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田有约初心不改 助力脱贫玩转菇业——记90后新农人张继扶贫创业二三事
2021-08-23杨普社熊恒多宁斌方杏华张凯朱伯华吕凤玲龚伟
杨普社 熊恒多 宁斌 方杏华 张凯 朱伯华 吕凤玲 龚伟
瞄准菌菇产业,小试牛刀,梅开二度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绿色、健康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被称为21世纪理想膳食结构的“一荤一素一菇”,把食用菌端上当家菜“餐桌”。食用菌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其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远高于蔬菜、水果,氨基酸含量占人体必需量的30%~50%,还含有多糖体、生物碱和矿物质元素(人体中矿物质元素有4%左右来自食用菌),对调节人体免疫力、促进胆固醇分解、软化血管、抗肿瘤等有一定功效。可见食用菌产业是健康产业的新宠,未来珍稀菌菇类将备受经营者关注。
从上大学起,张继就立志在农业上大干一场。2016年硕士毕业后,他按部就班地到一家生物公司做基因测序,虽是资薪稳定、令人羡慕的白领工作,但对于怀揣梦想的他来说,机器人式的重复作业,不是自己的职业追求,趁年轻出去闯闯的念头不时在脑海闪现。几个月后,他便辞了职,一头扎进菌菇制种技术研究里。2017年1月,他与华中农业大学的同届毕业生倪礼顺及江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毕业的学弟卞国栋组成创业团队,一起注册成立了武汉缘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开始了平菇、金针菇、香菇、杏鲍菇等活体菌包的制售。“活体菌包”即将事先培育好的菌菇栽培种接种到灭菌消毒的袋装培育料中,当袋内菌丝丰满、小菇点初现时出售,消费者将活体菌菇包买回去后,只需喷水就可得到商品菇。这种菌包给消费者提供了种养、采摘的直观体验,而且丰富了中小学生知识,提高了生产实践的动手能力。公司初成立的1个月内,就销售出几千件“菌菇包”,赚到了第一桶金。
“活体菌包”的成功推出,坚定了他们的创业信心。但如何才能真正把企业做大做强呢?张继开始思考企业未来的产业定位。正在此时,倪礼顺在上海的同学转发了1条微信:“赤松茸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新菇种,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十大菇种之一,欧洲市场畅销商品。”一向眼光长远的张继,立马把目光聚焦在赤松茸上。赤松茸又名红松茸,学名大球盖菇,其口感滑嫩,营养丰富,蛋白质、总氨基酸、总糖和维生素PP含量高,其中维生素PP含量是番茄、黄瓜、结球甘蓝的10倍,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均比香菇、黑木耳的高,同时还含有促进胃肠蠕动的膳食纤维,壮骨健脑的微量元素和改善血管功能、抑制肿瘤生长的类黄酮、皂甙、多酚等活性物质,可以说赤松茸全身是宝,且可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培养料,既安全健康,又能解决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自引进我国后,赤松茸在北、上、广、深等大都市供不应求,产区以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运作,形成了较为封闭的产销链条。对松茸菇进行多功能产品开发,既契合企业主导产品定位,又符合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张继与倪礼顺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到上海实地见识一番。在上海市郊的一家农业合作社里,当得知10亩(6 667 m2)赤松茸产值达40多万元时,两人振奋不已,当即决定引种试种。2018年8月,他们在蔡甸永安街高新村承包了2亩(1 334 m2)地试种赤松茸,8月底播种,次年3月结束,一季菇产值达4万元/667 m2,效益是种菜的4倍、粮食作物的20倍。大学生瞄准特色优势产业创业,在十里八乡传为佳话,而赤松茸也被村里人誉为一条致富的好门道。
张继陪同郝胜勇区长(左一)察看基料配制情况
助力脱贫攻坚,创办园区,惠及农民
2019年仲春,正在蔡甸区侏儒山街胜洪村开展对口扶贫的江汉大学美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德顺,得知本校学子种植高效珍稀食用菌成功的消息后,认为这是一个脱贫致富的好项目,迅速连线张继,建议他去江汉大学对口帮扶的蔡甸区侏儒山街胜洪村看看。
胜洪村是侏儒街革命老区的第一大贫困村,全村有637户、2 874人,其中67户为贫困户。当江汉大学扶贫小组带张继等到胜洪村考察时,村委会的干部们非常兴奋,向大学生们介绍了本村生产情况和冬闲田面积大的现状,愿将村路边无人耕种的荒地租赁给他们作为创业基地。张继认为该村土地平整、水环境优越、交通便利,非常适于赤松茸、羊肚菌生产,也符合他带动农民致富的初衷。2019年7月12日,张继代表公司与蔡甸区侏儒街胜洪村正式签订了近30亩(2 hm2)的土地租赁合同,拟通过创办珍稀食用菌产业园区,带动当地农民增产增收和就地就近打工增收。大学生扶贫创业的举动,引起了蔡甸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2019年12月7日,时任区长郝胜勇在胜洪村调研大学生创业基地时,当场批准给予创业园区8亩(5 336 m2)连栋大棚、总投资570万元的建设项目资金支持;扶贫攻坚对口帮扶单位江汉大学也伸出援手,点对点对接,为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援助。
张继(左一)陪同边银炳(中)教授指导基地生产技术
蔡甸区委区政府和母校的支持极大地增强了90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园区建成后,他们自筹资金上线了1条真空包装生产线、配备了1台农产品冷藏车。同时,与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及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共建冬闲田食用菌技术示范基地,基地产品包回收;与江汉大学合作,共建珍稀食用菌产业园,实施工厂化生产和种苗育供。在示范基地内,他们带着农民利用稻草、稻壳、玉米芯、秸秆还田种植赤松茸的模式一炮打响,隔壁中湾村也跟着他们种植赤松茸,一季下来平均667 m2产量达2 500 kg,产值超20 000元,村民们兴奋不已,逢人就夸这一群带领他们致富的大学生。跟着种植赤松茸的有1/3是贫困户,食用菌产业成为该地区脱贫致富的一个新增长点;珍稀食用菌产业园除了为本地村民提供赤松茸菌种外,还提供了10多个就业岗位和季节性岗位,固定农民工月收入达3 000元,季节性务工者每月300人,日收入100~120元,有效带动了村里的闲置劳动力就近就业增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们积极参与献爱心活动,2020年2月11日,彭湃新闻报道了一则“武汉一家餐厅为医护人员免费送午餐”的消息,鲜有人知的是,为这家医院医护人员献爱心的不只是餐厅老板,还有免费为这家餐厅配送数千元蔬菜的张继等。
饱尝执业痛楚,破解难题,“玩转”菇业
创业创新收获了一份欣喜,但执业却饱尝了艰辛与痛楚。最让他们难忘的是如下3件事。
一是菇包销售遇瓶颈,5万菌种打水漂。由于消费者不会后续管理,生长环境温度高则出菇量减少,导致菇包本地销售市场萎缩;由于快递不便等,向外配送遇到瓶颈。2017年夏秋生产的“菌菇包”受市场影响,5万元菌种打水漂。
二是技术创新遇难题,两年积蓄被掏空。武汉地区秋冬最适合种植赤松茸,而夏秋季种植首先要克服高温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探索赤松茸夏栽秋收模式,张继考虑引入大棚遮荫、通风、控湿控温设施设备,经多方询价,添置这些设施设备共需10万元资金。是前进一步“死”,还是后退一步“生”?一向不服输的张继与小伙伴们勇敢地选择了前者。通过走访各大产地和食用菌界的专家和老菇农,总结实际生产经验,研发高温出菇技术方案。他们将经营积累下来的11万元资金,全部投入到设施设备中;同时,为探索高温播种低温出菇的新模式,他们进行了技术攻关。通过两大举措,攻克了高温种菇难题,实现了赤松茸夏秋生产,提前产菇,批发价高达30元/kg,比以往高出近1倍,一季就收回投资的70%。全国食用菌产业技术首席专家边银炳教授称赞他们是第1批敢在武汉37、38℃高温环境下种植赤松茸并且成功的人。
三是订单销售遇尴尬,3万份蔬菜变垃圾。由于劳动力用工成本高、企业获利甚微,加上市场固定客户少、产品上市风险大,他们盯上了电商销售途径,琢磨线上、线下双线并行销售模式。起初他们投石问路,在淘宝、拼多多开设网店,借助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零售,此后又向大平台拓展,做大批量销售生意。2021年3月,公司采取B2B的销售模式,先后与拼多多、淘宝、美团、盒马、中国社会扶贫网湖北特色馆、武邮购、农村电商及各地区扶贫馆等平台签订合作协议,意欲把自己生产和辐射周边农户种植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然而,这种模式对小微企业来说,在单笔订单量不大的情况下发货顺利,但订单量一大问题就来了。2021年6月,公司接到平台上的一笔3万份的订单,接单后公司迅速组织采购,但由于时间紧、流动资金一时周转不开,加上送仓经验不足,货品未按规定时间送达,不仅被平台罚款3万元,而且3万份蔬菜被打回,大批蔬菜变成垃圾。生产经营上的一次次打击,使这批年轻人“吃一堑,长一智”。
面对平台单一菇种价格打压问题,他们使出了3招,第一招是先后与武汉如意情农业有限公司、随州长久菌业公司、仙桃裕灌分厂、汉川杏鲍菇厂等结成合作伙伴,将金针菇、香菇、口蘑、杏鲍菇也纳入配送平台,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他们把签订订单的农户纳入联合体会员,享受会员价格。第二招是添置不同规格的加工包装设备,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实施有计划的生产与错季上市。第三招是加大企业品牌创建,注册“蘑菇蜀黍”企业商标,申报赤松茸绿色食品品牌;围绕珍稀食用菌烘干、分级筛选、礼品包装和电商销售一体化经营,努力把优质特色菌菇销往全国乃至全球。三招一出,营销成本显著降低,市场覆盖面很快扩大。现在公司销售区域已覆盖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昌、长沙、武汉等20个大中城市。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60万元,预计2021年底企业年销售额突破1 000万元,利润达100万元。目前他们与武汉农业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在黄陂区罗汉寺街建设珍稀食用菌产业园,拟打造珍稀食用菌种苗育供、智能化生产、加工包装、技术服务、品牌运营的全产业链。
沧海桑田,曾泛起浪花朵朵,也曾踏过坎坎坷坷。面向未来,张继怀着初心和使命,将用辛勤耕耘和无私奉献传递好农业科技的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