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翻转课堂的小组纠错法在化学分析基本操作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设计
——以容量瓶的使用练习为例

2021-08-23郑伟

安徽化工 2021年4期
关键词:基本操作容量瓶规范

郑伟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济源 459000)

1 化学分析基本操作教学现状

传统教学模式一般采用的是教师先讲授、操作示范,然后学生模仿练习,其弊端是:教师讲授和演示时,由于人数多,后面的学生可能看不清楚,导致学生练习动作不规范,浪费了时间。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不高;化学分析基本操作练习较枯燥,很多学生练习一会儿就失去兴趣,学习效率低下。

2 基于翻转课堂的小组纠错法应用于化学分析基本操作可行性分析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主要借助现代教学微视频或学习平台等来取代传统课堂知识讲授和技能演示,要求学生课前通过共享平台提前自主学习理论知识和观摩技能演示,课堂上再通过互动交流,解除自主学习时产生的疑惑,进而实现知识和技能内化。该教学模式应用于化学分析基本操作教学,可让学生课前反复观看化学分析基本操作相关知识点和教学视频,而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练习,为学生熟练进行化学分析基本操作创造条件。

“小组纠错法”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相互纠错,可以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因为老师不能兼顾到所有学生,纠正每个学生的不规范操作。由于学生间相互纠错,学生扮演了“教师”的角色,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

3 基于翻转课堂的小组纠错法的容量瓶操作练习课堂教学设计

3.1 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容量瓶是配制标准溶液的玻璃量器,在分析检验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其操作规范、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标准溶液浓度乃至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容量瓶的使用是工业分析技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2)教学目标分析

使学生掌握容量瓶规范操作基本知识,能规范操作使用容量瓶;会查阅信息并获取信息;养成安全、环保、节约的意识和规范操作的意识;养成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有些理论知识点较为抽象难懂,如果只照书讲概念,不仅教师自己讲的费劲,学生理解起来更是吃力。此时建议找寻一些生活中的类似例子进行类比,这里举三个例子说明。

(3)教学重、难点分析

容量瓶的规范、熟练使用是教学的重点,而准确定容操作和有效实现素质教学目标则是教学难点。

(4)学情分析

高职工业分析技术专业学生在大一阶段学习化学分析基本操作,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喜欢动手操作,但自控能力差,做事缺乏耐心。

3.2 教学策略

为了克服化学分析基本操作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在容量瓶操作练习教学中,采用的是基于翻转课堂的小组纠错法,教学全程均是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学生操作的规范性。

4 教学实施

利用工业分析技术专业国家资源库微知库,通过“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提升”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小组纠错法来提升学生操作使用容量瓶的职业能力和化学检验职业素养。

4.1 课前准备阶段

通过微信群给学生布置任务“准确配制250 mL、0.020 0 mol/L 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到什么玻璃量器?怎样实施完成?”引导学生利用微知库学习平台上的资源自主学习,熟悉操作流程,并于课前提交任务单。

4.2 课中提升阶段

课中课堂教学按照图1流程详细展开。

图1 容量瓶基本操作练习教学流程

(1)通过实验、预习、考试,确定课堂教学重、难点

教师由课前布置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选择配制标准溶液的玻璃量器,进而引出容量瓶的用途、规格及使用等知识点,然后让学生完成容量瓶使用预习考试题,根据后台数据分析确定学生操作使用容量瓶易出错的环节,确定下个环节“展示纠错”的内容。

(2)拆分容量瓶基本操作,逐项规范学生操作

利用微知库选人功能随机挑选学生上台逐项展示预习考试中出错率较高的操作环节,引导其他学生对展示同学的操作进行纠错。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情况和其他学生的纠错表现强调容量瓶操作的重、难点,必要时辅以操作展示。各环节展示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容量瓶操作使用流程,然后布置练习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学生的分组和组长确定由教师课前和学生提前协商好。

(3)小组纠错练习,汇报合作成果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自主练习,然后相互纠错,遇到有争议的地方可以请教师裁决或重新观看教学视频确认。小组成员间相互纠错结束之后,学生按照规范操作再自主练习以提高操作熟练度。最后,每组由教师随机挑选一名成员代表小组进行展示汇报,小组间相互打分,教师也给每组打分。除了小组间相互打分、教师打分外,小组各成员间及小组长也需对每个成员的课堂表现相互打分,这些均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

在汇报的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展示小组成员录像,作为最终小组间相互打分的依据。汇报结束后,教师结合展示录像点评每组的表现,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操作。

代表小组展示合作学习成果的学生之所以由教师随机挑选,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被选中的机会。出于小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生的学习和练习欲望高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教学过程注重发挥课程育人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育人作用,如在讲解容量瓶使用润洗操作时的“少量多次”原则,通过原因分析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要求学生实验过程中保持实验台面的整洁、整齐,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要求学生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废物放到指定位置并在实验结束后进行妥善处置,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法治意识。

4.3 课后提升阶段

学生课后可通过观看微知库学习平台上容量瓶操作视频进行技能强化,完成上面的习题测验进行查漏补缺,实现容量瓶操作使用知识、技能的同步提升。

5 教学考核

在课程考核方式上,加大过程考核比例,构建评价指标、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多元化和立体化,融知识、技能与素质三位一体的考核体系(见表1)。

表1 容量瓶的准备操作考核评价表

6 特色创新与教学反思

该教学设计的特色创新之处在于完美结合了翻转课堂和小组纠错法,保证了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学生容量瓶操作使用的规范性、熟练度,提升了其职业素养。但个别学生利用微知库进行自主学习还需要教师进一步督促和引导。

猜你喜欢

基本操作容量瓶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谈如何降低容量瓶的容量误差
致广大 尽精微——实验基本操作与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要点剖析
对容量瓶几个实验问题的探讨
点击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设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