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微地名”的命名规律及文化探析
——以闽西连南客家村落为例

2021-08-23杨满妹杨主泉

贺州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命名文化

杨满妹,杨主泉

(1.中共宁德市委党校 统战理论与文化学教研室,福建 宁德 352100;2.贺州学院 旅游与体育健康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月25日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如何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的重点任务包括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和融入生产生活两项[1]。农村微地名文化伴随着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承载着农民丰富的精神文化,是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微地名的概念界定

地名,顾名思义,就是某一个特定地点的名字,“地名”一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中就已出现[2]95。地名是“具有指位性和社会性的个体地域实体的指称”[3]16,也就是说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是为特定标的物命名时的因由或理据。地名是人们在长期社会活动过程中赋予的,从发展历史来看,经历了从当地少数人使用到逐渐为众人所知直至被社会大众广泛使用,从最初赋予语言标识再到文字固化再到数字代码,从约定俗称到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定化的演变过程[4]。

微地名作为地名的一个特殊种类,它的定义基本遵循地名的特征,其最主要的特色体现在“微”字上,“微”象征着细小而精致,隐匿而不起眼之意。因此,没有名气和没名字的空间都属于小微地名范畴[5]14。首先,微地名通常出现在较小的自然村落,且是由传统居民自主命名并逐渐约定俗成,在村落内部统一使用;其次,微地名所指向的范围大小不一,大到一座山,小到一口井或者一棵树;最后,微地名在农村自成一体,影响着当地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

二、赤坑村微地名的命名规律

首先,由于微地名的命名皆来源于村民的日常生活,且由当地村民集体创造,因此,大部分微地名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是集体共享的群体文化;其次,每一个微地名的由来都是有根有据的,绝非某个村民的凭空杜撰[6]40;再次,农村的劳动群众大多数是不认识字的,农村微地名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代代流传,方言浓重,极具地方特色,特别是对于边边角角的地点描述,多用“角头”来表示。正因为农村微地名命名具有集体性和口头性的特征,所以地名本身必须有利于人们记忆和传播。因而农村微地名大都与地理环境相符合,具备简洁直白性却又不乏生动和形象性。同时,农村微地名在措辞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用方言表达起来朗朗上口,对于当地人而言,只要提起某个微地名,就马上能够联想到相关地理信息,这无疑达到了一种顾名思地之境界。

笔者通过对闽西连南客家村落赤坑村微地名的全面调查、搜集和研究发现,当地微地名的命名具备一定的规律。总体而言,赤坑村的微地名数量庞大,据统计,目前仍然在使用的微地名多达141个。由于该村落的耕地和山林主要集中在东西两线,因此,东线微地名多达51个,西线微地名39个,南线和北线较少,分别是30个和21个,具体地名汇总如表1所示。

表1 客家村落之赤坑村“微地名”汇总表

赤坑村位于闽西连南东北部,地势险峻,多山地丘陵,山峰绵延不绝,山上森林茂密,植被种类丰富,土壤相对肥沃,于是,客家先民在此创造了连绵的梯田并得以繁衍生息。通过调查与研究发现,赤坑村的微地名取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大致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以动植物命名,以方位命名,以形象命名,以传说故事命名。

第一,以动植物命名。这类微地名在赤坑村中比较常见,主要是归因于当地广袤的植被森林覆盖率,为了简单便利,村民们把这类地点直接用动植物亦或是含有动植物的词汇来命名。包含植物的微地名主要包括东线的杉树扣、树山口、桐子坳、梅地坑(此地盛长野酸梅,该微地名在口头传播过程中,逐渐改为“麻地坑”)、草塘坳等;西线的树山下,蕉桐坑、枫树坑、竹山下等;南线的竹山扣、槽树坳、荷树坑、杨梅墘、油草坑、水竹洋、皮树坑、秋竹坑等;北线的枫树坑、枣树坑等。这些微地名都是以该地点最常见的植物来代指这个区域,比如最典型的“枫树坑”,据调查发现,该地点自古以来就长满了枫树,直到如今枫树依然成片生长。当地微地名中有许多包含动物的名字,或因形象相似,或因该类动物在此日夜出没,大量聚集而得名。比如东线的牛舍坑和西线的野猪坑分别是由于常年有牛和野猪在此活动与过夜而得名,另外,野猪墘也是如此。

第二,以方位命名。由于赤坑村群山环绕,上山路线较多,山路蜿蜒多变,有各式各样的长短坡和高低岭。其中包括东线的上支屋、下支屋、面前排、外头窝、洋底、上垄坑、大坪底、大路下、东坑寨、东坑寨岭、桃屋坳上、下塘坑、外坳、上箭竹排、下箭竹排、南坑下、西坑、南坑头等;这些微地名不仅指向明确,而且将部分相似微地名也进行完美的区分,使得微地名使用起来更加准确高效。

第三,以形象命名。在赤坑村内一百余个微地名中,有许多是智慧劳动人民的独特创造,这类地名主要是依据远观所得形象而确立,因此既生动形象,又富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神秘性。比如东线的平猪山(此山形如一头猪平躺在山上)、蜈蚣岭(该山岭神似蜈蚣头,而通往该山岭的路线蜿蜒而上,形似一只爬行的蜈蚣)、大雨点(该地形如同一大滴雨点);西线的鸡公应(该山形似一只鸡公的鸡冠,客家话中“冠”发音为“应”)、栏犁山(该山形似农耕工具栏犁)、豆腐坑(该地的农田成豆腐块状)、八卦尾头、牛压山、圆灯坳;南线的长鼻岭、笼底;北线的溪甲(所有溪流汇聚在此,流向如同“甲”字)等。

第四,以传说故事命名。赤坑村历史久远,距今约有700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当地百姓中流传着一些传说故事,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恐怖的鬼怪传说,另一种是温馨的神话故事。这些传说故事也衍生出了一部分微地名,比如东线的魔屋坪、南线的阴古洞底与和尚地。当然,赤坑村的微地名也有温馨美丽的传说,比如东线的茶婆嶝、桃屋、桃屋坳上以及西线的吃水柜,这几个微地名的由来无疑展现了神灵助人、人神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据说,很久以前,当地比较贫困落后,每逢春天青黄不接,村子便面临饥荒,在某一个清明节前后,有人在东线的小山坡上发现了许多茶树,茶树上结着茂密的茶泡耳和茶泡卵,茶泡耳大如成人耳朵,颜色青红形状各异,茶泡卵大如成人拳头,颜色乳白似桃子。此人饥饿至极便摘下食用,发现该果口感微甜,水分充足,于是摘了些带回家供家人解饥除饿,到第二天,人们纷纷得知此事,便相继以此为食,度过了难熬的时日。自此之后,人们发现那个小山坡上的茶树越来越多,且长势喜人,仿佛有专人种植和管理,后来当地有人传说似乎有位老婆婆住在茶山,默默无私地帮助着当地的百姓,于是人们便将此地称为“茶婆嶝”,后人听说此事后对茶婆嶝产生了些许的感恩戴德与敬畏之情。无独有偶,西线的吃水柜来源也有些相似,据说这里是赤坑村人们西线劳作必经之道,古时有个樵夫在此砍柴,炎炎夏日,大汗淋漓,眼冒金星,差点中暑昏死过去,这时路边突然冒出了一股清泉,挽救了樵夫一命。此后,人们出行都会在这里歇脚吃水解渴,人们便将此地称为“吃水柜”,直到如今,该处泉水还是源源不断的流出。

此外,东线的桃屋和桃屋坳上这两个微地名则多了几分神秘浪漫的气息。据说,在古时候,该地住着桃花仙子,仙子夫妇在房前屋后种满了桃树,每逢春天桃花漫天飞舞,两人时而起舞时而酌酒,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后人看到漫山的桃花园,想象着桃花仙子夫妇的美丽传说,遂称此地为“桃屋”,而山坳处则称为“桃屋坳”。

除了以上四种常见的命名规律,赤坑村其余微地名还有以数字和颜色命名,比如东线的十二排,源于此地有十二排小山峰汇聚得名;以颜色命名的包括东线的白路上、黑石坑;南线的朱地坑;北线的红泉竹山、红灯树下、红泉岭、红泉岭顶、红泉等。另外,还有微地名以实际地物命名,包括东线的村连坪、渔湖塘、井角头、泉水柜、麻地坑、麻塔湖等;西线的庵门口、庵背头、老屋背后、水尾坑、溪背、伯公坑、坳罗底、坳罗底墘上、寨头仔、目罗窝、高登背、坳撇坑等;南线的老屋门口、学堂坪、坟角头、坑尾头、对头屋等;北线的水电站、下梯、下公都山、溪口底、公都山口、利坛等。

三、农村微地名的文化寓意

农村微地名承载着农民丰富的精神文化元素,接续着一代代人的情感传承,它是村落集体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微地名文化是每个土生土长的村民都熟悉的文化,富有浓厚的情感基础,成为吸引人、凝聚人的特有精神资源[7]5。农村微地名是村民高效交流的文化载体,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或者是没有文化的妇孺来说,村落的微地名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对方的意图,譬如在家人出行或者归家途中,对方只要说出所在地的微地名,亦或是附近的微地名,他们便能瞬间知道对方的行踪,并能够推测出对方抵达目的地的时间或者到家时间,从而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此外,微地名有时候甚至承载着生命的希望,在村民上山下田劳作过程中,如遇意外,通过微地名可以快速精准地定位,从而得到他人必要的支援与帮助。农村微地名作为人类历史的活化石,体现了不同地区人们的传统文化心理、生产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赤坑村历史悠久,稻作文化深厚,该地微地名具有鲜明的农耕特色和山地特征,刻画着赤坑人民因山而生、傍山而居的农耕文化心理。

首先,赤坑村微地名的命名体现了赤坑人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农耕和伐山等具有山区特色的劳动方式在微地名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作为传统的山村农耕区,当地农民需要上山伐木,下地种田,因此,微地名中出现了下塘坑、牛舍坑、塘坑、梅地坑(麻)、南坑下、西坑、新坑、南坑头、土垄坑、水尾坑、伯公坑、坳撇坑、豆腐坑、蕉桐坑、碑补坑、栏角图坑、野猪坑、枫树坑、纸萝坑、大坑边、外坑仔、坑尾头、上坑口、朱地坑、荷树坑、油草坑、皮树坑、秋竹坑、枫树坑、枣树坑、天堑坑、下坑口等三十余个含坑字的微地名;又因为当地森林资源丰富,祖传山林较多,因此含有山字的微地名也不少,其中包括平猪山、树山下、拦犁山、牛压山、竹山下、红泉竹山、下公都山、东灵大山、外园山、园山口、内园山、竹山扣、公都山口等;此外,由于大小山峰众多,当地还有许多包含寨、岭和坳的微地名,包括寨头仔、寨灯上、寨上、东坑寨、东坑寨岭、长鼻岭、长水岭、红泉岭、红泉岭顶、蜈蚣岭、桐子坳、外坳、草塘坳、坳罗底、坳罗底墘上、坳下、深坳、圆灯坳、风吹坳、坳头、槽树坳等二十余个。

其次,赤坑村微地名代表着客家村民们乐观向上和富于想象的性格特点。村庄虽然坐落在大山深处,几乎与外界隔绝,但是村民们却勤劳勇敢,文化传承,开山造田,春耕秋收,植树造林,冬夏伐木,创造了高登背、肉篮、长圳神、大洋屋、小洋屋等微地名。

由此可见,微地名不仅仅只是用来指称特定地理标的物的专有名称,而且是一种重要的人文资源,是反映赤坑村人民生产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纵观赤坑村的微地名,其命名方式不仅体现了闽西内陆山区微地名的通用性特征,而且体现了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特质性特征,两者交相辉映,造就了代代相传沿用至今的农村微地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赤坑村微地名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它承载着赤坑人民特有的传统心理、价值取向、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是一种固化了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和保护推广[8]33。

四、微地名的保护与传承对策

随着时光的飞逝,村落的进步与发展,年轻一代由于求学、工作等原因,要么搬离村落,要么长期远离家乡,他们不再像长辈们一样熟悉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那些曾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须臾不能离开的农村微地名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这意味着客家传统村落里的微地名正逐渐消失在年轻一代的视野,与这些微地名相关的乡土记忆也面临断离和消散的命运。一方面,对于客家村落而言,该村的微地名是中外客家游子的乡愁,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期盼也证明了保护和传承客家村落微地名文化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就整个社会而言,对微地名的进一步研究将为全球地图导航系统研究与改善提供更多可能,为地名学研究增添内容,为地方志研究提供依据。

通过调查与研究发现,保护与传承农村微地名及其文化要按照“统筹规划、全面保护、突出重点、分类实施、逐步推进”的要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并分别在政策上给予引导,在理论上侧重研究,在人才上提供保障,在平台上予以支持,逐步制定一套农村微地名特有的保护和传承机制,从而保证政策的进一步实施。

第一,加强微地名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政策引导。微地名如同其他地名一样记载着中华民族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有的认识和思考方式,记录着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文化形成、发展和传承的载体,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因此,保护和传承微地名及其文化必须加强国家政策性的指导。为了更加全面地开展农村微地名相关保护与传承工作,必须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民政部印发的《全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制定规范性的标准和规划,完善微地名文化保护有关标准规范,按照不同的方位和级别,分类整理和收集传统的微地名和新生的微地名。各行政级别与相关部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细化和完善原有的微地名管理制度,适当摒弃低俗落后的微地名文化,同时,大力弘扬优秀的地名文化。对于新生的微地名,制定相应的命名和更名制度,提升新生微地名的文化内涵,促进微地名文化的繁荣发展[9]15。

第二,深化微地名文化在学术界的理论研究。积极倡导高校教师和各个领域的学者参加农村微地名文化的学术调研工作,深入探索和把握微地名文化规律,研究微地名文化内涵和特征。政府以及公益组织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微地名文化资源的调查、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可以通过设立微地名专项课题、开展微地名文化学术论坛与会议,从而推出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进行嘉奖。此外,学界应该树立理论指导实践、服务实践的理念,将理论研究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为微地名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7]15。

第三,完善微地名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的人才保障。为了加快拯救即将消失的微地名以及防止微地名相关人才的断层,必须不断加强微地名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培训工作,培养微地名文化人才,打造一支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微地名文化保护与传承人才队伍。同时,发挥民间微地名爱好者在保护与传承微地名文化方面的作用,巩固和发展群众基础。此外,由于微地名文化的核心基础之一是当地方言,但是许多年轻人从小学习使用普通话而忽视了方言的学习与运用,现在的部分“90后”已经完全无法使用方言交流,更有甚者,部分“00后”几乎不会本地方言,更何况使用微地名了。所以,不仅要培养专门的传承人才,也要大力鼓励年轻一代继承和使用方言,为微地名文化的保护储备更多的后方力量。

第四,推进微地名文化宣传与推广的平台支撑。坚持深耕微地名文化,着眼新需求、依靠新技术、创新形式,利用现代化的新媒体网络平台和传统纸媒平台,包括运用国内的微信、抖音、快手、新浪微博、B站和国外的You Tube等大型社交和网络视频平台,大力宣扬和交流微地名文化,打造出微地名的一片天空,以不同的维度展示微地名相关讯息,从而让微地名文化更具生命力[10]1。同时,可适当鼓励像李子柒一样的中华传统文化爱好者兼网络红人或者有责任心的当红流量明星来传播微地名文化,由此不仅能吸引更多的微地名文化关注者和爱好者,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国人在国际上的文化自信,最终为微地名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有力的支撑。

猜你喜欢

命名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谁远谁近?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
河鲀命名小考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