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关键能力培养策略
2021-08-22邹明旺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需要重点关注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在某一学科领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以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为基础,对化学关键能力的培养进行细致分析,旨在明确化学教学的未来发展思路,进一步提升化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关键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1-0006-02
引 言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以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为基础,对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优化,全面聚合化学优质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具备在化学领域深入探究及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化学教学整体质量[1]。下面,笔者将对此展开详细论述。
一、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对化学关键能力提升的作用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因此,教师会让学生记忆大量的化学原理和化学公式,通过“题海战术”提升学生化学解题的熟练度[2]。学生只需要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逐步进行解题即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几乎没有对化学问题进行研究和思考,而是将大量需要经过实操来理解的化学知识转变成空洞的理论堆砌在脑海里。这对学生化学能力的提升没有任何帮助。
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会深入探究化学的本质,并以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化学关键能力为主制订教学计划[3]。化学本身是一门趣味性非常强的学科,各种化学反应呈现出的千奇百怪的现象能够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以兴趣为切入点,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化学世界,并在不断思索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化学知识体系,全面掌握化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创新研发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4]。高中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可以在某一学科的学习中进行自主思考。因此,高中化学教学应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重点提升学生的化学关键能力。
二、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学活动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化学知识非常繁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提高教学效率,以保证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能够掌握足够多的知识点。但是,教师忽略了一点,很多细小的化学知识点可以让学生自行探究并理解,如果一味地将这些化学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就会使学生降低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在刚刚学习化学时就觉得化学学习枯燥无味。学生这种排斥思想在一开始学习时就存在,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此外,化学教学要与实践紧密结合,如果教师长期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就会越来越无法理解化学知识,进而丧失学习动力,在课堂上也就无法把握教师的整体思路,课下完成作业也非常困难,而化学关键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二)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目前,很多教师虽然会细致讲解知识点,但是其教学方法单一,只是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反馈情况,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虽然听得非常认真,但是最终教学工作收效甚微。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从而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资源的使用上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如不会使用互联网教学资源,对现代化教学方法的理解非常浅显,对一些非常抽象的化学概念,依然采用板书和口述的方式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停留在表层,无法提升化学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压力也因此逐渐增大,最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5]。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关键能力提升方法
(一)实施生活化教学
化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使抽象的化学知识形象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实施生活化教学,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这是化学关键能力培养的重要先决条件。例如,在讲解“硝酸的性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视频:运输浓硝酸的铁罐车发生泄漏事故,产生大量红棕色烟雾,现场可闻到刺鼻的气味。消防人员运来纯碱进行处理,以防止其扩散。然后,教师根据视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为什么在事故现场能闻到刺鼻的气味?让学生通过观察和闻浓硝酸的气味,得出硝酸的物理性质。问题二:为什么可以用纯碱进行事故的处理?引导学生分析硝酸的类别是酸,可以和某些碱反应,从而使其认识到硝酸具有酸的通性。问题三:为什么在现场能看到一大片红棕色烟雾?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浓硝酸不稳定、易分解的特点。问题四:浓硝酸是强酸,为什么可以用铁罐车运输?引导学生利用实验探究浓硝酸的强氧化性特点。在学生掌握了硝酸的性质后,教师再设计一个实践问题:社会上常有不法分子利用假黄金(铜、锌)诈骗,试用已学知识辨别黄金的真伪。这种生活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所学化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进而培养学生的化学关键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为了提升学生的化学关键能力,教师要对传统的化学教学方法进行颠覆性调整。具体来说,首先,教师要转变自身教学的固化思维。相较于物理学科和数学学科,化学学科的学习难度并不高,教学难点在于学生无法对化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觉得化学学习很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激发兴趣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愿意学化学。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逐步引导,循序漸进地让学生明白应该如何学习化学。最后,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重点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例如,在讲授“二氧化氮”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走进化学实验室,亲手操作实验感受化学物质交融产生的化学反应。在实验开始前,教师要先向学生展示二氧化氮气体的样式,待学生仔细观察后让学生自主总结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并引导学生总结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在学生了解了二氧化氮的基本性质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实验,可以采用竞赛的方式,看哪个小组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规范完成实验。在实验教学开展到一定程度后,教师还可以在全班范围内开展实验竞赛活动,通过多种实验的实操,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物质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结 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充分认识到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重点提升学生的化学关键能力。只有化学关键能力提升了,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化学知识,由此提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谭咏梅.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20(03):165.
程宇.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9,504(04):20-21.
农青毫.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学习中关键能力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20(01):113.
王令成,孙颖春.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分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08):49.
许培霞,霍景娥,吴培娟,等.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9):110.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教学专项课题“学生化学关键能力发展的有效教学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B19-88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邹明旺(1978.1-),男,福建泰宁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曾获省“优秀教师”称号。