸透劳动光荣的德育。例如,我们在教学数学广角——“煎鱼”时,既要让学生充分地学会如何解题、如何用最少的时间完成煎鱼的任务,又要让学生学会动手煎鱼,让学生回到家里学会帮爸妈做家务,学会自己煮饭、学会自己煎鱼、学会自己炒菜,能让辛苦劳动一天的父母回到家里,吃上一顿孩子做的美味饭菜。
三、利用教师言行对学生进行德育感染
教师不只是一个授业者,更是学生思想与行为培养的引路人。在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行为与习惯,都会影响学生。教师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文明用语等,都会影響学生的思想品格,甚至人格的形成。作为教师,不论在校内的日常教学工作中,还是在校外的活动过程中都要给学生树立好榜样,做学生的表率。
例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有疑问时,教师耐心地给他们讲解,甚至可以蹲下身子,给学生一种平等的对待。再如,在教学如何解决“捐款”多少的问题时,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适时地把学校开展扶困助学活动的情况再现一次,充分地把问题生活化,帮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从解决问题中感受到扶困助人是幸福的一件事,增强荣誉感。教师也应该在学校开展扶困助学的活动中,给家里有困难的学生伸出援助之手,起模范带头作用。在数学教学中,也会教育学生学会礼貌用语,如,“谢谢!”“可以吗?”例如,教师有时会在教学过程中,忘记带教学所需要的工具了,而学生有。此时,教师可有礼貌地向学生借:“能借你的文具用一用吗?”教师使用完之后,还应该说声“谢谢!”这样,使德育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得到升华。可见,教师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的数学教学教育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新课程标准》已经把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我校在各学科的教育中引入德育,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培养成具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人才,培养成具有爱国主义、具有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赵冬雪.探索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与学[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8(8).
[2]张海霞.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9(12).
[3]郑婷.抓住契机浸透数学德育[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3(12).
[4]陈卫红.浅谈基于课程思政教育大背景下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J].科技风,2019(29).
[5]王洁.刍议小学低年级语言朗读教学[J].文化研究,2014(10).
责任编辑 邵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